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政治考前復習

發(fā)布時間:2020-11-19 來源: 工作計劃 點擊:

 一、貨幣

 1.商品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

 (1)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2.貨幣及其職能

 (1)概念: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3)貨幣的職能: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基本職能之外,還有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

 注:貨幣的本質決定了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xiàn)。

 3.紙幣的含義、優(yōu)點及發(fā)行規(guī)律

 (1)含義:國家(或某些地區(qū))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優(yōu)點:成本低,易于保管、攜帶和運輸,又可避免鑄幣的磨損。

 (3)紙幣發(fā)行規(guī)律:紙幣的發(fā)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過多易導致通貨膨脹,過少易導致通貨緊縮。

 4.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1)利

、偃嗣駧派凳怪袊M者能夠買到價格便宜的進口商品。

、谌嗣駧派凳蛊髽I(yè)進口商品可節(jié)省費用。

 ③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老百姓購買外國商品或出國的成本下降。

 (2)弊

 ①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價格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出口貿易更加困難,增大國內就業(yè)壓力。

 ②人民幣升值使外商在中國市場的實際購買力受到損失,影響外來投資。

 5.匯率與幣值的變化比較

 外幣

 本幣

 外幣幣值

 本幣幣值

 外匯匯率

 本幣匯率

 不變

 更多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不變

 更少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變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變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6.樹立準確金錢觀

 對待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二、價格

 1.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大于求,價格降低,處于買方市場。供小于求,價格上漲,處于賣方市場。

 注:供求關系不能決定價格,只能影響價格。

 (2)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一般來說,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3)其他因素:國家宏觀調控、紙幣的發(fā)行量、人們的消費心理。

 2.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2)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3)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4)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社會勞動生產率無論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

 3.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僖话阏f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诓煌唐返男枨罅繉r格變動的反應水準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巯M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僬{節(jié)生產規(guī)模。

、谔嵘齽趧由a率。

、鄞偈蛊髽I(yè)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4.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及表現(xiàn)形式

 (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xiàn)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三、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經濟發(fā)展水平。

 (2)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偈杖胧窍M的基礎和前提。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但取決于當前的收入,也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凵鐣傮w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別的大小有密切關系。

 (3)主要因素之二:是物價總體水平。

 (4)消費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2.消費類型

 (1)按消費對象: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交易方式: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3)按消費目的: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fā)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是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shù)。它反映了貧困與富裕的水準。

 (2)消費結構:主要受產業(yè)結構、居民收入、消費品價格以及人口數(shù)量和結構的影響。

 (3)消費結構的變動,國際上通常引用“恩格爾系數(shù)”加以說明。一般地說,這個系數(shù)越大,表明消費結構層次越低,而系數(shù)越小,表明消費結構層次越高。

 4.樹立準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

 易錯點 1.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下跌就是通貨緊縮

 提示:只有全面、持續(xù)的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同樣,通貨緊縮表現(xiàn)為物價持續(xù)跌落,但物價跌落未必是通貨緊縮。

 易錯點 2.人民幣匯率越高越好

 提示:人民幣匯率升高,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擴大對外投資,但會導致出口產品價格升高,不利于擴大出口。所以必須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

 易錯點 3.物價水平越低,人們的消費水平越高

 提示:影響人們消費水平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經濟發(fā)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條件下,物價水平降低才有利于提升消費水平。

 易錯點 4.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要好

 提示:通貨緊縮使物價普遍下降,雖然在一定水準上對消費者有好處,但從長遠看,物價總水平持續(xù)普遍下降,會使企業(yè)利潤減少,影響企業(yè)正常發(fā)展,不利于經濟的長遠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通貨膨脹引起物價上漲,也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梢,二者都會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政府必須采取適當?shù)恼呖刂曝泿攀袌隽魍?使之與市場需要量大體平衡,以防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出現(xiàn)。

 易錯點 5.恩格爾系數(shù)越低表明家庭食品支出總量減少

 提示:恩格爾系數(shù)表明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恩格爾系數(shù)降低,意味著家庭食品支出比重降低,但是因為人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提升,并不意味著用于食品支出的總量減少。

 易錯點 6.貸款消費就是超前消費

 提示:貸款消費不等于超前消費。在對自己的預期收入作出準確估計,符合自己償還水平的條件下,貸款消費有利于提升消費質量,不是超前消費。在有效需求不足、買方市場的條件下理應鼓勵。

