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語文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1-l.jpg)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uy/jsuy201707/jsuy20170706-2-l.jpg)
【摘要】當前語文教學存在“教課文”與“空心課”的現(xiàn)象。要實現(xiàn)“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變,避免出現(xiàn)“空心課”,語文教師需提高課程意識,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為此,需要厘清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等概念清晰定位語文課程內容,并基于課文的五種類型確定語文課程內容。把課文當“定篇”,要教經典蘊涵;把課文當“例文”,要教讀寫知識;把課文當“樣本”,要教讀寫方法;把課文當“用件”,要教所觸發(fā)的內容;把課文當“引子”,要教選文與全文鏈接點。
【關鍵詞】選文類型;課程內容;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5-0007-04
【作者簡介】李沖鋒,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上海,201204)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語文教師研究會常務理事。
呂叔湘先生曾對語文教學效果差作過嚴厲批評,然而幾十年過去了,語文教學的很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個中原因當然十分復雜,但其中重要的一條是語文教師的課程意識薄弱,未能站在課程的高度來理解語文、教學語文。因此,教師有必要提高語文課程意識,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語文。
一、站在課程高度教語文問題的提出
目前語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教課文”和“空心課”這兩種現(xiàn)象。
1.語文教學的“教課文”現(xiàn)象。
教課文,是指語文教材上有什么課文就教什么課文,課文教完了教學也就結束了。教師在教課文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課文本身。
首先要說明的是,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課文是可以這么教的,這部分課文就是王榮生教授所謂的“定篇”,即歷史上素有定評的經典名篇及其權威解釋。但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課文是不能這么教的。問題是,現(xiàn)在部分教師幾乎把每篇課文都以“定篇”的方式來處理,這就形成了清一色的“教課文”現(xiàn)象。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語文,而非教課文”,這是語文教育界的重要認識?墒,現(xiàn)在很多人還分不清“教語文”與“教課文”的關系。有人以為,“教課文”就是在“教語文”。如前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一種情況下“教課文”即“教語文”,那就是當課文為“定篇”時。除此之外皆非如此。
葉圣陶先生說:“講課方法宜視具體文篇,學生情況,分別定出,不能一律!盵1]這是就講課方法而言的,那時也還沒有“定篇”等概念,但“視具體文篇”的思想?yún)s值得我們關注。
葉圣陶先生還說:“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須不斷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2]把語文教材看作“例子”是葉圣陶先生的重要發(fā)明!袄印毕喈斢跀(shù)學課程中的“例題”,例題背后的公式、定理等才是課程內容。那么作為“例子”的課文要“例說”什么呢?它所要“例”的東西才是語文課程的內容,F(xiàn)在的問題是,很多教師只知道教課文,而不思考通過課文要教的課程內容是什么。要實現(xiàn)“從教課文到教語文”[3]的轉變,必須要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來理解語文教育。
2.語文教學的“空心課”現(xiàn)象。
“空心課”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教本學科課程內容的課。教學中,教師會組織學生活動,朗讀、默讀、勾畫、討論等,課堂活動很豐富,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完某篇課文后,也很高興,甚至感到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問題是,學生在語文課上應該學到的是“語文”的內容,這堂課中“語文課程的內容”在哪里?很多課看上去熱熱鬧鬧,活動不少,其實所教并非語文課程內容。例如,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思想課、文化課等。這種不教“語文”的課,我稱之為“空心課”。“空心課”是語文教學“非語文化”、語文課程“空心化”的典型表現(xiàn)。
在“空心課”上,教師以為自己教了,其實并沒有教,至少沒有教“語文”的內容!翱招恼n”顯然是不專業(yè)的課。雖然學生通過各種活動也能夠學習到一點課程的內容,但那更多的是一種隱性學習,而缺乏明確的課程學習意識,缺乏明確的課程學習結果。當一門課程主要靠學生用“悟”的方式去學習時,那么教學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空心課”與上文提到的“教課文”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教課文”的問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不該當作“定篇”教的課文當“定篇”教了,第二種是教了課文沒有教語文。第一種情況,雖然定位有偏差,但是畢竟還是教了些語文內容的;第二種情況就屬于“空心課”了。
出現(xiàn)“空心課”現(xiàn)象的原因,與教師對語文課程的理解不到位有關,與教師不清楚課文背后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有關。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必須要培養(yǎng)教師具備清晰的語文課程意識,使教師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來教語文。
二、在課程系統(tǒng)中清晰定位語文課程內容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語文,其關鍵是明確語文課程目標、把握語文課程內容,只有在此基礎上展開語文教學。為此,教師需要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等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把握語文課程內容在課程系統(tǒng)中的定位。語文教育研究界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作出了解釋,并對其相互關系作出了明確的解析。
1.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面對“是什么”的問題。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和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國家期望學生具備的學科素養(yǎng)“是什么”?語文的課程目標主要包括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兩方面。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面對“教什么”的問題。為了有效地達成語文課程目標所設定的學科素養(yǎng)目標,語文課“應該教什么”?
3.教材內容。
教材內容面對“用什么去教”的問題。為了使廣大學生較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語文課“用什么去教”?語文課堂該如何呈現(xiàn)?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