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wèi)平:作為“異端”的自然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讀到這樣一條消息:北川中學一名高三學生告訴記者,在“5•12”大地震之前,他便經(jīng)常感到地面搖晃。幾個月前一次數(shù)學考試時,他突然感到地面在搖動,當即喊了一聲“地震”站了起來,老師給了他一個“破壞考場紀律”的處分。這次地震發(fā)生時他在五樓上課,感覺異常時他又猛拍桌子大喊一聲“地震了”,結(jié)果是老師和同學盯著他看,他“不好意思又坐了回去”。而當?shù)孛婷土覔u晃,他抓住兩位好友的手,率先沖了出去得以幸存。
眼見得人類生命是如此珍貴又脆弱,讓人禁不住去想怎么才能避免如此巨大的傷亡:如果當時全班同學聽信這個挨處分同學的話?或此前遇到再三搖晃時,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固建筑物和進行疏散訓練?忽視反復出現(xiàn)的險情征兆,是否可以看作掉以輕心、心存僥幸?是一種得過且過或維持現(xiàn)狀的習慣所致?現(xiàn)在再怎么說都是事后話了,愿那些沉睡在廢墟中的亡靈們安息。
當活著的人們在反觀造成慘劇的各種原因時,這個維度也不可忽視,那就是我們?nèi)绾蚊鎸驼J識自然、建立與自然之間的恰當關系?對于大自然的所作所為,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物質(zhì)準備?
曾幾何時,在我們這片大地上盛行“人定勝天”的說法,認為在自然面前,只要有足夠的膽量,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小時候的語文書上有這么一課,“喝令三山五岳開道,我來了!比绱丝裢旐,在今天已經(jīng)沒有多少市場了,但是放棄這句口號,并不意味著放棄它背后體現(xiàn)的人與自然的某種狹隘立場——認為自然僅僅圍繞著人類的意志而存在,僅僅出現(xiàn)在人所期待的視線上,它應該順應和滿足人類的要求,而不是作為自身存在。“萬物皆備于我”,不知可以看作這種看法的古老淵源之一。
可以借用一些思維模式來表達。美國社會學家彼得•貝格爾曾經(jīng)運用過這樣一組概念:外在化、客觀化和內(nèi)在化!巴庠诨笔侵溉送ㄟ^其身體和精神的努力,不斷地將自己的存在傾注到這個世界;
“客觀化”是指這種傾注活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自己活動的產(chǎn)物變成了與自己相異的“實在”,貝格爾指的是“人類社會”這種東西,它本來是人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結(jié)果變成了一種如同“客觀存在”,有時甚至與人自己相對立;
“內(nèi)在化”則是指人自己重新運用自己的“社會實在”,將它從客觀世界的結(jié)構(gòu)變?yōu)樽约褐饔^意識的結(jié)構(gòu),當人自愿接受來自社會的各種約束,也就是將社會內(nèi)在化了。
這些不同層次的區(qū)分,也可以用來測量我們對于自然的認識,進展到什么地步。非常有可能,我們一般流行的對待自然的看法,仍然停留在第一個“外在化”的階段,即對于自然主要采取一種投射式的態(tài)度,即將人們自身的需求、期待施加于自然,將它當作改造、馴化的對象,以便符合人類生活的各種要求。黑格爾曾經(jīng)講過一個外在化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將一枚石子扔進水中,看到泛起的漣漪,覺得那就是自己力量的證明,是自己的杰作。人們在自然面前顯示出來的雄心壯志,都屬于這一類。所謂“人化的自然”便是也。
而自然又有其“非人化”的一面。它雖然可以造福人類、為人類所利用,但是它并不是
為了人類、服務于人類才存在的,并不是根據(jù)人類的目的、意志而擁有自己的面貌,更不是因其默默無語,而僅僅供人類任意索取和凌駕其上。從根本上說,自然首先存在于人類之外,它遠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先行存在無數(shù)世紀,因而它完全獨立于人、疏異于人;
