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 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蔣家王朝在1949年倉皇潰逃時,帶走了故宮的古董字畫、國庫的金條珠寶,也帶走了“光復大陸”的幻想。但是最為無價的是,其“搶救”走了的胡適、傅斯年、羅家倫……這些當時中國最著名的知識分子。正是這些知識分子,在風雨飄搖之際,在偏安一隅的孤島上讓中國文化一脈相傳;但更多的像陳寅恪、金岳霖、馮友蘭這樣的知識分子選擇了留下或堅守,新時代的來臨激蕩著他們每個人的心……
★“搶救大陸學人”
對于生逢鼎革的知識分子來說,1949年是短暫而漫長的一年。在這一年政治軍事大幕背后,有悲歡離合的社會生活,有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躑躅。在這個改朝換代的易轍之時,他們注定要進行一次地震般的分化與聚合。因為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的命運不可避免地與云譎波詭的政治粘合在了一起,國共兩黨的歷史紛爭無情地影響他們的選擇,透顯出時代對個人命運的影響。當時整個知識界都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是留在大陸,還是東渡臺灣?
蔣家王朝在1949年倉皇潰逃時,帶走了故宮的古董字畫、國庫的金條珠寶,帶走了“光復大陸”的幻想。同時蔣介石盤算著日后大業(yè),退守也總是需要一些知識分子來支撐門面,更何況將這些大科學家、大學者留給共產(chǎn)黨,無疑是助長赤焰,于是他開始了對一些知識分子的爭取工作。
蔣介石倚重傅斯年與朱家驊負責“搶救大陸學人”。在具體執(zhí)行上由傅斯年、陳雪屏與蔣經(jīng)國組成三人小組,他們磋商謀劃細節(jié)辦法,來“搶救”平津?qū)W術教育界知名人士。這樣就出現(xiàn)了國民黨在敗離大陸前的“搶救大陸學人”的一幕,這與蔣介石在經(jīng)濟上搶運國庫儲存的黃金美鈔比肩并行,為國民黨日后在臺灣經(jīng)濟文化的復蘇打下了基礎。
計劃中有四種人必須“搶救”送赴臺灣:各院、校、會負責首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因政治原因必須離開大陸者;在學術上有貢獻者。很快傅斯年、陳雪屏和蔣經(jīng)國商議擬定了需要“搶救”的名單,這份名單幾乎是清一色的有成就的知識分子。在第一份名單里,院校負責人當中,包括湯用彤、饒宗泰等,因政治原因搶救的如毛子水等,在學術上有所貢獻的如楊振聲、羅常培等,而胡適自然是“搶救”的首選和重點。
1948年12月初,陳雪屏奉命由南京飛北平,召集梅貽琦、胡適等清華北大校長教授開會,商討“搶救學人”實施辦法。蔣介石親自下手諭派飛機冒著解放軍的炮火飛抵北平,至北平南苑機場隨時待命,“被搶救者”可以即時登機南飛。但在這次沉悶的會議上,在座各位相顧無言不置可否。
這段時間共產(chǎn)黨方面也開始爭取胡適,解放區(qū)的廣播電臺明確宣布:只要胡適不離開北平,不跟蔣介石走,中共保證北平解放后仍讓胡適擔任北大校長和北平圖書館館長。北大一些同仁聽了,都饒有興趣地靜觀胡適的反應,胡適卻異常平靜,只微笑著說了句:“他們要我嗎?”胡適囑托鄧廣銘找到陳寅恪,問其是否愿意一起南飛,陳寅恪干脆地回答說跟胡先生一起走心安理得。
1948年12月14日,飛機在北平等候大學教授時,鄭天挺決定公開此次計劃,讓要離開北平的人前去登記。15日傍晚,胡適與陳寅恪乘坐的飛機抵達南京明故宮機場,同機者有北大清華的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張佛泉等著名教授。
