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配角”到“主角”】主角與配角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據(jù)國家體育總局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至2007年底,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占新中國成立以來總數(shù)的99%;創(chuàng)超世界紀錄1001次,占建國以來總數(shù)的85%。
從“東亞病夫”到世界第一,中國體育的百年史是由屈辱走向輝煌的歷史。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人昂首步入奧林匹克舞臺,并且一步步登上了世界體壇最高峰,從“配角”變成了“主角”。
中國“含金量”
當中國代表團以51金歷史性地登上了奧運會金牌首位時,無數(shù)人感慨不已:國運昌,體育強。
半個世紀前,在第15屆赫爾辛基奧運會之前,美國人是奧運會上無可爭議的霸主,他們在參加的12屆奧運會中(前15屆中有3屆因“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被迫停辦),8次在金牌榜上稱雄,并且數(shù)次將第二名遠遠甩在身后!岸(zhàn)”后,美國人在奧運會的霸主地位受到蘇聯(lián)的挑戰(zhàn),1956年的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蘇聯(lián)以37金力壓美國,首次登上金牌榜第一。隨后四屆形成美蘇爭霸局面,雙方在金牌榜上“輪流坐莊”,互不相讓。自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起,民主德國異軍突起,與美、蘇構(gòu)成三強鼎立之勢。此后好戲一直上演了20年,直至中國體育健兒在2000年以28金取代德國首次殺進金牌榜三甲,將美俄德的舊三國演義,演變成為中美俄的新三國演義。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軍團在4年后的雅典奧運會上以32金的優(yōu)異成績位列榜眼,與榜首的美國僅有3金差距,其強勢光芒令世界矚目。
新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真正騰飛是在改革開放以后。1974年,中國首次征戰(zhàn)亞運會時,金牌數(shù)僅列第三。當時,日本是亞洲體育的老大,韓國緊隨其后。但是,自1978年的第8屆亞運會后,中國就以強勢的上升勢頭,與日韓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在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上,中國終于打破了日本長期獨霸亞洲體壇的局面,金牌數(shù)躍居第一。從那以后,中國體育運動的總體水平穩(wěn)步提高,在歷屆亞洲運動會上都名列金牌榜首,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體育強國。1990年北京亞運會之后,中日韓三國演義被徹底終結(jié),現(xiàn)在的主題詞是:誰能終結(jié)中國的獨角戲?此后幾屆亞運會,我們都不再關心金牌的數(shù)量,關心的是與奧運會接軌的“含金量”。
2008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在這30年間,中國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躋身世界競技體育強國三甲,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中國體育實現(xiàn)了大突破、大發(fā)展。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經(jīng)濟發(fā)展;沒有經(jīng)濟發(fā)展,中國體育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眹殷w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說。奧林匹克運動借改革開放大潮激發(fā)了全體中國人“更快、更高、更強”的拼搏精神。在金牌榜上,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5金列第十一位,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16金列第四位,再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28金列第三位, 2004年雅典奧運會32金列第二位,直至2008北京奧運會列第一位。
支撐這些成績的是快速增長的中國綜合國力: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豐收之時,中國的GDP總量已經(jīng)是1978年改革開放啟動時的44倍,成為全球第六大經(jīng)濟體。
據(jù)國家體育總局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至2007年底,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占新中國成立以來總數(shù)的99%;創(chuàng)超世界紀錄1001次,占建國以來總數(shù)的85%。
“從這些數(shù)據(jù)就能看出,改革開放對中國競技體育的推動作用有多大”,崔大林說,競技體育的大突破是“國運盛、體育興”的最好詮釋。
當中國走向強大
奧運會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產(chǎn)物,是當今社會最具影響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舉辦奧運會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全方位地參與國際體育事務,包括積極申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由于多種復雜原因,北京以兩票之差與2000年奧運會失之交臂。1998年11月,北京正式宣布申辦2008年奧運會,并提出“新北京,新奧運”的口號,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向往和自信。2001年7月13日,薩馬蘭奇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宣布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承辦權(quán),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群眾自發(fā)涌上街頭,盡情表達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共同慶祝中華民族奧運夢圓的時刻。
除了申奧成功外,在新世紀元年,中國男子足球隊經(jīng)過44年努力獲得世界杯賽出線。這兩大收獲寓意深刻而厚重,對中國未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國民心理的走向形成長久而有益的驅(qū)動。
可以肯定地說,申奧成功和世界杯賽出線,不但是中國體育界的盛事,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長久期待。為什么這兩大喜事都降臨在這一年?難道真是巧合和運氣?
