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及其亞細亞的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0-06-1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古代”這一名詞,從歷史科學的嚴格意義講來,僅指特定的階段,即文明確立和國家成立以后的奴隸制社會,不是指常識上一般所說的古時的意思。

  古代奴隸制社會的產生有各種不同的路徑,如經典著作中所指的希臘的古代、羅馬的古代、日耳曼的古代、亞細亞的古代。它們或以“古典的古代”與“東方的古代”來區(qū)別,或以早期的奴隸制與發(fā)達的奴隸制來區(qū)別。

  講到這里,就涉及“亞細亞的生產方式”一問題了。

  “生產方式”一語原文為Produktionweise,在資本論中指特殊的生產資料與特殊的勞動力的結合失系,它決定一個社會一經濟構成的全性質!皝喖殎喩a方式”又指什么呢?下面只把著者研究這一問題的結論寫出來,詳論已見于外廬著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一書了。

  按“古典的”與“亞細亞的”,在經典著作里的排列法,是沒有一定次序的,有時前者在后,有時后者在前。據(jù)資本論“在古代亞細亞的、古典的諸生產方式之下”一語的含義講來,寫法是可以這樣的:古代。從古代社會產生的路徑而言,各式古代的文明小孩,在其出生時也有區(qū)別,馬克思說:

  “有營養(yǎng)不良的小孩,也有早熟的小孩,也有發(fā)育不健全的小孩。在古代氏族中屬于此類范疇者甚多;
惟希臘人為發(fā)育正常的小孩!保▍⒖凑谓洕鷮W批判,人民出版社版,頁一七三。著重點是引者加的。)

  主要應該研究這一點: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和直接生產者的關系(這里的關系就指生產方式)把全社會的構成顯示出來。不管形態(tài)是否混合,馬克思既然指明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把社會構成顯示出來,那么“構成”(formatiOn)便顯然是古代的,這就不必要說成它是過渡期了。因為“土地所有形態(tài),和一定的生產方式內的其他一切所有形態(tài)一樣,它的合理的論據(jù),是生產方式本身”(參看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頁八一二)。

  因此,氏族公社的解體過程和到文明社會的路徑是多樣的,即使是同一的經濟形態(tài),也有各種現(xiàn)象上的差別。問題在于分析那些具體路徑順著什么軌跡運行,像反杜林論中所舉的“應當別論”的一些問題。

  我們知道,資本論中所說的埃及也好,亞洲也好,由公社的解體過程所產生的特殊的國家,如像馬克思所講的“收取貢納的國家”,或“東方專制君主的國家”,其特京顯然不能從分配所得形態(tài)或政治形態(tài)來了解,它們背后的秘密仍然是“生產方式本身”。這樣的國家的形成,在歷史上所走的路程是前行的,比希臘、羅馬的歷史差不多早了一千年。因此,我們可以說有以下幾點特點:

  (一)在社去發(fā)展史中,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所支配的古代東方社會構成,比“古典的古代”早走了若干世紀(近年來蘇聯(lián)學者特定為早期的原始奴隸制)。

 。ǘ┻@種前行史是不是說它的“構成”是一種特殊的,是在古典的、封建的、近代的三種構成以外,是東方專有的“構成”呢?我的答復是否定的。

  (三)然而它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答復是:因為它的具體的實際的情況,如熱帶、河流、黃土地帶、四周種族繁榮林立、宗教等等,形成了一個范疇,那便是“早熟的”文明“小孩”。

 。ㄋ模┻@是不是像柯瓦列夫的變種理論呢?不是的。古代文明的路徑有好多種,它不過是各種路徑里面的一種具體路徑罷了。這里,讓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為什么用“古典的”這個名詞。所謂“古典的”只代表通例形態(tài)的希臘、羅馬,但古代除了“古典的”之外,還有非“古典的”形態(tài),所以說有“古典的古代”、“亞細亞的古代”。馬克思說:

