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夫婦的傳奇故事
發(fā)布時間:2018-06-2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史館里,展示著一枚“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記憶”著一對科學家伉儷的瑰麗人生。這是中國科大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懷生前榮獲的珍貴獎章,而獎章的捐贈人是他的夫人——中國科大外語教研室離休教授李佩。

這枚熠熠生輝的獎章凝聚了郭永懷一生的報國情懷,經年累月接受數以萬計后學者的觀瞻,就像火炬一樣照亮了莘莘學子的未來。而在李佩教授的心里,獎章的捐贈是“起點教育作用”。老人對于獎章價值的理解樸實無華,讓人感動——不管什么東西,只有放對了地方才能發(fā)揮它的最大價值。
在丈夫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不幸遇難48年后,2017年1月12日,99歲的李佩因病在北京去世,她曾說過“想與老郭埋在一起”。2017年4月5日,夫妻倆的合葬儀式在北京舉行。近半個世紀后,這對中國科學家夫婦終于“重逢”。
科學家伉儷不少,但郭永懷、李佩兩人的人生堪稱傳奇。合葬儀式上,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萬立駿說:“老一輩科學家甘于奉獻、不謀私利的精神令我們景仰,紀念他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比藗冏窇浿鴥深w偉大的中國心,緬懷他們對國家的無私貢獻。這對科學家伉儷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愛情,自然而然地到來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或追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郭永懷是23人中唯一的烈士。
1968年12月5日凌晨6點,一架小型飛機在北京機場降落時不幸失火墜毀。機艙內有兩具燒焦的尸體緊緊抱在一起,他們是中科院力學所的副所長郭永懷和警衛(wèi)員牟方東。當把他們分開后,兩人緊貼的胸部掉出一個完好無損的裝著絕密文件的公文包,絕密文件是從青海試驗基地帶回北京的熱核導彈試驗數據。在場所有人都哭了,周恩來總理和錢學森聞訊后也都失聲痛哭。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倆“烈士”稱號,同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
1909年,郭永懷出生于山東榮成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從小放牛拾柴,9歲才上學,他成績一直拔尖,初中畢業(yè)后考上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1931年,郭永懷升上本科后攻讀物理專業(yè),后轉到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35年畢業(yè)后,他被著名光學專家饒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時,北大停課,郭永懷被迫回到家鄉(xiāng)。他痛感中國航空工業(yè)的落后,認定學習航空工程是一條救國之路。1938年春,他前往西南聯大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二戰(zhàn)爆發(fā)后,郭永懷和幾個學友到加拿大留學,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數學碩士學位。
1946年,郭永懷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跟從馮·卡門獲得博士學位,之后到康奈爾大學工作,成為該校航空研究生院的奠基人之一。當時,美方給了他一張表,上面有一項選擇是:“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是否愿為美國服兵役?”雖然不同意就會失去涉密研究資格,但郭永懷毫不猶豫地填下“NO”。
第二年,端莊賢淑、風華正茂的李佩來到康奈爾大學工業(yè)與勞工關系學院學習。兩人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相識。對古典音樂的喜愛,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收獲了愛情。
1948年春天,他們在紐約州小城綺色佳市市政廳結婚。1951年8月,愛女郭芹降生,一家三口生活得平靜而快樂。
一個從不講,一個從不問
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議達成僑民可自由回國的協(xié)議后,錢學森便馬上回國。美國移民局派人勸說郭永懷,得到的回答也是要回國。郭永懷回國意圖一顯露,他家附近突然就有許多陌生人出沒。
第二年,大學同事為送別郭永懷舉行野餐會。郭永懷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把自己尚未發(fā)表的論文手稿全部投進了炭火堆。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郭永懷說:“為了回國,我早已把重要資料記在腦中。”
1957年,郭永懷發(fā)表署名文章寫道:“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回到祖國,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山河!
回國后,錢學森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郭永懷和錢偉長擔任副所長,力學研究所很快成長起來。而對郭永懷一家來說,那也是一段幸福的時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后,郭永懷擔任中科大化學物理系首屆系主任,李佩調到中國科大外語教研室教授英語,郭芹也上了小學。
1959年6月,蘇聯突然單方面致函中國,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數學模型和技術資料,并帶走所有技術,撤走所有專家。
1960年3月的一天,錢三強來找郭永懷,兩人在書房足足談了3小時,原來,是要他承擔自主研發(fā)原子彈的力學保障工作。正是這一次拜訪,使郭永懷的生命,和中國核武器工業(yè)永遠聯系在一起。
從那以后,郭永懷與妻子李佩的愛情不再是泛舟觀景和聆聽音樂,而是嚴守國家機密。對郭永懷為何突然忙碌起來,一個從不講,一個從不問。直至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郭永懷和錢學森等一起開心地喝酒,此時李佩才明白,這些年丈夫是為國家承擔著歷史重任。
郭永懷是農家孩子,李佩卻是京城的富家大小姐。李佩的父親李保齡是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生,回國后在開灤煤礦做工程師。1917年出生的李佩是家中長女,在北京一座花園洋房中長大。
1936年,19歲的李佩進入北京大學經濟系!捌咂摺笔伦儽l(fā),北京(時稱北平)淪陷,父母將家搬到了天津。1938年初,李佩在天津女青年會排演的戲劇《娜拉》中主演娜拉。不久,她和兩個女同學一道借錢買了3張船票,學娜拉不辭而別,遠赴昆明西南聯大。
在西南聯大,李佩曾任學生會副主席。大學畢業(yè)后,她在中國勞動協(xié)會重慶分會工作,以同情弱者的善良天性,辦起工人夜校、福利社、圖書館與托兒所。1945年9月,李佩作為朱學范的助手,一同前往巴黎參加國際工聯成立大會,并設法幫助共產黨方面的代表獲得了參會護照。1947年2月,李佩被選送到美國留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