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趨勢] 2018中國汽車市場飽和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一路凱歌高奏,全年實現(xiàn)汽車產銷727.97萬輛和721.60萬輛,輕松跨越700萬輛臺階。2006年汽車市場需求增長率25.13%,比年初普遍預期的15%增加了10個百分點。在整體汽車市場中,乘用車產銷523.31萬輛和517.60萬輛,同比增長32.76%和30.02%;商用車產銷204.66萬輛和204萬輛,同比增長15.25%和14.23%。
汽車市場高速發(fā)展
加入WTO后,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高速增長,從2001年到2005年,在短短的五年中,中國汽車市場的汽車需求量連續(xù)邁過300萬、400萬和500萬三個臺階,年均增長率24.2%,遠遠高于全球汽車市場年均4.4%的增長幅度。
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地位顯著增強。全球汽車銷量中,中國所占的銷量份額從2001年的不足5%增長到2005年的8.6%。
從全球各區(qū)域汽車市場增長看,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市場已經成為帶動世界汽車市場增長的強大引擎。2005年亞太市場凈增量為137.9萬輛,對全球汽車市場增長貢獻率高達66.6%,其中,中國對于全球汽車市場的貢獻率達28.1%。中國汽車市場孕育的巨大需求,讓全球為之驚嘆。
兩大因素促汽車產業(yè)發(fā)展
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有多大?這是一個讓汽車廠商、讓投資者、讓研究機構始終困惑難解的問題。中國有13億人口,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經濟發(fā)展水平極不平衡,各地區(qū)存在顯著的文化差異,消費人群的特征和購買行為差異大;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中國汽車購買者中有近80%為首次購車,影響購買決策的因素很復雜,導致汽車購買的穩(wěn)定性很低。
但是,從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的長期趨勢看,驅動并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兩點:競爭和消費者。競爭是驅動中國汽車市場內部整合和變革的動力,而消費者則是推動中國汽車市場向前發(fā)展的根本因素。通過分析這兩個主要因素,可以為我們洞察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始于外資汽車公司的進入。自1985年上海大眾成立至今,中國汽車工業(yè)先后經歷了多次合資高潮,截至到2006年底,全球“6+3”汽車集團悉數(shù)進入中國,并依照沿江和沿海的布局在中國設立了眾多的合資汽車企業(yè)。中國汽車市場成為跨國汽車集團的最后一塊樂土。
尤其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也經歷了從寡頭壟斷到群雄并起的巨大轉變。伴隨著日韓系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上升,大眾曾占據(jù)中國乘用車市場半壁江山的壟斷格局不復存在。就乘用車市場來看,排名前六的乘用車制造企業(yè)的市場集中度從2001年的73.0%下降到2005年的51.9%。
以奇瑞、吉利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不畏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強大攻勢,尋找市場空白,逐步站穩(wěn)腳跟,像一條不安分的“鯰魚”,不斷打破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平衡,推動中國汽車價格持續(xù)走低。以普通桑塔納為例,2006年底的價格為6.6萬元,不到2001年的市場價格12.4萬元的一半。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在產品質量和新產品開發(fā)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乘用車市場的總體份額從2004年最低點的17.2%上升到2006年的26.5%,兩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2006年,奇瑞汽車以近26.68萬的銷量位居乘用車企業(yè)銷售排名第四位,同時進入前10名的企業(yè)還有吉利汽車和一汽夏利。
但是,從不同的細分市場來看,自主品牌在小型(A0級)及其以下的乘用車市場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在緊湊型(A級)和中型(B級)市場,德系、日系和美系則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如何從小型(A0級)市場切入緊湊型(A級)市場以至最終占據(jù)中型(B級)市場是自主品牌在未來幾年的主要關注問題。
消費者對國內汽車市場的影響源于個人收入增長所導致的私人汽車消費需求的增加。私人汽車消費占全部汽車消費的比例從2000年以前不到一半增加到2006年的75%。這一變化使得中國汽車產品消費結構,尤其是乘用車產品消費結構從原先的以大排量、高檔次、單一化的公商務用途車輛為主逐漸轉向小排量、中低檔、多樣化的家用轎車為主。不考慮2003年以前由于產品單一造成的細分市場集中,2003年以后,緊湊型(A級)及其以下乘用車產品在乘用車市場所占份額明顯增加,SUV產品在乘用車市場中所占比例也明顯提高。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汽車時代的到來。
