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從環(huán)境變遷看人與自然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氣候變暖了嗎?
當大多數(shù)科學家預測未來變暖趨勢時,也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已經(jīng)到了小冰期的前葉。也就是說未來不是變暖而是變冷。
近年來,地球上好像很少有人不再關心環(huán)境問題。首先大家比較關心的是全球變暖。到底地球是不是會越來越熱,會熱到什么程度?從歷史地理的角度怎樣來看這個問題?到底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與人類的活動有什么關系?
曾經(jīng)有報道說,上個世紀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世紀。究竟情況怎么樣?我覺得很難說。首先我們現(xiàn)在對過去氣候變化的情況知道得非常有限。迄今為止,全球最老的一個現(xiàn)代氣候觀測站建立的時間不會超過200年。中國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才有氣象站,記錄降水、氣溫等變化。所以我們講一兩千年前哪個地區(qū)的氣候怎么樣,并沒有現(xiàn)成的準確的數(shù)據(jù),而只能依靠間接資料。還有,氣候變化是有周期的,有的周期比較短,比如十幾年或幾十年,這個規(guī)律比較容易把握。有的周期非常長,比如300年,甚至更長,因此就算根據(jù)目前已知的一些數(shù)據(jù),我們還是很難判定氣候變化的那根曲線是繼續(xù)在上升還是已經(jīng)開始下降。而且,全球大部分地方是海洋,還有很多是無人區(qū),氣候資料匱乏。偏偏這些地區(qū)的氣候變化對我們?nèi)祟愱P系特別重大。比如南極,面積只有1400多萬平方公里,但它上面的冰雪占了全球的70%,淡水資源占全球的90%。這個地方氣候稍微有些變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比一個北京或上海要大得多。
我們現(xiàn)在對人類活動注意觀察比較多,但對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還缺乏實質性進展,很多變化原因講不清楚。正因為如此,當大多數(shù)科學家預測未來變暖趨勢時,也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已經(jīng)到了小冰期的前葉。也就是說未來不是變暖而是變冷。
對于到底二氧化碳是不是全球變暖的因素,其實也是有不同意見的。美國到現(xiàn)在為止不愿意接受京都協(xié)定書,它表面的理由就是二氧化碳是致暖因素證據(jù)不足。當然也有更深層的原因。但是如果撇開這些政治經(jīng)濟軍事因素,這個結論也未必百分百正確。
我們可以從中國歷史上的氣候變化來看一下。發(fā)現(xiàn)中國歷史氣候變化已經(jīng)不止一次了。比如甲骨文里多次提到“象”,也就是野象。而且記載了象的活動。甲骨文大多是在今天河南安陽殷墟一帶發(fā)現(xiàn)的。商朝首都殷,已經(jīng)在今天黃河以北了。各位一定注意到,象生長在亞熱帶、熱帶,上?梢责B(yǎng)象,但象是不能在野外過冬的。但當時黃河以北野象到處可以找得到,證明當時的黃河流域氣溫要比今天高。竹子喜歡溫暖。今天在淮河以北已經(jīng)難以找到大片的天然竹林。但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黃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有很有名的竹園。這片竹園一直到公元前2世紀末,漢武帝堵塞黃河決口的時候還在派用場。這都是歷史上比今天熱的。
那么,歷史上有沒有比今天冷的呢,也有。比如南宋的時候,太湖上全部冰凍,人跟車可以在冰上走。又比如說宋朝時,福州的柑橘樹冬天被凍死了。這個情況今天也少見證據(jù)。
所以我們看,歷史時期極端氣溫,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比今天更冷或更熱。這說明什么?當時人口比今天少得多。商朝最多一兩千萬人,南宋大約1億人,今天哪怕窮鄉(xiāng)僻壤消耗的資源、污染也很可觀。說明氣候的變化并不完全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還有自然本身的原因。
這是我們拿氣候作例子。正因為如此,我們?nèi)绾螒獙θ驓夂蜃兓?應該看到,全球變暖是近一階段的現(xiàn)實。這沒有問題,但這未必是未來唯一的可能。也許什么時候平了,也許什么時候開始下降,都有可能。
但總的看來,全球氣溫還在上升。這是其一。其二,導致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目前還很難確定。其三,人類還是要盡最大努力,消除不利影響,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盡管它未必是唯一原因,但人類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因素,這沒有壞處。但是同時,也要更加密切注意自然環(huán)境本身的變化。作為科學家來講,有這個責任。一旦真正的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就算氣候變暖成為事實,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nèi)祟惥蜎]有前途、就倒退、就毀滅呢?我不這樣認為。三四千年前,中國的氣溫比現(xiàn)在高,當時的人既沒有電扇,也沒有空調(diào),也過來了。我們今天就難道一點出路也沒有嗎?如果說太平洋小島擔心氣候過熱,但中國幅員那么廣,也許廣州過熱了,哈爾濱的氣候正好呢,有調(diào)節(jié)的余地。何況事物是很復雜的,在有些地方變成沙漠的同時,有些地方變成綠洲了。根據(jù)科學研究,撒哈拉沙漠一萬年前很多地方還是漂亮的綠洲,也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到今天為止撒哈拉沙漠地下水還是很豐富的。今天的利比亞,有幾個沙漠城市很發(fā)達,就是緣于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而且還有石油。所以并不是絕對的。有人跟我說,氣候變暖,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40米,那不完了嗎?但是你為什么不看另一面,地球不是實心的,如果南極冰川全部落到海里面,說不定還把陸地抬上來了呢。我請教了地質結構專家,這種可能也是有的。所以我們對氣候變暖也要抱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要盲目悲觀。何況這個過程也是比較慢。至于說海平面升高,荷蘭的1/4-1/3國土比海平面低,不也靠大堤這樣過來了嗎?
