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李樹橋:政治體制改革與和諧社會建設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04年秋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同志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問題。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所做出的重要戰(zhàn)略決策,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新發(fā)展。近兩年來,黨中央已經從諸多方面做出具體部署并實施了一系列親民政策措施,理論界也做過許多深入的研究。學習中央的精神和理論界同仁的研究成果,我深深感到,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繼續(xù)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當務之急,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與關鍵。因為只有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從深層次上解決當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基礎與傳統(tǒng)上層建筑之間固有的矛盾,逐步化解和消除社會上多年積累起來的不穩(wěn)定因素,遏制突發(fā)事件頻頻發(fā)生的不正常現象,為國家和民族帶來牢固、持久的和諧與穩(wěn)定。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應該從解決什么問題入手呢?我認為首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挖掘、整理、弘揚中國共產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根據地與解放區(qū)所創(chuàng)造的執(zhí)政經驗、執(zhí)政理念。實踐證明,我們黨民主革命時期在根據地與解放區(qū)所創(chuàng)造的執(zhí)政經驗更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符合本國國情,那時候的執(zhí)政理念也更符合現代政治的時代要求。我們從《鄧小平文選》第一卷《黨與抗日民主政權》一文中即可查到,鄧小平同志65年前就對我國政治體制中至今仍然存在的“黨政不分”弊端進行批評的精彩論述。鄧小平當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或多或少帶有一些國民黨的不良傳統(tǒng)。某些同志的以黨治國的觀念,就是國民黨惡劣傳統(tǒng)反映到我們黨內的具體表現。”“這些同志誤解了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解釋為黨權高于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結果群眾認為政府是不中用的,一切要決定于共產黨。于是要錢的是共產黨,要糧的是共產黨,政府一切法令都是共產黨的法令,政府一切錯誤都是共產黨的錯誤,政府沒有威信,黨也脫離了群眾。這實在是最大的愚苯!”現在我國的政治體制中,權力過分集中于黨仍然是諸多弊端和缺陷的總根源。要不要解決這個問題?今天似乎成了一個敏感話題。其實鄧小平同志65年前已經講得非常清楚、非常透徹了,而我們的一些同志還在那里懵懵懂懂、躑躇不前,這不是白白浪費歷史機遇嗎?八十年代中期,鄧小平同志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是黨政分開。但是后來慢慢地不這樣提了,逐漸地被淡忘了,甚至在實踐上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上海市的一個市委書記,非法動用幾十億元的社;,竟然能夠暢行無阻、居然能夠得逞!權力過分集中的致命弊端暴露得再清楚不過了,為什么我們的同志對于這種體制仍然戀戀不舍呢?為什么在政治體制改革中不提“黨政分開”了呢?我始終沒有看到過權威性的解釋。鄧小平同志提出“黨政分開”就是希望改變權力過于集中的不正常狀況,要求黨適當地向政府和人大分權,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大框架內發(fā)展一點制衡機制。“黨政分開”是鄧小平理論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鄧小平同志65年前就講得非常清楚,你把權利集中在黨的手里,同時也就把群眾的不滿情緒集中到黨的身上。不知為什么我們的同志就是弄不懂這樣的道理?現在我們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很有必要下功夫研究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在根據地和解放區(qū)的執(zhí)政經驗與執(zhí)政理念,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政治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從毛澤東、鄧小平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著作中能夠查到,從當時中國共產黨主辦的《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的重要社論和文章中也能找到。把這些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利用這些資源說服那些對政治體制改革猶豫不決的同志,是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政治任務。

  第二,普及公民教育,增強公民意識,培育和發(fā)展公民社會。我國一位已經過世的老知識分子為民主、自由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奔走呼號了一生。他在晚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深有感觸地說:“千差距,萬差距,缺乏公民意識是中國與先進國家最大的差距。”他最終認識到,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要從普及公民教育抓起,使國民懂得怎樣做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公民”,懂得什么是政黨制度、文官制度、權力制衡、司法獨立、憲政國家,懂得公民爭取民主、自由必須遵守什么樣的法紀和規(guī)則。有的同志說,這在中國已經是人所共知的常識,還需要什么普及?依我看,在中國少數精英知識分子中或許如此,在廣大普通民眾中未必是這樣。否則,為什么現在還會有很多人在一些民主政治的常識問題上鬧得大驚小怪、爭論不休?在當今的中國,只有深入地進行公民教育的普及,才能喚起公民的政治自覺,使之從自在階段發(fā)展到自為階段,順利地建立起現代化的民主和法制的政治制度。否則,所謂的政治體制改革,只能是少數精英知識分子的激揚文字和奔走呼號,變不成全社會的共識和廣大公民的實際行動,弄得不好,還會造成社會族群的撕裂,以至引發(fā)政局動蕩。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培育公民社會的歷史任務已經提到我國政治生活的重要日程。眾所周知,公民社會的主體是有權利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公民及其結成的各種公民社會組織和民間組織。公民出于共同利益或信仰自愿結成的社團,以及它們所從事的社會公益活動或促進成員利益的互助互益活動,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在化解各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以及聚合、協(xié)調、粘結各利益群體政治意志等方面,都能夠起到黨和政府無法起到的作用。在充分發(fā)揮公民社會積極作用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和諧,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和諧向更高層次的升華。

  第三,適度開放輿論,把政治體制改革作為一個專家學者可以自由研究、公眾可以充分討論的問題。怎樣實現社會和諧?記得有人在報刊上曾經做過一種字義學的解釋。他講和是由口與禾兩個字組成,意思是要做到人人有飯吃,講的是民生問題;
諧是由皆和言兩個字組成,意識是人人都要有言論自由,講的是民權問題。既解決民生問題又解決民權問題才有真正的社會和諧。只解決民生問題不解決民權問題只能獲得表面的、一時的、不完全的社會和諧。這恐怕有一定的道理。改革已經進行了將近三十年,我國應該有自己的新聞出版法,并依法、有序地擴大公民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現在在我們的國家,政治問題與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有很多都被列入政治敏感問題,或明或暗地設置了不少的禁區(qū),把許多領域的政治問題變成了少數指定機構研究人員的專利,而知識分子的大多數則被排斥在研究、討論這些政治敏感問題的圈子之外。這與建設現代民主與法制國家的目標格格不入,也不可能在研究和解決中國政治和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有什么大的突破。長此以往,必然造成社會矛盾的蓄積,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馳。我們的領導者應當解放思想,相信廣大知識分子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智慧,把許多中國政治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放手讓他們去討論,他們完全可以發(fā)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許多領導同志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交給廣大知識分子去研究和討論就會迎刃而解。還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那句話: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把中國政治和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放給公民特別是知識分子去研究和討論,還有利于清除封建主義思想的余毒與斯大林模式社會主義傳統(tǒng)觀念等陳舊落后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保證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消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體制性和機制性的障礙。至于適度放開輿論可能帶來的風險,一定可以找到適當的方法加以防范。如果連這點風險都防范和規(guī)避不了,連這么一個政治體制改革中的風險控制問題就解決不了,那就不僅僅是我國政治學與管理學的悲哀,同時也說明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確實有待于提高。

  總之,我認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應該在上述一些基礎性、根本性的問題上做出艱巨的努力,而不是在若干尖端問題上去追求轟動效應。因為那樣做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還難以被廣大干部群眾所接受,也很難達到倡導者預期的效果。

相關熱詞搜索:李樹 政治體制改革 和諧社會建設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