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慧:質疑點在現(xiàn)行選官體制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周森峰當市長,人們有質疑,理所應當。在中國,29歲當市長很少見,人們的議論自然也難免涉及他的年齡?梢l(fā)質疑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年齡,而是他經過什么樣的過程走到市長位置,這關系到一個重要問題——官員怎樣升遷沉浮。只不過,周森峰以29歲的年齡榮升市長而成為新聞人物,不可避免地充當了人們對這個久已關注的問題進行質疑性思考的觸發(fā)點。
對周森峰的升遷,所謂“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是責任心強,作風民主,經常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受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諸如此類說法是一些并不能提供什么有價值信息的虛言。但媒體披露的另幾個信息卻很重要。其一,由于清華大學與襄樊市之間的科技合作、人才引進合作,周森峰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就當了襄樊市建委副主任、黨委委員;
其二,崗位和職務變動頻繁,例如,在建委副主任位置上僅四個月,就調任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最后一次是08年調至宜城市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其三,日前在宜城市人大“全票當選”宜城市市長。
第一個信息告訴人們,周森峰進入仕途是由一所大學與一個城市當局之間的協(xié)定所決定的。這種做法撇開了現(xiàn)有體制下進入公務員系統(tǒng)的必經之途,也未遵守官員任職的現(xiàn)有程序。地方當局借“人才引進”就直接拍板了。
第二個信息,過于頻繁的崗位變動使周森峰在每個職位上工作的時間都很短。熟悉情況都夠嗆,更難以做出值得關注的成績。最重要的是,使市民對他缺乏了解。
第三個信息,宜城市人大于6月21日“全票通過”選舉周森峰為市長。今天中午“鏘鏘三人談”三位談家對此大為贊賞,認為反映了宜城市200多名人大代表希望選出年輕有為的干部來帶領人們。可這只是一種主觀猜測。但“全票通過”標示的以下現(xiàn)實卻絕非主觀猜測:人大舉行的是只有一個候選人的等額“選舉”。然而,只有在存在選擇余地的情況下才說得上選舉。等額“選舉”意味著在決定誰當市長的問題上,市人大的真實職能不是選,而是對組織部門確定的人選走一趟認可手續(xù)。組織部門是怎樣確定人選的,對公眾來說,就是一個迷了。
可以說,周森峰從進入仕途直至擔任市長,整個過程缺乏的不僅是規(guī)范性、公開性,尤其缺乏民眾意志參與這一現(xiàn)代政治文明要素。也許有人會說,人大就代表了民眾。然而,一方面,人大代表在產生上存在著跟官員產生同樣性質的問題:事實上游離于選民意志之外。這導致其代表性遭受質疑的尷尬。另一方面,人大代表向選民負責,并不是我們的政治現(xiàn)實。
人們對周森峰的升遷,實質性的質疑是選官體制。浮在面上的諸如年齡、出任級別、家庭背景,不過是不正常升遷成常態(tài)的社會中幾乎必然提出的不正常問題。如果不把官員的選拔置于陽光下,如果公民繼續(xù)被排斥在這一過程之外,即使這一過程是合法的,但排斥了民眾對官員的選擇權和問責罷免權,即排斥了民眾在官員進出問題上的最終決定權的程序本身就是問題,類似質疑會反復出現(xiàn)。而且任何事由都可以成為導致廣泛質疑的觸發(fā)點。這次是年齡,下一次也許是性別或者別的什么意想不到的因素。
有人斷言,在強烈呼吁干部專業(yè)化、年輕化之時,對周森峰的質疑是葉公好龍。然而,此說純屬風馬牛。所謂年輕化、專業(yè)化,不過是現(xiàn)行選官體制下定出的量化條條,跟民眾要求沒什么關系。民眾在意的是官員真實能力如何、有無服務大眾的態(tài)度、怎樣定位自己跟民眾的關系……,而這些歸根結底需要通過官員跟民眾之間真實有效的互動來了解。沒有這一點,沒有民眾對官員進出的最終決定權,無論列舉多少古人、他國今人年少就任高官的,都毫無意義。因為,壓根就沒有可比性。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