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烤工段干燥工藝參數對煙葉鉀含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8-24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摘 要:為研究打葉復烤干燥過程及干燥工藝條件對煙葉鉀含量的影響,選擇干燥一區(qū)至三區(qū)溫度、排潮風門開度、新風風門開度等9個因素,采用均勻設計法設置了10種不同的工藝參數組合,對河南商丘B(yǎng)2F、C3F混打煙葉進行處理,采用AA3連續(xù)流動分析儀測定干燥前后樣品鉀含量。結果表明,干燥后煙葉鉀含量呈現顯著降低趨勢,變化幅度在1.4%~12.8%之間;干燥工藝條件對鉀含量的變化幅度有顯著影響,其中干燥一區(qū)溫度和新風風門開度、二區(qū)排潮風門開度、干燥三區(qū)溫度和排潮風門開度是影響鉀含量變化幅度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煙葉復烤;工藝參數;鉀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07
鉀是煙株中含量最豐富的陽離子,是煙草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鉀含量高的煙葉色澤呈深桔黃色,香氣足,吃味好,富有彈性和韌性,填充性好,燃燒性和陰燃持火力好,因此,煙葉中的鉀含量常被視為評價煙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鉀含量與煙葉類型、品種、部位等因素有關[1-3]。目前,提高煙葉鉀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變土壤結構和施肥情況上[4-6],而在煙草加工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方面的研究報道卻很少。打葉復烤干燥段是煙草加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研究了干燥工藝參數對鉀含量的影響,以期了解干燥前后鉀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為合理設置工藝參數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河南商丘B(yǎng)2F、C3F混打煙葉。
1.2 設備與儀器
天昌國際煙草有限公司6 000 kg打葉復烤線(美國Proctor公司);AA3連續(xù)流動分析儀(德國BRAN+LUEBBE分析儀公司);CS101-2D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外合資重慶四達實驗儀器有限公司);JA2003電子天平(感量:0.001 g,上海天平儀器廠)。
1.3 試驗方案
1.4 取樣、檢測
每次參數設定完并待設備運行穩(wěn)定后,根據工藝停留時間,分別在干燥機進料端兩側和冷卻區(qū)兩側取樣點取樣,經適當時間間隔后重復取樣。每個參數組合重復取樣3次,進、出口端各取6個樣品。采用AA3連續(xù)流動分析儀測定樣品中鉀含量[8],取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干燥前后煙葉鉀含量數據,用出口端數據減去進口端數據表示干燥前后煙葉鉀含量變化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干燥前后煙葉鉀含量的變化趨勢
2.2 回歸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1)干燥后煙葉的鉀含量呈現顯著降低趨勢,這種變化對煙葉燃燒性有不利影響。
。2)鉀含量的變化程度與干燥工藝條件有關,其中影響較大的參數包括干燥一區(qū)、三區(qū)溫度,一區(qū)新風風門開度和二區(qū)、三區(qū)排潮風門開度。隨著干燥溫度升高、排潮風門開度增大,變化幅度增大;隨著新風風門開度增大變化幅度降低。
燃燒性是反映煙葉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鉀含量是影響煙葉燃燒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此,通過研究掌握干燥前后煙葉鉀含量的變化趨勢,以及工藝條件對鉀含量變化的影響規(guī)律,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干燥工序對煙葉燃燒性的影響,為合理制定打葉復烤干燥段工藝條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閆克玉,趙銘欽.煙草原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09-111.
[2] 齊永杰,周華,陳子楓,等.煙葉中鉀含量變化規(guī)律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19):8 127-8 128.
[3] 葉協鋒,楊超,劉國順,等.煙草鉀素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4(11):15-l9.
[4] 孫公,楊樹林.土壤養(yǎng)分與烤煙化學成分含量間的關系[J].煙草科技,2008(8):58-62.
[5] 程輝斗,溫永琴,陸富,等.土壤供鉀水平與云南烤煙含鉀量關系的研究[J].煙草科技,2000(3):41-43.
[6] 曹志洪,胡國松,周秀如,等.土壤供鉀特性和烤煙的鉀肥有效施用[J].煙草科技,1993(2):33-37.
[7] 劉振學,黃仁和,田愛民.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5:56-69.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YC/T 217—2007 煙草及煙草制品 鉀的測定 連續(xù)流動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9] 董秀玥.配對T檢驗與成組T檢驗優(yōu)選方法研究[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0,23(1):11-14.
[10] 陳少卿,陳青麗.單因子方差分析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與化工標準與質量,2006(7):27-30.
[11] 白秀琴,李瑞閣.多元回歸分析方法應用實證分析與比較[J].河南科學,2010,28(9):1 083-1 088.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