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協(xié)議:塵埃落定后的回味】中俄石油協(xié)議
發(fā)布時間:2020-03-17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2005年,在簽署了一份4840萬噸石油的合同之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從中方獲得了60億美元貸款,用來購買尤科斯公司資產(chǎn)。這一協(xié)議的達成,如同在俄羅斯頑固的石油保護主義堡壘上炸開一道豁口,此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又同中石化公司簽署了“薩哈林-3”合作項目協(xié)議以及后來購買秋明石油子公司的協(xié)議,直到目前的中俄石油大單。
2月17日是奧巴馬簽署7870億美元經(jīng)濟刺激計劃、中越戰(zhàn)爭爆發(fā)30周年以及胡主席結束中東非洲5國之行歸國的日子。這一天,隨著中俄3億噸石油供應合同和250億美元貸款協(xié)議的簽署,延宕了將近4個月的中俄“石油換貸款”項目終于塵埃落定。
去年10月28日,中俄總理在莫斯科簽署了《石油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在金融危機肆虐的背景下,該文件中關于中方向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分別貸款15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的條款格外引人注目。中俄分別是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這筆買賣也是兩國迄今在石油領域的最大手筆。但值得注意的是,兩國政府首腦簽署的是《備忘錄》而不是正式協(xié)議,這一事實本身就蘊含著極大的玄機。
在隨后的3輪具體談判中,俄方拒絕采用中方提出的與倫敦銀行同業(yè)拆借利率(LIBOR)相掛鉤的浮動利率制,而堅持采用較低的固定利率制。加上在諸如國家擔保等細節(jié)問題上的分歧,雙方從去年11月12日到12月11日的3輪談判開展得異常艱苦。今年1月,俄石油運輸公司總裁托卡列夫突然宣布雙方談判進入政治協(xié)商階段,標志著談判柳暗花明。最終,在《備忘錄》失效前夕,俄石油領域的“灰衣主教”、政府副總理謝欽成功訪華,并在中俄第三次“副總理級能源對話”框架內簽署了“石油換貸款”的最終協(xié)議。
《備忘錄》的壓力
去年10月兩國總理石油備忘錄簽訂現(xiàn)場,俄《生意人報》記者雷什科夫敏銳地注意到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波格丹奇科夫的座位是空著的,且直至簽訂儀式結束波氏也沒有出現(xiàn)。俄羅斯石油公司是目前主導“對華石油鐵路供應”的主要公司,也是此輪大單簽署后的主要經(jīng)營方和貸款受益者,所以,波格丹奇科夫的地位對于兩國石油合作來說自然十分重要。在隨后對謝欽的采訪中,雷什科夫對波氏的缺席進行了詢問,謝欽答道:“顯然,雙方對協(xié)議仍有異議,他們仍在商談。”在他看來,異議的焦點是石油購買價格問題。
謝欽表示,兩國談判組將在備忘錄簽署后繼續(xù)具體細節(jié)的談判工作,而俄方談判組應在11月25日之前上呈所有文件和合同的草案。謝欽所稱的日期,正是第二輪談判剛剛開始后的第三天。在此前的首輪談判中,雙方在利率問題上相持不下,謝欽期待的協(xié)議文本草案未能按期送到他的辦公桌上。到了今年2月2日,俄能源部長什馬特科又強調雙方應在《備忘錄》3月份失效之前達成協(xié)議。顯然,《備忘錄》的簽署給雙方帶來了一種箭在弦上的壓力。雙方分歧固然很多,但已被媒體拔高為“中俄雙方繼解決黑瞎子島問題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的中俄長期石油協(xié)議,讓雙方都面臨著或者雙贏或者雙輸?shù)臉O端局面。
正如謝欽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所說,他十分希望2月16日抵達北京的由能源部長什馬特科率領的談判代表團能帶來好消息。什馬特科代表團成員中還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石油運輸公司的兩位總裁。前后的這種時間安排,給人這樣的印象:在什馬特科同中方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談判并敲定一切必要細節(jié)問題后,謝欽連夜飛抵北京,并于17日上午同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談,之后簽署協(xié)議。這種緊湊的時間安排頗能說明問題。皆大歡喜的結局
中俄兩國媒體對協(xié)議最終內容的報道有部分出入,但總體來看,雙方在焦點的貸款利率問題上各做了一定的讓步。按照俄新社給出的信息,雙方在《備忘錄》中商定:250億美元的貸款將采取固定利率的方式,利率區(qū)間為6%~9%。所以,當首輪談判中中方提出采取與倫敦銀行同業(yè)拆借利率(LIBOR)相掛鉤的浮動利率制時,俄方表示了不滿。
