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王利平: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坐在電腦前,時間已經(jīng)進入了2009年,面對已經(jīng)過去的2008年,我梳理思緒,盤點作品, 2008年的風風雨雨再次步入眼簾,2008年的喜怒哀樂再次回蕩心頭。

  進入2008年以來,天災人禍不斷,先是席卷南方20個。▍^(qū)、市)的雪災,接著是膠濟鐵路火車相撞事故,再是發(fā)生汶川大地震,再是三鹿毒奶事件,再是山西襄汾礦難;趯θ祟惿鐣l發(fā)的天災人禍考察后,印度經(jīng)濟學家阿瑪?shù)賮?#8226;森提出“民主國家無饑荒”的觀點,受此啟發(fā),寫就《災難與制度選擇》《地震敲響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警鐘》以及《民主是最好的問責方式》等文,我認為:民主憲政體制是迄今為止能將天災人禍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制度選擇,執(zhí)政黨應順應浩浩蕩蕩而來的世界民主憲政大潮,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實現(xiàn)根本性的制度變革。2008年新華社退休高級記者楊繼繩推出心血之作《墓碑》,詳細記述了1960年代大饑荒餓死3600萬人的史實,再次印證了我的上述觀點。在《“神七”解決不了制度問題》一文中,我感慨道:是到了由科技攻關轉(zhuǎn)向制度攻關的時候了,期盼我們這個民族不僅能漫步太空,而且還能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

  進入2008年以來,影響法治進程的個案不斷出現(xiàn),先是許霆案發(fā)生,接著是楊佳案,再是周正龍案。就許霆案,寫下《莫讓民意涌入法院》,我認為:法官該如何對待民意問題,表面上看是法官職業(yè)思維問題,其實質(zhì)還是一個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問題。一個沒有獨立地位的法官,在煽情的民意前,他是不可能理性思維的,可能更多是考慮如何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和上級領導的想法,以贏得所謂的政績。同時,行政官員化的法官也存在官僚化的一面,為保證自己不出錯,他必須按現(xiàn)行體制的潛規(guī)則辦,裁判結(jié)果有時甚至失去人性正義的直覺,創(chuàng)造性司法活動幾乎不可能。廣州“許霆案”就是一個法官從官僚極端走向民意極端的典型,針對該案,人們不禁要問:審理該案的法官能有獨立的地位嗎?該案判決是審理該案法官理性思維的結(jié)果嗎?民意和上級領導的想法是否決定了該案的判決結(jié)果?就楊佳案,寫下《勸請謝有明律師辭任楊佳辯護人的公開信》《還楊佳以人的尊嚴是公正審理的前提》《專家不是權力的丫環(huán)》以及《今日楊佳被執(zhí)行死刑》,我認為:楊佳雖然已被執(zhí)行死刑,但是面對楊佳案,有太多的地方仍需要去質(zhì)疑:本案的事實已查明了嗎?本案能排除楊佳遭受警察毆打的可能性嗎?上海警方委托鑒定的程序合法嗎?楊佳患有精神疾病嗎?……在某些人(包括某些所謂知名法學家)眼里看來,楊佳已屬典型的“壞人”,應從重從快將其解決,一切法律程序顯得礙手礙腳,似乎有些多余。

楊佳已經(jīng)死去,留下問題是:現(xiàn)行的制度還有輸出正義的可能性嗎?從楊佳案立案、偵查、起訴、一審、二審以及死刑復核的整個流程來看,參與辦理該案的掌權者們,已將國家制度的公信力全部押進了該案,誰敢說千里的制度之堤不會毀于如同蟻穴的楊佳這一個案呢?就周正龍案,寫下《不能讓“周老虎”成為制度的遮羞布》及《勸請周正龍的辯護律師莫做政府的“二奶”》,我認為 :如今已不是刑不上大夫的年代了,“周老虎”不應是問罪13名官員的擋箭牌,更不應是現(xiàn)行制度的遮羞布,“周老虎”事件再次讓我們看到政府與法治還有相當長的距離。針對上述三起個案,寫就《影響法治進程的個案出現(xiàn)“癌變”》,我認為:如果影響法治進程的個案都出現(xiàn)“癌變”,最終死掉便是中國法治。在《由陳水 扁被收押看臺灣民主法治》一文中,我寫道:“民主的力量曾經(jīng)使陳水 扁成為臺灣地區(qū)第一位民選的領導人,如今法治的力量又將陳水 扁押進了制度的牢籠。臺灣不僅擁有自由的媒體,勇于對陳水 扁窮追猛打,而且擁有獨立的司法,敢于碰硬不畏強權,臺灣法治已瓜熟蒂落。在大陸法院正在審理的楊佳等案中,人們看到的是司法跟在權力的后面,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法治何時才能在大陸開花結(jié)果呢?”“無論陳水 扁弊案的最終結(jié)果如何,誰都不能否認陳水 扁之于臺灣民主法治的標本意義,無論臺灣民主法治存在何種問題,誰也不能否認臺灣對于大陸的榜樣作用。同為華夏子孫,大陸與其派員到美國觀摩選舉,不如立即躬身向臺灣學習,期待民主法治在大陸早日實現(xiàn)!