  常考點 1.貨幣及其職能

 結合具體材料往往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執(zhí)行職能的形式(觀點中的貨幣或現(xiàn)實的貨幣。)

 【典例 1】

 (2010 年山東基本水平測試,20)小剛領到 2000 元工資后,去書店買了一本標價為 30 元的書,然后補交了 500 元房租。在小剛的活動中得到體現(xiàn)的貨幣職能是(

 )

、賰r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貯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貨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貨幣職能的分析、判斷水平。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區(qū)分判定貨幣的五種職能。小剛領到的 2000 元工資和補交的 500 元房租是貨幣執(zhí)行支付手段職能;小剛到書店買了一本標價為 30 元的書是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①②④符合題意。答案為 B。

 ?键c 2.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從近三年的高考題可看出,商品的價值量常以計算題形式出現(xiàn),并且難度較大,對此必須注意解法、增強訓練。

 【典例 2】

 (2010 年新課標卷文綜,12)按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xié)議,成員國 90%的貿易商品實行零關稅。如果以前一件 10 人民幣元的 M 商品出口到某東盟成員國 N 國的關稅為 5%,本外幣間的匯率為 1∶8。2010 年該商品實行零關稅,中國生產 M 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升 25%,其他條件不變,則一件 M 商品在實行零關稅之前和之后出口到 N 國的價格用 N 國貨幣單位表示分別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稅收、匯率和勞動生產率等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調動和使用知識的水平,而且對學生的計算水平提出了極大的要求。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教材中的相關基礎知識,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則容易失分。解答此題需分兩步完成:(1)實行零關稅前,“本外幣間的匯率為 1∶8”,價值 10 人民幣元的 M 商品就需要 80 個單位 N 國貨幣;又因為“關稅為 5%”,所以,出口到 N 國的價格用 N 國貨幣單位表示為:80(1+5%)=84。(2)實行零關稅后,“中國生產 M 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升 25%”,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所以,原來價值 10

 元(人民幣)商品的新價值為:10/(1+25%)=8 元;另外,“本外幣間的匯率為 1∶8”,不再交關稅,所以,出口到 N 國的價格用 N 國貨幣單位表示為:8×8=64。答案為 C。

 ?键c 3.外匯與匯率

 結合情景材料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匯率的變化、影響及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的意義。

 【典例 3】

 (2010 年江蘇單科,7)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牌價顯示:2007 年 8 月 24 日,100 美元兌換 756.91 元人民幣;2010 年 5 月 4 日,100 美元兌換 682.65 元。這個變化表明(

 )

 A.人民幣匯率跌落,美元貶值

 B.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D.美元匯率跌落,人民幣升值

 解析:本題考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的知識。題干中相同數(shù)量的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數(shù)量在減少,說明相對人民幣來說,美元匯率跌落;相對美元來說,人民幣匯率升高。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據(jù)此可知 A 中“人民幣匯率跌落”的說法錯誤;B 中“美元升值”的說法錯誤;C 說法完全錯誤。答案為 D。

 ?键c 4.價格與需求

 價格與需求的關系問題考查力度增大,且注重經濟學知識與數(shù)學知識的有機結合,并多以圖表(尤其是坐標圖)題的形式出現(xiàn)。

 【典例 4】

 (2010 年山東文綜,19)甲商品價格(P 甲 )與乙商品需求量(Q 乙 )之間存有如下圖所示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準確的是(

 )

、偌咨唐返男枨罅渴芤疑唐穬r格的影響 ②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乙商品價格下降 ③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們對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兩種商品都能夠滿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根據(jù)圖示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水平,題目有一定難度。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從圖中判斷出甲乙兩種商品之間存有替代關系,否則極易錯選。從圖中所示甲商品價格與乙商品需求量之間的關系能夠判斷出,甲商品與乙商品互為替代品,所以,甲乙兩種商品在一定水準上能夠滿足消費者同一需要。若乙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乙商品的需求量,轉而消費甲商品,導致對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情況則相反?梢,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價格的影響,①④準確切題。因為甲乙互為替代品,若甲商品價格上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會增加對乙商品的需求量,這并不會使乙商品價格下降,相反,乙商品價格還可能上升,故②不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們對乙商品的需求量應減少,而不是增加,故③不選。答案為 B。

  選題表

 ?键c

 題號

 難易度

 貨幣的職能

 1

 易

 紙幣發(fā)行規(guī)律

 2

 中

 外匯與匯率

 3

 中

 影響價格的因素

 4

 易

 價格與需求

 5

 中

 消費結構

 6

 易

 影響消費的因素

 7

 難

  1.發(fā)改委決定 2010 年 12 月 22 日零時起汽、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上調 310 元與 300 元,調整后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 7 720 元和 6 980 元。此時貨幣在汽、柴油供應價格中(