經(jīng)過4個月的艱苦談判,雙方在利率問題上的分歧最終消除,只是從各方匯總的消息來看,最終的利率區(qū)間仍有待確認。新華社報道稱,中方同意采用固定利率,最終利率為6%左右;而俄《生意人報》稱最終利率為5%左右。不管為何,都已經(jīng)基本上同中方在第二輪談判中所持的立場一致一當時中方同意采取固定利率制,利率區(qū)間為5.5%~6%,而俄方當時曾要求享受更低利率的優(yōu)惠?磥,中方在最終協(xié)議上堅守了自己的底線。
談判中,俄石油運輸公司方面曾要求將協(xié)議期限定為10年而不是一開始商定的20年。按照新華社的報道,最終協(xié)議期限仍為20年。同時,中方所關心的國家擔保問題也最終以一家俄羅斯國有銀行提供的擔保得到解決。中方相應的讓步是,同意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德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這極大照顧到了俄羅斯方面的利益。
雙方妥協(xié)后的協(xié)議可謂皆大歡喜。獲得貸款的俄兩家公司將能夠償還眼下和未來將到期的巨額債務。其中,俄羅斯石油公司2009年將需要償還80億美元的債務,其中60億美元將出自中國貸款,而150億美元貸款中剩下的90億將用于投資;俄石油運輸公司將把大部分中國貸款用于西伯利亞石油管線中國支線的建設。況且,250億美元貸款的利率還大大優(yōu)惠于俄能源企業(yè)在國內的貸款利率,比如此前一周俄天然氣工業(yè)銀行提供給盧克石油公司的10億歐元貸款,年利率就高達8%。而中國方面也終于在長達15年的努力后,同俄羅斯達成了長期石油供應合同,這將大大改變中國長期依賴中東和非洲石油的局面。
中國借沙特“敲打”俄羅斯?
在不久前的達沃斯世界經(jīng)濟論壇年會上,中國總理溫家寶未能等來俄羅斯總理普京。盡管俄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解釋說,普京專機因大霧未能按時起飛,才錯過了與溫家寶的會面,而且兩國總理不久后即通過電話進行了會談,但俄羅斯國內仍傳出了中俄因石油協(xié)議問題發(fā)生不愉快的聲音。政治分析家奧爾加?梅爾德捷娃認為,中俄關系正因為石油協(xié)議問題經(jīng)歷波動。而且,這種表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俄羅斯大眾對中俄合作的復雜心態(tài)。
俄《獨立報》在談判膠著之際,發(fā)表題為《中國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的石油更珍貴》的文章,稱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國人是談判好手,俄羅斯在與中東國家競爭中國大市場時未必能取得優(yōu)勢,俄石油公司在進軍中國市場時需要克服文化的差異,更要克服這里與歐洲市場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必須在中國與日本之間作某種靈活的利益取舍”。這篇文章讓人想起了去年底俄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在APEC會議之前的表態(tài),他當時稱歡迎其他國家進軍俄羅斯能源產(chǎn)業(yè),卻被廣泛解讀為對中國獨享俄西伯利亞石油局面的擔憂。
正是在這種復雜心態(tài)的影響下,俄羅斯 媒體對2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對沙特阿拉伯王國的訪問進行了某種“權謀論”的解讀。在國際文傳電訊社和《生意人報》看來,中國正在借助沙特來“敲打”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思維的邏輯同俄羅斯借助日本與中國周旋的邏輯是同一個道理,于是在俄羅斯民眾看來,這種“權謀論”更是合情合理。15年的曲折博弈
從1994年開始,中國就已嘗試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進口石油。2001年9月7日,時任中國總理的朱?基與時任俄總理的卡西亞諾夫結束兩年多的談判,簽署了東部管線協(xié)議,但僅僅4天后,9?11事件發(fā)生。地緣政治態(tài)勢的改變影響到了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景。由于普京總統(tǒng)之后開始奉行俄美合作的政策,兩國總理簽署的協(xié)議能否被執(zhí)行便成為疑問。
2004年2月,葉利欽“家族”勢力“最后的遺老”卡西亞諾夫被普京罷免,他也借此徹底擺脫了“家族”的影響。而之前尤科斯公司的倒掉,不僅讓普京擺脫了寡頭的牽絆,也讓尤科斯前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著力推動的進軍中國石油市場的計劃失去了動力?ㄎ鱽喼Z夫簽署的那份協(xié)議變成了廢紙一張。筆者留學俄羅斯時,曾當面質問授課的國際關系學教授俄羅斯人為何出爾反爾。教授笑了笑說:“那是卡西亞諾夫簽的合同,你找他去。”
有趣的是,尤科斯破產(chǎn)后,繼承其主要遺產(chǎn)的正是眼下中國貸款的頭號受益者――俄羅斯石油公司。而其當時的主要負責人便是現(xiàn)在主導中俄石油談判的副總理謝欽,并且謝欽現(xiàn)在也是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俄高層的“保護者”。在俄羅斯的網(wǎng)絡上至今流傳著一段音頻,據(jù)信是謝欽當年與現(xiàn)在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波格丹奇科夫密謀整垮尤科斯的對話。
