越南人眼中的中國 越南網(wǎng)民評論中國城市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越南人同中國人一樣,也喜歡龍,有龍文化。 下龍灣是越南北方最有魅力的景點,絕大多數(shù)去越南旅游的中國人,都會去那里一游。這個距越南首都河內160多公里的海灣,有近2000個大小山島點綴其中,素有“海上桂林”之美稱。幾乎所有去下龍灣旅游的中國人,都會聽到導游在介紹其來歷時說的一段話,大體上是“越南人同中國人一樣,也喜歡龍,有龍文化”。這話讓中國人聽來,有一種格外親近的感覺。
不過,在下龍灣的一處巖洞前,我卻在無意中聽到了另外一段簡短的對話。在一塊刻有漢字律詩的越南啟定三年(1918)的石碑前。一位游客用英語問越南導游,“這是chinese嗎?”他話音剛落,導游就極其警覺地連說了兩個“NO”。反應之快,令人驚訝。
游客用的是“chinese”,在英語中除了指“中文”,還包含“中國的”這層意思。我原以為越南導游的“NO”主要是為了否定這一層意思,可實際上,她否定的也包括了“中文”或“漢字”的意思。
與記者同行的朋友是位“越南通”。他說,越南人稱漢字為“儒字”。字典上的解釋是:“儒字,又稱漢字,是越南語中曾經(jīng)使用的漢字”。后來記者在越南歷史博物館的介紹中看到的解釋是,“陳朝(公元1226-1400年)皇室下令編纂國家歷史文獻喃字(用漢字來編寫)”。
在越南旅游,中國人常會因文化上的親近感而誤解越南人,甚至會在心底里覺得越南人有那么點“數(shù)典忘祖”。其實,一個真實的越南,既是一個有著深厚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越南,一個經(jīng)歷過那么多年的革命與戰(zhàn)爭仍一如既往地尊奉著儒教與佛教的越南,又是一個刻意對中國這個“北方強者”保持著高度警覺與心理距離的越南。
對“北方強者”的警覺,不只來自于歷史
走進越南歷史博物館,左側墻上有一幅巨大的越南地形浮雕圖,右下角特意標出了南沙群島在其領海范圍內。在河內的主要景區(qū)還劍湖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個雙手捧著地球型的雕塑,上面突出而夸張地凸顯出越南疆域的紅色浮雕,西沙與南沙群島均被涂為紅色。在越南歷史博物館中,有很多越南早期如何抗擊“來自北方的侵略者”的文物、地圖和繪畫。參觀完展覽,給人的感覺是,一部越南史就是一部抗擊"北方來敵"的歷史。
河內市中心的水上木偶劇場是最吸引外國游客的旅游點,觀看木偶劇通常要預先訂座。木偶表演的最后一幕顯然是特意安排的,用來紀念河內升龍建城(1010年)1000周年。以木偶形式出現(xiàn)的李太祖告訴民眾,選在河內建城是為了更好地防衛(wèi)、抵御“來自北方的侵略”。
越南的警覺不只來自于歷史。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迅速提升,讓很多越南人十分羨慕,但中國廉價商品的涌入、貿易逆差不斷上升,卻讓越南人多了不少憂慮。
在下龍灣沿岸,一些中高檔的度假酒店正拔地而起,有的還設有賭場,路邊的廣告牌上是色咪咪低胸美女搔首弄姿,上面用中文寫著“卡拉ok”。幾乎所有的船主都會告訴你,隨著下龍灣的旅游開發(fā),他們期望更多的中國游客來這里。但是在河內,一位經(jīng)營農產品出口的貿易商阮先生卻抱怨說,中國商人直接大量購買辣椒,提高了價格,使他們無法生存。阮先生說,越南勞動力便宜,在服裝、日用品等很多產品的生產方面成為中國的替代,但是越南要增加這些產品的出口,又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原料和設備,這就形成了出口越多,對中國產品依賴越重的局面。
在距河內大約50多公里的上浮流村,一位80多歲的老越共黨員告訴記者,他喜歡便宜的中國貨,唯獨質量讓人擔心。而他的40多歲的兒子阮文貴卻直言不諱地說,中國貨不如日本貨、韓國貨耐用。以前村里曾有人買過中國制造的摩托車,現(xiàn)在沒人再買了,要買就是日本的、韓國的。遍布河內大街的日本、韓國汽車摩托車專營店印證了這位中年農民的話。
和旅店的老板談起大街小巷那些店鋪里琳瑯滿目的中國貨,他用結結巴巴的中文說,“希望會有更多中國企業(yè)到這邊來,給越南人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而不只是把便宜的中國貨賣到越南”。
加深與中國的合作,舍此而別無他擇
和普通越南民眾談起中越關系,他們似乎并不特別關心南海爭端之類的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經(jīng)濟發(fā)展,是能不能找到工作。
就業(yè)與賺錢,已經(jīng)成為這個國家民生的主流。記者初次走進河內,就感覺好像回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看到那滿街林立的小店鋪,很快就聯(lián)想到了當時“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發(fā)展”的順口溜。
朋友告訴記者,今天的河內幾乎人人都有第二、第三職業(yè)。他常去的河內煎魚鋪一個月價格漲了三次,算上去吃一頓人均差不多要合七八十元人民幣,按工資收入的話已經(jīng)很高,居然照樣門庭若市,且大多是當?shù)氐脑侥先恕?