 )

、賵(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 ②是觀點中的貨幣 ③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 ④是現(xiàn)實的貨幣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假定某國 2010 年度社會產品的總量為 100 萬件,每件售價為 10 元,一年內貨幣流通次數(shù)為 5 次。2011 年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為了降低物價,該國少發(fā)行了 20 萬元貨幣,那么 2011 年該商品的價格是(

 )

 A.9 元 B.11 元 C.8.5 元 D.12 元

 3.中、日匯率變化情況

 2010 年 5 月 12 日

 2010 年 11 月 12 日

 日元

 人民幣

 日元

 人民幣

 100 元

 7.2 元

 100 元

 8.04 元

  下列理解符合這次匯率變動的影響的是(

 )

、俾眯猩纾焊叭毡韭糜尉路團費報價半年漲近三成②對外勞務輸出公司:對去日本務工的人來說,就等于漲工資了 ③留學生:赴日留學成本將減少 ④海關:日本對我國出口將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讀下表,你認為 LED 燈比白熾燈貴的根本原因是(

 )

 名稱

 白熾燈

 節(jié)能燈

 LED 燈

 單個生產成本

 1 元

 13 元

 33.6 元

 平均壽命

 1 000 小時

 6 000 小時

 50 000 小時

 5 萬小時費用

 2 250 元

 1 107 元

 171.1 元

  A.社會勞動生產率高 B.社會勞動生產率低

 C.個別勞動生產率高 D.個別勞動生產率低

 5.下面是 N 商品的需求量隨著 M 商品的價格變動而發(fā)生變化的示意圖,假定 M 商品是汽油,那么 N 商品最有可能是(

 )

  A.天然氣 B.汽車 C.潤滑油 D.電動車

 6.2010 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為 43.1%,比 2009 年上升 0.1 個百分點。城鎮(zhèn)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為 36.3%,比 2008 年上升 0.5%個百分點。2010 年城鄉(xiāng)恩格爾系數(shù)罕見上升,這說明(

 )

 A.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B.居民消費結構改善

 C.食品支出比重增加 D.生存性消費占主導

 7.材料一 2010 年 12 月 15 日,央行發(fā)布《2010 年第 4 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

 表一:物價預期指數(shù)

  表二:收入預期指數(shù)

  注:最新調查顯示,2010 年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為 104,比二季度下降了 5 點。

 材料二 2010 年 10 月 27 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全文公布,《建議》從十個方面強調了下一步需要認真抓好的工作,其中,擴大內需排在首要位置,而且這也是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第一次在 5 年規(guī)劃建議中獨立成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經濟信息?

 (2)結合上述材料,請你就“十二五”期間政府擴大內需戰(zhàn)略的實施提出自己的建議。

 專題二 生產、勞動與經營

  一、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

、偕a決定消費的對象。

 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凵a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苌a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傧M是生產的目的。

、谙M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巯M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xiàn),能帶動一個產業(yè)甚至幾個相關產業(yè)的出現(xiàn)和成長。

、芟M為生產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提升勞動力的質量,提升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注:科學、合理、適度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動生產發(fā)展。

 2.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有和發(fā)展的基礎。

 (2)這是由我國現(xiàn)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的。

 (3)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4)意義

、僦挥写罅Πl(fā)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诓拍軘[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tài),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fā)達國家的差別,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鄄拍艹掷m(xù)增強綜合國力,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3.公有制為主體

 (1)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

 (2)組成

、賴薪洕(國民經濟支柱;起主導作用,其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控制力上;國家所有)。

、诩w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

、刍旌纤兄平洕械膰谐煞趾图w成分(重要組成部分)。

 (3)地位體現(xiàn)

、俟匈Y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4.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

 (1)含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有)的公有制形式。

 (2)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控制力上,即體現(xiàn)在控制國民經濟發(fā)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tài)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水平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5.非公有制經濟

 (1)存有形式

、賯體經濟。

、谒綘I經濟。

、弁赓Y經濟。

 (2)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作用:在發(fā)展商品生產、促動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yè)、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企業(yè)與勞動者