  “這種自耕農民自由的小土地所有制,當作支配的通例形態(tài),一方面在‘古典的古代’最繁榮時期,形成社會的經濟基礎;
在另一方面,又在近代諸國,當作封建土地所有權解體所引起的各種形態(tài)中的一種。英格蘭的‘堯曼里’(自耕農民)、瑞典的農民階級、法蘭西和西部日耳曼的農民,都屬于這一類。在這里,我們沒有說明殖民地,因為在殖民地,獨立農民是在別一種條件之下發(fā)展的。”(參看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頁一○五三。著重點是引者加的。)

  這樣看來,不論在古代或在近代都有個別的情況,在通例的“古典的古代”以外,顯然有亞細亞的古代,在通例的近代以外,也顯然有殖民地(甚至像帝俄那樣)。

  因此,亞細亞的生產方式實在是“古代”的一種路徑。這不是著者閉門造車。我們拿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常見的詞語,像“古代東方”、“從古代印度到愛爾蘭”,或“古代亞細亞”等看來,覺得并沒有曲解。馬克思甚至說:“第二個形態(tài),即古代的公社財產及國家財產。這是多數(shù)種族因特殊契約或征服關系集中于城市而產生的,在這種場合,奴隸制度依然存在!保▍⒖吹乱庵疽庾R形態(tài),群益出版社版,頁一四八。)

 。ㄎ澹┤欢鵀槭裁礇]有在別的社會構成中指出特別的路徑,只是指出了古代的兩種并立的路徑呢?答復這個問題,需要仔細研究一下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以前各形態(tài)中所說明的如下一段:

  “典型的古代的歷史,這是城市的歷史,不過是建立在土地所有制和農業(yè)之上的城市的歷史,亞細亞的歷史,這是一種城市和鄉(xiāng)村不分的統(tǒng)一(在這里,大城市只能看作王公的營壘,看作在經濟制度上一種真正的鰲疣):在中世紀(日耳曼時代),農村本身是歷史的出發(fā)點,歷史的進一步發(fā)展,后來便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對立的形態(tài)中進行;
現(xiàn)代史,這是城市關系滲進鄉(xiāng)村,而不是像在古代那樣,鄉(xiāng)村關系滲進城市!保ㄈ嗣癯霭嫔绨,頁一五。)

  除了研究上面的引文為什么特舉古代而外,我們還須知道,在各個歷史發(fā)展的階段,都有著具體的歷史路徑,馬克思主義正教導我們要對這樣的不同路徑作具體分析。例如研究封建解體的過程,除了注意西歐而外,還要另外著眼于東歐各國以及東方殖民地的路徑。就是在西歐,也還有不同的特點。像佛蘭克王國、東歌德和羅馬的結合、撒克遜王國等,這其中的典型是佛蘭克王國。所以,上面引文關于中世紀的歷史,在以農村本身為歷史的出發(fā)點的說明里面,特別注明了“日耳曼時代”。同樣的,我們研究古代文明社會的發(fā)生,在“古典的古代”而外,也就不能不著眼于亞細亞的古代。

  由此,我們就知道,為什么“古典的”和“亞細亞的”位置序列可以隨便前后安置,為什么“亞細亞的”和“古典的”生產方式可以在古代“生產物的向商品轉化,扮演著從屬的角色”這一論題之下一并說明,又為什么在反杜林論里特別說明“從印度到愛爾蘭”古代文明路徑的不同。

  (六)不論那一個“古代”都有過渡階段,卻不是某一個古代代表過渡期。它們都是由于土地所有形態(tài)的變革,才成為文明國家。照馬克思、恩格斯著作所說的,古代東方國家的發(fā)生是采取了土地為國家所有的路徑,一開始便是大土地所有制,這不能不說是“早熟”。在土地國有制之下的技術條件,鐵還沒有出現(xiàn)便進行“千耦其耘”勞動力的奴役制,換言之,在青銅器時代便進到文明社會,這不但是早熟,而且在歷史上也的確先行了一個時期。這并不是合理和不合理的區(qū)別,種差和變種的區(qū)別,都是像反杜林論所指出的,一個多少著重在傳習的力量,一個是分期變革的。前者是“東方的古代”,后者是“古典的古代”。后者在土地制度上由小生產再變化成為大生產的情況是這樣:

