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接近:情感與算計_接近你是想算計你,防著點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日韓以經濟合作為先導的關系修復,最終能發(fā)展到何種程度尚不可知,但對于以中日關系為首的東北亞國際關系來說,將鑄成一個重要的籌碼或平衡因子則是可以肯定的。 2月25日,紐約愛樂樂團抵達朝鮮展開“美朝民間外交之旅”的同一天,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爾國會廣場出席了韓國第17任總統(tǒng)李明博的就職儀式,隨后與之在青瓦臺會晤,就恢復日韓中斷4年之久的穿梭外交達成共識:作為回訪,李明博除將在4月下旬訪美返程途中順道訪日外,還將于7月出席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舉行的G8峰會。
短短3個月內兩赴日本,足可見李明博對東鄰之重視。反過來,出席李就職典禮的外國政要中,數日本首相最為惹眼,他的慶賀使節(jié)團中,包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森喜朗和前外相麻生太郎等在內共計100多人;其余像韓國投資較多的如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和柬埔寨,固然也派出了一號實權人物,但明顯是陪襯;而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只派了名義上的二號人物,美國由國務卿領銜,中國只派了國務委員,冷熱親疏由此可見一斑。
民間情感的升華
也許有兩國體制上的相近和“韓流”等文化潤滑劑的作用,日韓在歷史、領土問題上的糾纏與摩擦,似乎不像中日間那樣尖銳和難以控制,國民之間的人際交流也更加深入。
今年1月,在東京舉行的北京奧運預選賽事“日韓手球對抗賽”上,韓國隊技高一籌,日本男女兩隊均敗北。但主場的日本觀眾為韓國選手的精湛技藝和精神所感動,一致為韓國隊加油。比賽的實況在韓國轉播時,雖然是“小球”比賽,卻得到了像足球那樣“大球”比賽一般的關注,男女賽收視率均超過了14%。電視畫面上日本觀眾“費厄潑賴”的體育精神,受到了韓國民眾的好評,被稱為日韓共同舉辦世界杯足球賽以來“最高的瞬間”。
而在同一時期,在重慶奧體中心舉辦的中日男足對抗賽上,雖然日本拉拉隊的周圍配備了50名警員,可還是發(fā)生了日本隊被“噓”的遺憾情形。消息傳到日本,其國內輿論把這兩件事加以對比,甚至有資深足球教練坦言:“我知道中國足球為何強不了的秘密了。”
國民情感說起來抽象飄渺,但正是在一些不經意的場面(如國際體育賽事、特殊的刑事案件、沖擊使館事件)上自然流露出來和引致化學反應的。相對于那些大的外交糾紛乃至軍事對峙,這些潤物細無聲的生活感受更可能改變一國民眾對另一國的觀感。這樣的變化日積月累所形成的民意動能,是任何一個欲有外交建樹的政府所不能忽視而須善加琢磨的。
這種發(fā)自日韓民間層面的交流,除了可淡化過去5年里兩國官方間的不睦甚或過節(jié)外,還強化了兩國的連帶意識,乃至針對今年2月分別發(fā)生于沖繩和首爾的美軍士兵對當地婦女施暴事件,兩國幾乎采取了完全相同的強硬步驟――拘捕嫌疑人,展開司法調查,并要求美方道歉。面對如此攻守同盟,美國豈敢怠慢?尤其對日本,除了駐日大使托馬斯?希弗和駐日美軍總司令萊特的道歉應對外,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希爾也急赴東京“滅火”,而國務卿賴斯在參加完李明博就職儀式后也親往日本馳援。對華盛頓來說,如此高效、高規(guī)格的應對是破例的;而對日韓來說,用近似一個聲音說話,將可給美國帶來更大的觸動。
日韓民間情感的升華,集中體現在兩個人身上。日本方面是75歲的明仁天皇,他早在1980年代便有意造訪韓國,2001年干脆承認了日本皇室中有朝鮮半島的血統(tǒng),以為“尋根之旅”做鋪墊。可惜這番舉動并未得到金大中、盧武鉉兩屆左派政府的寬宥,明仁也從未有機會在戰(zhàn)后踏足朝鮮半島,2002年日韓合辦世界杯期間也不例外。直到韓國去年底選出了一個出生在日本(大阪)的總統(tǒng),明仁才覺著有了盼頭。
李明博當選不久即稱,將把日本作為其上任后首個要訪問的國家,并稱“個人不要求日本就殖民統(tǒng)治道歉”。2月2日,李明博進一步表示,歡迎日本明仁天皇訪韓,并呼吁日韓建立更為成熟的關系。對于李的熱誠主動,日本媒體感動之余賣力推銷其觀點,而對其1964年曾因參與反對《韓日條約》的漢城學生運動而被捕入獄的“前科”則閉口不提。韓國《日刊體育》還報道,日本已決定在大阪市東南方平野區(qū)樹立“李明博總統(tǒng)紀念碑”。
協力應對中國崛起
日韓選擇在這個時期互送秋波,謀求結合,其實有大致相同的背景。
