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鄒嘯鳴:審計風暴逮老鼠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最近一個星期,中國互聯網上的最惹眼的關鍵詞是“審計”。據說國家審計署李金華署長最近掀起的“審計風暴”已經讓不少官家對之膽戰(zhàn)心驚。其實去年此時,李暑長已經掀起了“審計風暴”。去年12月份,李暑長已經接受央視“面對面”采訪,北京青年報報道的標題就是《審計是國家財產的看門狗》。文章居然認為“疏于管理和監(jiān)督”等字眼是“嚴厲”的。青年報真是細皮嫩肉,承受能力低啊。

    

  一、風暴引來狗咬狗

    

  國家財產的看門狗,這個說法新穎。李暑長可能沒有聽過關于看門狗的打油詩。俺給他“補充補充”,助助興。

    

  你是國財看門狗,蹲在國財大門口。讓你咬誰就咬誰,讓咬幾口就幾口。

    

  借著李暑長的思路,我們可以繼續(xù)演繹下去:國家稅務是政府的“斂財狗”;
國家財政是政府的“分財狗”;
國家教育部是政府的“訓才狗”;
國家體委是政府的“調情狗”……,依次類推。所以說,這場審計風暴演繹出了“狗咬狗,一嘴毛”的熱鬧。您瞧,先跳出來的長江水利委員會,指稱“披露隱蔽工程質量問題是審計部門為了‘表功’”。隨后,國電公司遺憾并抱怨“影響了國電公司員工的士氣”。體育總局則指桑罵槐,拿媒體出氣給審計署看,告訴審計署要明白,要么審計錯了,要么白審計了,乖乖反省與內疚去。

    

  《都是為了國家利益》的作者李德民做和事佬,將審計署和體育總局各摸一下表示撫慰,并借機將“集體利益”的概念模糊為“國家利益”。文章最后說:“中國古代有個美好的故事:將相和。武將廉頗和文臣藺相如之間曾有過矛盾。為了國家利益,藺相如處處相讓,忍辱負重,感動了廉老將軍,負荊請罪,傳為美談。今天的審計署同體育總局之間的關系,當然不是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關系,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都是為國家利益。??摘自《都是為了國家利益》。看那意思,李暑長是因為和誰私下有矛盾所以就審計誰。屬于公報私仇一類。

    

  這篇文章是在打招呼,說白了,大家都是政府的狗,讓咬幾口就幾口,別咬亂了,別咬深了。

    

  二、審計結果在意料之中

    

  我原來寫過一篇文章:《人之初,性本私》,討論的就是人的利己本性問題。審計出來的這些問題,一點也不令人“驚詫”,因為利己就是人的本性,腐敗符合人的利己本性。否則的話,國家要設審計署干什么呢?

    

  所以:《都是為了國家利益》的作者李德民的觀點,立論是錯誤的。國家體育總局為蓋宿舍挪用公款,為了小集團的私利侵害了公利是事實,竟生拉硬拽地被說成是所謂的“國家利益”,如此不講原則,簡直胡說八道。體育總局蓋的宿舍俺們農民有份嗎?老運動員為國家作了貢獻,國家難道沒有通過合法渠道給予補償嗎?

    

  經濟學家分析:花錢有三種方式:自己花自己的錢;
自己替別人花錢;
集體花別人的錢。自己花自己的錢,無須貪污,浪費也與他人無關,效率最高;
自己替別人花錢,,因為信息不對稱,很容易產生機會主義行為效率較低。集體花別人的錢,信息更加不對稱,如果沒有約束制度,那么一定會出現腐敗現象,效率最低。這三種花錢的方式都證明一個道理: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審計針對的就是第三種花錢的方式,之所以產生審計,就是因為沒有什么特殊材料制造的人,每個人、每個集體都是會想方設法地“利己”,所以必須加以監(jiān)督和約束,特別是各個花納稅人的錢的政府機構(各級利益集體)必須循規(guī)蹈矩,以提高效率,減少腐敗。

    

  所以:我為審計的成果叫好!但稱之為審計風暴,就不好了,因為風暴是有季節(jié)性的,如果夏天過去了,又將迎來腐敗的收獲季節(jié),我等豈非瞎高興了?