災害變多了嗎?
自然災害的程度是不是越來越嚴重了呢?也不一定。比如說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十大地震之一,根據(jù)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死24萬,傷16萬。但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陜西華州發(fā)生大地震,波及七省,全部死亡人數(shù)估計超過100萬。
近年來,大家覺得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了。但如果跟歷史上情況比較,這里有很大問題。有學者列了一個表,商朝時候平均每年一次災害,周朝兩次,清朝100次,現(xiàn)在500次,不是越來越厲害了嗎?但是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科學前提,商朝有多少資料,現(xiàn)在有多少資料?歷史越久遠的年代,史料越少,離現(xiàn)在越近,史料越多。現(xiàn)在統(tǒng)計出來看,就好像災害越來越多。
還有很多史料,因為作者參照體系的不同,記載的結果也不同。比如本來生活在熱帶的人,一到了寒冷地方,就說這氣候是有史以來最冷的,但當?shù)厝丝赡苡X得今年也不算多么冷啊。所以讀者看到資料,一定要想想寫的人是什么眼光。我們今天認為是災的,也許歷史上不算什么災。比如沙塵暴,我們認為越來越厲害。但是科學家經(jīng)過數(shù)據(jù)測量,發(fā)現(xiàn)沙塵暴并不是越來越厲害,而且這幾年還算好了點。問問年紀大的北京人,他們說以前每年春天都刮風,了不得的。但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重視呢?因為現(xiàn)在參照系高了,生活質量要求提高了。所以光是根據(jù)感覺來講是不對的。另外中國向來注重天人感應,部分災害的記載其實出自政治需要。我們可以看到某一個皇帝在位的時期災害的記載特別多,比如明朝的崇禎,可這些災害都是誰記的呢?都是下一個朝代記載的,不過是想證明改朝換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自然災害并不是像有些人說的,越來越頻繁了。自然災害發(fā)生數(shù)量的規(guī)律到底是什么,還需要更多的探討。
自然災害的程度是不是越來越嚴重了呢?也不一定。比如說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十大地震之一,根據(jù)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死24萬,傷16萬。但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陜西華州發(fā)生大地震,波及七省,全部死亡人數(shù)估計超過100萬。另外根據(jù)日本、南美的數(shù)據(jù),也沒有證據(jù)表示最大的地震一定發(fā)生在工業(yè)化以后。再看洪水。黃河水災很嚴重的。20世紀黃河中游測到的洪水量最大是23000立方米/秒,就叫23000個流量。20世紀下半期,測到的最大流量是18000個流量。如果到20000個流量左右,情勢就已經(jīng)十分緊張了。但是清朝道光年間,發(fā)生過一次洪水,它在河南三門峽到陜縣的流量達到了36000。如果現(xiàn)在出現(xiàn)這樣的災難,簡直不能想象。我們還可以舉旱災等其他例子,也可以說明它不是越來越嚴重。
那么,人類活動和自然災害之間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呢?應該承認人類活動是加劇了自然災害。人類砍伐森林,當然加劇了水土流失;
人類在一些很脆弱的地區(qū),比如說黃土高原某些地方,盲目開墾,當然會造成自然災害的增加。
對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它既可能加劇自然災害,也能為人類防災抗災提供可能?茖W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有人可以用它破壞環(huán)境,我們也可以用它來減少災害。比如說,地震后有生命探測器,用儀器可以探測到人的呼吸,可以有的放矢去施救。又比如說現(xiàn)在很多災害可以預報的。只看到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應該全面對待科學技術。
第三,即時預報預測能夠減少自然災害損失,有沒有預報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宋朝最后的殘余力量退到了崖山(今廣東海寧島一帶),就是一陣臺風,十萬人全軍覆沒。但臺風現(xiàn)在是可以預報的,盡管我們沒辦法去干預臺風,消除臺風,預報也還不太準,可畢竟是可以預報的。比如浙江省這兩年都有臺風,第一次預報的時候,臺風來了,動員老百姓走,有人不走,結果造成損失,第二次預報來的時候大家都撤離了,幾乎沒有損失。在中國歷史上,造成影響最大的是長時間大范圍的旱災,旱災到來緩慢,等到人支撐不住想走出災區(qū),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走不出去了。今天,依靠準確的預報和方便的交通,已經(jīng)不會造成這種損失。