1948年12月21日,第二批被“搶救”的學人由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率領,同機到達南京的還有李書華、袁同禮、楊武之等24位教授。
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下,消息不再暢通,“搶救”也變了調(diào)子。蔣介石原來信心滿滿地以為還會有許多名教授忠于黨國,大義凜然地飛回南京,結(jié)果讓他大失所望,飛機上下來了許多不相干的人。而“搶救”名單上的人卻轉(zhuǎn)向進步而不愿同國民黨同流合污,甚至有天派了5架飛機到機場等候,卻應者寥寥。反而有些家在南方的講師助教們趕上了這次難得的機會。這令蔣介石懊惱不已,不得不停止了飛機“搶救”。
當然也有很多不在“搶救”之列,卻執(zhí)意要走的,錢穆就是其中代表。在錢穆的眼里,這場政權的更迭不僅有“亡國”的問題,更有“亡天下”的意味,因為馬列主義是西方理論,與他信仰的民族文化沖突頗多,他不可能轉(zhuǎn)變立場“改造思想”。
像錢穆這樣離開的知識分子,大多原本就不理解人民革命,或曾堅持過“反共”立場,他們或是直接擔任過國民黨軍政要職,或是思想文化立場不認同新政權。在緊張的政治氣氛中,已隱隱預感到將是新時代中被改造拋棄的對象,反復權衡種種利弊之后,無奈背井離鄉(xiāng)。
★父母之邦,不可棄也!
走的知識分子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還是選擇了留下。他們之所以留下,或是對國民黨統(tǒng)治由失望到徹底絕望,或是對共產(chǎn)黨人印象頗好,或是他們心中對自己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chǎn)黨有種期望。但歸根結(jié)底,他們都滿懷著對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無法自拔的愛,都懷抱著對國計民生的殷切關懷。這段短暫而漫長的選擇,他們有茫然無助,有不安焦慮,但有的更多的還是希望。
清華教授馮友蘭沒有走,他毅然地肩負起“護!钡闹厝危岩粋完整的清華交給了新政府。這個曾兩度加入國民黨的著名哲學家不走,是因為他覺得不管哪一個黨執(zhí)政,只要能把中國搞好都擁護。他自言“我之所以在解放時沒有走,主要是由于對于國民黨反動派的失望,并不是由于對共產(chǎn)黨的歡迎”。
北大文學院長湯用彤沒有走,胡適離開后曾寫信勸其南下,并派人送來兩張機票,湯用彤不為所動。此時北大各院系群龍無首,盡管湯用彤不善管理,然而眾望所歸之下,他義無反顧地挑起重任,擔當北大校務委員會主席,領導北大迎接新中國。
輔仁大學校長陳垣決心留下,胡適邀他同機飛走時被他斷然拒絕。陳垣在致胡適的公開信中說:“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南京政府三番兩次地用飛機來接,我想雖然你和陳寅恪先生已經(jīng)走了,但青年的學生們卻用行動告訴了我,他們在等待光明,他們在迎接新的社會,我知道新力量已經(jīng)成長……”
而此時在廣州的熊十力也沒有走,他不想在老邁之年做一個流亡之士。熊十力是無黨無派的讀書人,所以并不在乎是誰的天下。當年王夫之鉆進山洞都能為往圣繼絕學,難道他就不能?熊十力不愿意效法朱舜水,他要做王夫之。但他的三大弟子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因和老師理念不同,選擇了倉皇出走。
陳寅恪被“搶救”后終究也沒有走,因為他覺得胡適是因政治上的原因非走不可,而他于政治卻是絕緣的,所以他最終選擇棲居嶺南度過余生。而他的好友吳宓則西行入川,站在重慶北碚民眾隊伍中歡迎解放,他再三地說:“我不愿逃到臺灣去,依附美國。‘父母之邦,不可棄也!’”
