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冰到融冰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更多的日本人是從自身利益出發(fā)來看待溫總理這次訪問的。 4月的日本櫻花盛開,鳥語花香,是一年中最令大和民族陶醉的時節(jié)。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日本今年的花開時節(jié)將迎來中國貴賓。溫總理于4月11日赴日本訪問,這在日本已是家喻戶曉。據(jù)筆者觀察,一般日本國民對此基本都持歡迎態(tài)度,但由于每個人的立場觀點不同,加上媒體及其他社會影響,對于鄰國總理來訪,日本國民在歡迎程度上各不相同。
自去年歲末起,就一直有消息說,中國的溫家寶總理要來訪日。今年3月中旬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明確表示,希望4月的日本訪問能夠成為一次"融冰之旅"。此后,中日雙方的領導人不斷相互表態(tài),表示了一個共同希望,就是保證溫總理訪日取得成功,因為雙方都知道,溫總理此次訪日是來之不易的。
最近幾年,由于日本個別領導人頑固地堅持參拜祭祀甲級戰(zhàn)犯亡靈的靖國神社,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因此,自2000年10月朱?基總理訪日以來,中國的總理已有6年半時間沒有訪問過日本。
在漫長的"政冷"季節(jié)后,終于迎來了一絲春意。今年1月在菲律賓宿霧的高峰會上,溫總理親自應允4月訪問日本,消息傳到日本,朝野為之大振。3月27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廳長官鹽崎在記者會上發(fā)布"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訪日日程",正式將日程告知日本國民,揭開了迎接溫總理訪日的帷幕。
中日關系應著眼于長遠
對于溫家寶總理此次來訪,沖繩國際大學教授、東亞教育文化學會代表又吉盛清在最近一次學術會議中表示,"溫家寶總理的來訪標志著中日之間持續(xù)幾年政治僵局的結束,同時也是中日關系回歸常態(tài)并全面發(fā)展的象征,這將成為一次非常及時的歷史性訪問。"他說,伴隨著明年的北京奧運會和隨后舉辦的上海世博會,東亞將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周期,溫總理的這次訪問,就是導入這一發(fā)展新周期的前奏和準備。
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小島朋之今年1月在日本《外交論壇》上發(fā)表文章指出,隨著溫總理訪日的實現(xiàn),意味著"日中關系開始發(fā)生變化"。他認為,中日關系從1972年的邦交正常化到今天,先后走過了"睦鄰友好"和"合作伙伴"關系的兩個時代,現(xiàn)在即將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即構筑"立足于共同戰(zhàn)略利益"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他的結論是:從歷史上來看,中日關系處于十字路口,變數(shù)很多,同時也是最富有機會、最具挑戰(zhàn)的敏感時期。
東京學藝大學的一位教授也告訴筆者,他認為,不管政府之間意見分歧有多大,在和平期間,兩國的領導人應該建立定期互訪制度。因為日本民眾感受日中關系的好與壞,主要是看雙方的政治關系,特別是兩國領導人的關系,而經濟上的好與不好在民意測驗中反映不出來。
在日本,現(xiàn)在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對中國沒有親近感的日本人在增加,其根本原因是日本政治和輿論的右傾化。特別是面對近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fā)展,國防力量日益增強,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升,有部分仍沉溺在"日本第一"美夢中的日本學者在心理上感到無法承受。這部分人是以極其復雜的心情來迎接溫總理訪日的。從本國利益出發(fā)考慮,他們不愿意看到日本與中國建立"互補"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在他們的小算盤里,日本與中國交往是"吃虧"了,"便宜"盡讓中國人占去了,但同時他們又無法拒絕中國這一和平崛起的大國的魅力。于是就專找中國目前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大肆加以抨擊。筆者認為,再加上"中國崩潰論"等負面宣傳和日本近來保守主義的膨脹,日本學術界中蔑視中國的情緒又有所抬頭。
更多人關注自身利益
在所謂的發(fā)達國家中,日本國民受教育的程度較高,但是獨立思考能力卻相對較差,最易受媒體影響,這已經成了近代日本國民性的一大弱點。所以當這些學者用一些"獨裁"、"專制"等含糊不清的詞匯來貶低和妖魔化中國時,讀者根本不去分析批判,而是全盤接受。所以,與極端的右翼分子相比,這類以專家身份在媒體上曝光的言論對民眾更有影響力。對于此次溫總理訪日,他們無法逆民眾心理而去唱反調,所以只好說些不三不四的話,加以調侃。這樣就造成了一般大眾對溫總理訪日的矛盾心理,讓他們既感到中日兩國"雞犬之聲相聞",領導人長久不相往來是不正常的,但又感到中國"可怕","有點不可理喻"。
