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于華:田野外記之村莊里的“HJT”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08年國慶假期的驥村之行遇到一件事讓人啼笑皆非卻又心酸不已的事情。在村中走家串戶時,一位稱自己為總書記HJT的年輕人走上前來與我們一一握手,他說“你們不認識我嗎?”看到我們搖頭,他接著說“我是HJT啊,你們連總書記都不認得?”旁邊的村民輕聲告訴我們“這是××家的三兒愛平,大學生,頭腦有毛病了”。募然三年前訪談過的一位婦女的身影浮現(xiàn)出來——愛平的母親,村里公認的念過書、愛拉話的婆姨(難得的資料提供人);叵肫鹉谴卧L談,主要內容都是在說她三兒的病,以至我們想了解的家庭生活史的其他內容都沒怎么涉及。愛平是村中少有的愛念書的好娃娃,考上了當地最好的綜合性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大學所在城市的公用局(村民們都說那是個“可好的單位”)工作;
在大學時交往了一個女朋友,但分配時她卻去了當地的一個縣,二人因沒能在“一搭里”而分手。這次失敗的戀愛成為愛平精神分裂癥的誘因,自此“他的腦子一下子難活(難受的意思)了,到了辦公室呀一滿(完全)睡不成,又怕,難活得甚也解不開(不明白的意思),乍他不想活了。西安上去,就用那個電片片(電擊療法?)呀”。經過住院、吃藥等治療過程的愛平沒有能夠康復和回到工作崗位,至今每天在村里游蕩,因失眠有時半夜三更還到村民家中要和人拉話。而三年前滿面愁容講述兒子病情的母親因為過度操心、難過加上自己患了重病,已經撒手人寰。查了一下三年前的訪談記錄,她當時也只有63歲。剩下七十多歲的老父親無力照顧患病的兒子,只好任由這位“HJT”在村子里“串”。
第二天早飯后,當我們再度走下山坡去村民家中訪談時,“HJT”已經在路邊等候了——他今天衣著光鮮,臉也洗得干凈;
色彩明亮的襯衫上打著簇新的領帶,外著舊式警服,衣兜中還露出錢夾。更為難得的是,他今天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HJT,并且準確地向我們介紹他名叫×××,小名叫愛平。依舊是走上前來握手,但握住后就不肯松開;
這樣握著手走路很別扭,于是我費了好大勁才把手抽出來!癏JT”說:“你搽的是大寶(護膚品)嗎?噴鼻的香”。接著又是比身高,說“個子高了不好看”。(據懂心理學的朋友說:這種表現(xiàn)是典型的青春型精神分裂癥,一般在青春期起病,亦常與婚戀受挫有關。其癥狀多為急性驟起失眠興奮,行為紊亂、幼稚,常沖動打人毀物;
情感不穩(wěn),無外界誘因而獨自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瞬間即轉變。思維明顯破裂,言語增多,無論唱歌或講話都是雜亂無章,可有片斷離奇的幻覺妄想,等等。)與昨日不同的是這次他把自己當成我們中的一員,執(zhí)著地跟著我們走家串戶,插話打岔,有時讓人哭笑不得,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訪談工作。
面對這位村莊里的“HJT”,聽到村民講述他的遭遇,著實讓人嘆息不止。人們議論說,一個聰明娃娃,書讀的好,大學都畢業(yè)了,好工作都有了,就因為一次“戀愛失敗”成了“憨憨”(精神殘障者)。農民家庭供出這么一個大學生多么不易,這下家破人亡,他本人前程也毀了。人們會感嘆這是多么不值,也多少會埋怨這個年輕人太過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但人們不易想到,一個農家娃,被全家含辛茹苦地供出來承受著多么大的責任和壓力。
先看農村的教育資源匱乏情況:前幾年,驥村的孩子在完小畢業(yè)后,可以選擇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或者在縣中學讀初中,畢業(yè)后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少數準備考大學的升入縣城高中就讀。由于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質量低下,一種趨勢越來越明顯:縣中學人滿為患,一個班通常有一百多個學生;
而鄉(xiāng)鎮(zhèn)中學因生源減少而日漸萎縮甚至辦不下去。我房東家的小姑娘村小學畢業(yè)后在相距二十多公里的縣城上初中,在校住宿,因學生太多,不僅上課效果受影響,連食宿甚至喝水都成了問題,F(xiàn)在這一現(xiàn)象已經出現(xiàn)在村莊小學了:許多農家為了讓孩子以后能通過考大學跳出農門,從小學開始就在縣城上學,以至今年我們發(fā)現(xiàn),村小學二年級只有一個學生,沒法開課,三年級只有十幾個娃娃勉強維持。娃娃在縣城上小學一般還需母親跟過去在縣城“賃房子”照看、做飯,于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些村干部已經不在村中居住而是在“街里生下”(在城里居。┝恕S纱瞬浑y知道,在國家日益加大義務教育投資的情況下,農民的教育負擔并沒有減輕。這還只是中、小學的情況,供孩子上大學當然更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與上述農民教育負擔加重的情況相關聯(lián),在農民看來,從高中到大學多念七年書,不僅多花了許多錢,而且少掙了七年的錢,被供出來的大學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回報家庭教育投資,當然是得不償失的。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首先是人數極少,驥村許多年才出一兩個大學生;
如此他們身上更是擔負著盡快安身立命、成家立業(yè)以回報父母、供養(yǎng)弟妹乃至讓全家脫貧致富的重任;
而相形之下整個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卻一年緊似一年,畢業(yè)未必能馬上找到合適的工作。如果把供娃念書看作是一種期待較好回報的投資,對于普通農家來說其實更像是一種押寶賭博,而且獲得回報的不確定性即風險日漸增大。
了解了這一背景,我們不難想象,愛平的“處對象”失敗可能只是壓垮他精神支柱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們無法感受這個可以算得上優(yōu)秀的農村后生經歷了怎樣的心理崩潰過程,這一過程中當然不無他個人性格弱點等方面的原因,但我們能夠意識到,這病癥、這不幸的原因是個人的,更是社會的。這個村莊里的“HJT”是不是能讓人想到更多更深呢?
2008-10-23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