就韓國而言,前兩屆政權推行的對平壤“陽光政策”不僅未能換來朝核問題的解決,反而養(yǎng)癰遺患,成尾大不掉之勢;而由于盧政府民粹主義政策“發(fā)酵”的結果,國內民生凋敝,與鄰國的攻訐也不消停,國人對政治有很深的疲憊、厭倦感。相對應的,作為六方體制中最“孤獨”的存在,日本需要伙伴,在綁架問題上,更需要傾聽者和協力者;而由于小泉政府毒化中日關系,日本在亞洲處處受到掣肘,謀求人常等訴求胎死腹中,國民郁悶可想而知。這種共同的氛圍使兩國越走越近,不僅相互呵護,也有相互利用的必要。
如果說在國際政治層面,日韓都還受制于現有格局、難以互相奧援的話,那么在經貿層面,兩國已到了“合則共贏,分則雙輸”的地步。這其中又有中國因素。
日韓兩國,互為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國。對日本來說,雖然兩國貿易在2001年后的5年間增長了68%,但苦于內需不振的韓國,首先瞄準的是中國(后者在2003年超過美國成為韓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日本在韓國經濟中的存在感反而不如過去大,2007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攀升到290億美元就是明證。此外,韓國已與東盟和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李政權成立后,銳意推進對華FTA,這讓日本感到有被周邊自由--貿易圈邊緣化的危險。如何先于中國與韓國締結更緊密經濟關系,成為永田町的攻關課題。
而對韓國來說,雖然在貿易上愈發(fā)依賴中國,但對后者經濟崛起的勢頭也感到恐懼。尤其是北京在六方體制內影響力舉足輕重,首爾擔心有一天朝鮮整個會被中國經濟吸納進去。而北方的廉價勞動力,其實是韓國經濟重建必不可少的資源,深諳經營之道的李明博內心深處未嘗沒有在經濟上先于北京吸納平壤,打“陽光政策?經濟版”牌的算盤,因此對中國保持一定的警惕――唯其已在貿易上倚重,才不能過分依賴――所以,將目光轉向了東京。1月15日,李尚未正式就任,便向東京派出特使,尋求日本經濟上的支持。
雖說有針對中國的意圖,但日韓雙方互為投手,各取所需,對兩國及東亞的區(qū)域合作仍然有正面意義。尤其重開中斷近4年的日韓EPA(經濟合作協定)談判,不僅會強化彼此的存在感,而且將加大整個區(qū)域人、財、物的流通,促進域內的良性循環(huán)。甚至有日本學者將其與構成歐洲和解基礎的歐盟(Eu)的雛形“歐洲煤鋼共同體”相提并論,足見對其期望之殷。而日韓穿梭外交的恢復,則在六方體制之內,多了一條溝通管道,無論對 美、日、韓,還是中、日、韓,或者這兩個三角之間的協調,都不失為一個利好因素。
風險最小化的算計
韓國4月9日將舉行國會選舉,李明博如果按計劃4月中旬訪美,很難恰到好處地拉抬大國家黨的選情,尤其在統(tǒng)合民主黨為首的反對陣營重新集結并誓保國會多數席位的情況下,訪美的前途難料。曾任駐美大使的韓升洙由于國會掣肘未能及時就任總理、另有3位部長提名人向李請辭便凸顯了這種風險;而李明博旨在恢復韓美同盟和解決朝核問題的訪美主題,遇上任期即將結束、正忙于周游世界的美國總統(tǒng)布什,也很可能一時拿不出實際成果。
訪問日本則不同,首先可輕易恢復兩國“一年舉行兩次高峰會”的協議;其次與韓美已達成FTA不同,韓日之間尚有重點經貿合作話題可以談,特別是李明博銳意從海外招商引資的政策可與日方一拍即合;再次,李明博在競選時向國民承諾的“夢幻的大開發(fā)”(即橫斷國土的大運河開發(fā)項目)。也會引起日本商界的興趣,對于處在“量的中國與質的日本”之間像三明治一樣被中、日緊緊夾住的韓國來說,更是借此成為中日溝通橋梁的絕好機會。
日本如此重視李明博上任,除了雙邊關系上的水到渠成外,也與最近中日之間的一個偶發(fā)事件(“毒餃事件”)所引發(fā)的民眾情緒大逆轉有關。毒餃事件自1月底被媒體曝光以來,引起中日民間相互猜忌。受此影響,原本預定3月2日訪日的國家質檢總局李長江局長已應日方要求推遲出訪。共同社報道說,由于兩國警方的意見分歧,日方認為現在舉行磋商“為時尚早”。不僅如此,連預定于4月中旬的胡錦濤主席訪日、相隔10年重開兩國首腦峰會的日程也受事件影響,據報道也將被推遲到明以后,也就是排在李明博訪日之后。
中國骨子里原本就有以推進“中美日協調”來牽制“韓國對日美過度傾斜”的戰(zhàn)略考量,韓國政府也了解這點,并時而防范,時而加以利用。此番因毒餃事件釀成的中日關系變數,對于“實利第一”的李明博保守政權來說,其實正凸顯了韓國棋子的重要性,此刻推進日韓合作,利益不小,風險最低,且因所謂“未來志向”的屬性,將來還可望增值,何樂不為?如此看來,日韓以經濟合作為先導的關系修復,最終能發(fā)展到何種程度尚不可知,但對于以中日關系為首的東北亞國際關系來說,將鑄成一個重要的籌碼或平衡因子則是可以肯定的。
相關熱詞搜索:日韓 算計 接近 日韓接近:情感與算計 日韓接近情感與算計 日韓接近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