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朱光潛談美摘抄

發(fā)布時間:2017-01-1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朱光潛談美摘抄篇一:談美 朱光潛

談美 朱光潛

開場話

朋友:

從寫十二封信給你之后,我已經歇三年沒有和你通消息了。你也許怪我疏J懶,也許忘記幾年前的一位老友了,但是我仍是時時掛念你。在這幾年之內,國內經過許多不幸的事變,刺耳痛心的新聞不斷地傳到我這里來。聽說我的青年朋友之中,有些人已遭慘死,有些人已因天災人禍而廢學,有些人已經擁有高官厚祿或是正在“忙”高官厚祿。這些消息使我比聽到日本出兵東三省和轟炸淞滬時更傷心。在這種時候,我總是提心吊膽地念著你。你還是在慘死者之列呢了還是已經由黨而官、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門而洋洋自得呢了

在這些提心吊膽的時候,我常想寫點什么寄慰你。我本有許多話要說而終于緘默到現(xiàn)在者,也并非完全由于疏懶。在我的腦際盤旋的實際問題都很復雜錯亂,它們所引起的感想也因而復雜錯亂。現(xiàn)在青年不應該再有復雜錯亂的心境了。他們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寶飯而是一帖清涼散。想來想去,我決定來和你談美。

談美!這話太突如其來了!在這個危急存亡的年頭,我還有心肝來“談風月”么了是的,我現(xiàn)在談美,正因為時機實在是太緊迫了。朋友,你知道,我是一個舊時代的人,流落在這紛壇擾攘的新時代里面,雖然也出過一番力來領略新時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許多舊時代的信仰。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業(yè)。現(xiàn)世只是一個密密無縫的利害網(wǎng),一般人不能跳脫這個圈套,所以轉來轉去,仍是被利害兩個大字系住。在利害關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調協(xié),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詐、凌虐、劫奪種種罪孽都種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系而獨立。在創(chuàng)造或是欣賞藝術時,人都是從有利害關系的實用世界搬家到絕無利害關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yè)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yè)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yè)都出于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如果這兩層不講究,社會上多一個講政治經濟的人,便是多一個借黨忙官的人;這種人愈多,社會愈趨于腐濁。現(xiàn)在一般借黨忙官的政治學者和經濟學者以及冒牌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所給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話就說盡了

“俗不可耐”。

人心之壞,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勺這無非是像蛆鉆糞似地求溫飽,不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總而言之,“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yǎng)。

在這封信里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這事本來關系各人的性分,不易以言語曉喻,我自己也還是一個“未能免俗”的人,但是我時常領略到能免俗的趣

味,這大半是在玩味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我能領略到這種趣味,自信頗得力于美學的研究。在這封信里我就想把這一點心得介紹給你。假若你看過之后,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較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態(tài)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達到了。

在寫這封信之前,我曾經費過一年的光陰寫了一部《文藝心理學》。這里所說的話大半在那里已經說過,我何必又多此一舉呢了在那部書里我向專門研究美學的人說話,免不了引經據(jù)典,帶有幾分掉書囊的氣味;在這里我只是向一位親密的朋友隨便談談,竭力求明白曉暢。在寫《文藝心理學》時,我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在寫這封信時,我和平時寫信給我的弟弟妹妹一樣,面前一張紙,手里一管筆,想到什么便寫什么,什么書也不去翻看,我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強要你全盤接收。這是一條思路,你應該趁著這條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我所說的只是一種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我希望你把你自己所想到的寫一封回信給我。

一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tài)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我剛才說,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你說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這也只是一種看法。換一個看法,你說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換一種看法,你說它是善的或是惡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種,所看出來的現(xiàn)象也就有多種。

比如園里那一棵古松,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但是你從正面看,我從側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雖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卻是兩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畫成一幅畫或是寫成一首詩,我們倆藝術手腕盡管不分上下,你的詩和畫與我的詩和畫相比較,卻有許多重要的異點。這是什么緣故呢了這就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的木商的心習,你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的植物學家的心習,我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三人的反應態(tài)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想西想,他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從此可知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chuàng)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這棵古松對于我們的畫畫的朋友是美的,因為

