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之“新”星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精品課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負責人、教育部特聘全國語文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師范大學著名教授劉永康先生從事語文教育四十余年,走過了“語文教材教法”——“語文教學法”——“語文教學論”——“語文教育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心路歷程。他出版了許多力作,如《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語文教學探賾索隱——中西合璧的語文教育觀》《中學語文教學論》《語文教育學》《西方方法論與現(xiàn)代中國語文教育改革》《高中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叢書(12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古詩文閱讀》《新課程背景下的現(xiàn)代文閱讀》《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史記與現(xiàn)代文明教育》《學記的擇師觀》《老子的文化教育思想》《儒學的教育目標與績效》等。盡管劉教授著作等身、成果頗豐,但他仍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扒嗌饺胙鄄桓傻,白發(fā)滿頭猶著書”,劉老便是這樣的學者。近年來,他看到了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特別是“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存在的許多缺陷和不足:理論陳舊、知識老化、內容過時、方法僵化、教材單薄、嚴重與當今語文基礎教育脫節(jié),已不能很好地指導當今語文教學實踐等問題。因此,他帶領著他的教學團隊,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刻苦鉆研,集大成的孕育了一部新的教材——《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本書為國家精品課程教材、國家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平臺·教師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據(j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和語文新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編寫的新一代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材。
從書名看,一個“新”字,凸顯出本書的靈魂與精髓,也透露出本書的價值所在。
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本書的宏觀理論構架新。全書共25章,構建了五編內容,第一編“課程論”,設四章;第二編“內容論”,設九章;第三編“方法論”,設六章;第四編“資源論”,設四章;第五編“教師論”,設兩章。這與劉教授過去出版并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教師教育優(yōu)秀課程資源”的《語文教育學》的“目的篇”、“內容篇”、“方法篇”、“資源篇”相比,本書多了“教師論”的內容,并且,除了回答“為什么教語文”、“教什么樣的語文”、“怎樣教語文”、“靠什么教語文”的問題,本書還回答了“由誰來教語文”的問題。
該書構建的五編內容均聚集在“以中小學語文教師玩轉課堂的教學能力提升”這根主線上,第一編為課程論,后四編為教學論,第一編統(tǒng)帥后四編,后四編拓展第一編,前后勾連、彼此交叉、不蔓不支,它們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完整的語文教育體系的框架。這樣的理論框架更為嚴密,內容也更為豐富。
所以,此乃一“新”。
其次,本書創(chuàng)設了實驗型文本教材新體例。
這部教材的編寫體例是超乎尋常、別出心裁的。全書共25章,每章均由核心提示、案例研習、討論思考、理論概述、 資源鏈接、 實踐運用六個部分構成,旨在體現(xiàn)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突顯“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應用理論課程”的特色。 這六個部分中,“理論概述”是各章的重點部分,根據(jù)高師學生打好理論基礎的戰(zhàn)略需要,充分展開,著意宣講先進的課程理念。這些理念的樹立,又用各章“思考與討論”所提示的主要問題來深化鞏固;用各章“資源鏈接”所開列的參考書籍、論文和網(wǎng)絡資源來擴展延伸;更用各章“實踐運用”所設計的“名課研習”、“模擬教學”和“診治教病”來實驗矯正。以往的這方面的書,大多重視理論研究,用繁冗的理論疲勞轟炸學生,眾多理論疊加在一起,堆砌成一章內容或一本書,它們忽略了實踐。而本書,不同凡響的編寫風格,理論概述與實踐運用并重,其中的“案例研習”,更是生動形象,用例200多個,無論從學段上、課文類型上、地域上、形式上,還是三個層次上,分別是高層次的教學“變式”,中層次的教學“范式”,低層次的教學“仿式”,都是多種多樣的。
所以,此乃二“新”。
然后,本著與時俱進的宗旨和精神,隨著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本書增設了一些內容,是以往的書所未見的。
課程論里,增設了第四章“語文課程測試”;內容論里,增設了第十一章“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第十二章“語文德育”、第十三章“語文美育”;方法論里,增設了第十七章“高中語文選修課實施策略”、第十九章“中職學校的語文教育”;資源論里,增設了第二十三章“語文校本課程資源”;教師論里,增設了第二十五章“語文教學科研”。
所以,此乃三“新”。
接著,正如我上面所說,本書在形式上是分為了五編,是其新穎之處,而內容上,本書也將國外理論與國內理論、傳統(tǒng)理論與現(xiàn)代理論相結合,充分重視教材的實踐性、總結性、客觀性和學術前沿性。
實踐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都是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我們更好的實踐的。“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支矢去射‘中小學語文教學’這個的!
本書中每一章里都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編者命名為“實踐運用”就充分體現(xiàn)了其實踐之重要性,而其它的,比如案例研習等也是由實踐中來,關系重大。
總結性。任何理論都需要精煉簡短,一針見血。理論概述中,編者力求留下空白,運用完形壓強或期待視野,讓老師去探索、學生去思考,從而共同進步與發(fā)展。
客觀性。本書的研究都做到了立足于客觀,立足于實際。
學術前沿性。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仍處于發(fā)展時期,變動性很大,再加之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本書站在學術前沿的高度,勇敢引進新內容,與經典和諧相融、共同來支撐著這本書。
所以,此乃四“新”。
唐朝劉禹錫詩言:“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教授主編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便是從眾多的語文教育研究前奏曲中翻出的“楊柳枝”來,它憑借其“新”,將在語文教育領域中,再掀起一片驚濤駭浪。
這顆“新”星也將活躍我們的思想而點燃行動,足以燎原。
[作者通聯(lián):四川師范大學]
相關熱詞搜索:語文教育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