當時為“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士”而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太多。如張伯苓、張元濟、竺可楨、儲安平、羅隆基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社會賢達。文學藝術界留下的人更多,如沈從文、老舍、巴金等。新聞界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如王蕓生、徐鑄成、趙超構(gòu)、陳銘德和鄧季惺夫婦等幾乎都是從香港北上,迎接新政權。
據(jù)后來統(tǒng)計,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有60余位留下了,各個研究所除了傅斯年領導的史語所比較完整地遷臺,其他幾個只有小部分人與儀器遷臺,如數(shù)學所等。
最終或走或留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分水嶺,他們的選擇亦成了新中國初建時一道搶眼的風景線。所謂最終,是因為對于想走的人來說,這是最后的機會;而對決定留下的人來說,無疑亦是新生活的開始。但無論是走是留,個人命運都將由此而大不相同……
★自此天涯各西東
1949年8月14日,毛澤東發(fā)表了著名的社論《丟掉幻想,準備斗爭》,文章中提到:“為了侵略必要,帝國主義給中國造成了百萬區(qū)別于舊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識分子。對于這些人,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中國反動政府只能控制其中一部分人,到了后來,只能控制其中的極少數(shù)人……”這里毛澤東對胡適、傅斯年、錢穆這三人進行了點名抨擊。
對于那些帝國主義“不能控制”,走到帝國主義反面的大小知識分子的留下,毛澤東是歡迎的,但原則上必須對他們進行徹底的改造。緊接著中共發(fā)出《關于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學校教職員和高中以上學生中普遍進行思想改造工作。于是一場如火如荼的知識分子改造進入高潮。在一次北大師生召開“控訴會”時,湯用彤、楊振聲、俞平伯等紛紛表示膺服馬列主義,批判胡適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思想。
1949年11月,朱光潛這個曾和毛子水、張佛泉等16位知識分子聯(lián)名發(fā)表《中國的出路》的名教授,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自我檢討》,對自己前半生作了全面的否定。 巴金在第一次文代會上的發(fā)言題目為《我是來學習的》。
馮友蘭、湯用彤、陳垣、金岳霖等,這些留下來的大大小小知識分子都以改造對象的身份公開發(fā)表自我批判的文字。
至于那些曾被“搶救”的知識分子,大多都順利轉(zhuǎn)移到臺灣,有的去了香港、美國、東南亞等地,有的晚年才輾轉(zhuǎn)去了臺灣。他們政治上或多或少都傾向于國民黨,有一些人還是蔣介石的座上賓,曾為后來的“戡亂治國”出謀劃策。
不過臺灣那么多年的“戡亂”時期,這些知識分子也沒少受迫害和壓制。胡適在孤島上屢受圍攻;《自由中國》慘遭查封,雷震被投進監(jiān)獄;殷海光和弟子李敖、陳鼓應們“越軌”行為或遭受牢獄之災,或被變相“封喉”……
但這些遠走的知識分子懷著花果飄零的精神,始終保持著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幾十年如一日沉潛于學問,或整理國故,或闡發(fā)宏論,繼承傳統(tǒng),發(fā)揚學術,卓有建樹。傅斯年把北大的自由主義校風帶到臺灣大學,把其辦成臺灣最高學府與學術中心;錢穆“千斤擔子兩肩挑”,在香港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了新亞書院;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師兄弟為民族文脈傳承續(xù)寫春秋,均成著作等身的一代大儒……
他們在孤島上保住了學術的一脈,帶出一批批衣缽傳人,使得臺灣學界幾乎獨占西方學界與中國交流的唯一孔道與資源。等到大陸“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看世界時,首先看到的是捷足先登的臺灣學人。林毓生、余英時、杜維明等成為大陸學人與西方學術界尤其是漢學界最初交往的橋梁,而且是一座難以繞過的橋梁。
中國知識分子在1949年的抉擇,無論是留下還是離去,都有各自所遵循和捍衛(wèi)的人生宗旨,是幸運或不幸,都是無可厚非的,只能讓后人空發(fā)幾聲嘆息。
。ㄕ2008年9月5日《鳳凰周刊》,作者為該刊特約撰稿員)
相關熱詞搜索:知識分子 中國 抉擇 1949 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 中國的知識分子 中國知識分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