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泰晤士報》小報化改革探析|泰晤士報的改革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2003年11月26日,有218年歷史的英國《泰晤士報》正式“瘦身”,除了周日出版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保留對開大報(broadsheet)版式外,其他時間全部以4開小報(tabloid)版式發(fā)行。2004年11月1日起全部改為小報。
  從上世紀末開始,英國和澳大利亞開始將區(qū)域性的大報版面變小,拉開了嚴肅大報小型化的序幕。1992年,《衛(wèi)報》把其第二板塊(即T2板塊)以小報形式出版,主要刊載類似國內報紙?⒏笨膬热,吸引了不少分類廣告。近年來,《泰晤士報》《獨立報》也相繼推出自己的一些小報板塊,但把整份報紙的式樣全部“小報化”還是第一次。在《泰晤士報》和《獨立報》等傳統嚴肅類大報紛紛以“小報”的面目問世后,出現了“小開張大報”(broadloid)這一新名詞。
  
  改革背景
  
  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要求媒體必須與時俱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媒體要生存主要靠發(fā)行量和廣告,傳統大報多以廣告作為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商家往往根據發(fā)行量選擇媒體投放廣告,這使得報紙必須要贏得盡可能多的讀者,否則就會持續(xù)虧損而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民階層在社會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他們成了報紙的主要消費群體,西方的大報與小報一樣也采用商業(yè)經營模式,像《泰晤士報》之類的高級報紙要想在競爭中不出局就不得不重視市民階層,并根據他們的需求相應地調整版式及風格。
  讀者需求的變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都市中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閱讀習慣也就發(fā)生相應變化,這就要求同樣面向市場的高級報紙必須做出相應調整,改變過于單調的版面,增加圖片,引入導讀以加快讀者的閱讀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各行業(yè)的競爭日益激烈,都市人生活壓力加大,人們在緊張工作之余更希望閱讀輕松愉快的材料從而放松精神得到心靈的愉悅,人們迫切需要通過媒體獲得生活資訊,這就要求大報必須改變嚴肅的面孔,更加貼近生活,加入一些軟性元素。
  技術的發(fā)展使各類媒體與大報搶奪受眾。
  一是網絡媒體的發(fā)展:網絡將報紙、廣播、電視各類媒體集于一身,其諸多優(yōu)勢對報紙造成很大威脅,成為大多年輕人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一項調查數字表明,在近15年間,僅在德國,讀報的中青年就減少了近一半。英國自1990年以來,24歲以下的青少年讀者減少了三分之一。
  二是免費報紙和地鐵報的出現:英美等一些西方媒體為了應對競爭紛紛發(fā)放免費報紙,廣告是其經濟來源,地鐵報是指在地鐵免費發(fā)放,消息短小精悍,很少有評論,有效信息量大,版面通常采用小開張,方便攜帶,適合快速閱讀,受上班一族青睞。網絡、免費報紙、地鐵報紙對大報造成了很大沖擊使其讀者數量銳減,在與這類媒體的對弈中大報必須求變圖存。
  報界持續(xù)虧損。
  一方面從大環(huán)境看,由于新媒體的沖擊整個報界的發(fā)行量都在持續(xù)下滑,據統計,從2000年到2005年,英國報紙發(fā)行量總體上下降了1/5,而英、法、德等國的多數大報每年減少1~2萬份。美國一些大報的發(fā)行量也出現萎縮,另一方面,《泰晤士報》危機重重,銷量銳減,1981年,默多克以1200萬英鎊收購該報,為扭轉虧損,默多克認為“問題完全是發(fā)行量”,于是從1993年起對競爭對手發(fā)起長達12年的價格大戰(zhàn),初期頗有成效,銷量一度增長24%。但從長期來看,12年虧損達1.75億英鎊。降價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發(fā)行量,但卻不是根本解決辦法,因此,《泰晤士報》要想扭虧為盈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讀者需求而進行改革。
  