其實,偶然中蘊涵著必然。兩大喜事看上去同屬體育,但涉及和折射的層面和領域卻遠遠超出體育范疇。體育和綜合國力、經(jīng)濟、文化、國家的形象及國民素質(zhì)如此顯性與隱性地疊印在一冊年歷之上,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是2001年的中國體育區(qū)別于歷年的最大不同。
首先,人們意識到,真正使北京在莫斯科申奧會場上贏得壓倒性選票的,不是我們在以往奧運會上贏得多少枚金牌,而是改革開放后中國走向強大的姿態(tài),以及政治昌明、科學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融合等深層原因。
世界杯賽出線雖被稱作繼北京申奧成功后的另一樁舉國喜事,但主要是就中國球迷的渴盼和情感而言;從事件本身和對國家發(fā)展來說,中國足球這一步并沒有太實質(zhì)和太實際的意義。真正可喜可賀的是中國球員和球迷在國家走向富強和開放的過程中,已經(jīng)逐漸培養(yǎng)起自信心理和健全心態(tài)。人們開始一步步擺脫以往的自我折磨,對中國足球球員表現(xiàn)出超越以往的寬容和大度。這種成熟的國民心態(tài)是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極大豐富后的反映;是擺脫了狹隘的競技勝負觀,以平常心替換昔日濃烈的情緒沖動的體現(xiàn);是取代了昔日淺薄和刻薄后的文化厚度和理性的蘇醒。
奧運背后的中國力量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北京奧運會是永恒的經(jīng)典、歷史的豐碑!中國兌現(xiàn)了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認真履行了國際義務,以空前開放的思維和務實的舉動,集北京之力、舉全國之力辦好奧運。正是改革開放30年所積累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使中國成功實現(xiàn)了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目標。同時,在奧運會上,中國軍團實現(xiàn)了全面的突破,以51枚金牌笑傲群雄,歷史性地登上了奧運會金牌榜首位。
這是中國的機會,北京奧運會推動了中國的進步,同時也顯現(xiàn)了中國的力量!通過舉辦奧運會,中國人民更加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強了對社會主義中國和平發(fā)展的信心,也使全世界進一步了解、正視、尊重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模式。通過舉辦奧運會,加快了中國的開放步伐,使全世界清晰地看到一個發(fā)展進步、友好和諧、重諾守信、尊重國際規(guī)則的中國,有助于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通過舉辦奧運會,我們留下了“鳥巢”、“水立方”等一大批中外建筑大師精誠合作而創(chuàng)造的標志性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為提升城市實力、改善民眾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舉辦奧運會,“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深入人心,極大地提升了全社會的環(huán)保意識、科技意識、文明意識、人文意識和公民意識;活躍在奧運賽場內(nèi)外的上百萬志愿者、拉拉隊和觀眾,既為中國選手和熱點項目加油助威,也為外國選手、非熱點項目吶喊擊掌,這份真誠、熱情和包容讓全世界動容,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善良和責任感,彰顯了改革開放的中國自信成熟的胸襟。通過舉辦奧運會,作為西方文明的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文明有機融合,奧林匹克課程惠及中國億萬民眾,規(guī)則意識、參與意識和公平競爭意識,成為奧林匹克帶給中國的寶貴精神財富。北京、中國,使國際奧委會7年前“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和世界體育運動留下獨一無二的遺產(chǎn)”的預言變成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
今天,中國人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我們沒有辜負國際社會、國際奧委會的信任與重托;那些給予我們信任的人們可以欣慰地回應:選擇中國、選擇北京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相關熱詞搜索:配角 主角 從“配角”到“主角” 主角與配角 主角配角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