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李薇:我國人口省際遷移空間模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內容摘要」文章利用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采用人口遷移選擇指數法確定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遷中心,并歸納出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間模式及人口外遷中心的外遷空間模式。發(fā)現省際人口遷移活躍區(qū)域為南方及沿海地區(qū)。京津地區(qū)及南方沿海地區(qū)是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秦嶺-淮河以南的內陸省份是人口外遷中心。強勢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別具有"聚而強"和"廣而均"的特點。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安徽、浙江兩省具有"沿海導向型"的外遷空間模式,強勢人口外遷中心重慶則具有"平衡型"的外遷空間模式。

  關鍵詞:省際人口遷移;
空間模式;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
人口外遷中心

  「作者簡介」李薇,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北京:100044

  

  1 引言

  

  1.1研究意義和目的

  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人口遷移流動愈加活躍,流動人口的規(guī)模和比例呈現不斷擴大和上升的趨勢。1982~2005年,我國流動人口數量由657萬人增至14735萬人,23年間增加了21倍;
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由0.64%增至11.28%,增長了近17倍。2000~2005年,流動人口總量增加了296萬人,其中,省內遷移人口減少了241萬人,省際遷移人口增加了537萬人(國務院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è)統計司,2007)。交通技術進步、信息傳播速度加快都將進一步促進人口發(fā)生較遠距離的跨省遷移。研究省際人口遷移空間模式是把握我國人口跨省遷移特征的一個直觀而有效的切入點。對省際人口遷移空間模式的總結為探索人口遷移機制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城市規(guī)劃實踐中進行人口規(guī)模預測提供了事實參考。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數據分析與地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總結出我國人口省際遷移空間模式。

  1.2數據來源

  研究的數據來源為《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反映人口遷移絕對數量的數據是根據1%抽樣數據按比例放大后的數據,計算遷移選擇指數時采用未經過放大的1%抽樣數據。

  1.3概念界定

  1.3.1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人口遷移"是國際通用概念。外國學者對人口遷移概念的定義較為統一,定義包括時間、空間和定居目的三方面內容。而我國學界對中國人口遷移概念的界定并不統一,主要爭議存在于時間限定、空間限定和戶籍是否改變這三個方面。目前我國出現的諸多關于人口遷移的術語,如永久性遷移、暫時性遷移、計劃遷移、自發(fā)遷移、主動遷移、被動遷移、戶籍遷移、非戶籍遷移、盲流、暫住人口、流動人口、民工潮等等,其各自對應了某一類遷移人口。魏津生于1984年首先對遷移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定義,即"發(fā)生在國內不同省區(qū)或縣(市、市轄區(qū))之間的各類改變戶口登記常住地的人口移動",此定義強調空間限定和戶籍改變(楊雪,2004)。1990年代以來大規(guī)模人口自發(fā)性遷移(非戶籍遷移)蓬勃發(fā)展,使這一界定顯得狹窄。此后,楊云彥等一些學者則偏重以時空限制和目的角度來界定人口遷移概念。

  "流動人口"是與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相對應的概念,是中國所特有的概念。目前流動人口尚無明確、準確和統一的定義。本研究中的"流動人口"指離開戶口所在地半年以上人口。"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概念的不統一,導致"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之間的關系難以確定。張善余的《人口地理學概論》一書中指出:所謂人口的遷移流動,指的是人的居住位置發(fā)生了跨越某一地區(qū)界限的空間移動。從這一總結中可以看出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都是對人口在空間上發(fā)生移動這一行為過程的描述。"流動"屬最廣義的"遷移",即人口發(fā)生了跨越一定空間距離的移動。但"流動"與狹義"遷移"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區(qū)別:(1)"遷移"帶有戶籍的改變",流動"不具有戶籍變動而出現"人戶分離"情況;
(2)"遷移"是相對長期的,永久性居住地的改變",流動"則是相對短期的,非永久性的甚至可能是周期性的空間移動;
(3)"遷移"以定居為目的;
"流動"則不一定以定居為目的。