    

  只有那些認定人的本性是可以“改造成特殊材料”的人,才會對審計結果表示“意外”。因為他們總對那些領導的道德抱有過高的期望,還是俗語比較貼切:腐敗(分子)坐在前三排,根子卻在主席臺。

    

  三、逮不完的老鼠和刮不完的風暴

    

  說實在的,我并不是很認同李暑長的“看門狗”說。狗,從褒義上來看是忠誠的代表,從貶義上來說并沒有高貴的含義。這個詞形容得不怎么讓人舒服。我覺得還是用“貓鼠說”比較恰當。

    

  我們都知道迪斯尼公司的“貓和老鼠”動畫片,非常吸引人。它是連續(xù)劇,它之所以可以一直“連續(xù)”下去,是因為貓逮住老鼠以后,總也無法將之吃掉。否則,就GAME OVER了。老鼠為了生存,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結尾總能逃脫,其智慧出人意料,令人興趣盎然,所以觀眾就這樣被它們征服,一輯連著一輯地觀賞下去。然而,真正的收益者既不是貓,也不是老鼠,而是迪斯尼公司。

    

  當然,中國版的“貓和老鼠”與美國版的略有不同。中國版的“貓和老鼠”都是一個窩里吃食的。他們在一個導演的領導下,不同的是一個“扮貓”,其他的扮“老鼠”而已。所以《都是為了國家利益》的作者李德民算看問題比較宏觀的人,所以他呼吁“將相和”是真正的深謀遠慮。演戲嘛,何必太認真。

    

  所以,逮不完的老鼠們也別太擔心,審計風暴,總是要刮的,但是,貓是不會將你們吃干凈的,否則,以后讓觀眾看什么呢?

    

  四、審計的需求和供給

    

  通過這連續(xù)兩年的曝光,審計署功不可沒。做了良心事,說了良心話。為政府贏得了人民的信任、為人民贏得了期望。于是人民就會揣測:到底還有多少腐敗問題沒有被揭露呢?光靠審計署這些人,能夠徹底地鏟除腐敗嗎?也就是說:到底對審計的需求有多少?審計署能夠提供多少審計的供給?是否能滿足人們對審計的需求?

    

  俗話說:當官不發(fā)財,請我都不來。這句話在中國比較貼切,因為中國的資源大部分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中,而且游戲規(guī)則也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中。所以政府存在大量的尋租機會,當官的確容易發(fā)財。問題是你發(fā)財只能按照規(guī)則來,財政稅收,就是民脂民膏啊,不按規(guī)則花錢就是犯罪。而審計本身就是在執(zhí)行規(guī)則。

    

  審計能形成風暴,是因為出人意料。審計是一種主動揭露問題的行政透明的措施。但是還很不夠。審計部門的人員有限,按照我們習慣的思維模式,審計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加大審計的力度,增加審計的人員,強化審計的硬件,……”。一句話,老百姓高興完了,就要為高興買單了。而誰也不清楚要買多大的單才能滿足需要。

    

  如果說審計的結果證明了人的本性的確是利己的,那么,難道審計署自己就是特殊材料制造的嗎?

    

  美國人說:總統是靠不住的。所以媒體整體盯著總統,他干點什么壞事難逃媒體雪亮的眼睛,于是,總統可靠起來了。

    

  我看應該調整思路。1、各部委的政府開支透明化。2、審計必須獨立化、民間化,競爭起來。

    

  狗改不了吃*,鼠改不了偷油,貓改不了抓鼠,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貓,只有在饑餓的情況下,才會抓老鼠吃。你把它喂飽了,它就只是裝模作樣地抓老鼠玩。

相關熱詞搜索:嘯鳴 老鼠 審計風暴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