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喻中:七旬圣賢的境遇:自由的孔子與不自由的蘇格拉底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在年屆七旬之際,孔子與蘇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轉(zhuǎn)變:70歲的孔子從政治轉(zhuǎn)向文化,潛心于《春秋》的編纂等多項文化事業(yè);
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整理與提煉,孔子完成了為人間制定規(guī)則、確立準據(jù)、尋找意義之使命,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與之不同的是,70歲的蘇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處死刑,在神意與公眾意愿的沖突中,蘇格拉底除了走向死亡,別無選擇。中西圣賢在七旬之際的不同境遇,體現(xiàn)了兩種值得注意的思想與文化。

  

  一、70歲的孔子與70歲的蘇格拉底

  

  考究中西文化的源頭,人們習慣于把孔子與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就相同的方面來說,兩位圣賢在中西文化傳統(tǒng)中的歷史地位大致相當,獲得的尊崇難分伯仲,甚至都喜歡“述而不作”這種表達思想的方式——格言式的孔氏“論語”是孔門弟子整理而成的,論辯式的蘇氏“論語”則是柏拉圖、色諾芬等人記載下來的,等等。不過,兩位圣賢之間的差異更加引人注目:孔子曾“居廟堂之高”,懷有強烈的用世之心,為了重返廟堂,曾多年風塵仆仆地奔走于各國;
蘇格拉底始終安心做一個職業(yè)的雕刻技師,喜歡利用業(yè)余時間漫步雅典街市,自由閑適地找人談天。此外,孔子晚年的基本身份是教師,招收的學生比較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的說法,相比之下,蘇格拉底的朋友比較多,在交往的過程中,平等的爭辯隨處可見,似乎并不享有孔子那樣的尊嚴……。

  倘若要就孔子與蘇格拉底之間的異同做出全面的比較,顯然不是這篇短文所能勝任的。因此,本文只想討論一個相對具體的問題:兩位圣賢在70歲時的境遇。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主題,是因為,兩位圣賢在年屆七旬之際,無論是內(nèi)心體驗還是外在處境,都截然不同。簡而言之,70歲的孔子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70歲的蘇格拉底卻受制于人、身不由己。

  先看70歲的孔子。

  按照《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享年73歲(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對于這段漫長的人生旅程,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有一段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番話,顯然是孔子在垂暮之年對自己的一生所作的一個簡短的總結(jié)。然而,這又絕不是一份單純的“個人總結(jié)”,相反,它對于歷代中國人的生命歷程,都具有強調(diào)的示范意義與規(guī)范作用:一個人在30歲時應當站穩(wěn)腳跟,在40歲時應當世事洞明而不至于迷惘,到了50歲,就應當知道上天為自己安排的命運,如果活到花甲之年,就要能夠辨別各種話語的是非真假,等等。但是,最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的,還是孔子在70歲時的心境:他感到,只要按照心里的想法去說、去做,就不會超越規(guī)矩。

  正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東方圣賢在70歲前后的一個顯著區(qū)別:在70歲之前,他只能實現(xiàn)某個單一的、具體的目標,譬如辨別真假、找準位置之類;
但是,年過七旬之后,他似乎就邁入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全新境界:心身和諧、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毋須掩飾、不用偽裝、不必隱藏;
不會犯規(guī),不會出錯,自在安詳。

  再看70歲的蘇格拉底。

  那是公元前399年的春天,70歲的蘇格拉底被人控告。原告包括三人,他們分別是悲劇詩人邁雷托平、修辭學家賴墾、民主派政治活動家安匿托士。他們控告蘇格拉底犯有兩項罪行:一是瀆神或慢神,二是蠱惑敗壞青年。為了審理這個案件,雅典城邦依法組織了一個包括501人的審判官團隊。在審判過程中,先由原告方提出控訴,然后是被告蘇格拉底做出辯護。接下來,由審判官團隊就被告人有罪還是無罪進行表決,表決的結(jié)果是281張贊成票對220張反對票,從而對蘇格拉底做出了有罪判決。關(guān)于刑罰方式,原告的建議是處以死刑,蘇格拉底的建議是罰款——起先認罰1個命那,后來受在場朋友的慫恿,追加到30命那。最終的結(jié)果是,審判官團隊決定采用原告的提議,判處蘇格拉底死刑。[1](P83-84)