  1.3.2人口省際遷移

  "人口省際遷移"按照其字面解釋應為:人的居住位置發(fā)生了跨越省際界限的空間移動。此概念的重點在于界定了遷移的空間范圍,即跨越省界?紤]我國戶籍管理因素,又可將此概念細分為"伴隨戶口變動的人口省際遷移"①「伴隨戶口變動的人口即為公安局系統統計的機械變動人口,"伴隨戶口變動的人口省際遷移"即為人口機械變動中發(fā)生省際遷移的人口。」和"未發(fā)生戶口變動的人口省際遷移".本研究所討論的"人口省際遷移"指"未發(fā)生戶口變動的人口省際遷移",即流動人口②「本研究中的"流動人口"指離開戶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省際遷移人口"指流動人口中發(fā)生跨省流動的人口。

  "流動人口"和"省際遷移人口"遷移流動的時間特征均為"離開戶口所在地半年以上".」中發(fā)生跨省流動的情況。

  

  2 人口省際遷移概況

  

  2.1遷入地和遷出地的空間分布

  省際遷入人口較集中分布于中東部及東南部沿海省份,即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沿海5省市,北方地區(qū)僅北京市是遷入人口集中的地區(qū)。廣東省遷入人口最多(1560萬人),其它5省市遷入人口依次為:浙江(592萬人)、上海(443萬人)、江蘇(404萬人)、北京(324萬人)、福建(270萬人)(國務院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è)統計司,2007)(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省際遷移的遷出人口主要來自秦嶺-淮河以南的內陸省份。具體為四川、河南、安徽、湖南4省和重慶、湖北、江西、貴州、廣西5省市。遷出人口較多的4省按遷出人口數量排序依次為:四川。559萬人)、安徽。549萬人)、湖南。445萬人)、河南。431萬人)。

  省際遷移人口凈遷入地區(qū)分布在除河北、山東、廣西3省以外的沿海諸省,除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外的邊境省份,以及內陸的北京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山西省。凈遷入人口較多的區(qū)域分布在我國三大都市圈所在地,按照凈遷入人口的數量排序,依次為廣東。▋暨w移人口1520萬人)、長三角兩省一市(凈遷入人口為1138萬人),北京市(凈遷移人口為310萬人)。而提供大量遷出人口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內陸地區(qū),其中四川、河南、安徽、湖南4省凈遷出人口數量較多。

  2.2遷移總量的空間分布

  總遷移人口為遷入人口與遷出人口之和,它反映了某地區(qū)發(fā)生遷移的強度,用以考察地區(qū)的遷移總量。由各省總遷移人口的空間分布可見我國南方地區(qū)總遷移人口普遍多于北方、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區(qū)。青藏高原地區(qū)及甘肅、寧夏、山西3省的總遷移人口數量最少。廣東省總遷移人口最多,長三角及周邊區(qū)域、四川和湖南兩省次之(見圖2)。

  

  3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及其吸引作用空間模式

  

  3.1人口遷移選擇指數

  本文采用人口遷移選擇指數法來確定人口遷移吸引中心。人口遷移選擇指數(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是以色列學者羅伯托。巴奇(Robert Ba2chi)于1956年提出的,其計算公式為:

  Iij =Mij(Pi /Pt )〔Pj /(Pt -Pi)〕ΣijMijK(1)

  其中:Iij為遷移選擇指數;
Mij 為遷出地i 遷向遷入地j 的人口數;
Pi為遷出地i 的人口數;
Pj 為遷入地j 的人口數;
Pt為全國區(qū)域總人口(全國總人口);
K為常數,一般設為100.

