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齊布呂尼【薩科齊的新感覺】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薩科齊好不容易找到了“美國總統(tǒng)”的感覺,盟友英國百般不爽,不遺余力地大搞其“黑色幽默”。 過去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采取軍事行動時,法國大多是拖大家的后腿,百般不情愿,千呼萬喚始出來。
但這次法國是急先鋒,但與其說法國是急先鋒,不如說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是急先鋒。薩科齊找到了當美國總統(tǒng)的感覺。英國人看不慣了,覺得薩科齊簡直是一個憤青,說“憤恨是他的主旋律!
薩科齊怎么會是憤青呢?按英國人的說法,薩科齊個矮、人丑,又不是法國名校畢業(yè)的,所以有自卑心理。薩科齊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國際超級明星,但此女水性楊花,遲早是要給薩科齊戴綠帽子的,而且據(jù)傳她已經(jīng)給薩科齊戴了綠帽子。所以,第一夫人又增加了薩科齊的自卑心。而自卑心一重,就比較會胡來,在其他方面找回感覺。
英國媒體還查了薩科齊的三代,發(fā)現(xiàn)他父親是匈牙利的移民,母親希臘猶太人的后代。西方也有成分論的問題。猶太人有為自己是猶太人而感到驕傲的,也有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猶太血統(tǒng)的。
希特勒被人懷疑有八分之一的猶太血統(tǒng),但他從來不提及此事。美國金融機構(gòu)貝萊德(BlackRock)的負責(zé)人拉里?芬克(Larry Fink)是猶太人,但他保密工作做得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猶太人。更何況,這次法國是對一個阿拉伯國家用兵,法國總統(tǒng)的猶太人背景比較敏感;自以色列成立以來,阿拉伯與猶太人成了宿仇。
利比亞之戰(zhàn),法國和英國是雙雄會,共同采取軍事行動,本該精誠團結(jié),通力合作才是。英國人陰損盟友,主要是因為法國搶了頭彩,還要爭奪領(lǐng)導(dǎo)權(quán),所以英國人不開心,便以英國的黑色幽默鞭撻薩科齊。
英國人積極出兵利比亞,是要以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當年卡扎菲的特工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機上放置定時炸彈,客機在英國蘇格蘭上空爆炸,機上270人全部遇難。遇難者中大部分是美國人?ㄔ平怀龅睦葋喴煞副欢ㄓ凶,在英國服刑。但2009年,英國居然釋放了此人,理由是他身患癌癥。盡管英國一口咬定自己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但美國朝野普遍認為英國是為了換取在利比亞的石油業(yè)務(wù)。英國自知理虧,總要以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否則英、美同盟就有陰影。
法國出兵利比亞,也是為了改正錯誤。突尼斯發(fā)生民變之初,法國外交部的女部長還向突尼斯官方傳授控制示威人群的經(jīng)驗。女部長還免費乘坐突尼斯商人提供的飛機去中東旅游度假,而這位商人與突尼斯官方關(guān)系非常密切。當然,英、法兩國攻打利比亞也是為了石油。利比亞出口的石油,半數(shù)賣到法國、英國和意大利。
法、英、美三國對卡扎菲動武,德國很不以為然。對于美國在伊拉克戰(zhàn)爭和阿富汗發(fā)動的兩場戰(zhàn)爭,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堅決支持的,比法國和英國的領(lǐng)導(dǎo)人還要堅定。為什么她對利比亞動武卻如此猶豫不決?不知道德國人有什么活思想。
英國有人分析,德國是使小性,因為德國朝思暮想地要成為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但一直被拒之門外,而法、英兩個二流實力的國家卻上竄下跳,興高采烈地奔走于殿堂之上,讓德國人心中不爽。
還有,經(jīng)濟上德國與法國一直聯(lián)手,合作多于分歧。而且是法國纏上德國――德國是歐洲經(jīng)濟的火車頭,英國就不是歐元區(qū)的成員。但采取軍事行動,法國便找到英國合伙?赡芤彩菦]有辦法。德國是“二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軍備方面受到各種限制,防務(wù)方面一向仰仗美國老大哥。德國的陸、海、空三軍都相對較弱,德國就沒有航空母艦,在海外也沒有軍事基地。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德國人就是心中不爽。一人向隅,舉座不歡――德國希望有這個影響。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新感覺 薩科齊 薩科齊的新感覺 新感覺 新感覺派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