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考試題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2014達州市中考試題)]
發(fā)布時間:2019-01-2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愚公移山
(2014達州市)(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題。(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鐵杵 ( )
(3)始一反焉( ) (4)媼自言姓武 ( )
17.【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
無隴斷焉 河曲智叟亡以應
B. 懼其不已 D. 操蛇之神聞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
1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19.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 (1分)
20.這兩個故事,給你怎樣相同的啟示?(2分)
21.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兩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事例】
【人物】【事例】
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3.【甲】文寫山的高峻、遺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對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二)(15分)
16.(2分)(1)將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說 (各0.5分)
17.(2分)D
18.(2分)(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1分)
(注意譯準“固” “徹” “感” “卒”,其余譯對大意即可給分)
19.(1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成功。(符合題意,語言簡明通順,言之成理,即可視情況給分)
21.(2分)【示例】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 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1分)
22.(2分)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各1分)
23.(2分)從側(cè)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孫的宏愿。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愚公移山 閱讀答案(2014達州市中考試題) 愚公移山中考試題匯編 愚公移山中考試題集錦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