  該指數反映了在全國遷出、遷入地人口規(guī)模平均影響水平下,遷出地i 遷向遷入地j 的實際人口遷移數與期望數之比(張羚廣、蔣正華、林寶,2006)。若Iij 大于100,說明遷出地i 的人口選擇遷向遷入地j 的趨勢強于全國平均水平,Iij 越大,表示遷出地i 的人口選擇遷入地j 的趨勢越強,或遷入地j 對遷出地i 遷出人口的吸引力越強;
反之,若Iij 小于100,說明遷出地i 的人口選擇遷向遷入地j 的趨勢弱于全國平均水平,Iij越小,表示遷出地i 的人口選擇遷向遷入地j 的趨勢越弱,或遷入地j 對遷出地i 遷出人口的吸引力越弱。

  由式(1)可以推導一個區(qū)域的綜合遷出選擇指數(式子2)和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式子3)。

  Ii.=Mi.(Pi /Pt)ΣiMi.K (2)I.j =M.j(Pj /Pt )ΣjM.jK (3)

  式子(2)、(3)中:Ii.為區(qū)域i 的總(綜合)遷出選擇指數;
I.j為區(qū)域j 總(綜合)遷入選擇指數;
Mi.為區(qū)域i 遷向其他所有區(qū)域的遷出人口總數;
M.j 為區(qū)域j 來自所有其他區(qū)域的遷入人口總數。

  3.2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確定及分級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就是能吸引其他地區(qū)遷出人口集中入遷本地的遷移人口匯聚地區(qū)(王桂新,2003)。本文采用人口遷移選擇指數法確定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按推導公式(2)式和(3)式計算各省綜合遷出選擇指數和綜合遷入選擇指數(見表1)。再按以下標準確定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1)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150;
(2)綜合遷出選擇指數明顯小于100.

  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為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浙江省和福建省。按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強弱將6個吸引中心分為兩類:強勢吸引中心和次級吸引中心。

  強勢吸引中心包括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其中上海市的綜合遷入選擇指數遠遠高于北京市,居全國首位。天津市、廣東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為次級吸引中心。由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空間分布可以看出,強勢吸引中心分布于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都市圈的中心區(qū)域,次級吸引中心分布在東部及東南部沿海省份(見圖3)。吸引中心總計6個,其中強勢吸引中心2個,次級吸引中心4個(見表2)。

  對比省際人口遷移綜合遷入選擇指數空間分布與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空間分布(見圖4),兩者分布特征十分相似。綜合遷入選擇指數與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散點圖,表明兩者存在線性相關關系。以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為自變量,省際人口遷移綜合遷入選擇指數為變量,對二者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為:顯著性sig.值為0.000,回歸確定系數R2為0.843,回歸系數為0.918,說明省際人口遷移綜合遷入選擇指數與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之間的確存在線性關系,當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增加一個標準差,可拉動省際人口遷移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增加0.843個標準差。上述線性相關關系在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100的區(qū)域里是明顯的,當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小于100時則并不明顯。即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吸引力隨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增加而增加,非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則不具此特點(見圖5)。

  3.3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歷史變遷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發(fā)展經歷了由"多極化"到"極化"的過程。1982~1995年,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呈現"多極化"發(fā)展(王桂新,2000)。1995~2005年,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則成"極化"發(fā)展趨勢。王桂新發(fā)現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數量在1982~1987年,1985~1990年,1990~1995年依次為6個,11個,11個,2000年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數量為7個(王桂新,2000、2003)。本研究則發(fā)現2005年,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數量進一步下降為6個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及其變化》中確定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標準為: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100且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綜合遷出選擇指數。《1990年代后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研究》和本研究確定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條件為: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150且綜合遷出選擇指數明顯小于100.」。

  2000~2005年,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福建這5個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呈增加趨勢,其中上海的增幅最大。2005年上海的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已超過北京,居全國之首。廣東和新疆的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則呈下降趨勢,新疆的下降幅度最大,2005年新疆已經不再是全國人口省際遷移吸引中心。廣東也由強勢吸引中心降為次級吸引中心(見表3)。