  按照當時的慣例,蘇格拉底原本可以免除一死。免死的方法也很多,譬如,在審判之前就流亡境外,這是當時比較常見的選擇;
為自己辯護的時候措辭溫軟,說些悔改的話,或追述戰(zhàn)功,請求將功贖罪;
要么自認充分的罰款,以博得審判者的寬宥;
或者在判決之后、執(zhí)行之前的一個月內(nèi)設法逃亡,等等。只要選擇了其中的任何一項,蘇格拉底都可以繼續(xù)活下來。然而,這位70歲的老人沒有做出其他選擇,而是選擇了死亡。在《蘇格拉底的申辯》中,這位臨終的圣賢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nèi)セ,誰的去處好,唯有神知道。”[1](P80)這樣的悲劇性結(jié)局,與孔子的“從心所欲”,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反差。

  

  二、70歲的孔子為什么“從心所欲”

  

  先看70歲的孔子為什么“從心所欲不逾矩”。

  也許有人會認為,蘇格拉底遭到指控,是因為三個原告平日受過蘇氏的批評,懷恨在心,以控告作為報復的手段,因此,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緣于他樹敵過多。然而,比較起來,孔子需要面對的論敵與政敵,恐怕并不比蘇格拉底的對手更少吧,為什么孔子就可以“從心所欲”呢?

  在孔子時代的言論界,盛行的是百家爭鳴。孔氏學說作為一門顯學,自然會招致廣泛的異議。譬如墨子,就對孔子的儒學給予了嚴厲的批判,他認為,“儒之道,足以喪天下者四焉”,諸如不信天鬼,“天鬼不悅”;
堅持厚葬,勞民傷財,等等(《墨子·公孟》)。在《非儒》篇中,墨子還說:(孔氏)“盛飾邪說,以營世君;
盛為聲樂,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學不可以導眾!痹谀抑猓兰覍W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對于孔氏的批判與譏諷,更是不留情面。

  在政治實踐領(lǐng)域,孔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幸運者。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少年的“孔子貧且賤。”在他30多歲的時候,曾遇到齊景公問政,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策,后來還說“政在節(jié)財”。這樣一些政治見解,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欲以尼谿田封孔子”,但卻遭到了晏嬰的堅決反對。稍后,孔子又面臨齊國大夫的迫害,只好逃離齊國。直到50歲左右,孔子才進入魯國政府,先后擔任過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職務。56歲那年,孔子還以大司寇的身份“行攝相事”,誅殺過“亂政者少正卯”。其間,孔子“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
男女行者別于涂;
涂不拾遺;
四方之客至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闭斂鬃榆P躇滿志之際,一場政治陰謀又把他逼下臺,迫使他背井離鄉(xiāng)。此后的13年里,孔子周游列國,希望再次找到伸展政治抱負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再也沒有降臨。大約在70歲左右,孔子終于回到了魯國。三年后,即魯哀公十六年,73歲的孔子撒手人寰,告別了這個世界。

  從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來看,當孔子體驗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恰恰是他結(jié)束顛沛生涯、安居魯國的時候。在最后的三年時間里,“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他把自己的工作重心從政治領(lǐng)域轉(zhuǎn)到了文化領(lǐng)域。根據(jù)《史記·孔子世家》中的記述,孔子在這個時期的文化活動主要包括:

