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煒:構建中日平等的對話平臺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前不久香港鳳凰衛(wèi)視和日本朝日電視臺聯(lián)合策劃了一場直播討論會,中日雙方的主播、專家、現(xiàn)場學生及場外觀眾熱議中日關系,場面頗為激烈。
比較中日嘉賓的發(fā)言,筆者還是發(fā)覺中日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深感討論不是在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上進行。相比于日方嘉賓發(fā)揮自如的個性化語言,中方嘉賓所言似乎時時在乎自己的形象,生怕說錯話;蛘咚麄兪前炎约憾ㄎ怀赏饨还俸托侣劙l(fā)言人了,總想當政府乃至13億中國人民的代言人,而不是有獨立思考的學者。
尤其是中方的兩位專家把討論會當成了戰(zhàn)場,或咄咄逼人,或居高臨下。讓人感到好笑的是,其中一位在提問時先是說到石川能登半島的地震,說是“很擔憂”,還莫名其妙地說“能登半島離田中角榮的家鄉(xiāng)新瀉不遠,我們擔心他家人的安全”,希望石川人民“振作起來,重振家園”,這一派官腔很讓人納悶:你是來日本慰問災區(qū)人民的,還是討論中日關系的?難怪日方人員笑問:你想提的問題是什么?中方派出的學生難見學生式的明朗和單純,一位中國學生很不友好地責問有關日本島國心態(tài)的問題,日本專家當場坦然承認。
盡管在這場討論對話中看到了“不平等”,筆者還是認為鳳凰衛(wèi)視和朝日電視臺做了一件大好事,讓大家看到了雙方的思維方式差異,的確,構建中日平等的對話平臺尤為重要。也許我們不該單單責怪中方學者緊繃著那根意識形態(tài)之弦,長期的政治隔閡讓中日民間真正深入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誰都談不上有什么經(jīng)驗,而在中日關系回暖的今天,筆者以為,中方整體的思維方式有必要做一些修正。
試列舉說明典型的對日思維方式,一是非此即彼型,喜歡給日本人貼標簽,這人是左的,對中國友好的;
那人是右的,反華的。其實事情往往不那么簡單。要想與對方平等交流,首先要傾聽對方的想法,而不是簡單地把對方歸類。石原慎太郎還自稱有中國朋友呢,同時,一些親華人士維護起日本的利益來更是不折不扣的。二是思想教育型,近期可能因為溫家寶總理訪日,中日關系有了重要轉機,頻見中國各類代表團和媒體人員來日交流和采訪。與各類人員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人關心的問題依然是:“日本人的歷史觀如何”、“日本為什么不像德國那樣認錯”、“日本會不會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等等。一些人來到日本,見到學生,就追問對方如何看待“日本侵華戰(zhàn)爭”,怎么看“南京大屠殺”,一下子就把對方嚇呆或者嚇跑了。還有一種是認為功在自己,錯在對方的狂妄自大型,他們認為:中日友好的功績在于中方,而中日不友好的責任完全在日方,自己完全是正義的一方。中國是大中國,日本是小日本,甚至以為,日本的一切進步的東西,都是中國傳去的。殊不知中日關系縱橫交錯,哪是誰對誰錯一句話說得清的。
當然,文化背景迥異的兩國民眾不可能完全想法一致,為制造平等的交流氛圍,在想法不一致時,關鍵是要尊重對方的意見,而不是試圖壓制對方。民間交流應從大家共同關心、容易引起共鳴的地方入手,以柔軟的姿態(tài)求同存異,取長補短。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做得比我們到位和下足功夫,日本政府最近推出官方網(wǎng)站中文版“日本新潮流”,從內(nèi)容上看都是普通的日本社會信息,日方希望借此幫助中國網(wǎng)民、特別是年輕一代了解日本,增強親日感。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攻心之術。
30年前,鄧小平訪問日本,在新干線上談笑風生,贊日本的高科技,談中國的發(fā)展,頓時在日本掀起了“鄧小平熱”,鄧的懷柔之術至今仍為日本人所津津樂道,視為日本的知己;
而另一位領導人近十年前訪日,在每一個公開場合指責日本的歷史認識,導致氣氛尷尬,溝通無果又傷和氣。一柔一硬,其中效用,今天仍值得我們深思。
。ㄔd《日本新華僑報》,作者授權天益發(fā)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