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壇重新洗牌 重新洗牌電影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2005年注定會成為以色列歷史上乃至中東和平進程中的關鍵一年。在單邊行動計劃于8月在爭議聲中如期實施,結束了以色列對加沙38年的軍事占領后,歲末的以色列政壇風云乍起,亂象叢生!吧賶雅伞迸謇状囊慌e擊敗德高望重的政壇元老佩雷斯,出任工黨新主席,隨即率工黨退出沙龍聯合政府,引發(fā)連環(huán)政治“地震”。在黨內處處被動、受多方掣肘的沙龍審時度勢,毅然退出一手創(chuàng)立的利庫德集團并另立“前進黨”,將原定于2006年11月的議會選舉提前到3月。以色列長久以來兩黨對峙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各種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組合,政治前景愈發(fā)撲朔迷離。放手一搏的沙龍能否得遂所愿連任總理?剛剛緩和的巴以局勢能否繼續(xù)延續(xù)下去?中東和平進程的明天是更加光明還是漸趨黯淡?這些都牽動著世界上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士的心。
工黨領袖易人引發(fā)政壇連環(huán)震蕩
2005年12月9日,以色列工黨主席選舉爆出大冷門,此前不被看好的政壇“小字輩”、以色列總工會主席佩雷茨以微弱優(yōu)勢勝出,現任工黨主席、兼任政府副總理、政壇“常青樹”佩雷斯意外落敗。這次選舉不僅給了耄耋之年的佩雷斯以沉重打擊,更成為以色列政治走向的重要轉折。
佩雷斯雖已82歲高齡,但依然是當今以色列政壇最為活躍的政治家之一。他從政逾半個世紀,曾兩次出任總理,1994年因參與締造巴以奧斯陸和平協議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2005年初,他擱置黨派紛爭與利庫德集團聯合組閣成功,帶領工黨鼎力支持沙龍推行的單邊行動計劃,贏得以民眾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現年53歲的佩雷茨此前從未在政府內任職,缺乏從政和治國經驗,在選舉前的各項民調中一直落后于佩雷斯。那他是憑借什么異軍突起的呢?
首先,佩雷茨“關注底層”的競選綱領為他拉攏了眾多選票。近年來,受巴以沖突困擾,以色列經濟發(fā)展一度停滯不前,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盡管去年經濟有所好轉,但社會各階層貧富分化加劇,外來移民安置和融合的問題滋生了眾多社會問題,下層社會不滿情緒日增。針對此現實,佩雷茨宣稱要使工黨成為“各民族、各團體和新移民的大家庭”,首要任務是解決最低工資、社會保障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由于其政綱迎合了要求社會變革的呼聲,因此得到部分下層民眾的衷心擁護。其次,總工會的工作經歷使他深得工人擁護。盡管在政治資歷方面他無法與佩雷斯相抗衡,但長期擔任以色列總工會主席一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務實能干的特點給工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對政府積極推行的私有化等經濟和社會改革持反對立場,認為改革觸及和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在擔任總工會主席期間,佩雷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組織了眾多罷工,使總工會日益成為為工人奔走吶喊、保障工人權益的重要機構,他也逐漸成為以色列家喻戶曉的人物。再者,打出“重振工黨”旗號求變求新。作為以色列政壇的重要政黨,工黨在1977年之前曾連續(xù)執(zhí)政近30年,但近年來在與利庫德集團的競爭中一直處于下風。佩雷斯雖擔任工黨主席多年,但工黨傳統左翼路線的號召力日益下降,其成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日益減弱,這個縱橫以色列政壇幾十年的老黨亟需變革,找到新的方向。佩雷茨牢牢抓住黨內成員希望工黨重新崛起、再塑輝煌的心理,表示當選后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振昔日雄風,從而爭取到更多工黨傳統選民的支持。
在巴以和談問題上,佩雷茨是一個堅持走和平路線的溫和主義者。他堅信“奧斯陸之路是以色列的希望和前途”,聲稱如當選總理,將立即開始與巴人進行永久地位問題的談判,一起創(chuàng)建毗鄰而居的和平世界。因此,很多媒體都認為佩雷茨的崛起將是以色列政治的一個“分水嶺”,不但為工黨注入了活力,也讓人們對中東實現和平產生了新的希望。
當選后的佩雷茨履行承諾,上任伊始就推動工黨中央委員會通過了退出沙龍聯合政府的決定。作為議會中的第二大黨,工黨的退出直接迫使沙龍做出提前選舉的決定。工黨在佩雷茨的帶領下為即將到來的選舉進行著緊鑼密鼓的宣傳和準備,人們對這匹“黑馬”也充滿了期待。
沙龍四面楚歌另起爐灶以退為進
