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性賠償有多遠:懲罰性賠償
發(fā)布時間:2020-02-2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在消費者維權意識增長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理性妥善處理消費者的維權行為?懲罰性賠償離我們還有多遠? 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因邊開車邊喝熱咖啡燙了腿,卻成功告贏了麥當勞,獲得百萬賠償。這個故事,中國人都很熟悉。
那個告贏麥當勞的81歲老太太叫史特拉,美國有個以她命名的獎,每年頒給最成功也最荒誕的訴訟案的原告律師和陪審團。得獎中最有名的案子是奧克拉荷馬的馬弗?格瑞辛斯基先生。
該天才買了一輛嶄新的9米長的旅行車(有床,有廁,有廚房的motorhome)。在回家的高速路上,他把自動駕駛定在120公里的時速,就離開駕駛座到后面去煮咖啡了,最后出了大車禍。幸好,該位老兄還活著,并且狀告該車制造廠而得到175萬美元賠償,外加新車一輛,理由是車子的說明書上沒有說:不可以離開駕駛座到后面去煮咖啡。
案子過后,該制造廠真的把這一條加在說明書上了。
在著名的“麥當勞咖啡燙傷案”中,老太太史特拉遭受的實際損失只有2萬美元。陪審團卻判決被告償付高達27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依照美國法律,只要被告存在欺詐的、故意的、惡意的、后果嚴重的違法行為,即可適用懲罰性賠償法規(guī),賠償金額可以遠高于受害者的實際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害。
國內的消費者就沒這么幸運了。
“齊二假藥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事件之后,中國消費者的無奈無不凸顯在蒼白的法條間,公眾對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又一次熱切關注,喚起了人們對十年前一個匪夷所思的筆記本電腦糾紛案的記憶。
1997年8月,王洪購買了恒升筆記本電腦一臺,因電腦質量問題與廠商產生糾紛,多次交涉未果,王洪自覺上當,在網上發(fā)了篇《請看我買恒升上大當的過程》。此文一出,跟帖無數。恒升認為王洪侵犯了公司的名譽權,遂發(fā)起訴訟。2000年12月19日,北京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被告向恒升公司賠款9萬元。2001年3月12日,被告因無力支付賠款,而因“拒不執(zhí)行判決”被拘留。最后還是免費幫王洪代理案件的律師從多位同情者處籌得9萬元交給法院,這個倒霉的消費者才在“消費者保護日”的前兩天重見天日。
這一判決,在十年前中國互聯網方興未艾之時,引起巨大轟動。新興的網民將判決視為對網絡言論自由的最大挑戰(zhàn)。終審判決當日,恒升的網站被黑客貼出醒目的黑底白字“贏了官司,輸了世界”。王洪被拘當日,一位網民借用了尼采的名言表達憤怒――“上帝已經死了”。判決作出后一年,恒升就在消費者的視線中消失了。贏了官司的恒升,市場卻給了它最嚴厲的懲罰。
十年過去,對于中國很多普通百姓而言,懲罰性賠償仍然是個陌生而無力的詞匯。
然而,最近有一個消息足夠讓消費者振奮。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中,已經引入了對質量缺陷食品進行“十倍價款賠償”的法條。
然而,這樣的規(guī)定在適用條件和懲罰額度上與英美法系中的懲罰性賠償力度相比,仍如同隔靴搔癢。
為什么近年來,假冒偽劣食品和有毒食品案例層出不窮,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賠償機制上的震懾力不足。消費者和受害人的維權成本很高,司法實踐中一般只判決賠償實際損失,不考慮受害者耗費的時間、精力等成本。由于缺乏懲罰性賠償,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很低,補償性賠償的標準遠遠不足以抵御其為逐利而制售不安全食品、有問題的產品的貪婪。
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增加企業(yè)的違法成本,才能保護守法企業(yè)的公平競爭。也只有對訴訟的恐懼,才能令制造商們重視產品的質量,更不會為小利而冒大險。
相關熱詞搜索:懲罰性 有多遠 賠償 懲罰性賠償有多遠 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 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范圍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