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動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2
醫(yī)院手術室是針對急診、各個外科收治的患者提供擇期、緊急手術治療的場所,手術室每天進行的手術類型較多,而不同手術中使用的器械、設備均存在不同,集中使用大量儀器則相應增加科室儀器設備管理難度,隨著使用頻率增高,科室針對儀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漏洞會不斷出現(xiàn),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為提高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質量,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科室應加強對設備儀器進行安全管理[1]。文章研究品管圈活動前后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效果,品管圈活動模式(QCC)指同一個或相近工作場合的人們組成一個小團體,一般為6人左右,圈內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制定活動主題后,成員集思廣益,制定活動計劃,該管理模式具有靈活性,實施后可提高工作效率[2],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手術室于2016.7月-2017.8月間對儀器設備問題實施品管圈活動模式進行管理,隨機選擇管理后61臺手術,作為干預組,術中所用器械件數(shù)共為2290件,術中所用設備共為221臺。而管理前隨機選擇61臺手術作為常規(guī)組,術中所用器械件數(shù)共為2305件,術中所用設備共為215臺。兩組設備、術中所用器械件數(shù)、手術臺數(shù)等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納入2016.7-2017.8月間手術室在職醫(yī)護人員共13名,包括男性5名、女性8名,年齡28-41歲,平均為(34.8±2.0)歲。
1.2 方法 干預組:⑴首先由科室傳統(tǒng)設備管理員及其他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共7名,組成品管圈,包括2名醫(yī)師、3名護師、2名護士、1名副主任護師共同組成,護士長擔任輔導員角色,根據(jù)過往科室發(fā)生過的設備管理問題進行開會總結,提出主題:提高手術室器械無菌合格率及設備功能完好率。⑵所有圈員根據(jù)該主題尋找相關資料,共同制定出管理責任制度,完善傳統(tǒng)科室儀器管理法,設置為專人負責制度,每天3個班次共有3個設備管理員,交接班時重點交接科室備用的無菌器械包、設備數(shù)量,使用情況,專人登記,每周共同檢查1次,每2周通知維修部門來科室檢查所有設備,每半年聯(lián)系廠家或專業(yè)人員進行精密儀器的檢查、清潔與保養(yǎng)。⑶對于發(fā)生故障的儀器及時送修,做好維修記錄,管理員應做到熟悉手術室常用器械,重視對手術室新進員工進行儀器、設備使用培訓,要求護師級別以上的工作者掌握各種儀器基本故障排除方法。護士長定期邀請相關企業(yè)專家來科室進行宣傳講座,引導科室工作者積極學習,品管圈圈長定期抽查各圈員工作情況,定期抽查科室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常規(guī)組采用傳統(tǒng)儀器管理方法,由2名儀器管理員共同負責。
1.3 觀察指標 科室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觀察指標包括管理流程、管理責任制、定期檢查等,每個指標后有3個選項,分別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設備完好率、器械無菌合格率
干預組:術中所用器械件數(shù)共為2290件,器械無菌合格率為2239件(97.77%);術中所用設備共為221臺,設備功能完好率為217臺(98.19%)。常規(guī)組:術中所用器械件數(shù)共為2305件,器械無菌合格率為2103件(91.24%),術中所用設備共為215臺,設備功能完好率為190臺(88.37%)。
2.2 評估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對管理制度滿意度評價
實施后13名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對管理制度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儀器、設備、器械等管理質量直接影響手術室工作情況,為了保證手術室工作順利開展,科室應加強對儀器設備進行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文章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干預,該種管理模式實施目的是提高科室整體護理質量,指科室各個圈員在分工協(xié)作過程中,對自身工作進行不斷改善,全員參與至科室儀器管理過程中,最終達到提高手術儀器、設備、器械管理質量的目的。文章結果表明干預組器械無菌合格率及設備功能完好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且實施后醫(yī)護人員對科室管理模式滿意度較高,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實施品管圈活動后,由多名圈員共同組成品管圈,集體開會討論,確定活動主題,根據(jù)科室傳統(tǒng)或現(xiàn)有的設備管理問題進行集中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通過改善傳統(tǒng)設備管理制度,制定專人負責制,提高管理人員責任心。護士長要求管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實施器械、設備、儀器每日交接班、清點,每周核查數(shù)量、每2周定時清潔、檢查、維修等,規(guī)范細節(jié)管理,增強管理人員安全核查醫(yī)師,預防儀器故障發(fā)生率[3]。同時護士長定期組織人員參與手術器械無菌處理、保存、設備使用等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醫(yī)護人員知識掌握度。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過程中應用品管圈活動干預,可提高科室儀器設備功能完好率,提高無菌合格率,提高醫(yī)護人員滿意度。
參考文獻
林衛(wèi)紅,鄭鳳燕,蔡冬冬等.“1+3”模式在手術室儀器設備持續(xù)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8):4116-4119.
陳紅,李梅,黎湘艷等.手術室儀器設備的精準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7,32(20):49-51.
李么琴,史秋蓮,武丹等.六西格瑪管理法在潔凈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23-125.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