  改革措施
  
  2002年默多克大膽聘用年僅41歲的澳大利亞人湯姆森任總編輯。這是《泰晤士報》200多年來首次任命非英籍總編,他對該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一, 讀者定位:所有年齡段。
  過去《泰晤士報》的讀者對象主要是高知階層,其中中老年和男性讀者占大多數,改革是為了贏得青年及女性讀者。總編湯姆森說:“我們的讀者對象變得越來越好,有了更多的年輕讀者、女性讀者,從長遠看,這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我的策略是把更多的錢投入到產品中,使讀者花更多的時間讀他們的《泰晤士報》”。
  第二, 編輯方針的變化。
  湯姆森說,“現在的《泰晤士報》既面臨著同行間的激烈競爭,也面臨著網絡等新媒體的沖擊。現在的讀者都很忙,沒有一個讀者會每天讀完所有版面上的內容?紤]到市場形勢嚴峻和讀者選擇性閱讀等因素,包括報紙形態(tài)在內,《泰晤士報》必須有所變化!币环矫妫瑴飞辉笇⒏母锖蟮摹短┪钍繄蟆贩Q為tabloid,而稱其為compact―一種緊湊的版式,并稱它與一般意義上的小報不同,仍然保持著高雅的格調,是行小報之型大報之髓。而事實上,采用了小報版式的《泰晤士報》在報道的方針、內容上都有了相應調整,湯姆森就曾提出報紙應該方便閱讀,提高可讀性,從而提高發(fā)行量。
  第三, 版面的變化。
  這是小報化改革的最顯著標志。先是版式方面拋棄了大報厚重的劣勢,采用小報的4開版式,這主要是為了方便讀者在乘坐公交車,地鐵時便于閱讀。再是采用了更多生動活潑的版面語言,精選新聞照片,重視利用漫畫、圖片等元素,以抓住讀者。其次,其T2版塊也很有特色,類似于報紙的?、副刊,是很重視視覺效果的雜志化日刊,《泰晤士報》的小報化改革就是先從這一板塊開始的,在小報版本中T2版塊獨立成疊。最后,是該報的導讀,頭版和各版都有不同層次的導讀。在頭版報頭下方,橫排8欄,基本采用照片和簡潔的文字,目的是吸引讀者。一版右下方還有個“INSIDE”欄目,簡單介紹內頁要聞。在第二版左側以兩欄到底的版面,也對各版及網站重點內容進行導讀。另外,在各板塊封面對本板塊內容進行更詳盡的導讀。
  第四, 報紙內容特色的調整。
  改革后的《泰晤士報》擴大了報道范圍,多元化的欄目設置滿足各年齡段讀者的需求。湯姆森認為高品質的新聞必須能抓人,生動有趣,因此,《泰晤士報》努力做到“以跳動的文字抓住讀者” 。
  第五,漸進方式穩(wěn)步改。
  在小報化改革過程中,《泰晤士報》采取穩(wěn)健的做法讓讀者進行選擇,先試用大報小報兩種形式,五個月后90%的讀者都選擇了小報,這樣才正式全面推出小報。讓市場決定報紙改革的方向。
  改革影響
  一方面,《泰晤士報》自身的發(fā)行量因改革而上升,根據英國報刊發(fā)行稽核局公布的數字,《泰晤士報》小報版推出后的第一個月,該報發(fā)行量是63.6萬份,比上月增長2.29%,增加1.4萬份。另一方面,影響了其它國家的報業(yè)。自《獨立報》《泰晤士報》實行小開張后,歐洲、美洲、亞洲各國的大報也紛紛瘦身。
  《泰晤士報》等一系列大報的小報化改革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一些學者認為,大報采用小報的樣式不可避免地要在內容上接近小報,即出現所謂的新聞娛樂化,以趣味性和抓住讀者的眼球為首要標準,在硬新聞中加入一些軟性因素,這就可能使大報也走向媚俗化,長此以往,大報必定不斷降低報格。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大報實行小開張的形式是表明高級報紙吸納了更多民間文化信息,更加貼近大眾。
  在世界諸多大報的小報化改革中,《泰晤士報》無疑是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性,小報化有利有弊,隨著新媒體的沖擊,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未來報紙的發(fā)展趨向仍困惑著新聞從業(yè)者。

相關熱詞搜索:泰晤士報 探析 小報 《泰晤士報》小報化改革探析 泰晤士報改小報 泰晤士報改革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