這一系列復雜的人事關系顯示出一點,曾經(jīng)熱切希望與中國進行能源合作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卡西亞諾夫,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勢力,已經(jīng)徹底被普京和謝欽等保守勢力取代,而與中國的合作也自然被保守勢力所主導。在上文提到的那次《生意人報》對謝欽的采訪中,記者雷什科夫曾詢問俄羅斯是否擔心未來會成為中國的能源附庸,謝欽嚴厲地否認了這種說法,并且稱在與歐洲進行的能源合作遭遇波折的時候,東方市場將是必要的選擇。
擔憂中國蠶食遠東
謝欽的說法并不表示他愿意全心全意與中國合作,但雷什科夫的說法卻道出了許多俄羅斯保守人士對中國的擔憂。一直以來,在俄羅斯高層以及輿論界,對中國的擔憂不絕于耳,最常見到的看法就是中國緊鄰西伯利亞和遠東,未來中國必將謀取這兩塊“寶地”。
歷史上的俄國人,要么生活在森林里要么暴露在大平原上,在森林里害怕豺狼虎豹,到了平原上由于沒有天然的地理屏障而害怕異族的侵擾。正是骨子里的這種不安全感,驅使歷代沙皇近乎貪婪地忙于擴張,以便尋求天然地理屏障的保護和建立廣闊的緩沖地帶。
而在地盤夠大了之后,俄羅斯人又開始擔心領土的喪失。東歐劇變讓莫斯科失去了經(jīng)營了幾十年的西部緩沖地帶,蘇聯(lián)解體更是讓整個國家分崩離析。正如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總結的,大國衰落之后總是要陷于對過去輝煌的懷念中,如果在衰落過程中失去了領土,那么這塊失去的領土就將成為其心頭永遠的痛。在俄羅斯歷次外交政策闡釋中,獨聯(lián)體地區(qū)都被看作是俄羅斯不可侵犯的勢力范圍,正是上述心理的流露。而對于發(fā)展落后且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來說,俄羅斯人更有理由恐懼,因為他們旁邊便矗立著一個不斷崛起的巨人?梢哉f,對中國的恐懼同對歐洲“占領”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是一樣的。
這些歷史和心理都構成了俄羅斯人對中俄合作患得患失的基礎。這也是這么多年中俄石油協(xié)議一波三折的主要原因,同時還是中俄能源領域合作幾次較量的決定因素,比如中方參與“斯拉夫石油公司”私有化和洽購“斯基姆爾”公司及“尤甘斯克”公司的失敗。
炸開石油保護主義堡壘之后
謝欽對東方市場的積極表態(tài),恰好是對其“前任”霍多爾科夫斯基的一種繼承,盡管可以肯定這位“普京的影子”同樣對中國懷有某種不安。霍多爾科夫斯基正是基于能源出口多元化的考慮,才開始推動與中國的合作的。如果說過去能源出口多元化戰(zhàn)略的實施并非十分緊迫,那么在俄羅斯與西方因為中亞能源出口和烏克蘭天然氣管道頻頻發(fā)生沖突的背景下,對東方市場的開發(fā)就顯得十分必要。而這一戰(zhàn)略所欠缺的一個“觸發(fā)點”,也因為金融危機的深化而開始具備一急著找錢還債的俄羅斯能源企業(yè)十分需要中國龐大的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之間正在運行的最大石油項目,是俄羅斯石油公司通過鐵路向中國輸送石油的合作。這項協(xié)議也是在俄羅斯石油公司沒錢兼并破產(chǎn)的尤科斯公司時同中國達成的。2005年,在簽署了這份4840萬噸石油的合同之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從中方獲得了60億美元貸款,用來購買尤科斯公司資產(chǎn)。這一協(xié)議的達成,如同在俄羅斯頑固的石油保護主義堡壘上炸開一道豁口,此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又同中石化公司簽署了“薩哈林-3”合作項目協(xié)議以及后來購買秋明石油子公司的協(xié)議,直到目前的中俄石油大單。謝欽在與中國人的合作中嘗到甜頭之后,也學會了用自己的鷹眼向東方鄰居微笑。只不過,這點甜頭還不能讓謝欽對中國能源企業(yè)完全敞開胸懷,對中國的憂慮將不時體現(xiàn)在雙方今后的合作中。
總體來看,磕磕絆絆必將是中俄今后能源合作的主要特點。一向傲慢的俄羅斯人在自己最困難的情況下,利用石油得到了中國的貸款,恐怕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都帶有些苦澀味道。而石油價格在金融危機過后終將再次高企,屆時腰板再次硬起來的俄羅斯最起碼會尋求心理上的補償。2008年的俄格沖突已經(jīng)顯示了中俄兩國在看待國際體系問題上的觀點差異,這種差異也將在兩國未來的合作中得到體現(xiàn)。中俄關系因為西方的壓力而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在美國外交轉向的背景下,中俄關系將會出現(xiàn)哪些變化,值得戰(zhàn)略學家們持續(xù)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塵埃落定 中俄 回味 中俄石油協(xié)議:塵埃落定后的回味 中俄石油協(xié)議 塵埃落定后的回味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