  “小土地所有制,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半身處在社會外面的野蠻階級,他們不但未曾脫離原始社會形態(tài)的粗野情形,而且還要忍受一切文明國家的痛苦和窮困。大土地所有制,則在農村(那是勞動力的自然能力所賴以收容的最后場所,在那里,它是當做國民生活力更新的準備基金貯藏著)把這種勞動力根本破壞!保▍⒖促Y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頁一○六二。據(jù)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說,這種破壞,后來便產生了作為農奴的過渡形態(tài)——隸農制。)

  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所支配的路徑便不同了。反杜林論里所說的東方的王侯也好,希臘的王公也好,都有他們由公共職能轉化為個人權力的理由,除了對外戰(zhàn)爭之外,便是公共職能由于傳習更加獨立起來。不過在希臘,王公土地所有的邑地是例外,不久便歸消滅,在東方卻得到合法性的發(fā)展。為了明白這一傳習的作用,我們再引資本論的一段話:

  “在原始的未發(fā)達的狀態(tài)下(這種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就是用這個狀態(tài)作基礎的),傳習必定有極重要的作用。又很明白,在這里和在其他各處一樣,社會支配者的利害關系,要使現(xiàn)狀當成法律,并由習慣和傳習使一定的限制當做法律的限制,固定下來。……只要當做現(xiàn)存狀態(tài)基礎不斷的再生產,以及與現(xiàn)存狀態(tài)相照應的關系之不斷的再生產,一經在時間的推進中,采得調節(jié)的支配形態(tài),這個結果就會發(fā)出來的。并且這種調節(jié)與支配,也是每一種生產方式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它要取得社會的穩(wěn)定性,而脫卻它的偶然性或無定性,換言之,生產方式要取得社會的穩(wěn)定性,相對地脫卻它的偶然性或無定性,只有取得這個形態(tài),才能做到。但是在生產過程中以及它相應的社會關系陷在停滯狀態(tài)中時,要取得這個形態(tài),只有憑同一生產方式單純的反復的再生產。假使它是長期的繼續(xù)下去的,它就會當做習慣和傳習固定下來,最后,也當作成文的法律神圣化起來!保▍⒖促Y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頁一○三五——一○三六。)“維新”的歷史更是這樣,但他的確像上引文所說:“這種發(fā)展還要依存于環(huán)境的利益,生來的種族性質等等!保▍⒖瓷蠒撘弧鹑。)

  因此,據(jù)著者的研究,古代東方國家走進文明社會的路徑,便依存于這些傳習等等,再把它固定化起來。這個轉變可以叫做“古代的維新制度”,亞細亞生產方式就是這樣地支配社會的構成。

  照以上所講的東方古代路徑的特點看來,灌溉和熱帶等自然環(huán)境是亞細亞古代“早熟”的自然條件。氏族公社的保留以及轉化成為土地所有者氏族王侯(古稱“公族”),是它的“維新”的路徑,土地國有而沒有私有地域化的所有形態(tài),是它的因襲的傳習,征服了周圍部落的俘獲,是它的家族奴隸勞動力的源泉。生產方式的本義既然是特殊的勞動力和特殊的生產資料的結合關系,所以亞細亞生產方式便是:

  氏族貴族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家族奴隸的勞動力二者間的結合關系,這個關系支配著東方古代的社會構成,它和“古典的古代”是同一個歷史階段的兩種不同路徑。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第一要素——土地所有形態(tài),上面已經說明了,現(xiàn)在再討論一下另外一個要素——勞動力。照恩格斯說,古代東方是家內奴隸制,但是這里都要明白,所謂家內的并非指不事生產的仆役,而是指家族的集團。例如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說:

  “他們并未達到完全的奴隸制——既非古代的勞動奴隸制,又非東方的家內奴隸制!保▍⒖慈嗣癯霭嫔绨妫撘晃 一。)

  上面兩個社會既然都是完全的奴隸制,那末兩者都不過是路徑問題罷了。所以自然辯證法說:

  “在東方,家族奴隸制是特殊的,即是,在這里,奴隸不是直接地形成生產的基礎,而僅是間接的氏族的成員!保▍⒖醋匀晦q證法,神州國光社版,頁二七九。)

