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阿倫特筆下的艾希曼審判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1961年,阿倫特作為《紐約人》雜志特派記者前往耶路撒冷,旁聽以色列人對納粹戰(zhàn)犯阿道爾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審判。阿倫特對這次審判的評論性報道后來連載于《紐約人》,并匯集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書于1963年出版。阿倫特的報道一出,立刻引起輿論的廣泛關(guān)注,阿倫特的許多猶太朋友決意與她斷交,一些青年猶太學生強烈呼吁阿倫特發(fā)表公開聲明向猶太人道歉,部分猶太人甚至組成反誹謗協(xié)會,向人們散發(fā)駁斥阿倫特的材料,說阿倫特是猶太民族的背叛者。阿倫特的報道何以能激起如此凡響?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能獲得哪些啟迪?讓我們來看看阿倫特筆下艾希曼的故事。
艾希曼是德國納粹時期的一名特工,在大規(guī)模屠殺猶太人的行動中扮演中心執(zhí)行者的角色。1945年紐倫堡對二戰(zhàn)主要戰(zhàn)犯的審判開始后,艾希曼雖然不是主要戰(zhàn)犯,但他的名字時常在審判中被提到,這引起他的警惕,遂決定逃亡,幾度改換姓名,隱藏真實身份,在奧地利、意大利等地呆過,最后到達阿根廷定居,做過各種奇怪的工作,如伐木工、銷售代表、洗衣工、垃圾場工人等等,都是報酬極低的工作。1952年夏,他與妻子及兒女住到一起,生活雖極度貧困卻也算美滿。不久,他在阿根廷找到了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工作,最初為機械工,后來成了工頭。在第四個兒子降生后,他與妻子重新辦理了結(jié)婚登記。1960年初,在被捕的前幾個月,艾希曼與他較大的兒子一起在Buenos Aires的郊外蓋了自己的房子,那里沒有電,也沒有水源。艾希曼的生活是十分困難的。然而流亡期間(1955年)他還接受過一次德國記者的采訪,他為準備接受采訪做了訪談筆記。該訪談后來在阿根廷的一家雜志發(fā)表。據(jù)阿倫特分析,艾希曼是有意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以擺脫內(nèi)心的不安。而事實上,直到四年后,以色列特工組織才獲悉艾希曼在阿根廷活著。
1960年5月11日晚6點半,艾希曼照例乘坐公共汽車從工作地點回家,一下車旋即被三個人簇擁著,不到一分鐘即將其塞進一輛已準備好的車里。艾希曼立即認識到這些人是專業(yè)特工,因為他們未用任何不必要的暴力措施,他毫發(fā)無損。當問及他是誰時,艾希曼立刻以德語回答:“Ich Bin Adolf Eichmann!”令人驚訝的是,他又補充道:“我知道我在以色列人的手里!彼髞斫忉屵@是由于他從報紙上看到了以色列總統(tǒng)Ben-Gurion下的搜捕令。他被要求寫一份愿意接受以色列法庭審判的聲明,聲明早已準備好,只需簽名即可,然而他堅持以自己的語言另寫了一份。艾希曼在被捕后的第十天被飛機接走。事實上,以色列人幸運地抓走了艾希曼,因為等艾希曼失蹤后其妻子報了案,然而未揭露其真實身份,所以警察部門未在各關(guān)口及機場專門堵查。
艾希曼說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因為他的住處附近沒有電,也沒有水源,卻有人在那里投資建縫紉機廠,而他獲悉這些人乃是從北美來的猶太人時,便知來者不善。盡管他可以很快隱藏,但他還是想順其自然。在法庭上,他表示甘愿接受懲罰,一是因為他每念及往昔,內(nèi)心就備受良心的煎熬,不能寧靜;
另一個原因是,他有一次聽說德國青年陷于罪惡感之中,于是他感到“再也沒有權(quán)利隱藏起來”。他表示愿以被處絞刑來卸除這些無辜的德國年輕一代的心理負擔。
艾希曼審判的法律程序始自1961年4月11日,至翌年5月最終結(jié)案行刑,歷時既久。就他本人來說,他不滿法院判決,他企求正義的希望破滅;
法庭不信他的話,盡管他一直盡力講明真相。法庭不能理解他:他不是一個憎恨猶太人的人,他也從未想去殺人。他的罪來自于他的服從,而服從是官僚的美德。他的美德被納粹領(lǐng)導人濫用了。但他不是統(tǒng)治集團的成員,他是一個受害者,只有領(lǐng)袖才應當受罰。
1961年12月15日死刑宣判后,艾希曼申請上訴。1962年5月29日,當最高法院最終維持原判后,艾希曼及其家人寫信乞求以色列總統(tǒng)的特赦,以求活命;
