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克服中學美術教育危機的策略: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發(fā)布時間:2020-02-2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要:新課程改革,為教師以往學術本位的教學態(tài)度,帶來極大的沖擊。而這樣的學習背景又在重復著,該如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不與生活脫節(jié)呢? 關鍵字:危機;隱憂;興趣;信念;多元知識;自我充實;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042-01
零四年夏,本人大學畢業(yè)自信滿滿地進入中學任教。任教前三年,教學嚴謹,除了在班級經營上,用盡心思與體力,對于生活常規(guī)多方的要求,對于美術作業(yè)的質量與繳交作業(yè)的狀況更是在乎。每年積極參加教師進修,得以隨時關注教學上較新的教育觀念,也隨時提醒自己必須在教學專業(yè)上成長;但回到學校教學生活中,即使把新觀念與學生分享,教學方法上,仍將學生作品的提升當作美術課的教學目標,習慣性地未將理論與實際落差拉近,教學者沒有將所學知識實踐出來,陷入教學中潛藏已久的危機。
新課程改革,為教師以往學術本位的教學態(tài)度,帶來極大的沖擊;仡欁约哼^去在學校的學習中,教師傳授給我的知識,受升學與聯(lián)考的影響,與生活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令人驚心,而現(xiàn)在的我已經成為一名教師,這樣的學習背景又在重復著,該如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不與生活脫節(jié)呢?
二OO三年在本科的函授研習中,有位教授談到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所有的教育只是為了找到職業(yè)嗎?整個教育該圍繞著“人”的問題,整個教育應該思考人該怎么活!”通過李老師課的學習再次了解了在美術教學中關注的問題,也解答了長存于心的多種困惑。從知識整合的角度來說,知識本來就不該“肢解”看待。如果知識是一個“物體”,而各種學門則提供了各種角度來看待它。課程分科與各學門一樣,原本是為了讓我們探究、了解真理或知識,現(xiàn)則常造成各學科獨立,阻礙了認識知識的本來面貌;整合只不過是恢復認識知識面貌的方法,多注重各種管道的連貫。
再者,由建構的觀念來看,教學時以問題為學習的核心,經由學生主動認知,由自己經驗中建構知識的過程。
綜上所述,通過現(xiàn)階段對美術學科教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現(xiàn)就從教師自身角度出發(fā),就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內涵和素養(yǎng),談談對美術教師自身的知識內涵的理解、以及如何改進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一、美術教師應正確認識自身的知識內涵
(一)正確樹立教師個人的價值觀。就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來說,不論是學校內的事,或是指導教師,甚至是其它各校的教師,都可以作為學習的好對象。為了促進自我的專業(yè)成長,除了與校內同事分享教學心得之外,也需要不斷的進修充電。
(二)切實建立美術學科的教學信念。美術學科教學信念,一共有五個,分別為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并表達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及國民素養(yǎng)、放松學生身心、以及感受趣味性五點。
就自信心來說,在以升學為導向為主的中學,很多學生即使有良好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但是因為課業(yè)不突出,就會被認為是低學業(yè)成就的學生,對這些學生來說,他們的自信心可能會再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中被擊垮,然而,這些學生所擁有的創(chuàng)意,如果能夠加以培養(yǎng),他們未來可能都是大鳴大放藝術家,因此,美術教師應當培養(yǎng)所有學生的自信心,不論學生所展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如何,如果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對他們的未來都會有所幫助。
中學美術的教學的重點不是技巧的訓練,而是以人格養(yǎng)成為目的,因此,在教學上,就是要陶冶學生的性情,而方法就是讓學生參觀各式各樣的展覽,同時,校園布置要體現(xiàn)一定的藝術氣息,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涵養(yǎng)他們的性
情。
二、美術教師要增強常規(guī)教學知識內涵的體現(xiàn)
老師的常規(guī)教學知識,可以分為班級常規(guī)、情境知識、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三項來做說明。
(一)班級常規(guī)。在班級常規(guī)的部份,班級常規(guī)是學生在班級中,參與各項活動時候,所需要遵守的各項規(guī)則,可以分為認識學生、工作分派、下課的規(guī)則、教室內的規(guī)則四部份;老師在開學之初,就對學生說明日后使用美術教室規(guī)則,并且分配學生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將美術教室視為自己的教室,要時時維護美術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在學期中,不斷的檢視學生的行為,當學生沒有遵守規(guī)則時,立即加以指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情境知識。在情境知識的內涵上老師的知識則包括了教室內的教學情境、配合學;顒影才耪n程、與學生家長的互動三方面。教學的主要場所是在教室內,因此教室內的環(huán)境適不適合學習,也就相對的重要。教師要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將教室維持成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更有效率的學習。也可以配合學校不同的活動,安排不同的課程,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的美術設計和校園布置。
(三)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內涵上,則包含以回饋激勵學生、使用增強物、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三者。教師教學,應重視給予學生適當的回饋,最常使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投入創(chuàng)作,同時也注意到學生的生理、心理,利用不同的增強物,來激勵學生學習。同時,在課堂上,重視學生學習美術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對低學業(yè)成就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當學生都能夠得到成功的學習經驗時,學生也能獲得自信心,而且生活中不在只有挫敗感,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三、反思與建議
綜合了解,即美術教師應該要學會轉化、整合這些多元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說,美術教師應該要多方面的培養(yǎng)自己的學科教學知識,才有能力設計適合學生和教學情境的課程,如此一來,美術教師才能夠適應多變的教學環(huán)境,并且多觀察、多反省自己,才能夠不斷的自我充實。
(一)在教師自身的知識上,在師資培訓的過程中,要增加反思的機會,因為唯有透過反思,才能夠理清教師的價值觀,同時,讓教師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
(二)在學科教學知識上,可以安排多樣的教學方法訓練課程,逐步引導教師設定合宜的教學信念。
“終身學習”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教師學習,也不再是新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即便教師已經進入了經驗教師,或是專家教師的階段時,更必須要透過反思,來提升自我知識的質量,否則教師徒具實踐經驗,其教學知識只會淪為表面的理解,而不是可以運用自如的知識,最終無法實現(xiàn)對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學生的培養(yǎng)。
相關熱詞搜索:試論 克服 美術教育 試論克服中學美術教育危機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觀念影響教育實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