  根據(jù)中國古文獻,這是很適合的。族人分賜的制度,正是集團的氏族奴隸制,它的單位不是令人,而是所謂“家室”,或所謂“社”、“書社”。

  還有,我們也應當了解什么叫做“城市和農村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大城市只能看作王公的營壘,看作在真正意義上只是經濟制度的贅疣”。

  在“古典的古代”是這樣的:“文明使一切已經確立的分業(yè)加強、增劇,尤其是更激成了城市和農村的對立,……如古代,都市握有農村的經濟支配權!薄俺鞘惺故献逯期呌跊]落,代之而興的是以地城為單位的國民!保▍⒖醇彝、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版,頁一五九、一一○。)

  亞細亞的古代的趨向卻不一樣,氏族遺制保存在文明社會里。兩種氏族紐帶約束著私有制的發(fā)展,不但土地是國有形態(tài)(公室貴族的國有以及世室貴族的“書社”所有),生產者也是國有形態(tài)(和希臘略為不同的是,奴隸買賣不常見)。在上的氏族貴族掌握著城市,在下的氏族奴隸住在農村,兩種氏族紐帶結成一種密切的關系,卻不容易和土地連結,這樣形成了城市和農村特殊的統(tǒng)一。此外,在奴隸之外,生產者也有公社之下的自由農民,他們的地位是很低的。由于氏族紐帶的約束,所以諸侯營壘的大城市形成經濟制度的贅疣。土地既然不能變成私有,地域單位就很難成立,這種城市的基礎實在是不穩(wěn)固的,動不動就要遷移,像中國古代的“遷國”。

  亞細亞生產方式既然是古代的社會構成,為什么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里又把公社制度和東方封建制聯(lián)系在一起來講呢?例如資本論曾說到,印度的公社,在英國殖民地政策伸進印度之后,才開始破壞。這一點,是和“馬克”保存在日耳曼,“米爾”保存在俄國同樣。不過亞細亞的保存古制更加濃厚一些罷了。(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例如資本論說:

  “在古代土地共有制過渡到獨立自耕農以后,這種共有制的遺跡,還在波蘭和羅馬尼亞等處保留下來。這種遺跡,在此等國家成了借口,來完成向低級地形態(tài)的轉移。”(參看人民出版社版,頁一○四八。)

  在中國后來的郡縣制度下,也是把氏族公社的單位,保存下來,產生了中世紀鄉(xiāng)黨族居的自耕農制。早川二郎的“貢納論”并無精彩之處,但是它對于中古亞細亞的封建的說明卻可以供參考:

  “由於未成熟(不如說早熟),遂使公社的土地所有形態(tài),通過奴隸所有者的構成之全時期而能不被奴隸制度所破壞(何謂全時期,早川沒有說明),得以延續(xù)殘存于封建制度之下。更因為公社土地所有形態(tài)之殘存,使公社內不致樹立(西方的)農奴制度!保ㄔ绱ǘ桑汗糯鐣,參看中譯本,頁一一八——一一九。)

  所以,“不管政治上有怎樣多的風云”,公社的生活,卻始終停滯下來,不管“亞細亞諸國之不斷的盛衰興亡與王朝更迭”,公社卻始終保障了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的結合,把社會束縛在“限定了的小天地”之內,時常照同一方式再生產出來,像蜘蛛結網一樣。這里已經牽涉到東方社會的中古不變性的問題,應在中國中古社會史里去詳細討論。

  我們關于亞細亞生產方式,大體上已經有了明晰的概念,這即是它所支配的社會構成是“早熟”和“維新”的古代東方國家,它和“古典的”雖然出現(xiàn)有先后,但是在本質上卻屬于同一類型,只是路徑有些差別。

