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日本精品,久久中文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香蕉视频免费网站,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91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全國婦聯發(fā)布《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0-10-14 來源: 讀后感 點擊:

  20XX 報 告 匯 編 Compilation of reports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全國婦聯發(fā)布《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組圖) 復制鏈接

 打印

 大 中 小

 2013 年 05 月 10 日 08:55 | 我來說兩句(0 人參與) | 保存到博客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 5 月 10 日訊 (記者 蘇琳)全國婦聯今天在京發(fā)布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

 據悉,為及時準確了解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成長發(fā)展狀況,掌握他們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迫切需求,為有效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提供科學依據,2012 年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共同組成課題組,國家統(tǒng)計局提供數據支持,開展了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

 一、研究目標與方法

 1、研究目標:一是全面準確把握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的數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狀況;二是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認識他們的分層特征和需求差異;三是針對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為有效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制定落實和發(fā)展完善相關政策服務。

 2、對象界定:本文所指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的農村地區(qū),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本文所指流動兒童是指隨務工父母到戶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學習半年以上的兒童。兒童年齡界定在 18 歲以下(0-17 歲)。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段成榮教授等承擔,在 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數據中抽取 126 萬人口樣本量,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推斷,把握留守流動兒童的數量、區(qū)域分布、年齡及性別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國婦聯特聘專家王夢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鄭新蓉教授、湖南農業(yè)大學高志強教授等承擔,主要通過文獻研究以及實地調研,客觀分析留守流動兒童成長發(fā)展中的主要問題,進一步提出對策建議。

 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的總體現狀

。ㄒ唬┺r村留守兒童的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征

 1、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六千萬,總體規(guī)模擴大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根據《中國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 6102.55萬,占農村兒童 37.7%,占全國兒童 21.88%。與 2005 年全國 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 242 萬。

 2、農村留守兒童年齡結構發(fā)生變化,學齡前兒童規(guī)?焖倥蛎

 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0-5 歲)達 2342 萬,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占 38.37%,比 2005 年的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增加了 757 萬,增幅達 47.73%。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規(guī)模為 2948 萬,其中小學(6-11 歲)和初中(12-14 歲)學齡階段兒童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分別占 32.01%和 16.30%,規(guī)模分別為 1953 萬和 995 萬。與 2005 年相比,小學和初中學齡階段留守兒童分別減少了89 萬和 226 萬,共減少 315 萬,降幅為 9.65%。大齡留守兒童(15-17 歲)占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為 13.32%,規(guī)模達 813 萬,比 2005 年減少了 199 萬,降幅為 19.68%。可見五年間,學齡前留守兒童規(guī)模快速膨脹,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減少,大齡留守兒童規(guī)模明顯收縮。

 表 1:0~17 歲農村留守兒童性別年齡結構 年齡 農村留守兒童年齡構成百分比(%)

 流動 農村非留守 男 女 男女合計 性別比 兒童性別比 兒童性別比 0 2.96 2.50 5.47 118.40 120.79 120.19 1 3.72 3.05 6.77 121.97 122.51 122.49 2 3.82 3.14 6.96 121.66 121.48 120.65 3 3.58 2.97 6.55 120.54 120.77 119.01 4 3.60 3.00 6.60 120.00 122.26 119.28 5 3.29 2.73 6.02 120.51 123.26 119.01 0~5 歲 20.97 17.39 38.37 120.59 121.97 120.11 6 3.25 2.71 5.95 119.93 125.15 119.42 7 2.90 2.44 5.34 118.85 125.31 119.37 8 2.82 2.36 5.18 119.49 124.19 119.82 9 2.87 2.43 5.30 118.11 125.62 119.41 10 2.85 2.41 5.26 118.26 126.10 118.78 11 2.68 2.30 4.98 116.52 123.91 117.65 6~11 歲 17.37 14.65 32.01 118.57 125.07 119.06 12 2.97 2.57 5.53 115.56 122.91 116.85 13 2.86 2.49 5.35 114.86 122.13 115.73 14 2.88 2.55 5.42 112.94 117.82 114.54 12~14 歲 8.71 7.61 16.30 114.45 120.89 115.69 15 2.82 2.48 5.29 113.71 109.12 113.73 16 2.23 2.00 4.23 111.50 103.31 111.26 17 1.99 1.82 3.80 109.34 100.52 109.51 15~17 歲 7.04 6.30 13.32 111.75 103.26 111.46 0~17 歲合計 54.08 45.92 100 117.77 116.39 117.25 數據來源: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表數據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3、農村留守兒童與城鄉(xiāng)流動兒童性別比總體差別不大,分年齡段比較差異明顯