  3.4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吸引區(qū)域的劃定及分級

  與吸引中心相匹配的是吸引區(qū)域。如某地區(qū)的人口表現出比較強烈的選擇遷向某一吸引中心的傾向,則該地區(qū)稱為該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區(qū)(王桂新,2003)。(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將遷移人口選擇遷向吸引中心的遷移選擇指數大于100的地區(qū)定義為該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區(qū)。一般地,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吸引作用越強,吸引區(qū)域范圍就越廣,吸引地區(qū)遷出人口選擇遷入該吸引中心的強度也就越大。按人口由被吸引地區(qū)遷向吸引中心的遷移選擇指數的大小將吸引地區(qū)劃分為3個等級:強勢吸引地區(qū)、中強吸引地區(qū)和一般吸引地區(qū),劃分標準如下:強勢吸引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大于1000;
中強吸引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大于300且小于1000;
一般吸引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大于100且小于300.

  3.5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間模式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間模式是通過人口遷移吸引中心與其吸引地區(qū)的空間分布關系來體現的。以下分別對強勢吸引中心及次級吸引中心的吸引作用空間模式進行分析。

  3.5.1強勢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空間模式

  作為省際人口遷移的強勢吸引中心,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吸引作用空間模式具有不同特點(見圖6)。

  首先,上海市和北京市吸引區(qū)域的空間范圍不同。

  上海市的吸引地區(qū)在空間上呈"V"字型分布,形成東起東部沿海西至新疆地區(qū),橫貫東西的橫向吸引帶和沿海岸線省份北上的縱向吸引帶,其中橫向吸引帶為主要的吸引區(qū)域。在橫向吸引帶內吸引地區(qū)的等級呈現出隨距離增加而下降的特點:強勢吸引地區(qū),江蘇、浙江、安徽和江西4省,緊緊圍繞上海市;
中強吸引地區(qū)主要沿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分布,包括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和福建6省市;
陜甘寧、新疆和青海地區(qū)以及湖南省均為橫向吸引帶上的一般吸引地區(qū)?v向沿海吸引帶上分布的均為一般吸引地區(qū),包括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4省和京津兩直轄市。

  北京市的吸引地區(qū)覆蓋了除西南及南方5省(具體為西藏自治區(qū)、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東省和海南。┖蜕虾J幸酝獾娜繃痢N龔姸鹊目臻g分布并非隨距離增加逐級遞減,而是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強勢吸引地區(qū)主要分布在環(huán)抱北京市的河北省以及河北省以北的內陸省份,具體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和黑龍江省;
中強吸引地區(qū)主要分布在甘肅四川省以東、江西省以北的廣大區(qū)域;
一般吸引地區(qū)則分布在距離北京較遠的西北和南方地區(qū)。

  其次,上海市和北京市對吸引地區(qū)的吸引強度關系不同(見表4)。

  上海市的吸引地區(qū)總面積為59703.63萬公頃,吸引地區(qū)對上海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為645.03;
北京的吸引地區(qū)總面積為74442.16萬公頃,吸引地區(qū)對北京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為523.28.可見,上海市吸引地區(qū)的總面積小于北京而吸引地區(qū)對上海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卻高于北京。兩市的強勢吸引地區(qū)和中強吸引地區(qū)的面積和對吸引中心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尤其體現了上述特點。

  上海市和北京市均擁有4個強勢吸引地區(qū),但上海市強勢吸引地區(qū)的總面積(5191.59萬公頃)不到北京市強勢吸引地區(qū)總面積(19263.23萬公頃)的1/3.而上海市對其強勢吸引地區(qū)的吸引作用卻遠遠大于北京對其強勢吸引地區(qū)的吸引。上海市的強勢吸引地區(qū)對上海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為2094.55,北京市的該指數僅為1248.73,上海高出北京近1倍。

  上海市和北京市所擁有的中強吸引地區(qū)的數量和總面積各不相同。上海市有6個中強吸引地區(qū),總面積12179.18萬公頃;
北京市有14個中強吸引地區(qū),總面積25715.38萬公頃,是上海市的2倍多。而上海市對中強吸引地區(qū)的吸引作用則略高于北京市。上海市中強吸引地區(qū)遷向上海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為599.92,北京市的該指數為539.21.

