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威家莊]于家莊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有人說:“胡同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具有歷史痕跡的一種文化,它所展示的大概是屬于通俗文化的一種時代主流的東西。”沒有了胡同的城市就像人失去了記憶一樣,濟南的胡同給人的感覺也是如此。
我喜歡揣著一份懷舊的心情獨自游走于這些舊日的街巷之中,細細品味著那種敦厚悠長的老濟南味。遠處傳來的一聲聲“磨剪子嘞――戧菜刀――”的吆喝,使我童年的記憶蠢蠢而蠕。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我,仿佛悠遠的歷史足音待我追尋。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中的相機,記錄下老街最后的影像。
清朝道光年間,有魏姓人家為避黃河水患,從長清遷至此地定居,故村落被命名為魏家莊。1904年濟南開辟商埠,因魏家莊正處于濟南老城與商埠中間,便隨之熱鬧起來。上世紀30年代,這里已成為繁華的商業(yè)區(qū),當(dāng)年的新市場一度成為那個年代的娛樂中心。如今,這條褪去顏色的老街上,那些若隱若現(xiàn)的昔日官商豪宅、商號鋪面似在訴說著她曾經(jīng)的輝煌與滄桑。
魏家莊45號的門樓最吸引人。這是一個約六七米高的高大氣派的金柱門樓,門屋較深,門枕石上雕刻著精致的祥瑞圖案。進入大門后,分左右兩扇門,右邊的門通向一個四合院,門楣上刻有華麗的牡丹浮雕。在門口乘涼的大爺說,這不是一般人家的院落,它是原山東省督軍張樹元的公館。
從張家公館往西走不遠,有一條不起眼的南北走向的小巷,便是樹德里。走在這條曲折而狹長的胡同里,不經(jīng)意間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不同尋常――小巷中竟隱藏著數(shù)座歐式風(fēng)格的百年“地樓”。據(jù)說這是張樹元在民國初年官位顯赫之時建造的,其中一部分贈予了其姐夫王其鳳的后代。因王對張有舉薦之恩,張為感恩報德,街名遂被命為樹德里。閑暇時我喜歡到這里溜達,看著那些坐在老式洋樓前曬著太陽、拉著家常的街坊鄰居,以及嬉鬧著捉迷藏的孩子們。恍若又回到了逝去歲月中的某一瞬間。
從奎勝街的西頭走過,有一條連接人民商場和緯一路相對寬廣的街道――麟祥街。舊時的麟祥街靠近商埠,許多商家紛紛在此開設(shè)店鋪,使得麟祥街的商業(yè)氣息十分濃厚。麟祥街以南,有一條長約百米的小胡同,這就是被稱為濟南最豪華里弄之一的同生里。
小巷雖短,卻有著七幢風(fēng)格迥異的二層樓房。這些樓房或古色古香,或洋味十足,頗為講究。我這個“不速之客”驚擾了街上的一位老大娘。她從東邊6號院子里探出身來,聽說我是來拍攝老房子照片的,便熱情地向我介紹起來6號院的正屋是幢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房,樓上樓下均設(shè)有回廊,兩層之間的木板欄上刻有精致的云紋圖案,二樓廊柱頂部的透雕雀替刻工精細,是一幢保存較為完好的濟南傳統(tǒng)民居。這幾個院落的老屋墻體都很厚,雖說已經(jīng)歷了百十年風(fēng)雨洗禮,但仍很結(jié)實。往日輝煌熱鬧的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悲歡離合,如今已變得安詳沉寂。
魏家莊附近大多為里字兒的胡同――民康里、寶善里、靜安里、德安里、長春里,這位熱心的大娘領(lǐng)著我在這看似尋常的街巷之中看到不掩非凡氣勢的清末建筑一民康里的一座兩層的四合樓。中間的天井四四方方,視野開闊,中西合璧的建筑風(fēng)格非常精美。
歷史的腳步不會停滯。我突然感到,將這些行將消失的老街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己成為一種責(zé)任。這些昨天的影像,已成為今天的回憶,讓我們在閑暇時得以追尋、回味。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家莊 穿過 穿過威家莊 威少穿過的球鞋 威少穿過這么多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