 1.公司

 (1)含義: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法人。

 (2)特點

、儆煞ǘ〝(shù)額的股東出資,以股份形式成立。

 ②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等優(yōu)點。

 (3)主要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組織機構

 ①內容: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和監(jiān)督機構。

、诟鳈C構之間權責明確、互相制衡,有效地提升公司的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使公司的發(fā)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2.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準確的經營戰(zhàn)略,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2)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水平,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等手段,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形成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yè)形象,打造品牌。

 3.企業(yè)兼并與企業(yè)破產

 (1)兼并的意義

、贁U大優(yōu)勢企業(yè)的規(guī)模。

、谠鰪妰(yōu)勢企業(yè)實力。

、厶嵘髽I(yè)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

、苡欣诖賱訃医洕l(fā)展。

 (2)破產的意義

、儆欣趶娀髽I(yè)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yè)改善經營管理,提升企業(yè)競爭力。

、谕ㄟ^企業(yè)破產,即時淘汰落后的企業(yè),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yè)結構的合理調整。

 4.就業(yè)

 (1)意義:就業(yè)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解決措施

、購狞h和政府的角度:黨和政府要大力發(fā)展經濟,努力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實施積極的就業(yè)政策,增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yè)機制,擴大就業(yè)規(guī)模,改善就業(yè)結構。

、趶膭趧诱呓嵌龋簞趧诱咭獦淞蚀_的擇業(yè)、就業(yè)觀。要努力學習,提升勞動技能和素質,積極主動地適合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5.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

 (2)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jù)。

 (3)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通過投訴、協(xié)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

 三、銀行與投資

 1.儲蓄存款

 (1)利息: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2)種類:當前,我國的儲蓄主要有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兩大類。

 2.我國商業(yè)銀行及其主要業(yè)務

 (1)含義:商業(yè)銀行是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fā)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yè)務,并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yè)務

、俅婵顦I(yè)務(基礎業(yè)務)。

、谫J款業(yè)務(主體業(yè)務,是營利的主要來源)。

、劢Y算業(yè)務。

 3.股票

 (1)含義: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它代表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

 (2)收入

、俟上⒒蚣t利收入,它來源于企業(yè)利潤。

、诠善眱r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3)特點:收益高、風險大、流動性強。

 (4)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

 4.債券

 (1)含義: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的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

 (2)組成:期限、面值、利率和償還方式。

 5.投資理財?shù)耐緩胶驮瓌t

 (1)途徑:便捷的投資——儲蓄存款;高風險、高收益同在的投資——股票;穩(wěn)健的投資——債券;規(guī)避風險的投資——商業(yè)保險。

 (2)原則

 ①注意投資的回報率,風險性。

、谧⒁馔顿Y的多樣化和流動性。

、弁顿Y要根據(jù)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芡顿Y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

  易錯點 1.刺激消費、擴大內需與勤儉節(jié)約是相互矛盾的

 提示:擴大內需的實質是拓寬國內市場,培育消費熱點,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勤儉節(jié)約的實質是一種艱苦奮斗、克勤克儉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主要把有限的資金、資源用在發(fā)展上。二者在本質上并不矛盾。

 易錯點 2.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完全平等

 提示:在所有制結構中,二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體,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競爭中,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利于實現(xiàn)二者的相互促動、共同發(fā)展。

 易錯點 3.企業(yè)兼并能擴大規(guī)模,規(guī)模越大效益越好。所以只要實行兼并,就能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

 提示:企業(yè)兼并能擴大企業(yè)的規(guī)模,但是企業(yè)兼并應遵循價值規(guī)律,以市場運作為基礎,以提升經濟效益為根本目標。企業(yè)的規(guī)模與其經濟效益并不成正比,企業(yè)經營成功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兼并并不是提升其經濟效益的必要條件。

 易錯點 4.訂立勞動合同與自主擇業(yè)相矛盾,會妨礙人才的自由流動

 提示:(1)在訂立勞動合同之前,用人單位有選擇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也有選擇職業(yè)的權利,經過雙方的雙向選擇,才能達成協(xié)議。這與勞動者根據(jù)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yè)并不矛盾。

 (2)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不但不會妨礙人才的流動,而且還能夠促動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易錯點 5.任何保險都是市場行為,要遵循個人意志,體現(xiàn)等價交換

 提示:要把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區(qū)分開來,商業(yè)保險遵循個人意志,體現(xiàn)等價交換原則;社會保險是政府行為,體現(xiàn)國家意志,具有強制性。