從人口結構看,越南正處于黃金階段,全國處于勞動年齡的人口為4390萬,占總人口的51.2%。越南正在成為另一個“世界工廠”,這同時給就業(yè)帶來了空前的壓力。據(jù)統(tǒng)計,今年就至少需要2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而預計僅能提供約150 萬個工作崗位,將有約50萬人找不到工作。這還不算因土地減少而失業(yè)的農村人口。就業(yè)已經(jīng)成為這個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
記者去過的上浮流村的那家農戶,全家現(xiàn)在最大的事情就是為即將高中畢業(yè)的孩子謀劃一個更好的前途!皟鹤拥膶W習成績一般,估計考公立大學很難,上私立大學學費太高,家里負擔過重”,阮文貴這樣對我說!安贿^,好在孩子的姑夫在海軍當軍官,我們準備讓孩子去參軍”,說起鄰居家的孩子在大學學的是日語,現(xiàn)在一家日本企業(yè)工作,月薪相當于人民幣五六千,阮文貴是滿臉的羨慕。據(jù)記者了解,越南大學畢業(yè)生因專業(yè)不同工資也不同,但一般每月也只能掙到1000-1500元人民幣。
在就業(yè)與通脹的壓力下,河內需要適度地向外部轉移壓力來增加控制力。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這樣對記者說。這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越南政府會允許少數(shù)人到中國駐越南使館門前示威。但是,這樣的控制力同樣也表明,事態(tài)可能不會擴大到失控的地步。當生活水平的提高成為這個國家的人心所向,除了融入亞洲經(jīng)濟和世界經(jīng)濟,加深與中國的合作外,河內也沒有什么別的更好選擇。
不會忘記當年抗擊美帝侵略者的戰(zhàn)爭
南海問題成為熱點之后,很多中國人擔心越南會與美國越走越近,利用美國來牽制中國。越南固然會有意利用“美國牌”,使南海問題國際化。但要進一步靠近美國,卻有著很難跨越的隔閡。
今天的美國,顯然已經(jīng)成為對越南政治、經(jīng)濟影響最大的西方國家。不只一位越南學者告訴記者,這個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的真正起步是在2000年,那一年美國解除了對越南的禁運。目前,來自美國的直接投資已經(jīng)達到了160億美元。
除了像可口可樂、麥當勞、耐克等世界品牌在影響著越南戰(zhàn)后一代的生活觀,現(xiàn)在生活在美國的越裔大約有164萬,他們與家屬的聯(lián)系也直接影響了越南人的美國觀。很多越南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去投親靠友,或上學或工作,目前在美國共有1.3萬越南留學生,這情景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一樣。
2006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問了越南,他是自上世紀70年代越南戰(zhàn)爭結束后訪越的第一位美國防長。英國記者比爾•海頓在《越南――騰飛之龍》一書中記錄了當時的采訪。
采訪是在一個特殊的地點進行的。1972年,美軍對河內展開圣誕節(jié)大轟炸,11天的時間里投下 2萬噸炸彈,炸死了1300多名平民。就在離當年被炸之地不遠的地方,一位經(jīng)歷過轟炸的82歲越南老人對海頓說:“那些下轟炸命令的人是壞人。但是,如果我有機會與拉姆斯菲爾德交談的話,我會告訴他,在政治上我們越南也像美國一樣,有多種多樣的觀點。但在對待其它事情上,比如愛情、經(jīng)濟和社會,我們是相同的”。
越南人真的忘記過去那段歷史了嗎?沒有。在越南軍事博物館的院子里,被擊落的美國飛機殘骸堆成了一座小山,旁邊還擺有繳獲的美軍坦克,有游客和學生在這座鋼鐵的小山前照相留念。展廳里,有關那段歷史和之前抗法戰(zhàn)爭的相關介紹更是十分詳盡。
越南人并沒有因為今天與美國的關系緩和,而淡化抗擊美國侵略者的那場戰(zhàn)爭,那段歷史已經(jīng)成為越南各個學校愛國主義、歷史教育的必修課,它深深地融入到越共的“血液”中,成為其執(zhí)政基礎的一部分。
在東南亞工作,記者的突出感覺是,這里的政治現(xiàn)實與當年的冷戰(zhàn)歷史是緊密相連的。
走出越南軍事博物館,我一直在想,美國人會怎樣看待這個仍然是由共產黨執(zhí)政的紅色國家呢?
來源:京華周刊
相關熱詞搜索:越南人 中國 眼中 越南人眼中的中國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越南人羨慕中國人長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