在筆者接觸或了解的日本人中,像又吉盛清、小島朋之先生那樣以國際政治學家的眼光來看待溫總理訪日的,幾乎可謂是鳳毛麟角。更多的日本人是從自身利益出發(fā)來看待這次訪問的。
日本瑞穗銀行證券調查部長尾仁司先生長期從事股票分析,他認為在溫總理訪日期間,日中間肯定會有幾個大的合作項目拍板。這不僅將直接給與項目有關的行業(yè)帶來福音,同時也會給股票市場帶來反彈效應。近期美國股市大起大落,是國際股市中的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但是中國股市不斷攀高。他認為,伴隨著日中大型合作項目的落實和雙邊貿易的增長,日本股市的走勢在溫總理訪日后會越發(fā)增強。
而專門從事稻米生產的日本農戶,已經在向日本政府有關部門打聽,他們想知道溫總理訪日時,能否將向中國出口大米一事確定下來,以便將日本滯銷的大米盡快推銷到中國去。
朱?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飛禽,又是日本的國鳥,日元紙幣上都印有朱?。盡管日本多年來努力運用高科技術,竭盡全力人工繁殖,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朱?還是越來越少。此次溫總理訪日所預備的禮單中就有朱?一對,日本媒體早在2月中旬就將這一消息公布出去,把讀者的胃口都給吊了起來。得知這一消息后,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說,我們歡迎溫總理訪日,期待著朱?能成為日中友好的信物。
融冰非一日之功
今天的中日關系,正如溫總理在會見安倍首相時引用的辛棄疾名句所言,"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隨著兩國領導人的互訪,中日關系的堅冰不但已打破,并且已經開始融化了。但是,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融化堅冰非一日之功。日本一些有識之士認為,現(xiàn)在就是要借溫總理訪日的東風,繼續(xù)做好融冰工作。
對此,東京都的河東哲夫先生指出,"日中之間的交流較之以前是頻繁多了,加深了許多,但是相互理解卻剛剛開始。"這是因為,"首先日本人忘了中國在日本歷史上曾經發(fā)揮過的重大作用。現(xiàn)在日本國內學歐美語言的人比學中文的人吃香。在公司里,有歐美工作經驗的人比曾在中國工作過的人神氣。其次,中國人眼中的日本,與實際的日本也相去甚遠。"他主張,"無論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應該更頻繁地互相往來,要多交流反映老百姓生活的電視劇、電影,多聽廣播,只有這樣才能構筑21世紀的相互理解。"
靖國神社問題可能將是溫總理訪日時最敏感的一個問題,右翼分子也一直處心積慮地想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阻礙中日關系的恢復和發(fā)展。不過,的確有很多日本人都擔心這一問題是否會再次發(fā)作,成為中日交流的絆腳石。日本的媒體也曾幾次專門就這一問題征求筆者意見。我告訴他們,靖國神社本身的存在不是什么障礙,日本國民在那里看花也好,喝酒也好,都是他們的自由。但是,"靖國神社問題"就復雜了,靖國神社問題是個癌,除了"外科手術",在短期內不大可能得到解決。但是為什么以前不發(fā)作,現(xiàn)在發(fā)作了?這是因為有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將它政治化了,所以筆者的意見是:先解決去政治化問題,然后再解決靖國神社問題。靖國神社問題不解決,日本人就得不到亞洲人民,包括在二戰(zhàn)期間受到傷害的周邊國家人民的諒解。
對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東亞共同體評議會的石原雄介先生的見解很中肯。他認為,1998年11月江澤民主席訪日,中日雙方簽署了"日中共同宣言",同時雙方確認了日中雙方的共同利益與對國際秩序所產生的影響。與此相比,去年日中雙方達成的"日中戰(zhàn)略互惠關系"框架,與其說是謀求日中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倒不如說只是重新確認了在小泉執(zhí)政期間倒退了的日中協(xié)力關系的重要性,好不容易才回到了起跑線上。因此,他說,"我們必須正確地評估去年以來的日中關系變化,通過交流,引導鞏固之實現(xiàn)轉暖的過程,使之成為"不可逆"的潮流。因為我們也必須看到,在政界,日本國會議員中有一小部分人總是以各種形式組織在一起,美化侵略戰(zhàn)爭,給日本政府施加壓力,迫使政府"向右轉"。更何況現(xiàn)在這些人中有不少都入閣執(zhí)掌大權,日本政府經不起右翼的壓力。大多數(shù)日本老百姓都希望安倍政權能汲取小泉內閣外交失敗的教訓,不在歷史問題、臺灣問題上挑戰(zhàn)中國政策的底線。"
戰(zhàn)后60多年,在和平民主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日本人民希望與中國友好,就像廣大中國人民的愿望一樣,隨著兩國領導人的互訪和兩國人民的交流,必定能帶動兩國關系的改善,兩國民間感情也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中日之間需要的是交流頻繁化、日;、及時化。(作者為日本圣托馬斯大學文學部教授)
相關熱詞搜索:破冰 融冰 從破冰到融冰 冰潔破冰飛刃 冰結師破冰飛刃全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