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就是最大的開放 中國改革開放40年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對于近來在中國國內(nèi)以及周邊所發(fā)生的狀況,西方世界似乎仍然維持著一種可怕的誤解。 一直在藝術觀念、作品展示和市場運動上領先于上海藝術界的香格納畫廊,這次在莫干山路的H空間推出了一個中外藝術家群展,名為“包含”,參展的藝術家中有中國的施勇、徐震、張恩利等,此外還有畫家Luc Tuymans的作品,以及概念藝術家Miroslaw Balka,生活在洛杉磯的藝術家Yutaka Sone,和在倫敦生活的年輕藝術家StefanBrüggemann的作品。還有瑞士藝術家Armen Eloyan的素描,挪威藝術家Knutdam的電影和紐約藝術家Corey Mc-Corkle的影像作品,戶外聲音裝置藝術家Pavel Buchler的作品等,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藝術展,它或許表明了中國藝術界對當代藝術的成熟度。
對于近來在中國國內(nèi)以及周邊所發(fā)生的狀況,西方世界似乎仍然維持著一種可怕的誤解。西方人似乎無法放棄他們所一貫秉持的優(yōu)先話語權。這樣的態(tài)度理所當然地與他們迫切希望參與中國的發(fā)展不無關系。這次展覽不單是天真地頌揚全球化效應和不同文化領域間的碰撞與邂逅,相當一部分是源自一些不同的情愫與感受。
以“包含”作為主題,將一群優(yōu)秀的藝術家聚集到一起。因為“包含”這個詞匯可以解釋為參與到藝術活動中。
正如展覽主題所表達的,這個展覽展開了對不同措辭上的結合和包含的討論:有在藝術上的、兩性之間的,或者是政治上的,作品經(jīng)常關注的是那些不言而喻的內(nèi)容。不同的藝術家?guī)淼淖髌纺依烁鞣N多樣性,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作品對當今世界的影響,包含,內(nèi)容或者理解,追求著不同的美學和內(nèi)涵。這里的藝術在不同層面上被隱晦地“包含”著。然而,正是這種復雜性和矛盾的方面避免其成為一種一維的空洞的事物而保持開放。作為一個展覽,“包含”所涉及的內(nèi)容并沒有被具體闡釋,但看完作品的人會理解這個展覽。通過對潛臺詞的審慎應用,這個展覽傾注了一種目的性或對預期的未來的關注。這個未來被放在一個旁白里,有時是通過重拾一個過去,提示被一段對話省略的事物。
這里我想舉一件作品來傳遞其中的藝術觀念,如圖所示,這是我們這次展覽的一個場景。捷克藝術家Pavel Buchler的聲音裝置《城堡》,它是利用兩串擴音喇叭來進行的對話。作品名與卡夫卡筆下的《城堡》同名。他利用這組構思多年的馬可尼揚聲器播放的就是卡夫卡《城堡》中的一段對話,重現(xiàn)了主人公在村中的遭遇。當聲音從四面八方涌來,不停地說:“您不是城堡里的人,又不是本村的人,您什么都不是……”站在中間的觀眾或許更能感受到喪失了歸屬感的陌生人站在十字街頭的處境。
位列世界上當代藝術家排名的前五十位的畫家Luc Tuymans是首次在中國展出他的繪畫作品,Luc的油畫總是描繪著一種難以形容的場景,呈現(xiàn)出一種冷靜超然的美,在明亮的色彩中彌漫著中國水墨的氣息。此次展出的新作,他提出了“對抗時間”這個概念,從哥特式教堂的壁畫到美國迪斯尼樂園中愛麗絲仙境主題的繪畫,他希望通過建筑與繪畫的結合,表現(xiàn)一種進入現(xiàn)實世界的夢想,而這種夢想恰恰又在生活中被摧毀,這就是他此次參展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作者系比利時藝術史學者、批評家以及策展人,瑞士伯恩美術館館長)
相關熱詞搜索:包含 開放 包含就是最大的開放 包含回的成語 包含不的成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