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玉米種植技術的田間管理要點的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07-02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玉米種植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現實意義玉米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在很多條件比較苛刻的環(huán)境下都能獲得比較不錯的產量,這使得玉米作為糧食作物獲得了種植農戶的廣泛歡迎,在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fā)揮出重要作用。除了適應力強、產量大的特點外,玉米在種植過程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項,作者就下文進行詳細介紹。
1 查苗、補苗
玉米出苗后,應立即進行查苗、補 苗。在玉米三葉期以前,發(fā)現連續(xù)缺苗3株(穴)以上,應及時進行補苗,可采取帶土移苗補栽的辦法,以減少株間苗勢的差異。移栽要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確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處一側或兩側,留雙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補種。
2 間苗、定苗
適時間苗、定苗是減少弱株率,提高群體整齊度,確保適宜密度的關鍵。玉米生長快,應適時早間苗、定苗。一般掌握1~2片展開葉時間苗,2~3片展開葉時定苗。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病苗留健苗。間苗、定苗的時間應在晴天的下午進行,因為此時病苗、蟲咬苗及發(fā)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識別淘汰。對于苗矮葉密、下粗上細、植株扭曲的絲黑穗浸染苗等,應徹底剔除。旱地、生產水平較低的地塊,要早間苗、定苗。病蟲害較重的地塊,要晚間苗、定苗。雙株留苗時兩苗間距5~10cm。套種玉米蟲害多、傷殘苗多、草害重,保苗難度大,應適時間苗、晚定苗。一般2片展開葉時間苗,3~4片展開葉時定苗。
3 中耕、滅茬
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據調查,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條,根深增加6~7cm,增產10%左右。一般中耕2~3次,第1次在定苗前,深度3~5cm,此時幼苗矮小,要避免壓苗、傷苗。第2、3次在定苗至拔節(jié)期,深度10cm左右為宜。中耕的原則是:苗旁淺耕,行間深耕。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淺中耕。中耕過深,土壤蓄水過多,易造成芽澇或苗澇。套種玉米麥收后應立即深中耕滅茬,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fā)展。
4 追施提苗肥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壯苗、促葉、壯稈等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節(jié)期進行。具體的追肥時間要根據苗情、土壤肥力等情況來定。三類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種肥的地塊、低洼潮濕的地塊和套種玉米等,要早追、重追提苗肥,一般在定苗前后;壯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種肥充足的地塊,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除施用化肥外,再使用壯豐寶進行葉面噴施,促使玉米生長開始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進行轉換。
苗期追肥量,原則上磷肥、鉀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要根據土壤、苗情而定。一般高產田施用總氮量的20~30%,中產田用50~60%,低產田用60%以上。
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溝施或穴施。深度5cm以上,離苗10cm以上,不要燒苗。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從撥節(jié)至抽雄這段時間。撥節(jié)就是莖基部節(jié)間開始明顯伸長,而抽雄是指雄穗(天花)開始露出劍葉(最后一片)。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使玉米植株墩實粗壯,葉片生長挺撥有勁,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達到壯稈、大穗、粒多。搞好穗期的田間管理,是奪取玉米高產的關鍵。具體措施如下: 深中耕小培土結合施稈肥。在施足基肥,管好苗期的基礎上,撥節(jié)前后要深中耕(10厘米左右)一次,玉米這次中耕特別重要,可以把土塊打碎,使耕作層土壤落實,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培土,就是將行間的土略向植株集中,形成一個小壟,同時把施下的稈肥埋入土中。稈肥最好以腐熟的廄肥、堆肥或人畜糞為主,也可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左右。要注意小苗多施,促進全田均衡生長。重施穗肥高培土。穗肥應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這時玉米頂部的幾片葉組成的形狀像一個喇叭。 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
抽雄前約7~10天,是決定雌穗(玉米棒子)大小和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生長的好壞對玉米產量影響最大,也是玉米需要養(yǎng)分最多的時候。一般應重施穗肥,約占總追肥量的60%左右,并施用速效肥。通常每畝用尿素15~20公斤,結合把行間(特別是寬行)的土集中到植株兩邊,達到高培土的目的,同時將肥料埋入土中。但也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稈肥和穗肥的比重,若土壤肥力較高、基肥足、苗勢好,可以少施稈肥,重施穗肥;如果土壤肥力低、基肥施用量少、幼苗長勢一般,則可以重施稈肥,少施穗肥。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生長,為豐產打下基礎。
。ㄗ髡邌挝唬164142黑龍江省尾山農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