 。1)整理古代的“禮”——“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2)整理古代的“樂”——孔子自稱:“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3)整理古代的“詩”——“三百五篇孔子比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4)整理古代的“易”——(孔子)“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孔子)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5)編寫古史“春秋”——“子曰:‘弗乎弗乎,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而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jù)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為‘子’;
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其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洞呵铩分x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除了這五項具體的文化事業(yè),孔子還在教育方面花費了較多的精力!妒酚洝飞险f:“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在諸多文化業(yè)績中,無論是編寫《史記》的太史公還是孔子本人,最為看重的恐怕還是《春秋》的編纂。在太史公眼里,“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后人也說,在《春秋》中,“一字之褒,榮于華袞;
一字之貶,嚴于斧鉞”,這樣的評價,當然包含了夸張或修辭的成分。不過,就像巴金晚年以五卷《隨想錄》作為他一生的“收支總帳”一樣,年過七旬的孔子省視他的一生,大概也是把《春秋》視為他一生的“收支總賬”的。在七旬孔子的內(nèi)心深處,最值得“見于后世”的,大約不是以大司寇的身份誅殺少正卯,應當是潛心編成的《春秋》吧?倘若依照現(xiàn)代人的習俗,如果在孔子的墓碑上刻下“《春秋》作者之墓”,可能最符合孔子本人的心愿吧?

  在做完了這些文化活動之后,特別是在完成了《春秋》之后,孔子感到,無論是對后世還是對自己,都可以有一個交待了。少年的貧賤,青年的困厄,中年的奔波,短暫的政治生涯,都已經(jīng)隨風而逝,了無痕跡。只有最后幾年里完成的文化事業(yè),才讓老人的內(nèi)心得到了足夠的寬慰。特別是《春秋》的編寫,簡直就是一項立法活動:何為正當,何為不正當;
褒什么,貶什么,都發(fā)乎孔子的心里,出自孔子的筆下。為什么“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原因就在于:在這個時候,孔子自己就是各種規(guī)矩的制定者、一切是非標準的確立者。他想什么,什么就是“矩”;
他做什么,什么就是“矩”。

  

  三、70歲的蘇格拉底為什么“別無選擇”

  

  如果說70歲的孔子已經(jīng)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那么,70歲的蘇格拉底除了選擇死亡,為什么沒有別的選擇?為什么西方圣賢不能享有東方圣賢體驗到的那種自由呢?

  柏拉圖寫下的《蘇格拉底的申辯》,詳盡地記述了一段圣賢心曲。通過這篇“申辯”,我們可以真切地看到一代圣賢的不自由處境。

  一方面,蘇格拉底對于自己的神圣職責,懷有高度的自覺;
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可以萬死不辭。他說:“凡職位所在,無論出于自愿所擇,或由于在上者委派,我想都必須堅守崗位,不辭行險,不顧一切,不計性命安危,寧死勿辱!盵1](P65)在蘇格拉底看來,自己的職責既出于自愿選擇,但更是神分派的;
履行認定的職責,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神負責。為此,他告訴雅典民眾:“我相信,我了解,神派我一個職務,要我一生從事愛智之學,檢察自己,檢察他人”。[1](P65)可見,蘇格拉底對于自己職責的神圣淵源,是堅信不疑的。即使有死刑的威脅,也并不退縮、屈服;
甚至僅僅要他保持緘默,他也做不到,因為,“我不能緘默,緘默就是違背神的意旨!盵1](P76)

  既然“神”就在蘇格拉底的心里,為什么還是被他人控以“慢神”之罪?其原因就在于:蘇格拉底心中的“神”,大約不是雅典神廟里供奉的“神”——也許正是雅典民眾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的印象,他們才懷疑蘇格拉底試圖宣傳新的神,這當然就構(gòu)成了對于廟中之神的瀆犯。如果要進一步追問:蘇格拉底堅信的“神”到底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是,康德心中的“道德律”,或者愛因斯坦眼里的“上帝”,大概差可比擬。正是由于這種“神”的存在,正是由于這種神圣職責的約束,才為蘇格拉底的以身殉職,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果說雅典公眾是“酣睡者”,那么,蘇格拉底就是“喚醒者”。在酣睡者與喚醒者之間,立場截然相反,愿意完全相悖,這就使蘇格拉底不由自主地站到了雅典公眾的對立面,這就為蘇格拉底之死,提供了必然性。

