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齋畫報》里的“西洋鏡”]點石齋畫報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參與《點石齋畫報》的繪畫者有吳友如、張志瀛、周權香、顧月洲、周慕喬、田子琳、金桂生、馬子明等20余人,原來大多是蘇州年畫的畫師,他們沒有學習西洋畫的記錄,更沒有遠赴重洋,到海外“鍍金”的經(jīng)歷。所以許多畫面是根據(jù)新聞報道的文字,再加上作者的想像力來畫的,畫面與事實之間的差距很大,這就如上海人講的“西洋鏡”,千萬當不得真。
■氣球升空
1890年上海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報道:有西人里那制成新式氣球一具,能載八千五百磅之重,升放空中,每點鐘行二十五米,各國茍制造此球為行營之用,水陸之兵可以廢;況配大炮于球中,居高擊下,凡鐵橋、輪艦、炮臺、火藥庫、電報局及水陸兵弁,皆不可恃。此氣球之善于摧敵也。
這是一則關于熱氣球研制及其在戰(zhàn)爭中作用的設想的報道。由于《字林西報》上繪有熱氣球的形狀,所以畫師朱儒賢描繪的熱氣球與真實的十分接近,而利用熱氣球作為攻擊性武器只是一種想像,所以畫師繪畫的熱氣球下懸的“籃子”也純是憑空想像。
在《點石齋畫報》報道“氣球破敵”后僅幾年,上海的僑民也在上海跑馬場試驗氣球升空,不久又借楊樹浦的“大花園”(舊址于今騰越路195號一帶)進行熱氣球升空表演,一位美國女運動員還從升空的熱氣球上跳了下來,這也是中國出現(xiàn)的第一次跳傘表演。
■摩天大樓
電梯的發(fā)明使人們免去登高的艱難,鋼鐵、水泥的發(fā)明和廣泛用于建筑材料,為建筑物向更高的高度發(fā)展提供了可能。1885年,美國建筑師詹尼放棄了傳統(tǒng)的承重墻結(jié)構,首次大膽采用鋼框架結(jié)構,成功設計和建造成10層的美國芝加哥國內(nèi)保險公司大樓,并成為當時世界最高建筑。這種很高的建筑被美國人叫作Skyscraper building,后來被漢譯為“摩天大樓”。
19世紀后期是美國城市發(fā)展的規(guī);瘯r期,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使城市的地價急劇上漲,于是又刺激了美國Skyscraper building(摩天大樓)的規(guī);d建。《點石齋畫報?第一高樓》中講:
美國撥分屯營造司近因市中地價日益昂貴,乃創(chuàng)建二十八層樓。高三百五十尺,周廣八十丈,柱以鋼為之;其下一層全無障隔,設梯二道,并置起落機器十二架,編定逐層號樓,欲由某層達某層,則按號坐于其上,自由轆轤遞送,瞬息即到,無須用力;其余二十七層皆隔為二十八間,除每層占去機房一間,合計共得七百二十八間。絕頂?shù)桥R,憑欄俯瞰,真有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之慨。
這段文字顯然譯自西方消息報道,描述得十分準確,但是畫師張志瀛無法理解能載人隨意上下的“起落機器”(電梯)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浮想聯(lián)翩,把“起落機器”畫在建筑的外墻上,真的很像中國人打井水用的“轆轤”?吹竭@幅中國畫師畫的“摩天大樓”,你一定會啞然失笑。
■賣野人頭
《點石齋畫報》不僅畫了許多外國的“西洋鏡”,還畫了不少外國人在上海租界里的“西洋鏡”,其中“賣野人頭”一則令人捧腹。
上海的福州路俗稱“四馬路”,以位于“大馬路”(南京路)以南的第四條馬路而得名,舊時屬“英租界”。在19世紀80年代,有一幫美國人租賃四馬路“第一樓茶室”的對面門面開了一“游樂場”,在門口扯起寫有“新到美國野人,有頭無身,供人觀覽”的幌子,客人只要付幾個銅錢就可以入內(nèi)觀瞻“野人頭”。畫師田子琳既出自好奇,也是職業(yè)的敏感,到那里去看“野人頭”,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個被懸掛在墻上幕布里的“野人頭”倒是像外國人的人頭,但他發(fā)出來的聲音則是“其音似上海左近口氣”,于是揭露美國人賣的野人頭是一場商業(yè)騙局,“其為賺錢之戲,無甚奧妙,不足推敲”,但是作為社會新聞,確實是一有價值的新聞。
后上海因此多了一俗語――“賣野人頭”,它有兩層含義:其一,商業(yè)上的以次充好,民國胡祖德《滬諺外編?新詞典》:“賣野人頭:以惡劣之物品,向人求善價也!逼涠,用虛張聲勢的方式嚇;蛎沈_他人,如上海人講的:“儂用勿著五勁吼六勁,啥人勿曉得儂來勒‘賣野人頭’!
。ㄕ2007年4月22日《新民晚報》)
相關熱詞搜索:西洋鏡 畫報 點石齋 《點石齋畫報》里的“西洋鏡” 點石齋畫報 點石齋畫報主要執(zhí)筆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