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什么意思 “微”言大義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微博有多火?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4.85億中國網民中微博用戶達到了1.95億。騰訊微博的“粉絲王”劉翔的聽眾人數(shù)則已朝2000萬門檻邁進。新浪微博首頁上曾有一句這樣的廣告――“這年頭,沒個‘圍脖’,還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微博能有多大作用?奧巴馬競選,利比亞戰(zhàn)局,日本地震,以往平面媒體或電視媒體等少數(shù)壟斷性的信息發(fā)布機構被打散,每個人都可以作為信息源,每個接受者同時又是傳遞者參與其中。信息以秒為單位爆炸式傳播振蕩。微博始祖Twitter的創(chuàng)始人埃文?威廉姆斯曾說過:“140字足以改變世界!
微博以“飯否”“嘀咕”等面目來到中國,隨著2010年它井噴式的普及,“微公益”也日益盛行。在充斥著支票板的募捐晚會、慈善晚宴或機構和企業(yè)行政攤派等為代表的傳統(tǒng)“大公益”之外,從“鉛筆換校舍”到江西宜黃鐘家反拆遷直播,到給脆骨癥患者送禮物的“瓷娃娃”行動,到“大愛清塵”塵肺農民工求助行動等,網絡與現(xiàn)實相激而生發(fā)的“微公益”以其“無微不至”的頑強生命力點滴改造著社會生態(tài)。
2011年的春節(jié),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新浪微博上發(fā)起了打拐倡議,接著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于建嶸注冊了“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各地網友上傳的乞討兒童照片在此轉發(fā)。一場牽發(fā)全國,聯(lián)系失子家長、相關NGO、網民與公安系統(tǒng)的打拐行動轟轟烈烈地展開,可謂“微公益”的典型個案。
“微公益”之“微”,除指傳播手段憑借微博等新式網絡手段之外,還指發(fā)起與參與者之草根。傳統(tǒng)的公益主辦者,往往是政府機構與明星名人,“微公益”卻將大旗下發(fā)到千萬平民、網友手中――任何人發(fā)現(xiàn)災難或不公,甚或靈機一動想出個好點子,便可即刻公之于眾,謀求關注與支援。
“微公益”之“微”,同樣體現(xiàn)在其成本低廉。與成功人士、明星富豪的慷慨解囊、大宗財富轉移不同,經濟實力有限的大眾,以符合自身經濟狀況的方式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濟貧扶弱,這與旅行中“多背一公斤”理念相通。
點擊鼠標便可輕松“圍觀”,敲擊鍵盤便可表達聲援與提供信息,與“支付寶”“網上銀行”“短信平臺”等的結合,使得其捐資方式更加簡易和快捷。草根個體以零門檻進入,他們的舉手之勞雖然微不足道,但一旦快速聚集起來,便推動了中國這架沉重的大車。即便是“打醬油”和“飄過”,每一次點擊與轉發(fā)都是對為惡者的震懾、對受害者的慰藉和關注。
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網絡。圍觀、點擊、轉發(fā)與捐助均能改變中國。從微博井噴,到微公益盛行,人們開始鄙棄“假大空”,把公益變成了自己的生活。點對點的微小善念、訴求通過微博平臺振蕩、放大并得以聽到回聲,撫平了多少本已絕望的苦難與創(chuàng)傷。
我們每人都是一粒微塵,但借由微博等平臺聚集成土,便有望種出一個期待已久的和諧良性社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