  上海市的一般吸引地區(qū)的數量和總面積均多于北京市的一般吸引地區(qū)。上海市有12個一般吸引地區(qū),總面積42332.86萬公頃,北京市有6個一般吸引地區(qū),總面積29463.55萬公頃。上海市一般吸引地區(qū)的總面積是北京市的1.5倍,而對一般吸引地區(qū)的吸引作用卻小于北京市。北京市一般吸引地區(qū)遷向北京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為221.10,上海市的該指數為184.41.

  綜上所述,作為強勢吸引中心",聚而強"是上海市對其吸引地區(qū)吸引作用的特點";
廣而均"是北京市對其吸引地區(qū)吸引作用的特點。

  3.5.2次級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空間模式

  廣東省、浙江省、天津市和福建省是省際人口遷移次級吸引中心,其吸引范圍各不相同。天津市吸引范圍最廣,其吸引區(qū)域基本覆蓋了除長江流域省份以南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之外的全部國土。福建省吸引范圍最小,其吸引地區(qū)主要集中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內陸省份。廣東省和浙江省吸引地區(qū)的空間范圍大體相似,主要集中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廣東省的吸引范圍更向西北內陸深入。

  廣東省的吸引地區(qū)中不同級別的吸引地區(qū)在空間分布上呈現明顯的圈層結構,吸引力度隨距離增加而遞減。浙江省和天津市除了具有與廣東省相似的圈層結構之外,還具有"飛地式強勢吸引地區(qū)①"「"飛地"是與周圍特定因素不同的一小塊特定地理區(qū)域(王先鋒,2003),在國際法、城市地理、經濟地理等領域具有各自特定含義。國際法中",飛地"指一國位于他國國境之內不與本國毗連的領土。城市地理學中",飛地"指城市中在經濟、文化和勞動力等結構上具有獨特性的一小塊城市區(qū)域,或者指"城市向外推進時,出現了空間上與原建成區(qū)斷開,職能上卻與原有城市區(qū)保持密切聯系的新的城市用地。這種空間上與原建成區(qū)分隔的城市的擴展方式稱為飛地型。"經濟地理學中的"飛地"則指在經濟結構、經濟作物、經濟狀態(tài)等與周圍不同的一小塊經濟區(qū)域。

  本研究中的"飛地式強勢吸引地區(qū)"借用"飛地"的概念,描述那些對某一吸引中心的遷移選擇指數明顯高于周邊地區(qū)的區(qū)域!,即強勢吸引地區(qū)不是緊鄰吸引中心分布而是跳過次級吸引地區(qū)的分布區(qū)域,分布在距離吸引中心較遠的地方。浙江省的"飛地式強勢吸引地區(qū)"是貴州省,天津市的"飛地式強勢吸引地區(qū)"是黑龍江省。福建省的吸引區(qū)域也存在圈層式特征,但吸引中心對吸引地區(qū)的吸引作用并非隨距離增加遞減,而是出現中強吸引地區(qū)和一般吸引地區(qū)"倒置"的特點,即福建省的中強吸引地區(qū)分布在距離吸引中心福建省最遠的地區(qū)而一般吸引地區(qū)則分布在中強吸引地區(qū)與強勢吸引地區(qū)之間的區(qū)域。福建省的一般吸引地區(qū)均為其他吸引中心的強勢吸引地區(qū)或中強吸引地區(qū),如河南省和安徽省是上海市的強勢吸引地區(qū),河南省又是其他各個吸引中心的中強吸引地區(qū),湖南省是廣東省的強勢吸引中心?梢,福建省的一般吸引地區(qū)正好是受多個人口吸引中心共同影響的區(qū)域。由于福建省的吸引能力與其他吸引中心相比相對較弱,所以對臨近但同時受到其他更強大吸引中心吸引的區(qū)域吸引作用較弱,而對那些距離自身較遠但受到其他吸引中心吸引作用也相對較弱的區(qū)域的吸引作用反而較強(見圖7)。