  從過程上看,蘇格拉底如果要履行自己作為“喚醒者”的神圣職責,就意味著要把自己的愿意強加于“酣睡者”,這就會引起“酣睡者”的反擊。在這種困境之下,蘇格拉底要么放棄自己的神圣職責,要么接受對方的懲罰。由于職責的神圣性和不可放棄性,這就把蘇格拉底逼進了一個死胡同:接受對方的懲罰,——除此之外,他沒有別的選擇。事實上,蘇格拉底對于自己所處的困境,已有清醒的認識,正如他在“申辯”中所說的:

  “你們?nèi)绻麣⒘宋遥灰琢碚胰缥抑c本邦結(jié)不解之緣的人,用粗鄙可笑的話說,(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象馬虻粘在馬身上,良種馬因肥大而懶惰遲鈍,需要馬虻刺激;
我想神把我絆在此邦,也是同此用意,讓我到處追隨你們,整天不停對你們個人喚醒、勸告、責備。諸位,這樣的人不易并遇,你們?nèi)袈犖覄,留下我吧。象睡眠中被人喚醒,你們盡許會惱我、打我,聽安匿托士的話,輕易殺我,從此你們余生可以過著昏昏沉沉的生活,除非神關(guān)切你們,另派一個人給你們。我這樣的人是神送給此邦的禮物,在這方面你們可以見得:我自己身家的一切事務,多少年來經(jīng)常拋之腦后,總是為你們忙,分別個個專訪,如父兄之于子弟,勸你們修身進德!盵1](P67-68)

  可見,為了讓“酣睡者”醒來,蘇格拉底可沒少花功夫:整天追著他們,不停地喚醒、勸告、責備,以至于自己身家的一切事務,都無暇顧及。然而,吊詭的是,對于蘇格拉底的不懈勞作,雅典公眾并不領(lǐng)情,依然要判他死刑。在這里,我們當然可以責備雅典公眾“不知好歹”、“恩將仇報”。但是,在這種情緒化的道義評判之外,我們還應當理性地看到,在蘇格拉底與雅典公眾之間,實際上存在著一場靈與肉、德性智慧與錢財名譽之間的沖突。在蘇格拉底看來,是非、善惡至關(guān)重要,為此,他質(zhì)問公眾:“你以為稍有價值的人只會計較生命的安危,他唯一顧慮的不在于行為之是非、善惡嗎?”[1](P64)面對這樣的追問,雅典公眾并不以為然,因為,他們中的多數(shù)人并不認同蘇格拉底的價值選擇。然而,蘇格拉底并不罷休,更不氣餒,他說:

  “雅典人啊,我敬愛你們,可是我要服從神過于服從你們,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總不會放棄愛智之學,總是勸告你們,向所接觸到的你們之中的人,以習慣的口吻說:‘人中最高貴者,雅典人,最雄偉、最強大、最以智慧著稱之城邦的公民,你們專注于盡量積聚錢財、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靈的最高修養(yǎng),你們不覺得慚愧嗎?’如果你們有人反辱相稽,還說注意這些,我不輕易放過他,自己也不離開他,必對他接二連三盤問,如果發(fā)現(xiàn)他自稱有德而實無,就指責他把最有價值的當作輕微的、把微末的視為重要的。我遇人就要這么做,無論對老幼、同胞或異邦人,尤其是對同胞,因為他們和我關(guān)系較為切近。你們要明白,這是神命我做的事,我認為,我為神辦此差是本邦向所未有的好事!盵1](P66)