他去看它時就抱了美感的態(tài)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見到它的美,你須得把你那種木商的實用的態(tài)度丟開,我須得把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tài)度丟開,專持美感的態(tài)度去看它。

這三種態(tài)度有什么分別呢了

先說實用的態(tài)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huán)境!碍h(huán)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內,這些人和物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對于我不關痛癢。我對于他們于是有愛惡的情感,有趨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動。這就是實用的態(tài)度。實用的態(tài)度起于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于經驗。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見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燒痛了,以后他再遇見火,便認識它是什么東西,便明了它是燒痛手指的,火對于他于是有意義。事物本來都是很混亂的,人為便利實用起見,才像被火燒過的小孩子根據(jù)經驗把四圍事物分類立名,說天天吃的東西叫做“飯”,天天穿的東西叫做“衣”,某種人是朋友,某種人是仇敵,于是事物才有所謂“意義”。意義大半都起于實用。在許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飯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類意義之外,便尋不出其他意義。所謂“知覺”,就是感官接觸某種人或物時心里明了他的意義。明了他的意義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實用。明了實用之后,才可以對他起反應動作,或是愛他,或是惡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態(tài)度便是如此。

科學的態(tài)度則不然。它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所謂客觀的態(tài)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論是和實用相對的。理論本來可以見諸實用,但是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于實用?茖W家見到一個美人,不說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兒子,只說我看她這人很有趣味,我要來研究她的生理構造,分析她的心理組織。科學家見到一堆糞,不說它的氣味太壞,我要掩鼻走開,只說這堆糞是一個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學成分,看看有沒有病菌在里面?茖W家自然也有見到美人就求婚、見到糞就掩鼻走開的時候,但是那時候他已經由科學家還到實際人的地位了?茖W的態(tài)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抽象的思考?茖W家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出事物的關系和條理,納個物于概念,從原理演個例,分出某者為因,某者為果,某者為特征,某者為偶然性。植物學家看古松的態(tài)度便是如此。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賺錢等等,植物學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莖花葉、日光水分等等,他們的意識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過把古松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關系的種種事物上面去。所以在實用的態(tài)度中和科學的態(tài)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獨立的、絕緣的,觀者的注意力都不(來自:www.newchangjing.com 蒲公 英文 摘:朱光潛談美摘抄)是專注在所觀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便是美感的態(tài)度的最大特點。比如我們的畫畫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對于他便成了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記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燒飯,他忘記松樹在植物教科書里叫做顯花植物,總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領住他的意識,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他只把古松擺在心眼面前當作一幅畫去玩味。他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關系、條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這種脫凈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xiàn)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

實用的態(tài)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tài)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tài)度以美為最高目的。在實用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在科學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

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質。離開人的觀點而言,事物都混然無別,善惡、真?zhèn)、美丑就漫無意義。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觀的成分。

就“用”字的狹義說,美是最沒有用處的?茖W家的目的雖只在辨別真?zhèn),他所得的結果卻可效用于人類社會。美的事物如詩文、圖畫、雕刻、音樂等等都是寒不可以為衣,饑不可以為食的。從實用的觀點看,許多藝術家都是太不切實用的人物。然則我們又何必來講美呢了人性本來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備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飲食欲,渴而無所飲,饑而無所食,固然是一種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沒有科學的活動,本有美的嗜好而沒有美感的活動,也未始不是一種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饑渴精神上的饑渴。疾病衰老的身體才沒有口腹的饑渴。同理,你遇到一個沒有精神上的饑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斷定他的心靈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狀態(tài)。

