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嘴【名嘴遭遇“文件門”】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丹?拉瑟習慣于站在新聞專業(yè)主義的道德高度,批評新出現(xiàn)的市場化傾向和右翼媒體忘記基本職業(yè)準則的做法,這次卻偏偏倒在“真實”這個最容易引發(fā)大眾關注的新聞標準之上,進一步削弱了美國主流新聞媒體在民眾中的信譽和口碑。
。玻埃埃茨辏保痹拢玻橙眨绹鐐惐葋啅V播公司(CBS)晚間新聞和《60分鐘》新聞雜志節(jié)目的資深主播、72歲的丹?拉瑟在當天晚間新聞播出期間向觀眾宣布,他將于2005年3月9日停止擔任晚間新聞的主播,但仍會繼續(xù)為《60分鐘》Ⅰ、Ⅱ兩套節(jié)目做調查記者。那天正好是丹?拉瑟接替?zhèn)髌嫒宋锟死蕜P特成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主播的24周年紀念日。
盡失顏面的“文件門”事件
然而,拉瑟在簡短宣布從主播位置上退休的決定時,并沒有提到9月份使他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顏面盡失的有關布什歷史問題的“文件門”事件。而曾被自由主義人士猛烈抨擊的?怂剐侣勁_(FOX)卻不失時機地想像和強調了這個丑聞與拉瑟隱退之間的聯(lián)系,在隨后的詳細報道中還羅列了拉瑟在多年的新聞工作中一直堅持自由主義偏見的“罪證”。從策略層面分析,這次丹?拉瑟在使用假文件上面的“失足”,影響了迫在眉睫的總統(tǒng)大選形勢,令自由主義媒體支持的克里處境不妙。丹?拉瑟習慣于站在新聞專業(yè)主義的道德高度,批評新出現(xiàn)的市場化傾向和右翼媒體忘記基本職業(yè)準則的做法,這次卻偏偏倒在“真實”這個最容易引發(fā)大眾關注的新聞標準之上,進一步削弱了主流新聞媒體在民眾中的信譽和口碑。美國大選最后的選舉結果表明,媒體多年來第一次赤膊上陣、參與選戰(zhàn)的經(jīng)歷,卻成了精英媒體發(fā)現(xiàn)自己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其實十分有限的尷尬之旅。
去年8月的美國電視上鋪天蓋地地出現(xiàn)了自稱為“快艇隊老兵”的政治廣告,稱克里在越南獲得的勛章是造假得來的。本來事情很容易澄清,克里陣營蹩腳的媒體功夫卻給了對方渾水摸魚的機會。一個假消息直接導致克里支持率下降。這也許是給一直背著“謙謙君子”包袱的主流新聞媒體壓下的最后一根稻草:負面攻擊雖然為人所不齒,但卻很有效果。9月8日,丹?拉瑟主持的《60分鐘II》節(jié)目出示了四份文件,據(jù)說能夠證明布什在國民警衛(wèi)隊服役期間沒有完成規(guī)定時間就提前退伍,并動用關系強迫上司替他美化記錄。
節(jié)目播出第二天就有網(wǎng)站指出記錄是假造的,更有共和黨的機構持續(xù)質疑文件的真實性。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經(jīng)過兩個星期的辯解和調查之后承認他們“無法證明文件的真實性”。這也是一種優(yōu)雅而美妙的修辭!盁o法證明”并不等于文件一定是假的,只不過這樣的修辭在充斥了30秒鐘謾罵廣告的大環(huán)境下顯得過于含蓄和復雜。
拉瑟自己的道歉聲明說這是“無心之過”,但共和黨的支持者卻不依不饒,指出拉瑟是因為太急于為民主黨掙分而不顧文件明顯的可疑之處,這對于一個經(jīng)驗老道的記者來說可不是什么“誠實的錯誤”。一個網(wǎng)址為“拉瑟的偏見”的網(wǎng)站稱拉瑟為“一個長期偽裝成記者的民主黨活動家”,并列舉了拉瑟與尼克松對峙、羞辱老布什、抹黑小布什等“歷史污點”。
大選使媒體重新站隊
。玻埃埃茨晔敲绹拇筮x年,由于伊拉克戰(zhàn)爭及其后遺癥,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美國的大選。與以往報道選舉的方式不太一樣的是,這回美國的新聞媒體紛紛跳到明處,直接表明立場,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做助選宣傳。情勢緊急,原來礙于專業(yè)主義的原則不得不顧及的平衡和矜持如今干脆被扔到一邊,就連以沉穩(wěn)和超脫著稱的《紐約客》雜志都發(fā)表社論支持克里。雙方陣營的媒體分布也涇渭分明,與兩個政黨政策上的分歧和社會階層基礎的劃分基本一致。支持布什的是以《華爾街日報》、《華盛頓時報》、FOX新聞臺、辛克萊廣播集團等為代表的保守主義媒體,而支持克里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CNN、CBS、NBC、ABC等大多數(shù)傳統(tǒng)主流媒體被許多人稱為美國自由主義者的大本營。如果從地域上劃分,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分化可被視為東西海岸大都市文化和中西部與南部小城鎮(zhèn)文化的對峙。