 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男孩占 54.08%,女孩占 45.92%,性別比為 117.77。與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鄉(xiāng)流動兒童比較,總體性別比差別不大(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鄉(xiāng)流動兒童性別比分別為 117.25 和 116.39),但分年齡段性別比結果存在差異。

 圖 1:0~17 歲農村留守兒童性別比:與農村非留守兒童和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相比

 2 數據來源: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表數據

 4、農村留守兒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但廣東、江蘇等東部發(fā)達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兒童在各地之間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廣東、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四川、河南的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大,占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比例最高,分別達到 11.34%和 10.73%。其次,安徽、廣東、湖南的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占全國百分比也很高,分別為 7.26%、7.18%和 7.13%。以上五個省份留守兒童在全國留守兒童總量中占到 43.64%。另外,從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所占比例來看,重慶、四川、安徽、江蘇、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過 50%,湖北、廣西、廣東、貴州的比例超過 40%。可見,農村留守兒童廣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時也分布于江蘇、廣東等東部發(fā)達省份。

 5、近 1/3 農村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有 3.37%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

 調查顯示,46.74%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外出,在這些孩子中,與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 32.67%;有 10.7%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單獨居住的留守兒童占所有留守兒童的 3.37%,雖然這個比例不大,但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基數大,由此對應的單獨居住的農村留守兒童高達 205.7 萬,這是要特別給予關照的留守孩子。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表 2 農村留守兒童的居住類型百分比-分年齡段 單位:% 外出情況 居住類型 年齡段 0~5 歲 6~11 歲 12~14 歲 15~17 歲 合計 父母都外出 單獨居住 1.90 3.20 4.89 6.14 3.37 祖父母 38.85 34.49 25.15 19.61 32.67 其他人 6.33 12.10 14.53 15.23 10.7 小計 47.08 49.79 44.57 40.98 46.74 僅父親外出 單獨與母親 13.98 20.15 27.50 30.3 20.33 母和祖父母 22.95 13.57 10.56 8.90 16.06 小計 36.93 33.72 38.06 39.2 36.39 僅母親外出 單獨與父親 4.93 8.81 11.64 13.8 8.44 父和祖父母 11.06 7.67 5.74 6.02 8.43 小計 15.99 16.48 17.38 19.82 16.87

 合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6、農村留守學齡兒童義務教育總體狀況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兒童未按規(guī)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情況需引起重視

 6-11 歲和 12-14 歲的農村留守兒童在校比例分別為 96.49%和 96.07%,表明他們絕大部分正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農村留守學齡兒童義務教育總體狀況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區(qū)的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相對較差。

 7、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未按規(guī)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臨諸多挑戰(zhàn)

 農村留守兒童不同的監(jiān)護人對其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未來發(fā)展都會產生不同影響。數據顯示,母親外出,單獨與父親一起居住的留守兒童未按規(guī)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最高,達5.12%;父親外出,單獨與母親,或與母親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規(guī)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均較低,分別為 3.13%和 3.11%。

 所有隔代照顧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齡為 59.2 歲,56%的年齡在 60 歲以下,絕大部分在 50-59 歲之間,甚至有 12%的祖父母年齡在 50 歲以下。但是,隔代照料農村留守兒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絕大部分為小學文化程度,甚至有 8%的祖父和 25%的祖母未上過學。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撫養(yǎng)和教育留守兒童時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