  如果我們用“家族、私有、國家”三項來做文明路徑的指標,那末,“古典的古代”是從家族到私產再到國家,國家代替了家族;
“亞細亞的古代”是由家族到國家,國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陳代謝,新的沖破了舊的,這是革命的路線;
后者卻是新陳糾葛,舊的拖住了新的,這是維新的路線。前者是人惟求新,器亦求新;
后者卻是“人惟求舊,器惟求新”。前者是市民的世界,后者是君子的世界。我們如果依據(jù)馬克思所說亞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動物”的命題,指人是城市的動物,把“人類”這個概念抽象化做“市民”;
那末,根據(jù)和亞里士多德同樣有偉大的學說地位的荀子的“人之道即君子之道”的命題——他說:“人域是,士君子也;
外是,民也”(荀子禮論),我們就有理由說荀子把“人類”這個概念抽象化做“國中君子”。

  其次,我們在下面要概括地說明中國國家起源以及奴隸社會的發(fā)展的問題。

  殷、周之際,誠如王國維所說的,是一個變革期,他甚至拿城市文明為標志來研究這個時期。城市與農村的分裂是階級社會分工的總表現(xiàn)。在中國古代史上,據(jù)卜辭金文來研究,這一分裂大抵開始于殷末或周人東下之時。卜辭是殷代的文字,有“封”字、“邑”字、“鄙”字。古封、邦一字,國、城一義,野、鄙則為農村。在殷代,國家已有萌芽,在國人東下之時,也有所謂“封邑”。封與作同,即分疆界作城市。但卜辭中沒有關于國家成立的詳細材料。周初的文獻才顯示出作邦肇國的大量材料,例如“文王肇國在西土”,“文王作邦”,“帝作邦作對”,“作邑于豐”,“宅斯鎬京”等。

  大規(guī)模作城的是周公。當時經營洛邑或作東國洛是歷史發(fā)展的主要關鍵,周書尚存洛誥一文。

  在周公封國的時代,不是后世所謂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羅馬式的殖民。魯、衛(wèi)、齊、晉的公族帶上了聯(lián)盟的氏族,到征服了的舊部落土地上,“有俶(始)其城”,“城彼東方”罷了。

  今將新發(fā)現(xiàn)的金文宜殷的寶貴史料引在下面: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珷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國圖。王位于宜宗社南鄉(xiāng),王令虔侯矢曰:‘鯀!侯于宜;
……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廿,厥□邑卅又五,□□百又廿。錫在宜王人□又七生(姓)。錫鄭七伯,厥界□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十夫!保ㄒ娏_福頤,近年新發(fā)現(xiàn)銅器群銘文集錄)

  由于氏族制的存在,城市并未形成經濟的堡壘,并未堅固地地域化起來,而是“宗子維城”、“公侯于城”一類的政治堡壘。周代有著名的“遷國”,“遷國”即另筑城市。春秋時代,土地所有制向下轉移,逐漸破壞了國有制,產生了所謂“二都耦國”、“一國三公”、“尾大不掉”(指在一國之內筑許多城)的現(xiàn)象。為了保存公族統(tǒng)治的舊制,孔子有墮三都之舉,前“公羊傳”則說“凡城之志皆譏也”,這是“張公室”的政治主張。

  戰(zhàn)國時代的郡縣制,是向地域性轉化的城市制,即所謂“人以群居為郡”和“懸而不離之謂縣”。西周以至春秋的城市,是“諸侯的營壘”,它表現(xiàn)于對外族的貿易的所在地,“表現(xiàn)于宗教的政治所在地”,所以經濟上的意義沒有如“古典的”城市發(fā)達。到了郡縣制形成過程中,商業(yè)城市才大量出現(xiàn),戰(zhàn)國之末就有了齊、秦、三晉的大商業(yè)城市,出入商賈。

  有城市即有農村,這是文明期的指標。古文獻上農村叫做鄙野。都與鄙對稱,國(城)與野對稱!熬泳訃小保献樱,“域斯域、君子也”(荀子,域即國字):小人狎于野,域外即是被統(tǒng)治階級所住的地方,小人即“四鄙之萌人”(墨子)。