但拉瑟畢竟是一位受許多人喜愛的記者和主持人,并在新聞界聲望卓著,幾乎成為美國新聞人的典范!靶侣劷绲牡浞丁焙汀皞窝b成記者的政客”―――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形象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拉瑟自己的退休感言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將自己看作一個報道‘硬新聞’的調查記者,F(xiàn)在,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樣的新聞報道中去了!痹谒磥,新聞是有不同層次的,最優(yōu)秀的應該是揭露黑幕、抵制強權、伸張正義的調查性新聞,也就是他說的“硬新聞”。這個“硬”字不僅表示新聞的內容是嚴肅的,好像還隱喻了進行這類報道的記者骨頭硬,敢于對抗強權。這類關于新聞和新聞人的神話一直充斥著美國的新聞史,既左右著民眾對新聞的看法和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新聞從業(yè)人員對自己的誤讀。拉瑟的威望就主要來自于他那一系列重大歷史關頭的報道。
自己的“客觀”與別人的“偏見”
然而,“正義斗士”形象卻與另外一個人們經(jīng)常提及的新聞素養(yǎng)產(chǎn)生了邏輯上的沖突,那就是新聞“專業(yè)主義”的要求,尤其是新聞要“客觀”。早有學者指出,調查性新聞要求記者帶有正義感,不可能避免在報道中展示自己對事件的價值判斷,來調動民眾對事件的關注和爭論。當然,價值判斷不一定是直接表述出來的,還可以通過對材料的選擇、組織以及行文用詞傳達給大眾。但是,“客觀性”的專業(yè)要求首先排斥的就是“價值判斷”,強調新聞記者最基本的素養(yǎng)就是知道如何“去偽存真”,保證消息的可靠性。而對于各種不同觀點的報道,要盡量平衡、沒有偏見,讓民眾自己做出判斷和選擇。這樣,關于新聞的兩種主流觀念之間就在特定情況下產(chǎn)生了沖突:調查性新聞的倫理要求對權力和有權勢的機構保持置疑的態(tài)度,以便挖掘權力希望隱藏和掩蓋的真相;而新聞客觀性的標準要求記者學會分辨“可靠信源”和“不可靠信源”,要對前者依賴而對后者質疑。也就是說,要相信社會中有地位、有權勢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而要懷疑不被主流社會認可的人或機構,他們的消息需要經(jīng)過其他來源證實。這樣一來,自己的“客觀”變成了別人的“偏見”,原因在于根本就不存在一個惟一的、普遍有效的“客觀”或“正義”的標準。這也就導致了許多攻擊別人“有偏見”、“不客觀”的人或團體其實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而關于“偏見”的爭論不可避免地滑向權力斗爭的工具,削弱了其幫助我們檢討自身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倫理的作用。
。玻埃埃蹦辏屠账固购鸵陨嘘P系惡化,雙方的暴力沖突成了新聞報道的經(jīng)常性話題。在一次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的自殺性攻擊之后,CNN的報道增加了一個小欄目,叫做《他們的客觀》。節(jié)目中轉播了阿拉伯一家電視臺對事件的報道,它的播音員從始至終稱那個進行自殺攻擊的女性為“自由戰(zhàn)士”。CNN的評論員對此不無嘲諷地說,“我們稱為偏見的東西,在他們那里稱為客觀”。
這個小小的設計很聰明,讓人們看到“客觀”、“偏見”這類概念的相對性,只是CNN還是習慣性地將“偏見”的大棒揮向別人,而把“客觀”的光環(huán)留給自己!拔募T”事件發(fā)生后,保守主義媒體在詳盡列舉丹?拉瑟的“偏見罪證”時,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9.11之后,世界許多新聞媒體和學者都批評美國媒體的新聞報道失去了最起碼的客觀性原則,成為美國政府的宣傳機器,而拉瑟是這種行為的積極支持者和執(zhí)行者。在2002年底接受CNN的采訪時,他說:“你知道,我認為我們一個時期只能有一個領袖,只能有一個總統(tǒng)。關于伊拉克,布什總統(tǒng)不管做出戰(zhàn)爭還是和平的決定,這就是我們整個國家的決定。作為公民,我會站在他身后……支持他做出的一切決定!崩谋J刂髁x批評者到底是一時疏忽忘記搜集他這類“偏見”的證據(jù),還是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是“偏見”?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先除去“自己眼中的梁木”,再去幫弟兄們除去“他們眼中的刺”?
相關熱詞搜索:名嘴 遭遇 文件 名嘴遭遇“文件門” 名嘴遭遇 名嘴遭遇文件門 新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