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感悟
發(fā)布時間:2017-01-28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語文教育感悟篇一:一句話語文教育或語文教學感言
一句話語文教育或語文教學感言
1、把世界當作教材,把生活當作課堂。
2、語文就是說鏗鏘有力中國話,寫方方正正中國字,書洋洋灑灑中國文,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劉宏宇好幾年前文章里的一句話,幾年來,仔細品品,覺得,還算有味。
3、語文教學一定要舍得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做,只有學生自己敢想、敢說、敢做了,且會想、會說、會做了,才能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4、“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群大人領著一大群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直到換了孩子,直到換了大人,直到大人不用去牽孩子們的手,直到孩子離開大人去遠行……
“語文是什么?”教語文、學語文,就是過日子呀!于是,“享受語文每一天”成了我的追求,也成了我要傳播的種子。
“閱讀是什么?”閱讀是一扇窗,透過它就能看到整個世界;閱讀是一盞燈,點亮它就能照亮心靈;閱讀還是一根接力棒,它讓人類香火綿延,永世傳承。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在寫人生;它是今天值得展示和炫耀的小把戲;它是老了以后可以躺在搖椅上慢慢瞧的老照片……
“語文該怎樣教?”教語文很簡單,怎樣使語文更可愛就怎樣教吧。教出語文的味道,教出語文的魅力,也教出語文人的風采。
“語文該怎樣學?”做個有心人就是了,多聽多看,常說常想。生活處處皆學問,日積月累始“聰明”。
“語文的明天會怎樣?”有首歌名借來一用:明天會更好!因為,有你的那份執(zhí)著,有我的這份赤誠!
5、何謂語文的“根?”我認為就是積淀。 (積淀的是在課堂上揣摩文字,感悟欣賞語言的能力,作為支撐。積淀的是大量的閱讀和經典誦讀,作為底蘊。積淀的是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作為靈魂。如果我們抓住了語文的這個“根”。那么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就可以自由的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優(yōu)勢,在語文的舞臺上,你可以輕歌慢舞,你可以閑庭信步,你還可以廣舒云袖……靈動的語文,詩意的語文……
6、:“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7在語文教材里,語文要素十分豐富:精當?shù)挠迷~,豐富的句式,貼切的比喻,嚴密的說理,巧妙的結構……教師應當看到這些要素,從中選出那些足以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的實例,并憑借這些實例開展扎扎實實的語言訓練,引導學生在領悟語言規(guī)律的基礎上形成語言能
力。
8、不要讓教師的課堂精心設計,成了砌在師生之間的一者“教”與“學”的墻。讓隨機的生成,鑄就課堂教學全新的色彩。
9、說到底 語文就是潤物無聲,水到渠成:
10、親而教,教以誘 --徐守文
11、語文教育,教真善美之語,育真性情之人。
語文教育感悟篇二:語文教育教學之感悟
龍源期刊網 .cn
語文教育教學之感悟
作者:楊春霞
來源:《新課程·中旬》2015年第03期
摘 要:從思維入手開始重新整合語文教學理念,用語文實際內容的挖掘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熱情,用快樂的理念為語文教學保駕護航,這些觀念的改變將直接影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評價。
關鍵詞:思維的遞進;心靈的溫度;快樂的信念
甲骨文中“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教”字,上面是一個棍棒,底下是一個子,引喻為“上對下”的影響。影響靠什么實現(xiàn)呢?靠右邊的“文”字,“文”在甲骨文當中中間有一個“心”,“育”在甲骨文中則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也就是說,從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靈去感應、孕育、溫暖另外一顆心靈,讓孩子的心靈充滿溫暖與陽光!闭Z文教育在教育原有的心靈的潤澤中更多了一分思維遞進的發(fā)現(xiàn);更多了一層心靈溫度的溫暖,更多了一份信念堅守的快樂。
一、巧撥千鈞,用思維的遞進撬動語文的壁壘
過去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關注的只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難易程度,按知識結構來整合教學資源,缺少對語文思維的形成的關注。當電腦、網絡等新科技媒體介入我們的教學生活后,我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知識的便捷,促進思維,形成體驗的艱難。語文同構引申將為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背景,形成語文思維的長度和寬度;同
中求異將在學生驚奇的目光中完成語文教學思維形成的高度和深度,從而使語文立體地、多面地、深刻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當我們嘗試著進行“詩詞同構領悟整體風格”“事物同構達成整體觀念”“人物同構形成經典形象”“個體情感同構漫溯共鳴體驗”等方面的實踐的時候,我們在思維教學上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當我們在初始年級基本完成了同構引申之后,我們將帶領學生領略尋找不同的快樂,同時形成自己對語文獨特的感悟。而這一過程的范圍大到整個初中語文教材的整合,小到一種體驗,一種情感的形成和體會,都需要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而絕非現(xiàn)行的教學體系逐課宣講,零拼散打。
二、暖驅寒意,用心靈的溫度溫暖語文的生命
語文在機敏中再現(xiàn)生機,在創(chuàng)造中閃爍生動,在體驗中提升生活,在耕耘中拔節(jié)生命。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除了方法的選擇之外還要關注語文對生命的溫暖。這一生命的溫暖來源于對教材、對學生的了解。教材中的人物首先是我們溫暖心靈的直接動因。對于諸如類似貝多芬等人物的生命內涵的由表及里的解讀就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把偉人還原成凡人,在平凡中凸顯偉大,我們在解讀人物心靈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之光正無形地溫暖潤澤著我們的生命。
語文教育感悟篇三:小學語文教學感悟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
張玉平2011/3/29 做了多年的語文教師,什么是語文呢?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務是教會學生“學語文,用語文”,如果語文課失去了工具性,那無所謂什么人文性、實踐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語文的生命。形成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課的專責,形成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語文能力才是語文課育人的最大價值所在。
那怎樣才能體現(xiàn)語文味呢?一要注重語文的多元影響和學生的獨特感受。在課堂上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 于參與,敢于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教師要做為一個鼓勵者、欣賞者,但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回答都給予肯定和表揚,我們更要適當 的引導。二是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并不是完全通過書本來實現(xiàn)的,更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而這實踐靠得是“練”,因此語文課離不開“訓練”,教師的“訓”與學生“練”,的結合,就形成了語文教學過程。而關鍵就在于教師如何科學地“訓”,學生如何自主有效地“練”。三重視培養(yǎng)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一般是先感知客觀事物,然后是對語言及其所反映的內容有所感觸和領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品詞、品句、品讀的訓練,應突出“以讀為本”的特點。良好的語感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的,因此要從整體入手,從文字的意蘊進行感受、體現(xiàn)和領悟,從而完整地把握課文,理解課文,繼而以聲傳情,形成良好的語感。
只要我們正確地把握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教學的特點,我們的語文課就能上出“語文味”。
相關熱詞搜索:語文教育 感悟 小學語文教育隨筆感悟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感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