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交融,情意交織,海峽隔不住我們的心】交融與交織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2020-02-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最早的最早,你們已在這里呼吸,生活在這古老的土地,與你們的子子孫孫,與山林鳥獸、日月星辰,經過千百年而依然不曾改變的純真與樂知天命,你們這讓人心疼的堅持,只為守護山水大地,你們是美麗寶島的守護天使。
――題記
4月的重慶被春天渲染的姹紫嫣紅,蔓延的春色醉了山城人,醉了游客,也醉了來渝參加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展的臺北山舞藝術團的35位團員們。來自臺北的山舞藝術團除了在開幕式上作精彩演出,在短短的8天行程中,還與重慶少數民族的鄉(xiāng)親們一起交流聯歡,將絢麗的舞姿印在了重慶同胞的心里,而重慶少數民族同胞的獨特民俗與熱情,也給歌舞團的每一位團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專業(yè)的臺北山舞藝術團
臺北山舞藝術團成立于1990年6月,是臺灣堅持得最久的非專業(yè)的臺灣少數民族演藝團體之一,至今已發(fā)展有三代團員了,團員平均年齡近60歲,最年長的70多歲,最小的只有十幾歲,團員們皆出生成長于族群部落,從小受過部落文化的洗練,對自己的族群與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因為每周三、周五是團員們相聚排練的時間,因此取“三五”諧音,命名為山舞藝術團。平日里,團員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有學生、工人、司機、教師及家庭主婦等等。
成立21年來,團長田春枝帶領團員們以充滿民族風格,同時附有新的詮釋和生命力的表演形式,在舞臺上展現出自己族群部落的自信和熱忱。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也熱愛自己的文化,在舞臺上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演出感染了很多人。歌舞之余,團員們自制傳統服飾道具,也制售工藝品,把藝術團當文化產業(yè)來經營。
這個非專業(yè)的藝術團,多年來為自己舞下了無數記錄,他們演遍了全臺灣的文化中心,1994年就曾來過北京演出,是第一個在北京演出的臺灣少數民族團體。新西蘭、法國、丹麥都有他們曾經活躍的身影,被譽為“臺灣少數民族歌舞藝術的櫥窗!
愉悅的兩岸少數民族藝術交流
在四川外語學院,歌舞團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歡迎。汽車剛剛進入園區(qū),同學們紛紛招手示意,熱烈歡迎,坐在車上的團員們更是激動不已,大家都恨不能馬上下車,與熱情的同學們好好溝通感情。
四川外語學院副院長樂勇接待了歌舞團一行。樂副院長說,為了這次交流演出,同學們準備了很長時間。學生們對臺灣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很感興趣,同時這也讓同學們多了一個藝術類別的鑒賞機會,不僅會拓展學生的學識,對兩岸交流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此次交流演出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比較多,整個過程輕松愉悅,更像是一場家庭大聚會。歌舞表演在臺灣少數民族的《歡樂的聚會》中拉開了序幕,歌舞團活靈活現的表演讓同學們瞬間對臺灣的14個少數民族族群有了了解和印象。歌舞團團長田春枝與大家現場互動,給大家講述臺灣少數民族各族群的故事,教大家“摸耳朵”(阿美人向戀人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而同學們與團員們一起合作演出的《I’m yours》將兩岸同胞完全融在了一起,大家唱啊跳啊,繪聲繪色的表演將晚會推向了另一個高潮。學院的一個學妹激動地說:“雖然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與臺灣少數民族的同胞們接觸,但真的不陌生,感覺很親切,很喜歡他們的表演,真誠又有活力。”
演出結束后,田團長將象征臺灣少數民族14個族群的摩天輪贈與學院和全國臺聯。禮物雖小,傳遞著的卻是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對大陸同胞的深切情意與祝福。
交流時間雖不長,卻在每個人的心里種下了期望的種子,期待兩岸親人下次的相聚。