  4個次級吸引中心對其各自吸引地區(qū)的吸引強度也不盡相同(見表5)。天津市吸引地區(qū)總面積最大,為51048.95萬公頃,福建省吸引地區(qū)總面積最。17181.74萬公頃),浙江省和廣東省的吸引地區(qū)總面積居中,分別為28352.69萬公頃和29674.30萬公頃。從吸引地區(qū)對吸引中心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來看,則廣東省最高(754.75),天津市最低(345.62),浙江省和福建省居中,分別為564.35和535.94.可見,天津市吸引區(qū)域的范圍最廣而吸引作用卻相對較弱;
福建省吸引區(qū)域的范圍小但吸引力卻相對較強。廣東省則兼顧了吸引區(qū)域空間范圍的廣度和吸引的強度,吸引區(qū)地區(qū)總面積和吸引地區(qū)對廣東省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均在4個次級吸引中心中位居第二,顯示了其作為南方地區(qū)主要省際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重要作用。

  

  4 人口外遷中心及其外遷空間模式

  

  4.1人口外遷中心的確定及其空間分布

  人口外遷中心是與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相對應的概念。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和人口外遷中心是人口省際遷移過程的兩個方面,共同描述了人口省際遷移的特征。人口外遷中心是指人口向外遷移趨勢較明顯的地區(qū)。采用與確定人口吸引中心類似的方法,根據綜合遷移選擇指數可確定人口外遷中心,具體條件如下:(1)綜合遷出選擇指數大于120;
(2)綜合遷入選擇指數遠小于100.

  我國省際遷移人口外遷中心為安徽省、江西省、重慶市、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河南省。人口外遷中心集中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內陸省份。按外遷趨勢強弱將人口外遷中心分為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和次級人口外遷中心。安徽省、江西省和重慶市是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其他則為次級人口外遷中心。從空間分布來看,強勢人口外遷中心主要分布在緊鄰東部沿海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區(qū)域,同時重慶是內陸地區(qū)人口外遷趨勢最強的區(qū)域(見表6、圖8)。

  4.2人口外遷中心遷入地區(qū)的劃定和分級

  與人口外遷中心匹配的是人口外遷中心的遷入地區(qū)。如果一個人口外遷中心的人口表現出比較強烈的選擇遷向某一地區(qū)的傾向,則這個地區(qū)就是該人口外遷中心的遷入地區(qū)。本文定義若由人口外遷中心遷向某地的遷移選擇指數大于100,則該遷入地為人口外遷中心的遷入地區(qū)。根據選擇的強烈程度,還可進一步將人口外遷中心的遷入地區(qū)按照以下標準,分為遷移趨勢由強到弱的三級:首選遷入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在1000以上;
二級遷入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大于300且小于1000;
三級遷入地區(qū):遷移選擇指數大于100且小于300.

  安徽省和江西省的人口外遷方向性十分明確且主要的遷入地區(qū)在空間上相對集中,而重慶市的人口外遷方向性較弱,遷入地區(qū)的空間范圍廣,但遷入趨勢并不突出。如表7所示,安徽省和江西省的遷入地區(qū)總面積分別為5524.78萬公頃和5759.14萬公頃,而重慶市的遷入地區(qū)總面積為34820.20萬公頃,是前兩者的6倍,可見其遷入地空間范圍之廣。安徽省和江西省對遷入地區(qū)的平均遷移選擇指數分別為1194.09和806.85,而重慶僅有424.72,可見安徽省向遷入地區(qū)遷移的趨勢最強烈而重慶市向遷入地區(qū)遷移的趨勢最弱(見表7)。

  綜上所述,安徽、江西兩省的人口外遷空間模式可概括為"沿海導向型",安徽更偏向選擇北方沿海的人口遷移吸引中心,而江西更偏向選擇南方的人口遷移吸引中心。重慶市的人口遷移空間模式可概括為"平衡型",不具有明顯的遷移偏好,遷入地區(qū)兼顧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大區(qū)域。