  進入2008年以來,群體性事件不斷發(fā)生,先是6•28貴州甕安事件,接著是云南孟連事件,再是甘肅隴南事件,再是此起彼伏的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為此,我寫就《關于立即全面啟動縣級政改的公民建議》《與其大接訪不如早改革》《維權應成為中國公民生活的常態(tài)》《消協(xié)豈能在毒奶事件中消失?》《工會不獨立 工人維權難》以及《群眾“鬧事”凸顯體制弊端》等文,我認為:在利益表達機制滯塞和權利救濟機制失靈的情況下,群體性事件是轉(zhuǎn)型中國的公民維權運動,頻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再一次敲響政改的警鐘,歷史經(jīng)驗證明,越早把握機會就越能贏得主動,中央政府切勿在“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政治思維下,再一次失去全面啟動政改的機會。在《法院拒絕受理案件是把公民逼上梁山》一文中,我寫道:社會有糾紛不可怕,有矛盾不可怕,有沖突不可怕,有危機不可怕,最為可怕的是,法院將前來尋求救濟的公民推出自己的大門。當和平理性的渠道被堵塞后,試問:公民除了走上梁山,還有什么路可走呢?

  進入2008年以來,民間力量開始崛起,出現(xiàn)在汶川大地震中,出現(xiàn)在毒奶粉事件里,民間逐漸褪去幼稚走向成熟。在2008年里,面對頻發(fā)的群體性事件,政府施政風格正在悄然地發(fā)生變化,一改以往硬氣的作風,強調(diào)慎用警力,注重溝通對話。中國已駛?cè)肓恕皻v史三峽”的水流湍急之域,再次處在1840年以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關節(jié)點上,根本性制度變革已刻不容緩,因此,當下中國亟待民間力量走向前臺,參與到根本性制度變革中來,我在《制度變革離不開民間參與》中道:民間力量參與制度變革,并不是挑戰(zhàn)政府權威,更不是顛覆國家政權,而是要推動政府變革,實現(xiàn)社會轉(zhuǎn)型。面對民間力量參與制度變革,期待政府富于理性,懷著善意,秉持寬容,多溝通,多協(xié)商,多對話。民間正在努力,政府更需加油!在崛起的民間力量中,尤足稱道的是民間維權力量,維權事業(yè)已由少數(shù)人的事業(yè)發(fā)展為一群人的事業(yè),在《法治標本丘建東》一文中,我寫道:目前,在中國,相對于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大路而言,丘建東十二年的公益訴訟之路是林間小道,但這邊風光無限,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和腳步。在十二年的公益訴訟中,有人認為丘建東是在給政府找茬,屬于不安分甚至叛逆的一類,可正是丘建東式的不安分和叛逆塑造著中國法治的未來。

在《“人權是國家最大的面子”——賀張思之先生獲佩特拉-凱利獎》一文中,我寫道:在先生屢戰(zhàn)屢敗之后,仍顯法律人本色,不怨不棄,恪守在法律框架內(nèi)走漸進法治道路的理念。在談及政治與法律的關系時,先生認為:“我覺得一個基本點,我們對政治要做分析,兩種政治,一種是好的,一種是壞的。我們現(xiàn)在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上,我們的政治并不是好的政治。而這一點對我們影響很大,特別是對我們的法治進程影響很大。正因如此,所以我們要非常勇敢地,有智慧地解決政治和法律的關系。這個關系是不太好解決,但我們要解決它。當前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律師不應當把所有的法律問題泛政治化。無原則的把所有的法律問題都提升為政治問題,去衡量它,去對待它,這就注定要失敗。我倒是認為,是訴訟就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辦事,這就對了!毕壬难孕袑Ξ斚碌木S權律師們提供了極佳的標本!