 易錯點 6.存款儲蓄越多越好

 提示:(1)該觀點片面。

 (2)在經濟過熱時,擴大存款儲蓄規(guī)模,有利于抑制社會總需求,促動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存款儲蓄過少,反而對經濟降溫不利。

 (3)在經濟下滑時,減小存款儲蓄規(guī)模,有利于擴大社會總需求,促動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保持宏觀經濟穩(wěn)定;存款儲蓄過多,反而不利于拉動消費,不利于經濟回暖。

  ?键c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往往結合材料以選擇題的形式實行考查,側重于辨析二者的關系。

 【典例 1】

 (2009 年浙江文綜卷,25)手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人們對手機的功能和通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 3G(第三代移動通信)應運而生,隨著 3G 時代的到來,一個由設備生產、終端制造、信息服務構成的龐大產業(yè)鏈正在壯大。這表明(

 )

 ①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②消費量的增加帶來產品質量的提升 ③消費熱點的出現(xiàn)能帶動相關產業(yè)的成長 ④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huán)節(ji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的知識,難度適中,需要學生從題目中獲取和解讀試題信息,有針對性地調動相關的經濟生活知識,并使用這些知識作出必要的判斷。消費量的增加與提升產品質量無關,故②說法錯誤;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故④說法錯誤。答案為 B。

 ?键c 2.公司的經營與發(fā)展

 結合材料或某一公司經營成功的典型案例,設置情景,以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企業(yè)經營的相關知識點。

 【典例 2】

 (2010 年天津文綜,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很多企業(yè)面對低碳經濟的發(fā)展機遇摩拳擦掌,卻面臨資金、技術等困難。發(fā)展低碳經濟不但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心技術,不愿意轉讓。為推動企業(yè)走低碳發(fā)展之路,國家強化政策支持,包括增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研發(fā)投入抵扣所得稅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國際合作等,從而堅定了企業(yè)發(fā)展的信心。

 結合材料,使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企業(yè)面對低碳經濟發(fā)展趨勢應怎樣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

 解析:本題以企業(yè)如何應對低碳經濟的挑戰(zhàn)切入,重點考查企業(yè)經營發(fā)展的措施,要注意把《經濟生活》企業(yè)經營的知識與經濟世界化及對外開放的相關知識實行整合。依據(jù)材料可選擇企業(yè)知識樹上的如下知識要點:制定準確的經營戰(zhàn)略、抓住機遇,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水平,承擔社會責任,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zhàn)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等。回答這個問題時,學生容易遺漏知識要點。

 答案:(1)企業(yè)要利用國家宏觀調控的優(yōu)惠政策,贏得發(fā)展機遇。

 (2)企業(yè)需制定準確的經營戰(zhàn)略,在生產經營中注重節(jié)能減排。

 (3)企業(yè)要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競爭優(yōu)勢。

 (4)企業(yè)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5)企業(yè)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承擔相對應的社會責任。

 【思維拓展】企業(yè)這個行為主體是高考試題中的高頻考點,要對《經濟生活》四個單元的知識實行整合,構建出企業(yè)完整的知識樹:提升勞動生產率,調節(jié)生產規(guī)模,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商品,制定準確的經營戰(zhàn)略,抓住機遇,提升技術、管理與創(chuàng)新水平,誠實守信,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兼并聯(lián)合,應對經濟世界化的措施,科學發(fā)展的要求等知識。立足于《經濟生活》課本所有知識,靈活套用企業(yè)知識樹,結合材料作答。

 ?键c 3.就業(yè)

 以選擇題的形式結合材料考查就業(yè)觀的內容以及如何實現(xiàn)就業(yè)的知識。

 【典例 3】

 (2010 年江蘇單科,10)2010 年初,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qū)“用工荒”加劇,很多企業(yè)擁有生產訂單卻招不滿工人。下列有利于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措施有(

 )

、倬S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②政府統(tǒng)籌安排勞動者就業(yè) ③引導勞動者樹立準確的就業(yè)觀 ④增強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以沿海地區(qū)“用工荒”為切入點,考查如何解決就業(yè)問題這個社會熱點。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就業(yè)政策是勞動者自主就業(yè),市場調節(jié)就業(yè),政府促動就業(yè)。②表述錯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只能引導勞動者就業(yè)而不能統(tǒng)籌安排勞動者就業(yè);“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某些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也有某些勞動者就業(yè)觀點存有偏差、錯位的原因,還有有的勞動者自身勞動技能不高、達不到用工要求的原因。①③④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舉措。答案為 C。

