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埃斯庫談羅馬尼亞那些事】 蒙牛和伊利那些事
發(fā)布時間:2020-03-15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在第三次訪問羅馬尼亞期間,我有幸在羅明大使陪同下,拜會了羅馬尼亞前總統(tǒng)揚?伊利埃斯庫并且做了近兩小時的訪談。22年前,羅馬尼亞社會發(fā)生了劇烈的社會變革,齊奧塞斯庫政權瞬間瓦解,國家一時陷于無政府狀態(tài)。在這種危機時刻,伊利埃斯庫領導救國陣線接管了政權。1990年4月、1992年10月和2000年12月,他三次當選總統(tǒng),為羅馬尼亞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鵬總理的同窗
2004年從總統(tǒng)職位退下來后,伊利埃斯庫除了著書立說之外,仍然活躍在國內外政治舞臺上,任民主社會主義黨名譽主席、布加勒斯特俱樂部主席等職。在離外交部不遠的使館區(qū)有一座三層小樓,布加勒斯特俱樂部就在里面。在小樓二層的辦公室里,我拜訪了伊利埃斯庫。辦公室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套間,外間有三人坐的沙發(fā)、茶幾、大辦公桌和幾個書柜。落座之后,我仔細打量眼前這位身著便裝的老人,臉上的斑點和皺紋并沒沖淡他儒雅、紳士的氣質。經羅明大使的引薦,我們很快就交談起來。伊利埃斯庫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贊不絕口,但講得最多的是長江三峽大壩,對大壩的長寬高度、防洪功能和裝機容量等他了如指掌。當時,我就特別納悶,這位前總統(tǒng)先生對水電怎么這樣熟悉呢?或許看出我的疑惑,伊利埃斯庫笑著對我說:“我是水電專家,與貴國前總理李鵬先生可是同班同學啊。”
1930年出生的伊利埃斯庫在上世紀50年代初作為羅馬尼亞第一批留學生就讀于蘇聯(lián)莫斯科動力學院,與后來成為中國政府總理和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同在一個班。1956年回國后,伊利埃斯庫開始時從事水利技術工作,但從60年代中期起改行從政,先后擔任過羅馬尼亞共青團第一書記、青年部長、主管宣傳工作的中央書記。然而,伊利埃斯庫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知識型和技術型的官員,直言快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因此,他在1970年代因與齊奧塞斯庫政見不合而仕途不斷受挫,也因如此,在80年代末的社會動蕩中反而能受到人們的普遍擁戴。
蘇聯(lián)模式的破產
話題轉到1989年羅馬尼亞的社會劇變之后,我問他,20多年之后再回首,羅馬尼亞為什么會發(fā)生那樣激烈的社會變動,也就是羅馬尼亞人所謂的“革命”呢?伊利埃斯庫打開了話匣子,從蘇聯(lián)的斯大林一直講到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
伊利埃斯庫認為,1989年崩潰的不僅僅是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政權,那是整個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體系,是這些國家中的國家官僚主義制度的總崩潰。這種制度在斯大林時代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社會主義思想受到嚴重歪曲。社會主義應當提倡社會民主,群眾應該能夠監(jiān)督上一層的領導,然而,蘇聯(lián)產生的卻是超級的官僚獨裁。列寧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幾乎都被清洗,幾百萬人被殺害。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做了個秘密報告,也只是進行了粗淺的反思,因為赫魯曉夫自己也參加了殘酷的鎮(zhèn)壓運動。他的報告沒有反映真實的歷史過程。另外,蘇聯(lián)經濟效率不高,以命令的方式管理國家經濟。這個根本錯誤產生于斯大林,因為斯大林不懂市場經濟,把市場同資本主義混為一談。
在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將蘇聯(lián)的官僚制度推到頂點。伊利埃斯庫說,齊奧塞斯庫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原本還比較樸素。1965年成為黨的主要領導人以后,他開始時繼承了前任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的開明領導方式,利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在經濟發(fā)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進一步發(fā)展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沒過幾年,齊奧塞斯庫就開始頭腦發(fā)熱,自以為無所不能,個人崇拜發(fā)展得很快。同時,他身邊的投機者推波助瀾,不僅完全服從齊奧塞斯庫的一些荒謬想法,還把他說成是羅馬尼亞歷史上大公的繼承者。80年代,羅馬尼亞的經濟滑坡十分嚴重,人民群眾生活陷入困境。更為嚴重的是,羅馬尼亞整個社會都籠罩在壓抑的氣氛中,齊奧塞斯庫控制著一切,任何改革的想法一露苗頭就會被他扼殺。這種情形進一步發(fā)展惡化便激發(fā)了群眾的強烈不滿情緒,最終以一種突如其來并且很血腥的劇變方式結束了齊奧塞斯庫的統(tǒng)治。
信奉民主社會主義
在訪談中,伊利埃斯庫多次提到,羅馬尼亞之所以發(fā)生劇變,是因為執(zhí)政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特別是齊奧塞斯庫本人嚴重背離了社會主義思想。那么在他看來,真正的社會主義應當是什么樣的呢?