總的來講,穩(wěn)定的社會,有效的組織,高素質的人口,先進的技術,豐富的物資都是消除自然災害影響的有利條件。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災害往往導致人口下降一半,甚至死掉2/3。這些災害往往就發(fā)生在政權更替、國家分裂的時期。這種情況下,統(tǒng)治者也穩(wěn)定不了,社會體系混亂,小小的災害就能造成損失。所以穩(wěn)定的社會是很重要的。
有效的組織,比如日本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應該承認,日本在防治地震災害方面的組織也是最有效的。如果在日本這樣的房間作報告的,墻壁上會標出地震來了怎么走法。每年它要進行演習,全民參加,真的發(fā)生事情井井有條。那年阪神地震,死了不到4000個人,如果這個災害放在其他國家,損失要到幾十萬人口。而且地震當中沒有發(fā)生搶劫、盜竊,當時斷了水,有些超市都趕快把儲存的礦泉水拿出來賣,而且一人只能買一瓶,電話線路通的讓人趕緊打電話。組織好就出現(xiàn)這個情況。相反美國洛杉磯趁火打劫都出來了。有效的組織的確在災害救援中起到重要作用。
先進的技術也是需要的,還有豐富的物資。災害很多情況不是直接造成的,而是間接造成的,中國很多災害,恰恰不是當場死,而是餓死的,營養(yǎng)不良死的。
人與自然無法和諧嗎?
改變與破壞,只有程度差別,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人類的任何進步都不得不改變甚至破壞自然環(huán)境。所以不要把這個事情看那么嚴重。
既然這樣,我們應該怎么樣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自然為人類的產(chǎn)生發(fā)展提供了條件,但能否成為現(xiàn)實要靠人類自身的努力。我們地球從產(chǎn)生到這么多物種,人類只不過是萬物之一,但為什么人能成為萬物之靈,這是憑了人類自身的努力,不是自然對人的偏愛,F(xiàn)在一般說法,認為人類產(chǎn)生在東非大裂谷。東非大裂谷,綿延6000多公里,像地球臉上最長的疤痕,這里面任何地方發(fā)生劇烈變化,都有可能引起物種的變化。但是為什么人就出來了,這跟人自身努力有關。而人從早期的人變到現(xiàn)在,不斷通過自身努力在變。所以我們要堅定信念,人類自己的努力非常重要,絕不是人類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
第二,我們得認識到,人類的任何進步都不得不改變甚至破壞自然環(huán)境。所以不要把這個事情看那么嚴重。人類發(fā)展那么久,一點都不改變環(huán)境?不可能的。學會用火,是人類的一大進步,本來都吃生的,現(xiàn)在都吃熟的了,本來利用洞穴,現(xiàn)在都知道取暖了。但這個過程中,多少樹木,多少柴禾被燒掉了?“伐薪燒炭南山中”是唐詩《賣炭翁》中的句子。賣炭翁在秦嶺里面伐樹燒成炭,然后賣給長安城里面的達官貴人,供他們冬天取暖。唐朝200多年燒了多少炭,砍了多少樹啊,但是你能說這一定是退步嗎?唐朝這樣發(fā)達的文明,冬天就得靠炭來維持。
城市是人類重要的文明標志,但是這也在改變環(huán)境。羅馬、北京、長安的出現(xiàn)破壞了多少自然環(huán)境,但你能說這不是一大進步嗎?甚至農(nóng)民種地也在改變自然環(huán)境。有人說我們要天然的,但是今天有什么東西是天然的?都經(jīng)過人類的改變了。
可以說,改變與破壞,只有程度差別,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雖然我們不希望這樣做,但作為唯物主義者、研究歷史的人,得承認這個事實,沒有哪個國家的繁榮不改變環(huán)境。但我這樣講,是不是聽任人破壞自然?當然不是這樣。
人與自然的關系其實有一個由必然到自由,由人類中心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在一開始人的破壞是必然的,因為人在不了解自然規(guī)律之前,只能滿足自己的要求,不然人就生存不下來了。(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人發(fā)達了以后,逐步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有了比較高度發(fā)展的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慢慢地從必然走向自由。如果一開始人類不以自我為中心,那么是沒辦法生存下來了。比如原始人,一開始生存要和動物斗,不斗就給它吃掉了,慢慢慢慢才學會了馴養(yǎng)。什么時候到真正和諧呢?是人既有了科學技術,又有了比較好的觀念。在這種情況下,才能達到平衡和自由。