在黔江區(qū),歌舞團與當地的同胞土家族、苗族同胞進行聯歡演出。演出10時開始,8時30分,團員們就已到達黔江區(qū)大眾廣場休息室,做聯歡前的準備活動。都說春寒料峭,還是露天表演,但團員們絲毫沒有怯寒,換好服裝道具,認真彩排起來,平日里幽默搞笑的田團長也嚴肅起來,一遍遍幫團員們彩排舞蹈動作,叮囑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10時,聯歡活動準時開始,歌舞團與黔江區(qū)少數民族的演出團隊第一次親密“接觸”。在舞臺上,仿佛是失散已久的親友再次相聚在一起,完全沒有陌生感,兩岸少數民族鄉(xiāng)親用自己獨具特色的舞蹈與歌聲,展現著各自對自己民族文化藝術的熱愛。歌舞團對重慶少數民族同胞的表演津津樂道,重慶少數民族表演團的演員們對來自海峽對岸同胞們的表演更是贊賞不已。一名前來觀看演出的鄉(xiāng)親激動地說:“海峽隔不住我們的心,有了這份心,團圓的日子不會遠的!倍锨^眾持續(xù)不斷的掌聲足以證明演出的精彩與成功。
在臨別黔江返回重慶主城的午宴上,團員們依依不舍,幾次唱響“我們都是一家人”,以此表述對陪同人員及鄉(xiāng)親們的不舍之情。雖然只相處了短短一天半,但大家都傾注了全部的感情。團員林孟翎動情地說“我喜歡這里的山,這里的人,山里人的質樸純真讓我會一直想念這里,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
精典的“渝臺少數民族歌舞晚會”
當嘉陵江遇到日月潭水,會激起怎樣的浪花?
對于歌舞團的團員們來說,這次的大陸之旅,最重要的就是4月12日晚上在南岸藝術中心與重慶少數民族歌舞團合作上演的這場“渝臺少數民族歌舞晚會”。
一下午的彩排時間,團員們要與重慶少數民族藝術團的演員們交叉排練,團員們的認真細致再一次打動著在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他們將每一次彩排都試做正式的演出,由于表演曲目眾多,需要團員輪番上陣,這不僅考驗著大家的體力,同時也考驗著大家對時間的把握,因為每一次表演身著的服裝道具都不一樣,團員們要保證上一個演出還未結束的時候就準備好下一個表演時的服裝道具,這對專業(yè)的演員都是一種考驗,更何況是非專業(yè)的、平均年齡已近60歲的團員們。整個后臺氛圍繁忙卻有序,上妝、著裝、練嗓,每一位團員都在給自己上弦,這是一種態(tài)度,亦是一種精神,更是對傳承自己族群文化藝術的使命感和責任。田團長恐怕是整個下午最辛苦的人了,為了晚上更完美的演出效果,除了臨時換掉一個節(jié)目,有幾支舞蹈在編排上也做了改動,團員們要在短短幾次排練中就要記住新動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聽不到一句怨言,每一位團員都很配合,一次次、一遍遍,直到排練出理想的效果……
下午6時,簡單的用過晚餐,忙碌了一個下午的團員們進入準備狀態(tài)。此刻,合作伙伴重慶少數民族各藝術團的演員們也“整裝待發(fā)”。也許是為了緩和后臺緊張的氣氛,不知是誰起了個頭,兩隊的演員們飆起了歌兒,比比誰的嗓門兒亮,看看誰的感情更投入。就是這不刻意的“碰撞”,一下子拉近了兩岸少數民族同胞的感情,大家開始有了質上的交流,沒有了一開始的拘謹,話語也就多了起來:“你們的服裝真好看!”“你們這的小姑娘長得真的很美耶!”“妹妹,我可以跟你合張影嗎?”“我們還是第一次跟臺灣的少數民族一起演 出,你們的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嗎?”臺灣的團員一一解答他們的問題,重慶的團員逐個為他們解惑,這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溫馨畫面,叫人不得不感動。兩岸同胞本就是一家,就算相隔再久再遠,也割不斷這血脈親情,手足情深。
晚上8時,“渝臺少數民族歌舞晚會”在南岸藝術中心上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重慶市委常委、統戰(zhàn)部部長范照兵,臺灣女企業(yè)家協會理事長馬愛珍等領導與上千名觀眾一起分享了這場視覺盛宴。
依舊是以《歡樂的聚會》拉開演出序幕,伴隨著臺灣少數民族的音樂,踏著歡快的舞步,團員們身穿代表14個族群的服飾,用最傳統和直觀的表達方式,向大陸的同胞原汁原味地演繹著臺灣少數民族各族群在與親人相聚時的喜悅之情――
豐年祭是臺灣少數民族中阿美人重大的慶典活動,每年農歷八月莊稼成熟的季節(jié),就是豐年祭慶典的開始,族人們衣擺上的鈴鐺隨著豐年祭的到來,響遍了阿美人一個又一個部落。長老、報信使者、姑娘和年輕的媳婦兒哼著族群的歌謠,踩著輕快的舞步,再現阿美人豐年祭時歡慶豐收的場景……鄒人信仰的《神樹》、泰雅人美妙的《泰雅之戀》、卑南人奔放的《花環(huán)舞》,以及貫穿其中的重慶土家族演員們表演的《嬌阿依》、《擺手舞》、《八寶銅鈴》等。整臺晚會少有伴奏,藝術家們用純正的嗓音和鮮明的肢體語言向大陸同胞傳遞著寶島的熱情,臺灣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情。