  歸納起來,蘇格拉底的困境在于:他必須履行神派遣的職責,去喚醒酣睡的雅典公眾;
他認為,“醒來”比“酣睡”更好。但是,多數(shù)雅典公眾并不贊同他的看法,他們不愿被喚醒,他們要求蘇格拉底閉嘴并道歉,然而,蘇格拉底只愿服從神,不愿意服從雅典公眾。于是,這個年屆七旬的老人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雅典公眾做出的死刑判處。

  

  四、立法者的自由與使者的不自由

  

  在齊格蒙·鮑曼的《立法者與闡釋者》一書中,開篇就區(qū)分了兩種知識分子:現(xiàn)代的立法者與后現(xiàn)代的闡釋者。其實,圣賢也可以分為兩類:人間的立法者與神的使者。

  70歲的孔子就是人間的立法者。更具體地說,孔子是傳統(tǒng)習慣、社會規(guī)范與是否標準的傳承者、提煉者、制定者,他通過《春秋》的編纂,禮樂詩書的整理,并以招徒講學等方式,把一整套具有規(guī)范性的話語體系全面推向社會、推向未來,從而完成了為天地立心、為人間立法的使命?梢韵胂,當孔子自稱“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在他的潛意識里,也許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
把心之所想付諸言行,就是“垂范”;
一種“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靜態(tài)規(guī)矩”的“動態(tài)表達”么?談何“逾矩”?既然如此,對于70歲的孔子來說,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做,都是正當?shù),沒有“逾矩”的顧慮。這,就是70歲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為立法者享有的這種“從心所欲”式的自由,蘇格拉底大概是難以體會的。蘇格拉底不是某種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者、捍衛(wèi)者,更無意為當下及未來制定永久性的規(guī)范或權(quán)威性的標準。大致說來,蘇格拉底是一個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體地說,他是流行觀念的質(zhì)疑者,人生價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喚醒者、勸告者、責備者……。履行這樣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時也使蘇格拉底經(jīng)常被置于公眾趣味的對立面。譬如,普通公眾都偏愛積累錢財、獵取名譽,但在蘇格拉底看來,這是舍本逐末,因為德性與智慧更加重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戰(zhàn)了公眾的趣味;
再譬如,肥大的良種馬喜歡懶洋洋地睡大覺,蘇格拉底卻偏要做一只馬虻,一心只想刺激這匹懶馬,讓它清醒過來,這就難免引起懶馬的厭煩甚至憤懣;
懶馬如果要擺脫馬虻的刺激,不受打擾地酣睡,最徹底的辦法就是處死這只討厭的馬虻,——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其實就代表了一匹懶馬對一只馬虻的正常態(tài)度。這,就是蘇格拉底作為一只馬虻的命運。換言之,蘇格拉底除了選擇死亡,沒有別的選擇,——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馬虻,除非他也與懶馬一起酣睡,然而,那還是蘇格拉底嗎?

  蘇格拉底的困境,在于他拂逆了公眾趣味,并通過凸顯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追求德性智慧的人生與追求錢財名譽的人生——之間的巨大反差,揭示了公眾趣味中低俗的一面,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傷害了多數(shù)公眾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公眾做出某種形式的反擊,就將不可避免。因此,在蘇格拉底與雅典公眾的對峙中,蘇格拉底要么放棄馬虻的神圣職責,要么選擇死亡,舍此二途,他沒有第三條路可走。這就是蘇格拉底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在審判過程中,蘇格拉底曾反復申辯: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讓城邦公眾的生命更有價值,生活得更好,就像父兄之于子弟的態(tài)度一樣。但是,多數(shù)“子弟”似乎并不領(lǐng)情——多數(shù)人投票判他死刑就是明證。從這樣一個場景著眼,我們事實上還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中的三個主體:神,蘇格拉底,公眾。其中,公眾要酣睡,神卻派遣蘇格拉底去把他們喚醒;
公眾不愿醒來,他們遷怒于蘇格拉底,蘇格拉底遭到了公眾的懲罰。在三個主體之間,蘇格拉底與公眾的沖突,本質(zhì)上就是公眾與神的沖突,公眾無法懲罰神,只好懲罰神派來的使者——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命運,就是一個使者的命運、先知的命運、圣徒的命運。他除了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履行“神的使者”之職責,沒有別的選擇。70歲的蘇格拉底雖然選擇了死亡,但是,神與人的沖突并沒有結(jié)束,而是貫穿了西方文化數(shù)千年發(fā)展歷程的始終。