如果說佩雷茨當選工黨主席并率工黨退出政府引起以色列人震驚的話,那么沙龍與利庫德集團決裂并另立新黨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沙龍與利庫德集團有著33年的不了情,當年正是在利庫德集團的支持下,沙龍得以脫下戎裝步入政界,邁出政治生涯的第一步;而1999年擔任黨主席后,正是在沙龍的帶領下,利庫德集團在2001年大選中贏得史無前例的勝利,一舉擊敗工黨,組閣成功并連任至今,成為以色列最有影響力的政黨組織?梢哉f,沙龍的政治生命與利庫德集團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沙龍退黨的決定在許多以色列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實,沙龍這個看似“自殺”的決定并非一時頭腦發(fā)熱的政治冒險,而是基于現實、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果斷舉措,也是在利庫德集團內部矛盾激化和工黨退出政府的雙重困境下做出的無奈之舉。
利庫德集團內部的矛盾由來已久。基于對現實和巴以未來認識的不同,利庫德集團內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是由沙龍領導、包括副總理奧爾默特在內的現實派,一派是以前財政部長內塔尼亞胡和前安全部長蘭多為首的右翼強硬派。沙龍主張應立足現實,適當地放棄部分占領領土,維持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要地帶,迫使巴勒斯坦按照以色列的條件談判,牢牢把握局勢的主動權。右翼則對巴強硬,堅持寸土不讓,不能容忍對巴方的任何妥協。兩派間的矛盾勢同水火,不可調和。在單邊行動計劃執(zhí)行前,內塔尼亞胡率黨內強硬派議員為撤離加沙設置種種障礙,頻頻拋出提案加以阻撓,公開試圖扳倒沙龍。在沙龍威脅解散政府提前大選、不惜一切代價強力推動計劃實施后,內塔尼亞胡公開挑戰(zhàn)沙龍權威,號召提前進行黨內選舉,與沙龍競爭利庫德集團主席一職。雖然最終在黨內投票中沙龍以微弱優(yōu)勢勝出,危機暫時緩解,但其內部分歧之嚴重已公開。2005年12月初,沙龍?zhí)崦块L人選在議會遭到本黨反對派否決,利庫德內部嚴重分裂已是不爭的事實。
工黨退出政府是沙龍退黨的直接推動力。2005年年初,正是由于謀求與佩雷斯領導的工黨聯合組閣成功,沙龍才得以順利通過重重難關,順利實施撤離加沙行動,工黨的支持功不可沒。此次工黨退出后,利庫德集團在議會120個議席中只有40個席位,淪為“少數派”,內外交困的沙龍勢必將面臨反對派和黨內對手的雙重夾擊,政令不暢、處處受阻的局面將不可避免。
沙龍有成立新黨的雄厚資本。作為馳騁政壇多年的政治家,77歲的沙龍是以色列歷史上的傳奇人物。2005年8月,他頂住巨大壓力,成功實施單邊撤出計劃,將加沙地帶21個和約旦河西岸4個定居點的猶太人全部撤出,此舉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也迎合了當前大多數以色列民眾渴望安寧、要求和平的心聲。此外,超凡的個人政治魅力和領導能力也是沙龍能夠另組政黨而重新崛起的重要因素。在權衡利弊、幾經考量后,沙龍終于審慎地做出與利庫德集團徹底脫離并提前大選的決定。
政治版圖改寫未來政局撲朔迷離
隨著2005年11月21日沙龍組建前進黨并正式決定參加選舉,以色列長久以來由利庫德集團和工黨爭奪總理寶座的局面將被徹底改寫。自稱“中間黨派”前進黨在沙龍的領導下不斷壯大。成立后不到3周的時間內,就爭取到包括利庫德中央委員會主席、代主席哈內戈比、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奧爾默特和國防部長莫法茲等重量級人物在內的17名現任議員支持。脫離工黨的佩雷斯雖表示不會加入前進黨,但將與沙龍組成競選聯盟,令其實力進一步增強。在以色列《國土報》、《新消息報》和《耶路撒冷郵報》等各主要媒體進行的民意測驗中,沙龍和他統率的前進黨一馬當先,最被看好,而以“新面孔”出現的佩雷茨作為新總理的熱門人選緊隨其后,利庫德集團實力大大削弱,眾多元老和骨干的脫黨使其元氣大傷,在各民調中難現昔日榮光。
當然,民調只是預測,究竟誰能夠在3月的大選中最終脫穎而出尚屬未知。沙龍雖然有種種優(yōu)勢,但他極力推行的單邊行動計劃深深刺痛猶太人定居者和猶太激進分子,他本人也一度收到死亡威脅。前進黨所倡導的與巴勒斯坦分離、“以安全換獨立”的政治外交設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以民眾認同還不得而知。一向關心普通民眾冷暖的佩雷茨樹立了良好的“親民”形象,但隨著佩雷斯的黯然離去,工黨傳統的支持力量難免會有所削弱。利庫德集團雖然發(fā)生巨變陷入短期混亂,但其秉持的右翼激進綱領在以色列國內還占有相當市場,仍然是大選中不可小覷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以色列各股政治力量都將為提前到來的議會選舉勵兵秣馬,沙龍的留守政府無心也無力繼續(xù)推進和平進程。今年3月份的議會選舉不僅關乎其政治走向,更直接影響巴以局勢的發(fā)展。誰將問鼎總理寶座并肩負起舉世矚目的和平重任?中東和平何去何從,明天會是怎樣?這些都將在以色列議會大選后塵埃落定。
(本文責任編輯:劉萬鎮(zhèn))
相關熱詞搜索:以色列 政壇 洗牌 以色列政壇重新洗牌 政壇高層大洗牌 中國高官的政壇背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