節(jié)目最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更是熱潮四起。梁國揚與有幸的觀眾一起被邀上舞臺,與兩岸藝術家們牽手跳起了圓圈舞,在無言勝有言、高潮迭起的氛圍中,歌舞晚會圓滿落幕。演出非常成功!團員們繃了許久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下來,每個人臉上都有無法掩飾的興奮與喜悅。對于團員們來說,能將自己族群的藝術以如此直觀的方式展現給大陸的同胞,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美不勝收的渝川參訪
在重慶黔江區(qū),歌舞團與一起前往黔江區(qū)參訪的臺灣少數民族長老團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款待,黔江區(qū)政協主席陳珍明設宴為兩個團接風洗塵。飯后,熱情活躍的歌舞團團員們上臺表演了臺灣少數民族的傳統歌謠,以表達對接待人員的感謝。
在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團員們隨著導游的解說,完全沉醉其中。也許是同為少數民族,他們對大陸的少數民族文化很感興趣。團員們對館中陳列的很多物品也并不陌生?吹酵良易宓霓r具、服飾與一些習俗,阿美團員林憲忠激動地說,這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情,織布上的圖案與我們族群的幾乎一樣!
離開博物館,團員們來到土家水鄉(xiāng)濯水古鎮(zhèn)。有著濃郁的渝東南古鎮(zhèn)特色的小巷,處處留下了團員們歡愉的身影。團員們對身邊的一切都感覺新奇無比,對導游身上的土家族服飾更是喜愛有加,紛紛與其合影留念,有的團員則干脆借來導游身上的裝飾,戴在自己身上,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
吸引團員們的除了精美絕倫的土家族服飾,還有古鎮(zhèn)保存完好的建筑,每一處建筑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扇門窗都是一門藝術,而當地的各色小吃如米豆腐、擔擔面、糍粑、香辣串兒……讓大家大飽口福,辣到直呼過癮!一條小巷走下來,歌舞團隨團記者陳樹山說出了大伙兒的心里話:這里山美人美,鳥語花香,真宜居呀!
回到重慶市區(qū),團員們最期待的就是觀看國粹川劇變臉了。在重慶市川劇院劇場,大飽眼福的團員們對川劇演員精湛的表演技藝贊嘆不已,繪聲繪色的川劇表演逗得大家笑聲不斷。
雖然當天山城下起了蒙蒙細雨,卻一點也沒減少市民對臺灣少數民族的好奇與關注。前來參觀展覽的市民徐先生是一名已經退休的醫(yī)生。他說,雖然兩岸阻隔了這么多年,在電視上也看到過不少臺灣少數民族的表演,但還是想了解臺灣少數民族人民實實在在的生活狀態(tài),與大陸少數民族生活方式的區(qū)別。通過這次展覽,對臺灣少數民族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感覺臺灣還是很不錯的,爭取在有生之年親自去看一下,切身感受一下寶島的人文風情。
還在重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讀大一的鄭媛玉是學校組織前來參觀學習的學生。說起緣何能夠參觀此次展覽,鄭媛玉說,是學校組織的,同學們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展覽,都很感興趣,大家都很希望能來參加,但因名額有限,很多同學都來不了,后來因為有一位老師臨時來不了,這才通知她。她特別激動,早飯都沒吃,很高興地來了。仔細參觀完整個展覽,鄭媛玉感觸很多。她說,臺灣少數民族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他們的文化、語言都吸引著她,他們有的族群人很少,只有幾百人,但還能保留自己原始的的文化跟語言,這很不容易,希望他們能將自己族群的文化、藝術、語言一直傳承下去。
為了讓團員們對重慶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主辦方特意安排大家游覽重慶城區(qū)幾個著名景點。位于重慶市核心商圈濱江地帶的洪崖洞是重慶人的休閑勝區(qū),她以2300年前的巴渝勝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于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更有精美絕倫的民間手工藝作品吸引大家的目光。短短半個小時,團員們便正收獲滿滿,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挑選到自己心儀的手工藝品,滿心歡喜地展示給同伴欣賞。