 ?键c 4.投資理財?shù)倪x擇

 結合生活化情景考查人們對投資方式的理解使用以及利率的計算。

 【典例 4】

 (2010 年安徽文綜,2)風險性是居民投資理財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列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從低到高排序,準確的是(

 )

 ①金融債劵 ②企業(yè)債券 ③國債 ④股票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解析:試題取材學生家庭生活實際,考查學生調動和使用“投資收益與風險”、“股票”、“債券”等知識對家庭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大小作出準確判斷的水平。股票是高風險、高收益同在的投資方式,債券是穩(wěn)健的投資方式,所以,債券的風險總體上小于股票。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的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其中,國債以中央政府的信譽擔保、以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所以風險最小;企業(yè)債券以企業(yè)自身的經營利潤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而企業(yè)利潤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風險較大;金融債券由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fā)行,與企業(yè)債券相比,違約風險較小,但高于國債。故題中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從低到高的準確排序是③①②④。答案為 B。

 【思維拓展】本題考查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難度不大。幾種主要的投資理財產品是高考的常考點,學生在復習備考中必須從風險性、收益性、流通性等幾個方面對儲蓄存款、金融債券、企業(yè)債券、國債、商業(yè)保險、股票實行全方位的比較,形成關于投資理財?shù)耐暾闹R體系。

  選題表

 常考點

 題號

 難易度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1

 易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2

 易

 公司經營與公司發(fā)展

 3

 中

 維護勞動者權益

 4

 易

 勞動者的權利

 5

 中

 投資理財?shù)倪x擇

 6

 易

 影響公司經營成功的因素

 7

 難

  1.2010 年 1 至 11 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1640.01 萬輛和 1639.54 萬輛。繼續(xù)領跑世界。中國汽車市場的回暖主要得益于國內市場強大的剛性需求,以及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汽車消費鼓勵政策。材料說明了(

 )

、偈杖胧窍M的前提和基礎 ②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③需求量的變動會引起價格的變動 ④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西部開發(fā)十年來,青海省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fā)展,截至 2010 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全省經濟總量的 30.7%,比 2000 年提升 12.5 個百分點;個體工商戶為 11.98 萬戶,比 1999 年增長 32.4%;私營企業(yè) 1.32 萬家,注冊資金319.22 億元,分別比 1999 年增長 2.3 倍和 8.1 倍。這反映了我國的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

 )

 A.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B.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地位平等

 C.是促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D.比公有制經濟有優(yōu)越性

 3.因為方向盤氣囊以及助力轉向油管出現(xiàn)狀況,從 2010 年 11 月 8 日起,沃爾沃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開始召回 2 萬 4 千余輛缺陷汽車。對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之所以要實行召回措施,是因為(

 )

、偕唐飞a者生產質量上乘商品有利于實現(xiàn)價值 ②商品的購買者只關心商品的質量 ③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系到企業(yè)成敗 ④追求社會效益是企業(y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4.當前,勞動者權益受到侵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下列關于維護勞動者權益的說法中準確的是(

 )

 ①只有通過法律途徑才能維護勞動者權益 ②勞動者上崗必須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③發(fā)生勞動糾紛向法院起訴是維權途徑 ④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邊漫畫反映了因討薪被打的事件頻現(xiàn)報端。如重慶部分農民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因討薪遭毆打;湖北施恩多名農民工在福建討薪被打……這警示(

 )

  ①勞動者都要依法履行勞動者的義務 ②要保障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③企業(yè)經營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④企業(yè)要提升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面對儲蓄、股票、基金、國債、保險、黃金等不同方式,投資者手中的財富投向理財產品時,應該注意(

 )

、倩貓舐 ②風險性 ③多元化 ④規(gu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0 年廣州亞運會暨第 16 屆亞運會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至 27 日在中國廣州實行,中國代表團一路高歌猛進。與體育比賽同時實行的,是一場世界名牌之間的以體育營銷為武器的激戰(zhàn),賽場內外的廣告牌、運動員的裝備、電子設備上……世界名牌們見縫插針地布下自己的廣告。

 結合材料,使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中國的民族品牌如何在世界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專題三 收入與分配

  一、個人收入的分配

 1.按勞分配及其必然性

 (1)按勞分配的內容與要求:是指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shù)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按勞分配的必然性

 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②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凵鐣髁x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2.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存有于個體經濟中。

 (2)按生產要素分配: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

 3.實現(xiàn)收入分配公平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xiàn)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2)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