伊利埃斯庫推崇的是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模式。他認為,社會主義曾經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會是一種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要求的思想。資本主義滿足了掌握資本的那些人的利益要求,而犧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國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實現(xiàn)了高度發(fā)展,建立了比較公平的社會制度,如北歐的那些國家。瑞典社會主義者早就提出了社會市場經濟這個概念,他們一方面承認客觀上有這樣的市場經濟,同時也考慮怎樣糾正、調整市場經濟的消極后果。瑞典的社會市場經濟主張社會國家,提出社會保險,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yī)療、幫助失業(yè)者、保障工作崗位等措施。這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瑞典人所做的嘗試,他們確立了一種北歐模式,這種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也被推廣到西歐一些國家。瑞典社會民主黨曾長期執(zhí)政,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就曾為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所采用。
因此,伊利埃斯庫認為,歐洲的這種社會經濟發(fā)展模式比美國的好。美國是最富有的國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但擁有世界上35%的財富。但在美國,貧富差距與不發(fā)達的、落后的非洲國家的情況相差無幾。歐洲的貧富懸殊相對小一些,這是社會民主黨人那種理想的結果,是歐洲的社會經濟模式。不過,現(xiàn)在各國的右翼黨派和保守黨派都集中力量攻擊這個模式,認為社會國家助長寄生蟲,就是幫助、救助那些不愛勞動、不愛工作的人。伊利埃斯庫告訴我,如今他領導的民主社會主義黨正同這些右翼政黨進行抗爭。
與齊奧塞斯庫的恩怨
在訪談中,伊利埃斯庫很少談及自己。但事實上,在齊奧塞斯庫政權垮臺后,伊利埃斯庫在羅馬尼亞社會發(fā)展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經我再三追問,伊利埃斯庫先生才講述了一些他與齊奧塞斯庫的恩怨,也多少論及他與羅馬尼亞最近20多年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伊利埃斯庫說,他原本也是體制內的人,但在上世紀70年代與齊奧塞斯庫發(fā)生了沖突。1971年2月,齊奧塞斯庫把伊利埃斯庫提拔為羅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但僅過了五個月又撤了他的職。1971年,伊利埃斯庫陪同齊奧塞斯庫訪問朝鮮。齊奧塞斯庫看到朝鮮人如此崇拜金日成,便對朝鮮的政治制度大加贊賞。可是,伊利埃斯庫卻告訴他,朝鮮這種制度與社會主義毫無關系,就是亞洲式的、很原始的獨裁政治。1970年,伊利埃斯庫曾以青年部部長的身份到訪朝鮮,在那里逗留了一個星期。伊利埃斯庫回憶說,在這一個星期中,他沒能同任何一個朝鮮人進行過正常的交談,不管是干部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提出任何問題,朝鮮人都是用金日成的語錄作答。伊利埃斯庫認為,雖然朝鮮人民勤勞而智慧,但朝鮮是一個非人文的社會,人成了一種從不思考的機器。雖然戰(zhàn)爭結束只有十幾年平壤就完全恢復過來,沒有戰(zhàn)爭的殘跡了,但是,政府卻是極權的。基于這種看法,伊利埃斯庫反對齊奧塞斯庫把朝鮮看成榜樣,認為這樣一種政治模式是不可取的。
然而,齊奧塞斯庫當時已經認定朝鮮模式是可仿效的榜樣,于是,回國后就主持召開了一個思想工作大會,批評伊利埃斯庫有所謂的“知識分子主義”傾向。伊利埃斯庫則不服,反問他“知識分子主義”究竟是什么意思。齊奧塞斯庫不但沒有解釋,反而把他先后下放到蒂米什瓦拉任縣黨委宣傳書記和雅西任縣委第一書記。再后來,齊奧塞斯庫干脆讓他遠離政治活動,任水利部部長。伊利埃斯庫的遠離并沒有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當時,齊奧塞斯庫想修一條運河將布加勒斯特與多瑙河連接起來,伊利埃斯庫卻認為此舉勞民傷財,結果惹怒了齊奧塞斯庫,丟了部長職務,被貶派到技術書籍出版社當社長。也就是在他當社長期間,羅馬尼亞發(fā)生了劇變。
伊利埃斯庫說,1989年發(fā)生的是一種制度崩潰,存在著無政府主義的趨勢,因此在此后的20年中,他力求保證羅馬尼亞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領域的穩(wěn)定,這是他在總統(tǒng)任期里取得的最大政績。
訪談結束后,伊利埃斯庫先生將他近些年出版的著作贈送給我,并非常認真地簽上了他的名字。伊利埃斯庫的平易近人和優(yōu)雅風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供圖)
相關熱詞搜索:羅馬尼亞 伊利 埃斯庫 伊利埃斯庫談羅馬尼亞那些事 羅馬尼亞發(fā)生過什么事 常思思發(fā)生了什么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