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綜合治理引文不規(guī)范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論、觀點、方法、數(shù)據(jù)的來源,是學術論文參考的范文和深度的體現(xiàn),是反映論文的真實性、作者科學學風和評價作者著作學術影響力的科學依據(jù),是對期刊論文進行引文統(tǒng)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
據(jù)統(tǒng)計,1991年我國科技期刊論文的平均引文數(shù)為5. 80篇,其中有20%的文章無參考文獻,1996—2000年均超過6篇,2001—2003年的平均引文數(shù)達8. 87篇。據(jù)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研究,以2003年CSSCI的4l9種來源期刊為例,有“參考文獻”的期刊僅為261種,約占62.3%;
引文極少乃至沒有任何引文的期刊有30多種。
這既與我國長期以來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包括論文撰寫的習慣問題有關,同時也反映出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和期刊編輯人員的標準化意識還比較淡薄。
引文失范緣由探究
在“參考文獻”的標注中,應該體現(xiàn)“實引”的原則,不能弄虛作假。但目前有不少文章出現(xiàn)了許多不正常的現(xiàn)象:引而不著、著而不引、過度他引、不當自引、模糊著引。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了新時期引文上的學術道德失范和學風的錯誤。
抄襲他人論文參考文獻。如今,學界既存在抄襲他人論文正文的現(xiàn)象,也存在抄襲他人論文參考文獻的現(xiàn)象。從嚴格的學術研究角度講,在自己未接觸到的文獻而又必須轉引別人引用的文獻時,是必須注明轉引的出處的,但許多學者并不這樣做。這一點在文史古籍和外文文獻引用中比較普遍。這是對別人勞動和知識產(chǎn)權極不尊重的一種態(tài)度。
學術崇拜與“追星”心理。有些文章只引用沒有多大關系的權威性文獻,而沒有引用與主題密切相關、有參考價值的其他文獻,使得參考文獻缺乏準確性,給讀者理解論文內容和查閱相關信息造成困難,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失去了參考文獻的作用,
“鐘情”參考外國文獻。以此來提高自己論文的檔次和身價。固然,有些學科原創(chuàng)于外國,走在世界前列,論文的深度廣度也很好。只要是與本文密切相關、有參考價值的代表性文獻就應該引用,否則,即使外國的,也沒有必要,那樣就違背了引用參考文獻的宗旨。
作者和編輯部的缺位。從論文作者方面看,有的是因為初涉研究領域,沒有標注參考文獻的意識和習慣;
許多作者在撰寫科技論文時,有擔心抄襲、剽竊他人成果的嫌疑從而有不引用參考文獻的誤區(qū);
有的則有意隱匿參考文獻,掩蓋抄襲剽竊行為。從學術期刊出版部門看,學術規(guī)范制度和機制不健全,學術期刊編輯學術規(guī)范意識淡漠,忽視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的特殊價值,對參考文獻不進行學術規(guī)范化方面的審查與編輯,有時甚至為了篇幅和版面的需要,強行刪去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更有一些編輯部相互間“友情互引”,以提高刊物影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辦刊的初衷和對刊物評價的科學性。
編輯出版過程中遏制引文失范
在學歷惡性消費的今天,學術泡沫日益濃烈。學術失范這股濁流很大程度上沖擊著參考文獻引用的科學規(guī)范。建立有效的防范機制,矯治文獻引用的失范,已經(jīng)成為學術界和出版界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引文應該堅持倡導和掌握以下原則:1.原始性原則,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并且對研究和論文寫作產(chǎn)生了明顯作用的一次文獻即原始文獻;
2.新穎性和代表性原則,引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獻;
3.公開性原則,著錄公開發(fā)表的文獻,不宜引用未公開發(fā)表的信息;
4.標準化原則,引用參考文獻要采用標準化的著錄格式。這是需要構建長效機制,共同遵守,遏止學術失范的重要措施。
事前對作者的善意提醒。編輯在收到稿件之前對投稿作者予以告知提示。將作者應該遵循的學術行為規(guī)范,特別是對著錄參考文獻應遵循的原則做出嚴格而具體的規(guī)定,如嚴禁剽竊、抄襲他人成果;
參考和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按照要求正確標注,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明確標注等;
將其刊登在編輯部的主頁上,或刊發(fā)在刊物的封二、封三。“事前善意提醒”是防范和矯治參考文獻著錄中學術道德缺失行為的前提條件。
把參考文獻規(guī)范納入審稿范疇。參考文獻是正文的有機組成部分,編輯部應對參考文獻規(guī)范納入審稿范疇,做到層層把關,這是確保引文真實、準確的關鍵所在。編輯部宜固定專人負責參考文獻的審查工作。一旦質疑有誤,“初審通知”中即可提醒將所有參考文獻一一對照。責任編輯應加強自身利用參考文獻審稿的能力,對論文著錄的參考文獻進行嚴格的審查,是構成學術規(guī)范制度的一部分,是規(guī)避和防范作者論文寫作過程中失德行為的有效手段。
“事后”追懲的績效管理。編輯應盡的社會責任。在論文出版之后,為了防止參考文獻著錄中的失德行為給社會帶來危害,采取“事后”追懲,也是編輯應盡的社會責任。目前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權威性的獎懲機制,“事后”追懲也只是“民不告官不究”,打擊力度不強,對學術行為不端者沒有產(chǎn)生震懾力;
所以,要想遏制學術失德行為,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建立有效的“事后”獎懲機制。例如:網(wǎng)站通報,給作者及其相關單位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部門郵寄反饋意見,一起重視培養(yǎng)作者的規(guī)范意識。嚴重者,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
“軟”“硬”兼施,治理引文不規(guī)范。學術失德行為光靠編輯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作者自律和法紀他律共同攜手,才能從根本上規(guī)避和防范學術失德行為。除了強化知識產(chǎn)權、建樹健全學術規(guī)范、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機制、開展實事求是的學術批評外,我們還要特別著重強調學術懲處機制、學者自律。
其一,有些作者在各種名利的驅動下缺乏應有的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識;
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對此提高作者自律意識,是規(guī)避和防范學術失德行為的“軟手段”。學術道德建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學者自律,提高自律意識,以求在有序的學術對話和學術積累中進行學術創(chuàng)新。
其二,建立和完善他律機制,是規(guī)避和防范學術失德行為的“硬手段”。建立和完善他律機制,才能做到在法制的軌道上加強學術引文規(guī)范,通過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懲處,約束不道德行為,產(chǎn)生教育效應。
對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等加強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教育。至今學界比較認可的研究學術規(guī)范的出版著作是:《學術規(guī)范導論》(楊玉圣、張保生主編),《學術規(guī)范通論》(葉繼元等編著)!秾д摗泛汀锻ㄕ摗犯饔星,但都比較深入而系統(tǒng)地論述了學術規(guī)范的基本理論問題和若干重要具體規(guī)范,確實為學界同仁提供了學術規(guī)范的具體指南和詳細參照,既是剛剛開始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必讀書籍,也應該是所有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們案頭重要參考書。
。ū疚闹饕獏⒖嘉墨I:郭玲,陳燕.參考文獻著錄中的學術道德缺失現(xiàn)象及其防范.編 輯學報2007.2王平.參考文獻引用原則的探討.編輯學報2004.1張轉.參考文獻在學術期刊審稿中的作用,石家莊學院學報2005.4)
王旭東(《甘肅社會科學》副主編) 來源:學術批評網(wǎng)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