遠在人類視線不能抵達的地方,它照樣依據(jù)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人類中哪怕是帝王暴君,也不可能將自然視作自己的“臣民”和“老百姓”。這就是對待自然的“客觀化”的眼光:將自然看作自然,看作與人類相異、與人類相對立的存在,擁有與人類不一樣的心思的。
換句話說,自然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他者”(the other),它與人類有著深刻分歧,從來不打算站在人類一邊,與人類步調(diào)一致;
也不想要配合和討好人類,追求與人類相一致的目標,與人類同心同德、合和為一。從這個角度看起來,盡管自然養(yǎng)育了人類,這是一件需要我們感恩的事情,但是它永遠處于人類之外這個事實,使得它隨時隨地有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雜音和噪音”,這場地震表面看起來,就像一個與人類為敵的陰謀和暴動。當然這仍然是運用人類的語言來表達,對于自然它則有自己的腹語。
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tǒng)中流行的“天人合一”中所表達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是強調(diào)自然與人的統(tǒng)一、一致,而不是表達兩者之間的距離和分歧。那個稱之為“天”的東西,怎么就與人產(chǎn)生了溝通?這種溝通是科學意義上的還是宗教意義上的?是倫理意義以及美學意義上的?或許僅僅是一種(面對險峻人世)的養(yǎng)生之道?這種表達中不排除有提升人自己的意思,將人帶到“天”的高度,認為在人性之中就包含著天的玄妙,人自己便擁有通往這玄妙的秘密通道,即所謂“率性之謂道”,但是以為依據(jù)了自己的天性就是依據(jù)了天道,豈不是仍然將人自己的欲求放在了“天”的里面或“天”的前面,以“人”自己的形象遮蓋和取代了“天”的存在。在人與自然沒有足夠拉開距離之前,講“天人合一”,不一定是順應自然,而更多是“唯我論”的。
從“天人合一”中獲得最大好處的也許是帝王的政治學,在皇權(quán)政治中,是“天”而不是“民”為帝王提供了合法性,“天子”被看作是秉承天意來到人間進行統(tǒng)治的,他直接代表和體現(xiàn)了最高意志,因而是至高無上的!巴跽咦,故稱天子。”而既然天子受命天下,而天下則聽命于天子。因而雙重語言就是這樣被制造出來:一方面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另一方面,則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在距離權(quán)力中心比較近的地方,天文星象得以發(fā)展。董仲舒的所謂“天人感應”,或許主要是對于帝王的恐嚇之說。
傳統(tǒng)是駁雜的。我們既有荀子那樣將天與人分開、將它們平行看待的傳統(tǒng),但是也始終存在將“天事”納入“人事”的傳統(tǒng),有著以“人事”看待“天事”的習慣。在人們耳熟能詳?shù)奈膶W作品中,也是處處見到將自然納入人們生活的視野,歸并進人們自己的意愿,視為人自己存在的延伸部分或寄托的對象。宗白華先生曾令人信服地指出,我們曾經(jīng)有著這樣一個美學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中對待自然主要是采取一種“移遠就近”的態(tài)度,即將遠方的、陌生、非人的自然,變成某種“人化的”、熟悉的生活景象,比如寒江獨釣、秋江瞑泊、柳溪歸牧、云關雪棧、春江帆滿、風雨歸舟等。美學不僅是修辭學,從中仍可以見出人們對待自然的某些根本態(tài)度。將自然當作一面鏡子僅僅照出人自己,實際上是一個停留在人自身之內(nèi)的封閉循環(huán)。
如果說在中國傳統(tǒng)中,“天事”更多的被歸納到“人事”中來,那么在西方一個較長時間之內(nèi),“天事”則被歸納到“神事”中去,自然被看作是經(jīng)過上帝之手的作品,以某種方式體現(xiàn)著上帝的意旨。因而爭取將自然從上帝手中放飛,將自然看作自然本自身的存在,甚至經(jīng)過了一個激烈的思想解放過程。1656年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被永久地革出教門,教會號召教徒日日夜夜地詛咒他,原因是他主張自然有其自己存在的原因,“實體即自因”。英國哲學家休謨在完成對于“神跡”存在的攻擊之后,寫作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留下遺囑要等自己死后(1779)才能發(fā)表,因為其中主要是反駁上帝設計論,反對將自然歸并到上帝的統(tǒng)一意志中去。
