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海關百噸腐嗅肉調查惰況 晚清海關何以不腐
發(fā)布時間:2020-03-06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在中國歷史上,有不腐敗的官員,卻沒有不腐敗的衙門。如果說有官方機構不腐敗的話,那大概只有一個―― 晚清的中國海關。 管理史上的奇跡 在晚清,中國海關因廉潔而著稱,甚至被認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跡之一”。這個“奇跡”,是英國人赫德締造的。赫德任海關總稅務司。所謂“總稅務司”,意即“總司海關稅務之事”,也就是全權負責管理海關事務。從1861年到1908年,赫德掌握中國海關實際管理權達半個世紀之久。
晚清的中國海關也稱“洋關”、“新關”,與之相對的則是“常關”、“舊關”!把箨P”管理國際貿易,由赫德等洋人主持;“常關”管理國內貿易,仍由清政府官員主管。這是典型的“一國兩制”。兩種體制產生兩種績效:“洋關”高效廉潔,“常關”貪腐蔓延。
“洋關”的工作人員是全世界招聘的,其中的洋人稱為“洋員”,中國人則稱“華員”。在海關之內,無論是“洋員”還是“華員”,都能廉潔自守。與之相應的是,同是中國人,在“洋關”工作能廉潔自守,而在“常關”工作則幾乎個個腐敗。
同在中國的土地上,“洋關”廉潔而“常關”腐敗,中國人在“洋關”工作能廉潔而在“常關”工作則貪污腐敗,這個事實說明了一個道理:腐敗在中國是可以治理的,腐敗也不是因為中國人的素質差所致。腐敗,很多時候是制度使然。這樣,赫德打造廉潔“洋關”的經驗,就非常值得總結了。
在制度建設方面,赫德主要是借鑒英國經驗。當時的英國,高效廉潔的文官制度已經建立,而海關管理方面,英國更有完善的經驗可資借鑒。
倫敦大學的畢業(yè)生也被淘汰
制定制度并不是難事,關鍵的是執(zhí)行問題。以選人、用人(即海關工作人員的選拔和考核)來說,不外遵循幾個原則――如因事設崗、以事?lián)袢,選人嚴格、公開公正,嚴格管理、獎懲分明,如此等等。以人員選拔來說,赫德在選擇海關雇員時全球招考,公開選拔。當時在國內的招考點,即有上海、九龍、廣州、大連、青島等處,此后倫敦也設置考點。招考是公開的,但要做到公正,關鍵的問題是赫德本人及海關高層管理人員不能任用私人。
赫德在廣州有位牧師朋友,他希望赫德能夠為其兒子喬治•俾士安排一個職位。赫德雖然礙于朋友的面子不好推辭,但他要求喬治•俾士到倫敦的辦事處報名參加考試。赫德也的確把喬治•俾士的名字列在了寄給海關官員金登干的推薦報考名單之中,但同時他也附上了自己的態(tài)度:“誰不符合我們的條件,就不錄用!苯Y果,這位倫敦大學的畢業(yè)生,因條件不符而被淘汰。
赫德本人堅持原則不任用私人固然有利于海關用人的公正,但要使這種公正真正得到貫徹,還必須有杜絕干擾的能力,這必須享有不受任何掣肘的獨立用人權才能實現(xiàn),而赫德恰好爭取到了這個權力。1864年8月總理衙門頒布的《通商各口募用外國人幫辦稅務章程》規(guī)定:“各關所有外國人幫辦稅務事宜,均由總稅務司募請調派,其薪水如何增減,其調往各口以及應行撤退,均由總稅務司作主……各口稅務司系總稅務司所派委之員。各口稅務司、總辦、扦子手、頭目四項,若有不妥,由總稅務司一人作主撤退!焙盏略谟萌松鲜怯型耆莫毩⒆灾鳈嗟模@是他能夠打造廉潔海關的重要基礎。
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借鑒英國海關內部防范貪污腐敗的管理制度,比如監(jiān)督制度、會計制度、審計制度、巡視制度等等,再加上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嚴明的獎懲制度,就使得海關職員不僅不能貪,也不需要貪,廉潔就有了保證。
一把手的國際壓力
但是,使海關廉潔的關鍵,不是海關內部的制度建設和有效監(jiān)督,而是對海關一把手赫德本人如何監(jiān)督的問題。一把手的腐敗才是反腐制度設計的核心。赫德本人的腐敗不能完全寄望于赫德的道德品質,必須有監(jiān)督使赫德本人也不能貪。
赫德是中國政府的國際雇員(時稱“洋客卿”),其地位非常微妙,他必須面對三個方面的壓力:一是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中國政府是有選擇自己雇員的權力的,如果赫德的工作不能讓中國政府滿意,那么他的職位馬上會丟掉。二是來自許多覬覦這一職位的其他國家競爭對手的壓力。因為許多國家都想通過控制這個職位來操控中國,鞏固在華利益。特別是德國人,對這個職位一直虎視眈眈,所以赫德必須面對外在壓力,不能因廉潔問題給人可乘之機。三是來自英國政府的壓力。赫德在中國的行為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英國政府的利益,所以他不能因自己的失誤而損害英國政府的利益,更不能使自己丑聞纏身,給英國政府丟臉。
因此,赫德作為中國政府的國際雇員,必須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監(jiān)督。他不像大清帝國的其他官員,壓力和監(jiān)督只是來自自己的上級。
赫德控制下的晚清中國海關的廉潔在中國2000余年帝制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廣陵絕響”,但是它的存在到底也說明了貪腐在中國也不是不能治理的。治理貪腐,技術性的制度設計并非不重要,但它不是關鍵所在。晚清中國海關防止職員腐敗的制度設計就被證明是科學和有效的,而到了100多年之后的今天,世界上有更多更好的經驗可資借鑒,因此制定科學的反腐制度并不困難,但要讓這些制度真正落到實處、發(fā)揮效用卻很困難。反腐敗,非知之難,而行之難。
相關熱詞搜索:晚清 海關 晚清海關何以不腐 晚清海關總稅務司 晚清海關的特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