  4.3人口外遷中心外遷空間模式

  人口外遷中心的外遷空間模式是通過人口外遷中心及其遷入地區(qū)的空間分布關系來體現的。以下分別對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和次級人口外遷中心的外遷空間模式進行分析。

  4.3.1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外遷空間模式

  三個強勢人口外遷中心中,臨近沿海人口吸引中心的安徽省和江西省具有類似的外遷空間模式,即遷入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沿海人口吸引中心所在地,不同之處在于安徽省的首選遷入地區(qū)是北京市和長三角地區(qū)而江西省的首選遷入地區(qū)為長三角的上海市和浙江省以及廣東福建兩省。位于中部內陸地區(qū)的強勢人口外遷中心重慶市與前兩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外遷空間模式。重慶市的遷入地區(qū)范圍廣泛,但沒有遷移趨勢特別強的區(qū)域,即無首選遷入地區(qū),且二級遷入地分布在比三級遷入地更遠離重慶的區(qū)域。長三角地區(qū)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北京市、廣東省、福建省以及內陸的新疆地區(qū)是重慶市的二級遷入地區(qū)。而環(huán)繞重慶市的四川、貴州、云南、湖北4省則是重慶市的三級遷入地區(qū)(見圖9)。

  4.3.2次級人口外遷中心外遷空間模式

  6個次級人口外遷中心的外遷空間模式可以歸納為四種類型。第一類外遷空間模式是"沿海導向型",湖南省的人口外遷屬于此類空間模式,即遷入地區(qū)基本上分布在沿海地區(qū);
第二類外遷空間模式是"主次分明型",即遷入地區(qū)在沿海及內陸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且首選遷入地區(qū)位于沿96人口研究32卷海的人口遷移吸引中心,湖北省和貴州省的人口外遷屬于此類外遷空間模式;
第三類外遷空間模式是"平衡型",具有此類外遷空間模式的人口外遷中心是四川省和河南省,此類外遷空間模式最突出的特征為外遷中心的遷入地區(qū)分布在沿海和內陸地區(qū)且沿海和內陸的遷入地區(qū)面積大體相等,遷移趨勢也大體相當,且不存在首選遷入地區(qū);
第四類外遷空間模式是"定向遷移型",此種類型的人口外遷中心只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西的外遷人口主要遷入廣東省,且由遷移趨勢很強(見表8、圖10)。

  

  5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省際人口遷移活躍的區(qū)域分布在南方和沿海地區(qū)。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分布在京津地區(qū)及南方沿海地區(qū),具體為上海、北京、天津3個直轄市以及廣東、浙江、福建3省。上海市和北京市是吸引力最強的強勢人口遷移吸引中心,上海對省際遷移人口的吸引呈現"聚而強"的特點,北京對省際遷移人口的吸引則呈現"廣而均"的特點。人口外遷中心集中于秦嶺-淮河以南的內陸省份,具體為安徽、浙江、重慶、四川、湖北、湖南、貴州、廣西、河南8省1市。安徽、江西和重慶2省1市是我國人口外遷趨勢最強的強勢人口外遷中心,安徽、江西兩省具有"沿海導向型"外遷空間模式,而重慶市則具有兼顧東中西三大地區(qū)的"平衡型"外遷空間模式。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è)統計司。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708~818

  2楊雪。再論人口"遷移"的概念與統計口徑界定。西北人口,2004;
1

  3張善余1人口地理學概論1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段成榮,孫玉晶。我國流動人口統計口徑的歷史變動。人口研究,2006;
4

  5王桂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及其變化。人口與經濟,2000;
3

  6王桂新。1990年代后期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區(qū)域模式研究。市場與人口分析,2003;
4

  7張羚廣,蔣正華,林寶。人口信息分析技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92~209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9王先鋒。"飛地"型城鎮(zhèn)發(fā)展:基于落后地區(qū)城鎮(zhèn)化道路研究——以湖南張家界為例[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來源:《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相關熱詞搜索:遷移 模式 我國人口 分析 空間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