另一方面,現(xiàn)在人類并沒有達到完全的自由,有時候還要傷害動植物,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現(xiàn)在為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造了新的屠宰場,豬進去以后,用溫水洗澡,聽輕音樂,最后豬進入屠宰線,進去的時候很舒服,傳感器給它產(chǎn)生不痛苦的電壓,剛好讓它暈倒,然后一刀殺掉,安樂死。但再怎么樣還是把它殺了。再比如,我們到南極去,在南極保護的公約里面就有一條,如果考察隊員碰到了生命危險,可以適當?shù)芈託⒑1。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在人和動物之間,人還是重要的。我們這樣做,其實是體現(xiàn)人的價值。現(xiàn)在也有這個情況,農(nóng)民給老虎咬傷了,說你們保護動物,誰來保護我們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護他,如果他被老虎咬了,主張動物保護的團體或政府應該保護他,給予補償。因為老百姓保護環(huán)境作出了貢獻。在這種情況下,人和自然才能慢慢和諧。否則這個和諧是談不上的。我們還要考慮到有很多標準是相對的。比如說西方人對韓國人吃狗肉不理解,覺得他們野蠻。我跟西方人講,韓國人吃的狗,不是你養(yǎng)的寵物。你說殘酷,你們吃牛肉,印度人說牛是神牛,這不也殘酷嗎?這里面還有文化上的標準。什么東西牽扯上人文,就沒有完全的標準了。哪怕過一萬年,人類也達不到統(tǒng)一的標準。那么怎么辦呢,相互之間要有一點寬容,這樣才能慢慢地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個過程是相當長的。
要達到和諧,人類應該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這中間不僅需要正確的觀念,還要有科學的技術。
我們這些年一直講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是現(xiàn)代人的解釋,過去更多地講皇帝就是天的代表,這是天人合一的本來解釋,F(xiàn)在解釋成人和自然和諧,這是對的。但是就算你知道了,就做得到嗎?晚清時期,甚至更早,人們已經(jīng)知道了把山上的樹砍掉會引起當?shù)亟佑偃,加劇水災旱災,但照樣砍。為什么呢,人要活下去啊,到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可以。當然,只有正確觀念,沒有科學技術,好心也辦不了好事。東晉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誰家里出了瘟疫,當官的就不上朝了。但有些大臣不平衡,拿了皇帝的俸祿怎么能不上朝呢,結果上朝,死一大片。不能說這些人觀念不對,觀念對啊,但他沒有科學技術。這樣來看我們歷史上的環(huán)境思想、人地關系的見解,就可以看到,的確有它先進的方面,但是也有不足的一面。
歸結下來,我認為對待未來的變化,我們的態(tài)度應該是八個字:不應無憂,無須過慮。
為什么不能無憂呢?因為面臨很多困難。我們今天一天消耗的能量,增加的人口可能等于歷史上很長的階段,特別像我們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歷史悠久意味著,很多物資的應用比人家長得多。我們不僅人均資源比不過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洲等,家底也用得差不多了。從世界上看,很多國家在發(fā)展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人口大量密集,何況我們對很多自然規(guī)律還不知道。所以不能無憂。
另外也應該看到,滿足了上面講的這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條件后,我們至少可以預見到未來,做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我們講中國缺水,水質不高,但是看看世界上,以色列,以前是阿拉伯人游牧的地方,它的水量比我們低得多。但他們自建國始,就逐步把全國的水統(tǒng)一起來管理,逐步把明渠改成暗渠,減少蒸發(fā)與滲漏,實行大規(guī)模噴灌,把噴灌又改成滴灌,直接滴到根上去,最大限度地循環(huán)利用水資源。所以以色列不僅出口花卉、蔬菜、水果,還出口節(jié)水技術。我們上海很多節(jié)能節(jié)水技術都是以色列進口的。再比如日本,石油、天然氣資源幾乎為零,但它照樣有石油化工產(chǎn)業(yè),還一度將石油化工廠辦在國外,出口化工設備。所以說我們還是有很大余地的。
。
葛劍雄 1945年12月生。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從事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口史》(主編,第一卷作者);
《中國移民史》(主編,第一、二卷作者);
《西漢人口地理》;
《中國人口發(fā)展史》;
《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
《統(tǒng)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