人所以異于其他動物的就是于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壺就可以貯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樣、顏色都要好看呢了吃飽了飯就可以睡覺,何必又嘔心血去做詩、畫畫、奏樂呢了“生命”是與“活動”同義的,活動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義。人的實用的活動全是有所為而為,是受環(huán)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動全是無所為而為,是環(huán)境不需要他活動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動的。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huán)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是單就人說,就物說呢,在實用的和科學的世界中,事物都借著和其他事物發(fā)生關系而得到意義,到了孤立絕緣時就都沒有意義;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卻能孤立絕緣,卻能在本身現(xiàn)出價值。照這樣看,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數(shù)千年前的《采采卷耳》和《孔雀東南飛》的作者還能在我們心里點燃很強烈的火焰,雖然在當時他們不過是大皇帝腳下的不知名的小百姓。秦始皇并吞六國,統(tǒng)一車書,曹孟德帶八十萬人馬下江東,舶舶千里,族旗蔽空,這些驚心動魄的成敗對于你有什么意義了對于我有什么意義了但是長城和《短歌行》對于我們還是很親切的,還可以使我們心領神會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氣魄。這幾段墻在,這幾句詩在,他們永遠對于人是親切的。由此例推,在幾千年或是幾萬年以后看現(xiàn)在紛紛擾擾的“帝國主義”、“反帝國主義”、“主席”、“代表”、“電影明星”之類對于人有什么意義了我們這個時代是否也有類似長城和《短歌行》的紀念坊留給后人,讓他們覺得我們也還是很親切的么了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布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布幾點星光去照耀那和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有幾件事實我覺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沒有了

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條小河通萊茵河。我在晚間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習慣,總是沿東岸去,過橋沿西岸回來。走東岸時我覺得西岸的景物比東岸的美;走西岸時適得其反,東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對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較這邊的美,但是它們又不如河里的倒影。

同是一棵樹,看它的正身本極平凡,看它的倒影卻帶有幾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時又歡喜看煙霧朦朧的遠樹,大雪籠蓋的世界和更深夜靜的月景。本來是習見不以為奇的東西,讓霧、雪、月蓋上一層白紗,便見得很美麗。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雖然審美力薄弱的村夫,也驚訝它們的奇景;但在生長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勝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覺得西湖和峨嵋實在也不過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服裝和舉動,在外方人看,卻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

古董癖也是很奇怪的。一個周朝的銅鼎或是一個漢朝的瓦瓶在當時也不過是盛酒盛肉的日常用具,在現(xiàn)在卻變成很稀有的藝術品。固然有些好古董的人是貪它值錢,但是覺得古董實在可玩味的人卻不少。我到外國人家去時,主人常歡喜拿一點中國東西給我看。這總不外瓷羅漢、蟒袍、漁樵耕讀圖之類的裝飾品,我看到每每覺得羞澀,而主人卻誠心誠意地夸獎它們好看。

種田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竹籬瓜架旁的黃粱濁酒和朱門大廈中的山珍海鮮,在旁觀者所看出來的滋味都比當局者親口嘗出來的好。讀陶淵明的詩,我們常覺到農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農人自己在烈日寒風之中耕作時所嘗到的況味,絕不似陶淵明所描寫的那樣閑逸。

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語說:“家花不比野花香!比藢τ诂F(xiàn)在和過去的態(tài)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后來往往變成很甜美的回憶。我小時在鄉(xiāng)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晚上看到的也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覺得它們真是單調無味,現(xiàn)在回憶起來,卻不免有些留戀。

這些經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么緣故呢了

這全是觀點和態(tài)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閑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現(xiàn)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tài)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偠灾,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shù)木嚯x之外去看。

再就上面的實例說,樹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了它的正身是實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發(fā)生過許多實用的關系。人一看見它,不免想到它在實用上的意義,發(fā)生許多實際生活的聯(lián)想。它是避風息涼的或是架屋燒火的東西。在散步時我們沒有這些需要,所以就覺得它沒有趣味。倒影是隔著一個世界的,是幻境的,是與實際人生無直接關聯(lián)的。我們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輪廓線紋和顏色,好比看一幅圖畫一樣。這是形象的直覺,所以是美感的經驗?偠灾,正身和實際人生沒有距離,倒影和實際人生有距離,美的差別即起于此。

同理,游歷新境時最容易見出事物的美。習見的環(huán)境都已變成實用的工具。比如我久住

朱光潛談美摘抄篇二: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朱光潛的《談美》一書,篇幅較短,內容精煉,沒有長篇大論的贅述,讀起來也不是很費力。他潛心研究美學時間較長,而且中西美學融合,內容豐富,學識淵博,是先進美學的代表。 朱光潛先生本身對美這一概念的闡述: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需要心與物的結合。美是人的意識創(chuàng)造,是時間、空間的范疇,是人的主觀意識,結合自然美與藝術美。除了欣賞美而外,還要著重在美中感受到的價值。