  我們知道,到了文明期,勝利者通過戰(zhàn)爭才能消化了戰(zhàn)敗的氏族成員,作為俘虜,從事生產!霸谑献逯茣r代,戰(zhàn)爭的結果,雖可把部落破壞,但決不能把它征服。氏族制度沒有容納統(tǒng)治與奴役關系的任何馀地,這是它可貴的地方,亦是它受限制的所在!保ǘ鞲袼梗杭彝ァ⑺接兄坪蛧业钠鹪,參看人民出版社版,頁一五二。著重點是引者加的)過去學人對此多不經意,故有栽植歷史的錯誤。商代萬方(部落)林立,滅國之盛,于周始見,這說明了在經濟上沒有分業(yè)的基礎,就不可能在成熟條件之下使用俘獲的勞動力,這點被王國維說出一線痕跡來:

  “周之克殷,滅國五十,又其遺民或遷之雒邑,或分之魯、衛(wèi)諸國;
而殷人所伐,不過韋、顧、昆吾,且豕韋之后,仍為商伯,昆吾雖亡,而已姓之國,仍存於商、周之世。書多士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當屬事實。故夏、殷間政治與文物之變革,不似殷、周間之劇烈矣!保ㄒ笾苤贫日摚

  殷代難以滅國而周代大量滅國之史料可以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原則加以比對,由此便可判斷周代制度的發(fā)展。

  卜辭中記載因戰(zhàn)爭而殺戮的人數(shù)很多,而講俘獲的人數(shù)不過幾十人。帝乙帝辛時的骨文才有俘人達一千五百七十人的記載(見戰(zhàn)后平津新獲甲骨集雙二一二)。周金記載就大有區(qū)別,常言俘獲達幾千人。

  這是勞動力的特征,即通過族人家室的關系間接參加生產,所以一開始便是“千耦其耘”。

  至于生產資料所有形式的特徵呢?在周代是土地國有制,即氏族貴族的所有制。王侯是貴者同時是富者,富貴是不分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以“最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之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在法律上沒有私產,其所得形態(tài)是“貢納的樣式”。本來奴隸社會的財富計算法,據(jù)恩格斯的指示,是以所得做標準的,在中國古代更為顯明。例如“曾孫田之”,不在于土地的大小,而在于所得的“千萬斯箱”,這就形成“公食貢”的樣式。

  這樣的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關系,就是支配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的生產方式了。到了戰(zhàn)國時代,雖然土地財富的所有形式下降,勞功力分散,但是這種形勢是在所謂亂臣賊子變制的條件下,形成了嚴重的階級的斗爭,始終沒有產生徹底的私有制。

  從這里,我們再研究政治法律。殷器有鼎彝尊爵,卜辭里也出現(xiàn)了這些字。但從這些神器,除了知道對祖宗一元神的祭享權而外,看不出禮器代表政權的概念,也看不出禮器象徵專政的概念。殷人群飲,酒醴是不去專有的。到了周代,“器”才“求新”!靶隆钡囊饬x是指什么呢?即彝器表現(xiàn)一種政權的形式。這種“尊”“彝”“鼎”“爵”在原來權表示所獲物如黍稷與酒食的盛器,后來由于超社會成員的權力逐漸集中在個人身上,它們便象徵著神圣的政權,因而尊爵之稱,轉化為貴者的尊稱,所謂“天之尊爵”(孟子公孔丑上)!白稹薄耙汀敝挥匈F族專享,故尊彝成了政權的代數(shù)符號。如果股人群飲,即是亂制,下誥殺無赦!周公時代就把這種制度合法化。所謂周公作禮就是由宗廟的禮器固定化做氏族專政的宗禮,“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之所加便謂之“非彝”。這樣看來,禮器就是所獲物與支配權二者的合一體,由人格的物化轉變而為物化了的人格,換言之,尊爵就是富貴不分的公室子孫的專政形式。過去很少人把禮器的意義明白地指出來,著者認為禮器也者是周代氏族貴族專政的成文法。后來爭奪禮器與爭奪政權同等看待,所謂“問鼎”即搶政權之謂。“道”就是這樣藏于“器”中,什么形而上和形而下者,都是玄談。古代文明的突質,乃是“器惟求新”的專政。