  如果說,蘇格拉底的不自由,緣于他作為“神的使者”的職責,那么,孔子的自由,則是出于他作為“立法者”的角色!妒酚洝た鬃邮兰摇贩Q:“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就意味著,在孔子那里,沒有神和人的對立,只有一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圖景,人間秩序不必到人世之外去尋找源頭與依據(jù),只需要訴諸傳統(tǒng)、訴諸人自身就夠了。記得華裔學者余英時曾經(jīng)分辨過西方文化的外在超越與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超越,[2](P10)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兩種“超越”之間的差異,通過兩位七旬圣賢的境遇,就可以得到闡明。

  70歲的孔子所體會到的自由,在后來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屢屢被重述。譬如,張載表達的“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的愿望,王守仁所謂的“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等等之類的話語,其實都是對孔子“從心所欲”的遙相呼應。歷代中國圣賢對于蘇格拉底所置身于其中的神與人的沖突場景,鮮有真切的體驗。

  只有到了現(xiàn)代,蘇格拉底的困境才在魯迅那里有了一絲回響。在《〈吶喊〉自序》中,魯迅講到,當時他正在抄古碑,錢玄同來請他為《新青年》寫文章,他對錢玄同說:“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死的悲哀,F(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shù)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3](P418)這段話描述的場景,與蘇格拉底的處境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蘇格拉底與魯迅的面前,分別都有一群熟睡的人。但是,要不要喚醒他們呢?蘇格拉底的回答是肯定的,并把這種“喚醒”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魯迅的態(tài)度則比較猶豫:一方面,驚起了其中較為清醒的幾個人,必然要讓他們承受“先覺者”的苦楚,而且對于其他熟睡者,并無什么補益;
另一方面,罩著熟睡者的鐵屋子無法打破,不論是“醒來”還是“不醒”,都無法逃脫“悶死”的命運。除此之外,在魯迅與蘇格拉底之間,還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對魯迅來說,并沒有接到神的旨意,因而是否喚醒公眾,取決于魯迅自己的意愿;
但對蘇格拉底來說,神的啟示隨時猶言在耳,不容懷疑!@一點,既可以說是蘇格拉底與魯迅的差異,也可以說是西方文化的外在超越不同于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超越的地方吧?

  

  五、孔子的守成態(tài)度與蘇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通過回顧兩位圣賢在古稀之年的行跡與心跡,比較孔子的自由心境與蘇格拉底的不自由困境,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討論兩種不同的思想傾向:守成與批判。

  孔子所表達的,正是守成的思想傾向。這種思想傾向肯定傳統(tǒng)文化的正面價值,強調(diào)歷史對于當下及未來的規(guī)范作用,側(cè)重于維護社會生活的秩序性、穩(wěn)定性、延續(xù)性。在《論語·八佾》篇中,孔子曾宣稱:“周監(jiān)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在這里,孔子對于從夏商二代沿襲到周朝的禮樂制度高度禮贊,不勝向往,所表達的就是一種守成或傳承的態(tài)度?鬃拥倪@種思想傾向,對于中國歷代的思想活動與政治實踐,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思想史來說,長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過“集注四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的思想表達方式意味著,思想家的思想不是出于自己的憑空創(chuàng)造,而是在挖掘傳統(tǒng)經(jīng)典著作中的微言大義。就政治史而論,數(shù)千年來,真正觸及內(nèi)核的政治革新極為罕見,政治運作方式代代相襲,鮮有根本性的變化。譬如,從秦始皇開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當代中國的“人代會之下的‘一府兩院’制”,一以貫之的政治結(jié)構(gòu)似乎已經(jīng)達到了“超穩(wěn)定”的程度。