當天總統(tǒng)收到上千封為艾希曼說情的信。5月31日,總統(tǒng)表示拒絕特赦,兩個小時后隨即行刑,艾希曼未及吃最后一餐,即赴刑場。他的律師得知結(jié)果時不在以色列,但在最后時刻,律師還是請求德國最高法院的干預以保全艾希曼的性命,但毫無結(jié)果。
艾希曼慷慨赴死。他很榮耀地走向刑場,還要了一瓶酒。牧師要為他朗誦圣經(jīng)時,他表示不需要,因為他只有兩個多小時的生命了,沒有時間去浪費。當衛(wèi)兵捆住其腿腳時,他要求松一點以便能站直。當把頭套遞給他時,他說:我不需要這個東西!他在最后時刻發(fā)表激情演說,以納粹式的語氣說,他不是基督徒,不相信死后的生活。他激動地向刑場周圍的看客發(fā)表演說:“在不久的將來,先生們,我們又會重逢。這是所有的人的命運。德國萬歲!阿根廷萬歲!奧地利萬歲!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
艾希曼審判所涉及的法律爭議阿倫特在報道中都有討論,但更能引起人們興趣的問題是:區(qū)區(qū)艾希曼何以能犯下如此駭人聽聞的罪行?阿倫特在該書結(jié)尾以畫龍點睛之筆寫道,艾希曼審判告訴我們一個教訓:惡的平常(the banality of evil)。這一論斷“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惡的平!边@一說法的背后勾畫出的是與常人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圖景。魔鬼似的納粹分子,在她筆下成了庶民。艾希曼的平常幾近庸碌,實是極權(quán)主義統(tǒng)治之下的人的普遍特征。艾希曼不是傻瓜弱智,不是社會敗類,不是心機惡毒之人,而是一個尋常的人,他精于算計卻經(jīng)常出錯,作為一名小官僚而渴望晉升,拋開其所工作的內(nèi)容而論,他是個敬業(yè)、忠于職守、服從上級、忠于集體的人。他愛惜自己的生命,注重家庭和睦溫馨,注重在眾人前形象追求榮耀。一旦流亡,他也能適應艱難的生活環(huán)境。犯過之后,也有后悔之心。他是一個當局政權(quán)下的良民,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一個渴望晉升的普通官僚。而他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他缺乏區(qū)分對錯的判斷力,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他滿口意識形態(tài)化的套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阿倫特認為,大屠殺所涉及的問題之深刻性,在于它不是傳統(tǒng)道德上的善與惡、正與邪、罪與無辜之間的對立,而是清濁合流、正邪不辨的平常人參與的史無前例的集體犯罪。阿倫特常說的一句話是:通往罪惡之路是在不經(jīng)意間造成的。阿倫特的結(jié)論是,正是人的平常最后造成了極權(quán)主義之極惡。艾希曼審判是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審判,而不是對極惡之人的審判,對于公共世界的構(gòu)建,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不過,阿倫特的報道引起許多猶太人抗議并非單出于阿倫特關(guān)于平常人責任的反思,而是由于她的報道中揭露了猶太人歷史中陰暗的一面。依據(jù)艾希曼的供詞,他能夠如此順利地執(zhí)行大屠殺計劃,與各地猶太人社團領(lǐng)袖的配合是分不開的。這顯然大傷猶太人的面子。阿倫特歌頌公民勇于抗爭的勇氣,呼吁在殺人命令面前要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執(zhí)行。猶太人情愿排著隊進毒氣室,卻少有認真的反抗,這也是猶太人由來已久的政治幼稚的表現(xiàn)。批評阿倫特的人則認為,阿倫特所倡導的英勇行動是唯美的、冒險的、不現(xiàn)實的,完全不顧當事人的處境。
還是阿倫特的老師卡爾·雅斯貝爾斯理解他的學生。雅斯貝爾斯盛贊阿倫特關(guān)于艾希曼審判的評論堪稱“獨立思考的典范”;
阿倫特在與雅斯貝爾斯的通信中也曾說:在黑暗時代,勇于承擔公共政治責任的人確實是少數(shù),但少數(shù)也不能太少。否則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什么希望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