  明白了禮器的意義,就可以明白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產生梭倫變法的革命,為什么后來法家才在私有制出現(xiàn)的時代,主張平等形式的法制,以之反抗禮制(禮所以別貴賤)。法家都是階級斗爭中的悲劇人物。因為禮和法是不同的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禮”是舊貴族專政的法權形式,即區(qū)別貴賤尊卑上下的法度:“法”是國民階級(貴族、自由民、手工業(yè)者)的統(tǒng)治人民的政權形式。由禮到法的轉變具有一系列的斗爭,一方面,從晉鑄刑鼎,鄭作刑書以來,所謂棄禮用法就遭受公族的反對,說這樣就破壞了上下之別,貴賤之度,長幼之序;
另一方面,法家刑公族以為法,廢公族以立威。這不是指階級斗爭和政權斗爭的歷史么?韓非子所謂法家與重(貴)人不兩立的憤慨話,是有時代的現(xiàn)實意義的。

  上面說明的“器惟求新”的器,是指社會階級分化以來統(tǒng)治者對被統(tǒng)治者的政權形式,F(xiàn)在要問:什么叫做“人惟求舊”呢?

  著者以為“周因于殷禮”,并不指周人因襲殷人的全盤制度。在“其命維新”方面講來,周人改交了殷人的制度,應該說,文王以至周公更加完成了國家制度。而人物呢?還是因襲著殷代的氏族遺制,所以說“人惟求舊”。舊人就是被氏族血緣紐帶所束縛著的人。殷末的制度并不是沒有交化的,周人滅殷,依靠殷人前徒倒戈,還有殷人拿上殷器去獻媚于周人的。如果我們根據(jù)伐殷時周人罵殷王不用老成人的史料看來,倒戈者可能是氏族內部的反革新者。后來管、蔡叛變,殷人還可能“反鄙我周邦”,周公來征還認為是一個“大觀”哩!所以,殷、周之際,殷人也可能產生社會變革,不獨周人而已。宋國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

  所謂“舊人”,是指氏族的聯(lián)盟體。周朝統(tǒng)治者是姬姓、姜姓、己姓、姒姓、任姓等族的聯(lián)盟,執(zhí)行古代專政的“維新”任務——“受土受民”,土地的國有,民萌奴隸的世享(如“殷民世享”)。周人殖民,是根據(jù)“周索”的,康誥、魯誥就是表示法權的授予。這班“舊人”,在春秋時代還掌握著政權,在“張公室”名義下,延長命運?鬃釉诖呵锬┻主張“故舊不遺”,孟子在戰(zhàn)國時代還說進賢要謹防“卑踰尊,疏踰戚”。

  中國歷史一開始便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保存了舊人物,使“舊的拖住新的”,以致一系列的舊生產方式遺留到后世,形成束縛歷史發(fā)展的力量。

  這就叫做古代的“維新”社會以及“親親”的宗法政治。

  中國古代文明社會的出現(xiàn)比西洋早了約一千年,在青銅器時代還沒有鐵的生產,就成立城市=國家。這原因在于:(一)有黃土地區(qū)的自然條件;
(二)有四圍繁盛的人口部落(勞動力源泉);
(三)由于灌溉等而產生了公共的職能;
所以文明可能在溫室似的壞境之下長成,而有異于自然生長的希臘文明。

  因了早熟,沒有來得及清算氏族制度,反而在它的廢址之上,建立了城市=國家,也即是“諸侯的營壘,經濟上的贅疣”,或者是“公族國家”。所謂“封建”也者即以殖民的形式來“卦樹”出“國”“野”的經界,絕沒有如古人所渲染的那一套封建大一統(tǒng)的情況?たh制之所以代替了“封建”,是因為公族國家的城市,轉化為經濟的城市;
在政治權力意義上講,公族專政轉化為顯族(不完全典型的國民階級)專政,歷史文獻中稱作“私肥于公”。到秦代統(tǒng)一,才開始進入以農村為出發(fā)點的封建社會,漢武帝的“法度”才用法律形式把封建制固定起來。至于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而多曲折的,這問題將在第二卷第一章說明。

相關熱詞搜索:亞細亞 中國古代 社會 侯外廬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