  蘇格拉底所代表的,則是批判的思想傾向。這種思想傾向的著力點,主要在于“挑刺”,在于揭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缺陷、毛病;
對于傳統(tǒng)的做法、普遍性的積習,絕不視為當然。在西方文化的源頭,這樣的思想傾向也許在更早的時候就萌芽了,但它在蘇格拉底身上,特別是通過“蘇格拉底之死”,才得到了突出而鮮明的體現(xiàn)。從此以后,這種具有批判精神、質(zhì)疑性格的思想傾向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譬如,在中世紀,有哥白尼的“日心說”對“地心說”的挑戰(zhàn);
在資本主義革命時期,出現(xiàn)了洛克對于“君權(quán)神授論”的駁斥;
在19世紀,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世界的尖銳批判,在東西方世界都產(chǎn)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到了20世紀,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也是以“批判理論”而著稱的;
在當代法學領(lǐng)域,以昂格爾等人為代表的批判法學,也秉承了這種社會批判的傳統(tǒng),不妨視之為蘇格拉底精神在現(xiàn)代西方法理學中的一縷余緒。

  蘇格拉底堅守的質(zhì)疑性格與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因為,如前所述,這樣的堅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觀念與大眾趣味的對立面,因而會受到多數(shù)人的反對與厭煩。然而,如果沒有蘇格拉底堅守的批判立場,整個社會就將在迷迷糊糊中酣睡下去,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機會,甚至可能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那樣,身處險境而不能自知。從這個意義上說,蘇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為代價,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如果要追溯西方文化中蘊含著的創(chuàng)造能力、科學精神的源頭,大概就在這里。

  孔子的自由,源于他在年屆七旬之后,終于為自己確立了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與整理者的角色。這種角色所承擔的核心職責,就是承前啟后,既總結(jié)、提煉人世間的秩序,同時也為這套秩序賦予“意義”。站在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說,孔子是“守舊”的。然而,孔子對于“舊”文化的“守護”與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諧有序的社會生活。后人常說,“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這話也許稍稍“過”了一些,但是,孔子晚年的文化勞作,確實為中華民族規(guī)定了一種秩序與一套意義,從而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棵最堅硬的內(nèi)核。

  當前,我們既需要蘇格拉底的批判精神與自省能力,但也需要孔子的傳承立場與守成態(tài)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相互對立的思想傾向,在現(xiàn)當代中國都處于相對貧困的狀態(tài)。

  一方面,在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我們要么采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諸如“廢除漢語”、“打倒孔家店”、“破四舊”之類的過激主張,就是這種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要么徹底倒向另一邊,認為只有儒家學說才能救中國、才能救人類。在這種非此即彼、看似堅定的立場背后,實際上是生硬、武斷、簡單化,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輕慢。這兩種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都阻礙了當代對于傳統(tǒng)的親切的理解,不利于在當代與傳統(tǒng)之間建立起具有血脈相連的關(guān)系。

  另一方面,在面對社會現(xiàn)實的時候,我們更缺乏足夠的批判意識與質(zhì)疑性格,或者說,缺乏蘇格拉底所說的“馬虻”的精神。誰是當代中國的“馬虻”呢?在20世紀上半葉,我們也許可以舉出魯迅,在20世紀下半葉,人們也許會想到顧準。單就思想傾向來說,這兩位孤獨的思想者與蘇格拉底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過,相對于蘇格拉底所生活于其中的小小的雅典城邦來說,在我們這個龐大的國度里,只誕生了一個魯迅和一個顧準,恐怕還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如果沒有蘇格拉底式的“馬虻”,無論是一個小邦還是一個大國,都可能在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東方之既白。

  

  參考文獻:

  [1][古希臘]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M].嚴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余英時.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現(xiàn)代詮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3]魯迅.魯迅全集[C](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蘇格拉底 孔子 圣賢 境遇 不自由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