以下是我覺得文中比較經典的部分:

“慢慢走,欣賞。 薄松乃囆g化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藝術。

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yǎng)。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首先,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藝術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xiàn)。其次,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不容有絲毫假借。在什么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xiàn)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的生活。

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生活。

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偽君子則竭力遮蓋本色。藝術化的人生就是取舍恰到好處,他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

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藝術的生活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情趣化就看你對于許多事物能否欣賞,欣賞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

美學,是一門神秘的學說。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它注重的是人們品位之高雅,看重的是修身養(yǎng)性。

美學的魅力在于對于每一種事物的評價都因為人們的性格興趣而大相庭徑,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欣賞事物的時候,當你發(fā)現(xiàn)事物別人說不知的美后,不僅使自己身心愉悅,而且讓藝術細胞得以熏陶。

漫步于屋后的綠蔭小道,感受月光透過樹葉灑落枝頭,靜謐的氣氛舒緩了勞累的身心。 美學,它讓人們在緊張工作之余,能放眼四周。

能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時,愉悅自己,享受生活。

慢慢走,欣賞!”努力向前但我不會

忘了駐足停留,欣賞眼前的美景,品味當下的生活。

最后,我將書中寫給阿爾卑斯山上游人的一句話作為送給所有的人,那就是:“慢慢走,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摘抄篇三:讀朱光潛《談美》有感(美學原理)

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最經,我閱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頗受啟發(fā),收獲良多。這本書為我打開了美學這一陌生學科的大門,讓我第一次真正領略到美學其獨特的知識魅力。最難能可貴的是,朱光潛先生能夠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原本深奧枯燥的理論分析地如此客觀、如此透徹、如此深入淺出,讓我們這些美學的門外漢也能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讀完這本書,頭腦里不是堆積如山的理論包袱,而是一種通透的、簡單的、貼近于生活的印象,這也就使我在閱讀后收獲了更多的知識,以下就是我對于這本書內容的一些總結和概括,以及我在閱讀后的所想所感。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于1932年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jié),章節(jié)間的思路連貫,層層深入,其間的論述有理有據(jù),語言深入淺出。本書主要探討了關于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美是什么,美從哪里來,美具有什么特點,美與自然的關系,美與實際人生的距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美學問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朱光潛用客觀、精確、凝練的語言對其加以分析和論述,使讀者初步了解和認識美學,正如朱自清在《<談美>序》中所說:“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點論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從哪里來的問題。在

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顆古松為例,將人們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態(tài)度加以比較和區(qū)別。實用的態(tài)度以善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科學的態(tài)度以真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態(tài)度以美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所以,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xiàn)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要以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定的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shù)木嚯x之外去看。在第三章中,作者闡述了移情作用對于美的產生的影響,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

用”,移情的現(xiàn)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而美感經驗就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tài)的往復回流,常含有移情作用。

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作者對于混淆了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lián)想、考證批評與欣賞的觀點逐一進行了批判和糾正。作者認為,美感與快感不可混為一談,美感具有普遍性,而快感沒有普遍性,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覺,與實用活動無關,快感則起于實際要求的滿足,而美感所伴的快感,在當時都不覺得,到過后才回憶起來。還有,美感與聯(lián)想也不是一回事,聯(lián)想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多數(shù)人覺得一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lián)想,但是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而聯(lián)想?yún)s不免帶有思考。還有,考證與批評也不能等同于欣賞,考證所得的是歷史知識,歷史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能是欣賞本身。批評的態(tài)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的,其實就是“科學的態(tài)度”;欣賞的態(tài)度則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tài)的交流。批評的態(tài)度須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tài)度則全憑直覺。批評的態(tài)度預存有一種美丑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它的美丑;欣賞的態(tài)度則忌雜有任何成見,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第七章和第八章進一步討論了美的本身,美是什么,美與自然的關系,并進而指出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兩大思想流派的錯誤觀點。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其實“自然美”三個字,從美學觀點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