就消費者本身來說,其自身的變化也是影響不同細分市場發(fā)展的重要動因。從用戶構成來看,首先是女性用戶增加所導致性別的變化。據(jù)新華信每年進行的汽車用戶消費形態(tài)調查發(fā)現(xiàn),購買并使用汽車的女性用戶從2001年的14.8%,增長到目前的34.1%;其次是消費者年齡結構的變化,主流汽車使用群體的平均年齡從過去的35歲以上降低到30歲左右;對于汽車的偏好也從三廂車一統(tǒng)天下,開始越來越多地接受更加適合家庭使用的兩廂車。在影響消費者購買車輛的主要因素方面,日漸成熟的消費者在既定預算的情況下將更加關注汽車的性能、油耗和綜合使用費用。
從消費者購買行為方面分析,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擴大,具備車輛使用經驗消費者的比例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同時,二手車市場的規(guī)范也使得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選擇購買二手車;尤其是隨著中國金融體制的逐步放開和個人信用體系的逐步建立,消費者選擇汽車信貸購買汽車將逐步增加。而網(wǎng)絡、媒體和廣告的日漸發(fā)達也將促使消費者獲取相關汽車信息的渠道從傳統(tǒng)的口耳相傳轉變?yōu)槿轿坏闹鲃荧@取和互動感受。
從消費者使用行為角度分析,燃油價格的不斷上升和城市交通的日益擁堵將使得消費者燃油支出和停車費用進一步增加,消費者也更傾向于購買小巧、輕便、低油耗的車型。但是在車輛更新時間上,以往一輛汽車持續(xù)使用8-10年的情況將不多見,5年左右換一次汽車是消費者的普遍期望,而最佳的更換方式,最好是通過置換來處理舊車并購買新車。
上述有關消費者特征、購買行為和使用行為的變化又將反過來直接作用到汽車市場本身,乃至對各細分市場產生不同的影響。當然,影響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fā)展的相關要素遠不止競爭和消費者這兩點。從短期來看,政策因素、新車投放、價格變動、汽車進出口等也將成為影響未來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2007年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
市場格局快速變化
2003年以來汽油價格持續(xù)攀升,特別是2005年國家對成品油進行了5次調價,2006年以來,93號汽油的價格突破5元,汽車使用成本開始成為購車者關注的重要因素。新華信調查顯示,使用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提高了購車門檻,抑制了部分經濟性車的需求。盡管2006年初全國各個地區(qū)對小排量車全面解禁,隨后在4月1日出臺消費稅調整政策,提高對2.0升以上排量的消費稅比例。但是,一系列鼓勵小排量的政策并沒有產生顯著的市場效應,反而出現(xiàn)了小型車低速增長,中型車高速增長的局面。據(jù)統(tǒng)計,2006年微型轎車增長率為26.5%,小型車增長速度是17.0%,緊湊型增長率為46.9%,中型車增長率卻高達64.0%?梢钥闯,使用成本的上升,推動了消費的全面升級。
三級市場全面啟動也是2006年汽車市場的重要特征。從下圖可以看出,三級市場需求潛力巨大。2006年北京銷售新車39.4萬輛,同比增長11%,遠遠低于全國25%以上的增長率。而廣西、內蒙古、云南和貴州等省份汽車增長率高達70%左右,顯示了巨大的需求潛力。
中短期預測與2007年展望
根據(jù)新華信公司對未來市場的預測, 2007年汽車市場將繼續(xù)延續(xù)2006年的高增長,但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預計達到15%左右。汽車金融業(yè)務經過兩年準備性的營業(yè)推廣和風險評估,預計將會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并拉動部分需求的釋放。同時,出口市場將繼續(xù)高速增長,預計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將有望突破800萬輛,并將于2010年達到1000萬輛左右的產銷規(guī)模。
從細分市場結構而言,2007年汽車市場的增長還將以乘用車市場的拉動為主,商用車市場依然小幅低速增長。從競爭上來看,2007年新車型投放仍然較為密集,自主品牌有望在A級車市場進一步獲得突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汽車價格依然延續(xù)過去幾年持續(xù)走低的態(tài)勢,但是降價幅度將小于2006年,存在較大降價空間的車型大多集中在B級車以上的車型。
和過去幾年相比,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還將呈現(xiàn)幾個與往年不同的增長態(tài)勢。預期中燃油價格的上升將促使微型和小型車市場將呈現(xiàn)快速增長態(tài)勢。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出口目的地國家將從中東、南美和非洲為主向歐洲和北美滲透。汽車消費格局將發(fā)生明顯變化,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新車需求進入初步飽和階段,二手車交易量將很快接近甚至超過新車交易量,二三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將凸顯出重要性。汽車消費群將進一步多層化和多元化,這需要汽車廠商在新產品投放上更具針對性,以數(shù)據(jù)庫營銷為代表的精準營銷和定向營銷將成為促進汽車營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作者系新華信集團汽車產業(yè)研究服務總監(jiān))
相關熱詞搜索:發(fā)展趨勢 汽車市場 年中 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趨勢 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趨勢 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