至于那些法國的啟蒙主義者,在解放自然方面則用力更多。1754年里斯本大地震的前一年,狄德羅匿名發(fā)表了《自然詮釋之我見》一書,將自然視作半盲目、半明智的一種存在,它不分善惡、也不分圣人與罪犯;
而在大地震之后的1769年,狄德羅寫成《達朗貝爾之夢》一書,一本對話體的文學著作,繼續(xù)進行他對自然的唯物主義沉思,該書在周圍朋友的勸告下居然被他自己扔進火中付之一炬,但或許另有一份手稿,該書遲至1830年得以面世。我們已經(jīng)談過伏爾泰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于一種怒不可遏的狀態(tài)之下奮筆疾書。
在這場大地震的第二年1756年,除了散步之外幾乎不出門的康德,也寫下了不止一篇關于地震的文章,希望能夠拋開“人事”甚至包括地震對于人心靈的影響,而僅僅從科學的角度來談論這件事情。關于自己的寫作動機,康德是這么說的:“我并不是把這一歷史(指最近的一次“地震的歷史”,引者注)理解為人們由此所遭受的不幸時間的歷史,不是把它理解為遭受蹂躪的城市和掩埋在其廢墟之下的居民們的歷史!@樣一種敘述將是感人的,由于它對心靈有一種影響,所以它也許還能夠?qū)π撵`的改善有一種影響,然而,我把這一故事留給更能干的手筆來敘述。我在此僅僅描述大自然的工作,描述伴隨著那些可怕事件的那些值得注意的自然狀態(tài)及其原因!保ǹ档隆兜卣鹬兄T多值得注意的事件》)
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西方近代思想解放,是從對于自然的重新認識而開始的,是從自然觀方面首先打開缺口,將自然看作一個它本身的存在,一個并非上帝意志的異在,從而擺脫教會企圖籠罩一切的思想控制。
而在科學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不可能像當年那些偉人一樣,不僅在哲學思想方面領風氣之先,而且在自然科學方面也站在時代的前列,我們將認識自然這件事情都交給了科學家,讓科學家代勞,認為只要有科學家在就有了某種保障,但是實際上由科學家得出的結(jié)論,也需要有人們?nèi)ダ斫猓?br>科學家作出了建議,也需要人來配合。事實證明,若是不具備正當?shù)淖匀挥^,僅僅習慣于將“自然”用于配合“人事”,只允許自然出現(xiàn)在人們自己“希望的田野上”,對于不情愿發(fā)生的事情采取推諉和置之腦后的態(tài)度,那么,即使有科學家的結(jié)論和建議在前,也是不起作用的。
有哲人說過,人與人的關系,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上。因而對于我們所抱有的自然觀,我們對待自然所采取的態(tài)度,就不能不做一番審視,盡管這看上去有些奇怪,我們平時很少去想一想自己到底如何對待大自然這件事情,比如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當中的“自我中心論”,也許就與我們看待自然時缺少客觀化的“唯我論”是互為一體的。同時人與人的關系一旦建立起來,也會反作用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nèi)绻谌祟惿钪胁荒軌蛄晳T雜音和噪音,不能夠忍受“他者”的存在,那么在自然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意志面前,也會采取同樣的漠視和漠然的態(tài)度,從而導致難以承受的重大后果。
本文開頭提到的有同學喊“地震了”的那一堂課正好物理課。當?shù)孛姘l(fā)生搖晃,物理老師是否有可能要比別人更加警覺一些?科學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同時包含如何對待自然的科學態(tài)度。我們?nèi)绻锌茖W而沒有科學態(tài)度,便如同沒有科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