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數學與統計學專業(yè)計量經濟學課程教與學若干問題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 要] 與經濟學專業(yè)相比,應用數學與統計學專業(yè)有它們本身的特點。本文從老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就本科這兩個專業(yè)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的理論教學、實踐課、案例教學與課程論文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探討課程中老師與學生教與學的優(yōu)勢和劣勢,并針對優(yōu)勢和劣勢,提出了以“問題”為導向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計量經濟學;應用數學;統計學;問題;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5-0110-03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集數學、統計與經濟學為一體的方法論學科,以揭示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目的,在以精確地量化分析代替模糊問題描述各國經濟研究和經濟政策的這種明顯趨勢下,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性就很突出的顯現出來[1]。作為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應用數學專業(yè)和統計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從事經濟金融研究分析的比例非常大,所以為這兩個專業(yè)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并且學好這門課程非常的有必要。
我校應用數學專業(yè)與統計專業(yè)分屬于金融學院和商學院,在各自的學院偏理工科類別,屬交叉學科,為此也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并由筆者主講。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與經濟金融類專業(yè)相比,應用數學與統計學專業(yè)有它們本身的特點,目前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有諸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所以筆者從老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就本科這兩個專業(yè)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的理論教學、實踐課、案例教學與課程論文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探討課程中老師與學生教與學的優(yōu)勢和劣勢,并針對優(yōu)勢和劣勢,提出了以“問題”為導向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 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與學現狀
1 注重數學推導的優(yōu)勢,輕視經濟理論的劣勢
老師與學生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注重對于數學與統計方法的推導以及模型建立的講解與學習,是數學與統計學專業(yè)老師與學生的優(yōu)勢,同時也是劣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理論教學中很注重數學與統計方法的推導,而對于經濟理論的介紹與講解卻很概括與籠統。老師側重于講述計量經濟學的建模步驟:“觀察調查-抽樣假設-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結論檢驗-分析預測” [1]以及理論部分的公式模型的推導,而應用數學與統計兩專業(yè)的學生也對于這些數學與統計方法上的推導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計量經濟學之前要先修很多經濟類課程,比如宏微觀經濟學、國際金融等經濟類學科[2],筆者發(fā)現應用數學與統計專業(yè)學生對于這些經濟金融課程中的數學與統計部分也掌握得比較好,這是這兩個專業(yè)的學生在學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優(yōu)勢所在。但是由于這些特征,恰恰也讓老師與學生輕視了更重要的另一面。計量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經濟學課程,它是用來解決經濟和金融領域里的問題,數學和統計學知識的推導和建模過程是為了解決經濟金融問題的,即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本質應該是“從經濟問題中來,最后要回到經濟問題中去”,所以由于老師和學生都輕視對于經濟理論的講解和學習,使得學生們對于用計量經濟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缺乏一定的敏感,也不知道如何從經濟問題出發(fā)來建立模型,在取得了模型的估計與檢驗后,不知從哪些方面去分析實際的經濟問題和模型的意義,即不能很好地實現“從經濟問題中來,回到經濟問題中去”的本質,有點本末倒置了。
2 注重軟件操作的優(yōu)勢,輕視分析數據經濟含義的劣勢
實踐課即計量經濟學的軟件學習應用課,計量經濟學需要建立模型并求知結果和統計分析,所以要借用到一系列的軟件,現在最常用的是EViews,一般的計量經濟學教科書中的案例也是使用這個軟件來分析結果。筆者發(fā)現,在實驗課的上機操作上,數學與統計專業(yè)的學生由于身處理科中,邏輯性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多的鍛煉,對于計算機上機操作很快能掌握,也掌握得比較好,而老師們對于上機軟件的操作也非常熟練。這是筆者多年在上機實驗課上的感受,也是我們的優(yōu)勢所在。但是我們很少在實驗課上“從問題出發(fā)”來上機實驗,即直接選取一個案例的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一定的分析,再建立模型,而對于為何選取這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數據我們在軟件上如何對于數據做出合理的分析,對于模型取得的檢驗結果能說明更深層次的問題,探討得比較少,所以這是我們以后要多思考和分析的問題,也是劣勢所在。在實驗課時間的安排上,一般的高校在此專業(yè)的教學中都是將實驗課安排在理論知識結束之后,即快期末之前的幾個星期,一般在3~5個學時,在筆者所處的學校這兩個專業(yè)我們安排的是8個學時,專門的上機操作時間,剛開始的幾年安排在學期的期末,同樣是在理論課結束之后,但是筆者發(fā)現,這樣的安排雖然能在軟件的應用上有連貫性,讓學生連貫性的掌握建模的過程和模型的分析,但是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每一個章節(jié)過后,都有一定的模型需要軟件的操作來求解分析,僅僅依靠教材上的幾個書面案例遠遠不夠學生們對模型求解與檢驗分析的掌握,很多高校和我們系的這兩個專業(yè)一樣面臨著實驗課的時間安排得不夠多,與理論知識的銜接不夠緊密,不夠合理的問題。
3 注重案例教學中的模型求解的優(yōu)勢,輕視案例模型的建立和案例回歸的劣勢
案例教學是真正實現計量經濟學的本質“從問題中來,回到問題中去”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了計量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所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精心安排和策劃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對典型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找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按照所學的計量知識建立模型,并求解模型,最后回到經濟問題中去,對經濟現象作出評價[5]。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也能學習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問題中,即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在很多高校有選擇性的開設,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感受到了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筆者所教授的這兩個專業(yè),案例教學還比較欠缺,在選擇少有的案例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偏重于對于模型建立的步驟,而學生們也側重于對模型中數學和統計部分的掌握,而輕視了如何在經濟活動中找出經濟問題,也即缺乏從經濟問題入手的這種思維。多開設案例教學以及如何更有效的開設案例教學,以達到案例教學的最大效果,是我們老師在日后的教學中探討和實驗的重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