  進入2008年以來,司法改革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向,先是司法界人事更替,接著是“三個至上”推出,再是法學界就“三個至上”引發(fā)司法改革爭論,為此,我寫就《何兵教授的偽問題》《司法改革:國家壟斷抑或民間參與? 》《司法改革無路可退》《破除政治迷信 走出司法困境》《司法獨立是權力制約的前提》以及《香港司法的成功得益于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等文,現(xiàn)將觀點回顧如下:(1)目前,我國司法改革在體制上難有突破的情況下,司法改革走司法職業(yè)化路線是一較為現(xiàn)實的選擇。強調(diào)司法職業(yè)化,有利于鑄就司法獨立品格,防止司法淪為政治的附庸。(2)目前司法改革徘徊不前,甚至出現(xiàn)回潮之勢,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壟斷司法改革,民間力量無法參與其中,國家與民間難以形成良性互動。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在沒有民間力量參與,缺乏必要制衡的情況下,司法改革必然淪為部門利益之爭,同時,以國家或政黨為本位的司法改革,必然出現(xiàn)極端政治化的趨勢,結(jié)果改革舉措不斷,司法卻離正義越遠。(3)唯有打破國家壟斷,積極倡導民間參與,司法改革才能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

 。4)“三個至上”一旦進入司法實踐,權力便為其直接干預司法贏得了政治上的正確性,民意也為其直接涌入法院找到了漂亮的托詞,其結(jié)果必然使本應獨立的法官陷入困境。因此,只有大力解放思想,大力普及法治常識,大力破除政治迷信,法官才能走出司法困境。(5)“肖式改革”曾經(jīng)似乎讓人看到了一線希望,而如今的“王式改革”好像在走回頭路。如果不進行國家權力架構的改革,無論是"肖式改革"還是"王式改革",最終都無法成功,乃權宜之計。張之洞在《勸學篇》中道:"西學之中,西藝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藝"。張之洞認為,中國文化要從西方吸取的,科學技術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西方政治制度。司法改革已無路可退,只有順應世界憲政大潮向前推進!保6)國家欲根治司法腐敗,首先要從權力架構中讓司法獲得獨立,讓法官擁有尊嚴,然后通過媒體監(jiān)督以及人大彈劾去制約法官,最終使法官基于尊嚴,畏于制度,不愿不敢不能貪腐,否則,我們將無法走出司法腐敗的怪圈。(7)在“絕不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的模式”的禁錮下,我國司法改革極有可能僅限于技術層面,而根本性制度變革將被貽誤。香港司法的成功經(jīng)驗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

  進入2008年以來,全球步入經(jīng)濟危機,受美國救市啟發(fā),寫就《美國政府救市的啟示》,指出:“我們看到美國政府救市計劃出臺之難,看到了備受朝野各界(包括學者、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民眾、國會等)“拷問”的布什政府。相較于美國政府而言,我國政府實施行業(yè)補貼(如屢屢對中石油、中石化財政補貼)以及救市,可以說是雷厲風行,沒有阻力,F(xiàn)在的問題是:政府的行為是應該備受‘拷問’還是沒有阻力?如果從效率來看,一個沒有阻力的政府絕對要比一個備受‘拷問’的政府辦事效率來得高,然而好事做得快的政府做起壞事來也一定不慢。因此,為了防止政府雷厲風行地把壞事辦了,寧可讓好事辦得慢些,尤其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習慣‘相信政府’走向?qū)W會‘拷問政府’,這也許就是美國政府救市帶來的最好啟示。”針對中國政府救市,我認為政改應先行,寫就《政治不改 經(jīng)濟難救》,文中指出:拯救經(jīng)濟的目的是促進經(jīng)濟增長,但毫無疑問是要有利于大眾的經(jīng)濟增長,而不是墮入權貴資本主義的泥坑。前述國務院部署的十項經(jīng)濟拯救措施十分鮮明地趨向于民生工程投資,如果完全落實,不但可以抵御全球經(jīng)濟危機帶來的寒流,更可以集中償還民生方面的歷史欠賬。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拯救措施不僅難見其效,而且將加速權力腐敗,加劇社會矛盾,最終出現(xiàn)南轅北轍的結(jié)局。中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吳敬鏈曾言:“我們的目的是建設一個好的,也就是規(guī)范公正、有利于大眾的市場經(jīng)濟,要在轉(zhuǎn)型過程中努力保持機會的平等和起點的公正,防止陷入權貴資本主義的泥坑。”吳敬鏈所指的好的市場經(jīng)濟,就是以法治為主導的市場經(jīng)濟。因此,只有加速政治體制改革,推動民主法治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拯救中國經(jīng)濟。