然”,只是“自然”就還沒有成為“美”。美的欣賞就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所謂藝術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我們通常說“自然美”時,“美”包含兩種含義:一是自然的常態(tài),二就是藝術美。因此,寫實主義所推崇的自然本來就美,藝術就是模仿自然,以及理想主義所推崇的自然有美有丑,藝術只模仿自然的美,丟開自然的丑,這兩種思想觀點就顯然不正確了。藝術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

從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作者將視角從欣賞轉向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之中都寓有欣賞,但是創(chuàng)造卻不全是欣賞。作者明確指出,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但是藝術雖伏根于游戲本能,但是因為同時帶有社會性,須留有作品傳達情思于觀

者,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煉。而藝術的創(chuàng)造一定會伴隨一些心理活動:一,必定會使用想象。藝術作品既要使用再現(xiàn)的想象,又要使用創(chuàng)造的想象。創(chuàng)造的想象分為兩種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聯(lián)想作用。二,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凡是主觀的作品都必同時是客觀的,凡是客觀的作品亦必同時是主觀的,主觀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時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觀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造時也要能“得其環(huán)中”。在未綜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亂的;在既綜合之后,意象是諧和整一的,這種綜合的原動力就是情感。三,受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里面的。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成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guī)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的需要,而藝術需要循格律而又脫化格律。因襲格律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模仿,不過藝術上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為兩種:傳達的方法和媒介的知識。所謂傳達的方法是指各種藝術其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媒介就是藝術傳達所用的工具。藝術須從模仿入手,但須歸于創(chuàng)造。因此,“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的靈感也是從功夫中得來的。

最后第十五章,作者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 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xiàn),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chuàng)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chuàng)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而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嚴肅主義和人生的情趣化。“慢慢走,欣賞。 ,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通過通讀全書,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美學的知識,從中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對于其中的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lián)想的問題分析,我也來談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很贊同書中的觀點,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lián)想都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其實,美感與快感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快感,它是一種通過我們的感官就能很容易產生的感覺,口渴了喝水的快感,聽到優(yōu)美音樂的快感,見到了喜歡的人的快感??總之,當我們現(xiàn)實的欲望得到了

滿足就產生了快感。但是,這并不等同于美感,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覺,與實用活動無關。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件瓷器,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年代久遠,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價值不菲,有的人看到的是它曾經的用途,這些都不能叫做產生了美感,只有從它的器形、花色、光澤、氣韻等本身的形象特質,產生的才是美感。

還有,聯(lián)想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當人們看到一事物時,不自覺地就想到了另一事物,而且往往過去對于那事物的好惡,會不由地影響我們對于此時事物的看法。當某一舊事物讓我們有甜美的回憶時,我們遇到與之相關的新事物就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過去,從而心情愉悅,這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美感。但是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而聯(lián)想帶有思考,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幅紅葉的畫,會不自覺地想起曾經攜三五好友一起秋游香山的場景,想起“霜葉紅于二月花”,想起“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些偶然間的聯(lián)想,讓我們找到了甜美的回憶,但這并不是美感。

而且,有時候快感與聯(lián)想會共生在一起,就是以甜美的回憶來滿足此時的欲望需求,來達到心情愉悅的效果,這讓我們更加難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感。當我們通過一事物而聯(lián)想到另一事物時,那些相伴而來的甜美回憶,往往也會帶給我們心情上的愉悅,給心靈一種安慰,讓我們得以排遣此時心中的郁結和不快,這也讓我們誤以為這一事物有精神上的療傷作用,從而認為它是美的。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座漂亮的公園,往往會聯(lián)想到那童年時的美好時光,和爸爸媽媽或者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場景,這些甜美的回憶也給了我們現(xiàn)在充滿壓力的成人生活一種精神上的安慰,是我們達到放松自己這一目的的一種實際的手段和途徑,所以我們會很希望在空閑時來到這個公園,但并不是因為它的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景色宜人等等本身形象上的特質。其實,這就是聯(lián)想到舊經驗所帶來的一種精神上的實用作用,并不是“無所為而為”的形象直覺,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感。

相關熱詞搜索:摘抄 朱光潛 朱光潛談美下載 關于朱光潛的談美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