解放碑是重慶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在她周圍發(fā)展起來的商業(yè)和娛樂中心地帶成為重慶的城市經濟心臟。有趣的是,團員們對繁華的商場并沒有過多的興趣,卻對一家正宗的酸辣粉熱衷不已。對于習慣食甜、口味清淡的臺灣人來說,這又麻又辣的酸辣粉對他們絕對是感官上的巨大挑戰(zhàn)。一開始只是幾個敢于嘗試的團員大飽口福,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隨后,大家都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紛紛排隊購買,場面很是壯觀……只見頭目邱永寬老人已被辣的滿頭是汗,還不忘對工作人員直豎大拇指,夠味,夠好吃!
古鎮(zhèn)磁器口,也讓團員們流連忘返。這里的每一家手工藝品小商店都抓住了他們的眼球。精致的手工藝品、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意作品,讓大家愛不釋手。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因時間關系,團員們只參觀了佛教圣地之一寶頂山石刻。參觀過程中,團員們認真聽取導游的講解,在驚嘆古人驚人的智慧與精湛的雕刻技藝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心靈接受一次純凈的洗禮。隨后,藝術團前往四川成都。
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之一,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組成。因為是早上游覽,此時巷子里還沒多少游客,平日喧鬧的小巷便增添了幾分清幽之感,古香古色的布景,不禁讓人聯想起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身影。團員阿福說,“這么清靜幽雅的地方,在臺灣是沒有的,我覺得成都真的是一座很休閑的城市,在這里生活的人們肯定沒有太多的壓力,這跟臺北的快節(jié)奏生活完全相反,我喜歡!”在這里,團員們還遇到了一位擅長取耳(掏耳朵)的老師傅,老師傅一家五代可都是憑著這絕活手藝吃飯呢!光聽說這過程就絕對的舒服。田團長還第一個上去,親身體驗了一把,看著田老師享受的表情,大家紛紛想要享受享受這回到臺灣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的待遇。一時間,竟把本就窄小的巷子給擠個更加“窄小”。
在成都,杜甫草堂被譽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圣地”,歷經宋、元、明、清多次修葺,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古樸典雅的建筑、清幽秀麗的園林景觀感染著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如此美景,怎能錯過!伴著咔咔的快門兒聲,草堂院內,團員們沉醉其中,將自己的身影鑲在這如夢如幻的景中。
“在如此陶醉人心的環(huán)境中,杜爺爺想不創(chuàng)作出杰出的詩作都不行呀!”團員雅文感嘆道,“真的是太美了!此情此景,都讓我有點邁不動步子了,不是走不動,是不想走!”
在草堂院內一條小道邊的石頭上,細心的團員發(fā)現了一首詩,是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有人動情地朗讀起來,“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試想,即便是后人雕刻上去的文字,但在杜甫草堂里出現,何嘗不是顯現著臺灣人民對祖國大陸深深的“鄉(xiāng)愁”,以及大陸人民對海峽彼岸臺灣同胞的牽盼之情?
自古總是傷離別。短暫的相聚讓我們對彼此已足夠了解,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趕往成都雙流機場的途中,所有的人都沒有了剛來時的興奮與激動,每個團員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朋友的不舍、離別的無奈。車廂里,大家一遍遍、一聲聲發(fā)自肺腑的吟唱著那首“我們都是一家人”,直唱到大家相擁而泣,淚流滿面。大家彼此祝福,來年春天,不管以何種方式、不管在哪個地點,我們還能再相見。
相關熱詞搜索:交融 情意 歌舞 歌舞交融 情意交織 海峽隔不住我們的心 海峽隔不住我們的心 第710章我們準備復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