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特點【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動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動的新特點 進入新世紀后,特別在金融危機和后金融危機形勢下,兩種制度的對立實際上已讓位于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民族國家基于不同發(fā)展模式的競爭。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中,對抗的一面下降,相互學習借鑒、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一面上升,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1、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已從以斗爭為主線轉向以和平共處為主線。無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對雙方關系的基本判斷由過去的零和博弈向爭取雙贏的結局轉變。
在冷戰(zhàn)時代,兩制關系主要是以斗爭為主;而在目前的情況下,雙方都以相對和平的心態(tài)關注對方,看待對方。過去講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其主觀動機是立足于同魔鬼打交道。同魔鬼做交易,是要等待時機,時刻準備消滅對方。取代對方。今天即使講兩制間的斗爭,也是在和平共處的大背景下講的,是在認可對方的生存權,承認對方的合法存在的背景下講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對待對方的基本態(tài)度,已經從最初的你死我活,轉變成全球化時代的你活我也活,謀求雙方共贏。
2、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制度,模式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增多。在20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中,對立方面曾居于主導地位,但二者從來沒有間斷過互立學習和借鑒。在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大危機后,就曾借鑒社會主義在宏觀調控方面的做法,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經驗等。蘇東國家50年代開始的改革,也吸收了不少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及管理方面的積極經驗。中國自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同時也學習了資本主義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兩制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更加突出,資本主義在向社會主義學習,政策和模式左轉。危機發(fā)生后,美國推出了一系列政府干預措施。奧巴馬上臺后公布了一個自二戰(zhàn)以來占美國GDP百分比最高的預算,內容涉及增加稅收、調整收入分配、使社會計劃的開支超過國防開支等,幾乎涵蓋了美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專家指出,自約翰遜和羅斯福以來,還沒有哪位總統(tǒng)采取行動,在如此多的領域、如此大的范圍擴大政府作用。在所有制方面,西方資本主義為拯救危機,重新掀起了國有化浪潮。為此許多國際評論稱,美國這個世界上最資本主義化的國家,“已經跨越了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紅線”,開始“建立美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當然西方資本主義重啟國家干預、國有化只是一時舉措,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在危機中向社會主義學習和借鑒確是無疑的。
3、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間相互滲透融和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都被納入到統(tǒng)一的世界市場、統(tǒng)一的世界經濟體系中。與之相伴隨的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彼此間的依存和相互滲透關系不斷加深。首先,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經濟依存和滲透加深。到金融危機前,美中貿易額已達3330億美元,美國貿易逆差巨大。中美雙邊的長期投資(直接投資和長期債券投資)和證券投資的擴大及雙邊資金流動的加快,加深了兩國的金融聯系。特別是中國對美債券的投資,到金融危機前已達8000億美元,中國購買了1.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為此中美經濟在金融領域內已相互滲透,利益聯在一起。其次,中國和歐洲雙邊經濟的依存度與相互滲透也明顯加深,F歐盟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還是中國第一大技術和設備供應方和重要的外資來源地。
4、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面臨許多新的問題。相互合作增多。社會主義運動最初是由于資本和市場在一定地域范圍內擴張而導致社會問題的涌現而出現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許多全球性問題則是資本和市場在全球范圍內擴張所造成的。這些問題是需要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去面對的全新問題。今天人類社會面對更多的新問題,環(huán)境污染、恐怖活動、跨國犯罪、氣候變化等,這些問題不是一個國家可以解決的,需要國際社會各成員之間的協(xié)調以采取一致的措施,也需要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國家共同協(xié)調一致應對。在目前的情況下,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合作領域更廣,合作程度更深。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全球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舉行G20峰會,共同擬訂全球金融治理措施。中國與美國兩個最大的戰(zhàn)略對手開展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中美之間的合作已成為利益攸關方。在中歐方面相互合作也在不斷加深。中歐在工業(yè)政策、貿易政策、競爭政策、環(huán)境政策、知識產權和紡織品貿易等方面都建成對話機制,中歐經貿合作在不斷完善機制的基礎上向縱深發(fā)展。
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全球化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影響是復雜的,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是全方位的。
1、積極而審慎地參與全球化是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復興的必要條件。
第一,全球化作為人類發(fā)展的大趨勢,與社會主義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經濟全球化的每一次浪潮都為社會主義發(fā)展帶來重大契機。18世紀后半期到19世紀中葉,以蒸汽機革命為動力、以商品貿易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不僅推動生產力大發(fā)展,而且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物質基礎、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使社會主義完成了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電子、化學、鋼鐵等工業(yè)革命為動力,以資本輸出為特征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又加速了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階段的過渡,加劇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不平衡程度,使社會主義可以在資本主義鏈條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率先突破,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的歷史性飛躍。20世紀50年代以后,以新科技革命為動力,以大規(guī)模的商品、資本、技術輸出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形成,特別是八九十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發(fā)生重大影響,在此過程中,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出現了分化,部分社會主義國家沒能抓住有利時機進行戰(zhàn)略調整,最終導致社會主義建設幾十年的成就毀于一旦。而中國共產黨人從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動態(tài)聯系中,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堅定實行改革開放,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新的生機和活力。在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已成為校正全球化方向的重要力量。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必將在全球化進程中順勢而為。
第二,全球化擴大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時空回旋余地,但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它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條件。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提高為當代資本主義的自我調整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但全球化并沒有改變資本的本性和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資本主義的各種痼疾仍然存在,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新的形式不斷積累和加深。如主要發(fā)達國家資本、財富的進一步集中和貧富兩極分化的進一步加深;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及跨國公司憑借其資本和技術優(yōu)勢,對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掠奪,加深了少數資本主義富國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在全球的無序擴張使人類面臨的資源、能源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的壓力空前加大;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和金融資本在世界經濟中核心作用的加強,加劇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等,這些都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技術條件。
2、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面臨的挑戰(zhàn)。
在由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中,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相互影響和滲透中,社會主義始終面臨著西化、分化的危險,這是對社會主義的最大挑戰(zhàn)。具體說來:
第一,在國際環(huán)境上,西方發(fā)達國家利用在全球化過程中搶占的先機和優(yōu)勢,竭力維護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擠壓社會主義國家的生存空間,延緩社會主義國家的發(fā)展進程。
第二,在國家安全上,全球化擴展了國家安全的內涵,社會主義國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綜合安全挑戰(zhàn)。在經濟安全方面,市場力量已逐步取代政治和軍事權力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社會主義國家由于技術落后,經濟發(fā)展水平低,致使其經濟在世界市場占有的份額很低。隨著國際金融資本主義發(fā)展,社會主義由于金融體制和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控制和化解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有限,因此有被卷入危機的風險。
第三,在意識形態(tài)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以經濟、科技、軍事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占優(yōu)勢的前提下,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力促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產生“裂變”,達到“不戰(zhàn)而勝”的戰(zhàn)略目的。冷戰(zhàn)結束后,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攻勢沒有減弱,“西化”、“弱化”和“分化”社會主義國家的企圖從來沒有放棄,對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造成巨大的威脅。
(責任編輯:肖雪晴)
相關熱詞搜索:互動 條件下 資本主義 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動特點 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未來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