 4.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tǒng)一

、傩逝c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升經濟效率的保證。

、诠胶托室泊嬗忻苄,兩者強調不同的方面。

 (2)如何處理二者關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升效率,又要促動公平。

、诩纫磳ζ骄髁x,又要防止收入差別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二、國家收入的分配

 1.財政收入與支出

 (1)財政收入的構成: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和其他收入。

 (2)稅收與財政的關系: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3)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最主要原因)和分配政策。

 (4)財政支出的構成: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5)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我國財政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動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動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財政具有促動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作用。

 三、征稅與納稅

 1.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1)含義: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我國的主要稅種:增值稅、營業(yè)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稅收的基本特征

 ①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②三個特征的關系: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2.依法納稅

 (1)原因

、僭谖覈,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趪腋黜椔毮艿膶崿F(xiàn),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垡婪{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應該自覺誠信納稅。

 (2)做法

 ①增強納稅人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

、谠鰪娂{稅人權利意識。

 (3)違反稅法的表現(xiàn):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易錯點 1.勞動收入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

 提示:勞動收入未必都是按勞分配收入。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個體勞動所得與個體經濟相聯(lián)系,是勞動收入,但不是按勞分配收入。根據(jù)按勞分配的含義,按勞分配收入一定是勞動收入。

 易錯點 2.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堅持平均主義

 提示: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xiàn),它有助于協(xié)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社會和諧。平均主義是指在收入分配上搞“平均”“吃大鍋飯”,實際上嚴重挫傷了勞動者勞動的積極性,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而且平均主義不問勞動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強調報酬的均等,這實際上背離了公平原則。

 易錯點 3.“共同富裕”就是“同時富裕”

 提示:“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同等水準富裕”。想讓所有的人同時同等水準地富裕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否則只能導致“共同貧窮”。

 易錯點 4.國家財政赤字不利于經濟的發(fā)展

 提示:國家財政赤字意味著當年財政收入小于財政支出,財政支出要靠借債來維持。赤字過多可能導致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不平衡,引發(fā)通貨膨脹,不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但在市場消費疲軟、物價持續(xù)下跌、經濟發(fā)展緩慢的情況下,國家適當擴大財政赤字,發(fā)行國債,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結構的調整,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則不會引發(fā)通貨膨脹。相反,它對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還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易錯點 5.國家財政盈余必然能促動經濟的發(fā)展

 提示:(1)財政收支平衡是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財政赤字是指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

 (2)國家財政如果略有盈余,說明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資金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利用,無疑能促動經濟的發(fā)展;但如果財政盈余過多,意味著財政資金沒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則對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不利。

 易錯點 6.稅率能夠隨意改變

 提示:不能夠。稅收具有固定性。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guī)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改變。

  ?键c 1.多種分配方式

 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分配方式的辨別。

 【典例 1】

 (2010 年安徽文綜,3)李某是一國有企業(yè)工程師,去年工資收入 36 000 元,獎金 8 000 元,個人專利轉讓收入 5 000 元;其妻開一家個體雜貨店,年收入 15 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 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勞分配收入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分別是(

 )

 A.44 000 元 26 000 元

 B.36 000 元 19 000 元

 C.49 000 元 21 000 元

 D.44 000 元 11 000 元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現(xiàn)階段分配方式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難度適中。本題做錯的主要原因在于誤將獎金歸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真正理解公有制范圍內的工資、獎金、津貼屬于按勞分配是準確解答本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按勞分配存有于公有制經濟中,本題中李某的工資和獎金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所得,個人專利和出租房屋所得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開雜貨店所得屬于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故李某一家按勞分配收入為:36 000+8 000=44 000(元);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為:5 000+6 000=11 000(元)。答案為 D。

 ?键c 2.促動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也會采用主觀題形式,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考查維護社會公平的措施。

 【典例 2】

 (2010 年山東文綜,18)2010 年 3 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我們應(

 )

 A.初次分配中解決好效率問題,再分配中解決好公平問題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格局

 C.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將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農村工作上來

 D.發(fā)揮市場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礎作用,合理拉開收入差別

 解析:本題實質上考查對實現(xiàn)個人收入分配公平措施的全面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故 A項錯誤;當前,我國仍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C 項錯誤;單純的市場調節(jié)會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利于社會的公正與和諧,故 D 項不合題意;形成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格局是實現(xiàn)社會公正、和諧的重要措施,故 B 項準確。答案為 B。

 ?键c 3.財政的作用

 多以具體事例特別是中央財政支出的數(shù)據(jù)比較為載體,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財政的作用。

