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不能缺少的人 表示人物永遠缺少的成語
發(fā)布時間:2020-03-06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一家著名企業(yè)老總在給新來的20多名大學畢業(yè)生講話時說:一個企業(yè)最需要的不是天才,而是盡職盡責、忠于職守的人,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也主要靠這種人。 他接著給大家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家公司破產了,老板卷款而逃,幾十名員工迅速作鳥獸散,公司欠了許多客戶的錢。每天,這些憤怒的客戶擁圍到公司門前,有的甚至想沖進公司,變賣公司的電腦、桌椅,取得賠償。
但他們被一個保安死死擋在外邊。
保安是個農民,他已經連續(xù)兩個月沒有拿到工資了。但是他很盡職,仍舊天天駐守在公司的大門口,不肯讓閑雜人員進入。
有人告訴保安,這家公司已經不存在了,也沒有人給他發(fā)工資了。他不理會,拿出勞動合同給大家看,勞動合同上寫著聘用時限,寫著被聘用者的義務。這保安特意指著“義務”一款中一條說,就是要“保障公司財物安全”。保安相信,這白紙黑字寫著的,公司賴不了。
后來,法院來人了,看到公司僅剩的員工:保安。法院清點公司物品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公司里的一些憑據保存得十分完整。法院后來靠這些憑據結了案。
辦案法官很感慨,說這家公司可以缺少總經理、科長、業(yè)務骨干,但獨缺不了這位敬業(yè)的保安。
該老總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后,親自去見了這個保安,對他說,你是個忠于職守的人,這正是我們最需要的人。當即聘請他來公司做保安隊長。
一個敬業(yè)的人,永遠都是團隊中不能缺少的人,同時也贏得別人的敬重。
曾聽說這樣一個故事。
1965年,一個地方小劇團到一個偏遠的小區(qū)為農民演出,在最后一個晚上的演出前,公社領導設宴款待他們,其中主演折子戲《昭君出塞》中昭君的花旦,因盛情難卻,呷了一小口酒,以致在晚上的演出中,唱一句高腔時升不上去,只好用技巧平滑地掩飾過去,她為這個小小的失誤傷心不已,覺得有愧。但是劇團明天返城,已經沒有彌補的機會了。她希望將來有機會再來此地演出,把每個字都唱得準確無誤。
十年“文革”,劇團癱瘓,但是女演員背著人從沒有放棄練功。到粉碎“四人幫”后,劇團復興了,再一次到那個山區(qū)演出。她重演《昭君出塞》,每一場都演得神采飛揚。
有一個老農,特地到后臺找了她,說:“10年前,您有一個高腔沒翻上去,而這次我一連看了5場,唱得滿弓滿調,您對得起您的行當!”
她當時就流淚了。她不是什么名角,一輩子沒走紅過,但她是一個忠于職守的人。
雖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自己的事業(yè)上做出一番驚人的成就,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轟轟烈烈。但只要你是一個恪盡職守的人,你的敬業(yè)精神也會為人們所銘記。
相關熱詞搜索:的人 永遠都 缺少 永遠都不能缺少的人 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圖片 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