  進入2008年以來,“權力獸性”不斷發(fā)作,先是林嘉祥猥褻女童事件,接著是縣委書記酗酒大鬧國家行政學院事件,再是小縣局長大鬧黨?紙鍪录瑸榇,我寫就《“北京高官”事件是權力獸性的一次發(fā)作》《期待官員多些書卷氣》《黨校應加強對掌權者進行馴服教育》以及《領導干部權力觀教育亟待加強》等文,認為:上述三起事件存在一共性,當事者均為黨政官員,從科級到處級再到廳級,也就是說當事者手握或小或大的國家權力。權力乃雙刃劍,一方面,權力具有公共性,運用好可利民利黨利國,另一方面,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性、侵犯性和腐蝕性,權力的這些特性極容易在掌權者身上體現(xiàn)出來(姑且稱之為‘權力獸性’發(fā)作),從而導致百姓遭殃,國家受損,影響黨的形象。” “人類社會發(fā)展經(jīng)驗啟示,遏制‘權力獸性’發(fā)作,制度牢籠是根本,媒體約束是關鍵,權力觀教育是基礎。(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在一個特權橫行的社會,“權力獸性”必然頻繁發(fā)作,在《特供就是特權》一文中,我寫道:我們正在以制度中毒為代價,確保首長們吃上無毒食品,而制度中毒卻成為了社會一切毒害的源頭,其典型代表為在火災中寧可孩子燒死也要讓領導先走,于是掌權者們可以對黑磚窯事件中遭受傷殘的童工視而不見,可以對地震中不合格校舍導致成群死亡的孩子們視而不見,可以對大頭嬰兒視而不見,可以對結(jié)石寶寶視而不見!薄笆组L們可知,有了“特供”,你們便成了現(xiàn)行制度的直接受惠者,有了‘特供’,你們便徹底失去了改革現(xiàn)行制度的動力,“特供”導致特權。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之所以垮臺,就是因為其蛻變?yōu)樘貦嗉瘓F。在“權力獸性”頻發(fā)的國度,必然沒有人權可言,至今,國家保障人權仍停留于計劃階段,在《保障人權靠行動不靠計劃》一文中,我指出:“在當前中國,公民人權保障,不是靠制定所謂的計劃,而是取決于中國政府是否盡快啟動政治改革,取決于中國是否實現(xiàn)民主選舉,新聞自由,司法獨立。沒有當機立斷義無反顧的行動,無論多么美好的計劃只能是墻上的餅,何況我們現(xiàn)在并不缺墻上的餅,我國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已十年有余,為何至今仍不見批準施行呢?”“政府別再做裝點門面的事了,人權保障要看‘療效’不看‘廣告’,保障人權要靠行動不靠計劃。環(huán)顧周圍已不斷涌現(xiàn)的公民維權行動,政府的計劃能趕得上社會的變化嗎?”如今,官員已成為中國犯罪人數(shù)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這難道不令人堪憂嗎?

  2008年,中國舉辦了期待已久的“奧運”,超豪華的開幕式,一場集體主義的盛宴,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奇跡”,特色再現(xiàn),普世難見,“后發(fā)劣勢”日益凸現(xiàn)的今日,究竟是誰害怕普世價值到來呢?我在《誰害怕普世價值的到來?》一文中道:“由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嚴重滯后,改革三十年來,現(xiàn)行體制為特權集團(包括某些掌權者)攫取改革成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特權集團(包括某些掌權者)為了不失去已經(jīng)獲得以及將要獲得的利益,不僅喪失進一步改革現(xiàn)行體制的動力,而且害怕普世價值的到來,害怕建立在普世價值基礎之上的憲政制度的實現(xiàn)。”“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正在開展,我認為改革更需要反思而不僅僅是紀念,評判改革需要以普世價值為標準,重新凝聚改革共識需要以普世價值為基礎,期望普世價值成為全體公民的常識!

  2009年,我將繼續(xù)恪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則,秉持“自由在抗爭中點滴累進”的理念,懷著“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的理想,不言放棄,邁步向前。

  

相關熱詞搜索:軌跡 觀念 改變 歷史 王利平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