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法的有效實施
發(fā)布時間:2018-06-21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實踐活動,通過自我體驗,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成才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體驗式教學;有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55-01
初中思想品德課 體驗式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一系列身心活動,憑借自己的直觀感受,去再認識、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并從理性認識擴展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先行后知,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主體地位,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健康發(fā)展成長。體驗式教學越來越受到初中思想品德課老師的重視。
一、深入學習,讓學生從情感上認同
對于很多的思想品德理論,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領會其中的深意,這才導致學生不能從情感上認同理論的正確性。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實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的實際理解的深度。如,在關于居安思危的教學中,通過一個實驗讓學生明白其中的深意。學生看到沸騰的油鍋中扔進的青蛙奮力一跳逃出升天,卻在慢慢加熱的水中最終死去。很多學生雖然都聽說過這一個故事,但當學生真正地看到這一幕在現(xiàn)實中上演,才真正感受到這種氛圍。這個實驗也讓學生從感情上對思想品德理論產(chǎn)生了認同。又如,在學習《承擔社會的責任》時,教師應該組織學生深入到實際生活中調查社區(qū)居民家庭廢舊電池、塑料袋、垃圾分類、綠化等問題的處理情況,與此同時還應該收集相應的視頻、照片、訪談記錄等,用來說明問題。假設學生只是注重書本知識,那么他們所掌握的也僅僅是皮毛,但是通過深入調查后,他們不僅能夠掌握環(huán)保的知識,還會更有環(huán)保意識。這個調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而學生思想變化則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最后由達到認識的再次升華,指導實踐,注重環(huán)保,承擔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二、適當設疑,注重體驗
在教學時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適當?shù)脑O疑,引起學生的 注意力和求知欲,讓學生先自己分析或與同學討論,最后教師在講 授時學生便會進行反思,把自己的想法與教師講授的作對比,找出 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消 化知識,讓學生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斷設疑釋疑的過程中集思 廣益、相互啟迪,并得以澄清一些模糊認識或錯誤認識,促使學生 在體驗中自我感悟,在感悟中深入體驗,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 值觀、道德觀,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形 成。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享受健康網(wǎng)絡交往》時,向學生提問: “平時你們上網(wǎng)嗎?上網(wǎng)干什么?是在家里還是網(wǎng)吧?” “每次上 網(wǎng)的時間長嗎?” “你玩 qq 嗎?你有很多網(wǎng)友嗎?” “你認為上網(wǎng) 對初中生來說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并讓學生相互討論對這些問 題的看法。針對這些教師再做最后總結,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不 僅讓他們了解如何正確地上網(wǎng),更要讓他們知道網(wǎng)絡的危害,這樣 才能讓學生更正確地運用網(wǎng)絡。
三、在角色互換中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開展角色體驗,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角色體驗的方式多種多樣,角色的互換是其中的的一種。如在七年級思品上冊第六課第二框《善于調控情緒》這一課教學時,我請一位平時脾氣暴躁、不善調控情緒的同學,扮演一位有積極健康情緒而且能主動調控情緒的人,通過表演使表演者體驗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轉變。角色扮演的熱烈情緒會渲染整個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無意識作用下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動地經(jīng)歷了角色的心理活動過程。 又如,在七年級思品下冊第一課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這一課教學時,我先讓其中幾位同學蒙上雙眼扮盲人,再讓另外的幾名同學扮聾啞人,一對一地互相攙扶著在校園里走,到達目的地后,再互換角色走回去。在彼此配合下,扮演盲人的同學切身體會到他人給予的愛心以及自己所應有的同情心。這樣的“體驗式教學”,能達到照本宣科所達不到的效果。
四、在小組討論中體驗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輕松的的學習氣氛,實現(xiàn)學生管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促學生,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教學《保持樂觀心境》時,我組織學生討論“尋找生活中的快樂”,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進步、人際交往等方面體驗快樂并與大家一起回味分享快樂。然后我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話:我從我的工作里面尋得了快樂,以此來引導學生尋找并體驗生活中更為崇高的但又是隱藏著的快樂。學生從居里夫人的話中聯(lián)想到了自身的學習,在此我特意安排幾位優(yōu)秀學生交流自己從學習中親身體驗到的快樂,由于是同學的現(xiàn)身說法,所以對中等生更有說服力,對后進生更有教育意義。最后我鼓勵他們以居里夫人為模范,以身邊的同學為榜樣,努力去嘗試體驗學習的快樂。學習是艱苦的,但是從艱苦中得到的快樂,更是彌足珍貴。實踐證明,課堂討論能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班上的一些后進生平時課上應付了事,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熱情特別高漲、思維特別活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知行統(tǒng)一
實踐證明:努力實現(xiàn)課內外溝通、校內外融合,讓學生在更加廣闊的天地里感受“道德”的表現(xiàn),體會“道德”的要求,履行“道德”的規(guī)范,內化“道德”的原則,對增強教學實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是“正確評價自己,增強自尊自信”,我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大多數(shù)同學雖都有自尊心,但只有極個別同學有相當?shù)淖孕牛ㄟ不能說有完全的自信),大部分學生卻顯得自信心不足。于是,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要求每位學生至少寫出3條以上的自己的優(yōu)點在班級進行大聲宣讀、交流,并希望同學們給以熱烈的掌聲。
初中思想品德課通過一系列的體驗式教學,既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又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使學生達到了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的目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