 【典例 3】

 (2010 年天津文綜,4)下圖所示為中央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的支出狀況。

  圖中曲線的變化,突出體現(xiàn)的財政作用是(

 )

、凫柟虈艺䴔,維護社會秩序 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調控收支水平,促使經濟平穩(wěn)運行 ④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創(chuàng)建和諧生活環(huán)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的作用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解讀圖表和理解使用知識的水平。難度中等。圖表反映的是2006~2009 年中央財政用于社保、就業(yè)、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的支出逐年增加,突出體現(xiàn)的財政作用就是健全社保體系、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②④當選;①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答案為 D。

  選題表

 ?键c

 題號

 難易度

 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

 易

 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2

 中

 實現(xiàn)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3

 中

 稅收的基本特征與作用

 4

 中

 財政支出

 5

 易

 財政的作用

 6

 中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7

 中

  1.廣東某國家控股的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三位博士合辦一家新的有限責任公司,原公司注冊 300 萬元擁有 70%的股份,三位博士以無形資產——知識擁有 30%的股份,既實現(xiàn)了科技成果的產業(yè)化,又實現(xiàn)了個人技術與國有資產的結合。這三位博士取得的收入屬于(

 )

 A.按勞分配所得

 B.按勞動要素分配所得

 C.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

 D.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

 2.胡錦濤 2010 年 4 月 27 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稱,應該持續(xù)增加一線勞動者的報酬,讓群眾體面勞動,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要想提升一線勞動者的報酬必須(

 )

 ①實行平均主義,大幅增加一線職工工資 ②逐步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健全就業(yè)保障機制 ③建立企業(y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④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A 市改革開放以來基尼系數(shù)變化情況表

 年份

 1978 年

 1990 年

 1996 年

 2005 年

 2010 年

 基尼系數(shù)

 0.19

 0.33

 0.42

 0.44

 0.48

  注:基尼系數(shù)是衡量居民收入差別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基尼系數(shù)介于 0.3~0.4 屬于相對合理區(qū)間,大于 0.4 表明收入差別較大。

 假如你是 A 市市長,你認為解決上述收入分配存有的問題最適宜的經濟措施是(

 )

 A.完善分配制度,增強市場調節(jié)

 B.提升勞動報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強化稅收調節(jié),整頓分配秩序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4.2010 年 11 月 18 日的《華夏時報》報道,七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企業(yè)在“三免三減半”政策期滿后,有望享受所得稅率在 15%的基礎上減半征收的優(yōu)惠,而這個優(yōu)惠政策也成為 2010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這說明(

 )

 A.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稅收是調節(jié)經濟的重要杠桿

 C.稅收是國家實現(xiàn)經濟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

 D.稅收具有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

 2011 年財政部門將大力增強農業(yè)的基礎地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持西部大開發(fā),加快城市化進程,通過財政支出、稅收、債務、補貼等手段支持和促動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和調整。據(jù)此回答 5~6 題:

 5.材料中的財政支出(

 )

、偈巧鐣偣┙o的一部分 ②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 ③代表著國家能夠支配的商品 ④會形成貨幣購買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材料表明(

 )

 A.財政是國家實現(xiàn)宏觀調控的強制手段

 B.國家通過財政能夠促動經濟的發(fā)展

 C.財政能夠有力地促動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

 D.財政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

 7.某職工用漫畫《他敢剪嗎?》,描述所在企業(yè)存有的某種現(xiàn)象。

  注:近幾年來,該企業(yè)的產值年均增長 11%左右,企業(yè)利潤年均增長 20%。與此同時,職工工資增長緩慢,年均僅增長 5%。

 (1)“他”敢剪嗎?請你使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

 (2)聯(lián)系(1)的結論,結合材料(注釋),請為該企業(yè)的今后發(fā)展獻計獻策。

 專題四 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調節(jié)

 (1)資源配置的手段:計劃和市場。

 (2)市場配置資源的具體運行機制

 ①價格機制。

、诠┣髾C制。

、鄹偁帣C制。

 (3)市場配置資源的優(yōu)點

 (4)市場調節(jié)的局限性

、偈袌稣{節(jié)不是萬能的。

、谑袌稣{節(jié)存有自發(fā)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弊端。

、畚:Α

 2.規(guī)范市場秩序

 (1)建立和完善市場規(guī)則。

 (2)需要法律、道德的規(guī)范和引導,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

相關熱詞搜索:考前 復習 政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