。ǘ┏青l(xiāng)流動兒童的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征

 1、全國流動兒童規(guī)模達到 3581 萬,數量大幅度增長

 根據《中國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0-17 歲城鄉(xiāng)流動兒童規(guī)模為3581 萬,在 2005 年基礎上增加了 41.37%,且有增長的趨勢。在這些流動兒童中戶口性質為農業(yè)戶口的流動兒童占 80.35%,據此全國有農村流動兒童達 2877 萬。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2、各年齡段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的規(guī)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齡流動兒童增速最快

 流動兒童在各年齡組分布比較均勻。學齡前流動兒童(0-5 周歲) 規(guī)模達到 981 萬,占流動兒童總數的 27.40%,與 2005 年相比,增幅達 38.59%。小學(6-11 周歲)和初中階段(12-14周歲)學齡兒童在流動兒童中所占比例分別為 27.89%和 13.21%,規(guī)模分別為 999 萬和 473萬,與 2005 年相比,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共增加 347 萬,增幅為 30.83%。大齡流動兒童(15-17 周歲)占流動兒童比例為 31.51%,規(guī)模達 1128 萬,比 2005 年增加 429 萬,增幅為61.43 %。可以看出,與 2005 年相比,各年齡段的流動兒童規(guī)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齡流動兒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學齡前流動兒童增加速度較快,義務教育階段學齡兒童增幅相對較小。

 表 3 全國流動兒童的性別年齡構成

 單位:% 年齡 流動兒童 男 女 男女合計 性別比 0 歲 0.86 0.71 1.57 120.79 1 歲 2.70 2.21 4.91 122.51 2 歲 2.86 2.35 5.21 121.48 3 歲 2.87 2.38 5.24 120.77 4 歲 2.95 2.41 5.36 122.26 5 歲 2.82 2.29 5.10 123.26 0~5 歲學齡前兒童合計 15.05 12.34 27.40 121.97 6 歲 2.82 2.25 5.07 125.15 7 歲 2.52 2.01 4.54 125.31 8 歲 2.51 2.02 4.53 124.19 9 歲 2.62 2.09 4.71 125.62 10 歲 2.67 2.11 4.78 126.10 11 歲 2.36 1.90 4.26 123.91 6~11 歲小學學齡合計 15.50 12.39 27.89 125.07 12 歲 2.47 2.01 4.48 122.91 13 歲 2.31 1.89 4.21 122.13 14 歲 2.44 2.07 4.52 117.82 12~14 歲初中學齡合計 7.23 5.98 13.21 120.89 15 歲 3.58 3.28 6.86 109.12 16 歲 5.28 5.11 10.39 103.31 17 歲 7.15 7.11 14.25 100.52 15~17 歲合計 16.01 15.50 31.51 103.26 0~17 歲合計 53.79 46.21 100.00 116.39 數據來源: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表數據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3、城鄉(xiāng)流動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性別比總體差別不大,分年齡段比較二者性別比呈此消彼長趨勢

 流動兒童總的性別比為 116.39,與全國兒童、農村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性別比基本無差異。但是分年齡來看,性別比隨年齡變化的模式非常不同,這在流動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兩個群體之間對比明顯。3-5 歲學齡前和 6-14 歲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性別比明顯高于留守兒童;14 歲以后流動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性別比差異逆轉,流動兒童性別比低于留守兒童,17 歲的流動兒童性別比甚至跌到 100。這種對比正好與學齡階段對應,從兒童進入幼兒園起,到進入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中男孩比例始終高于農村留守兒童男孩比例;到 15 歲接受完義務教育后,流動兒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性別比的差異體現了流動人口在選擇攜帶子女一起外出時存在的性別偏好。

 圖 2:各年齡段性別結構對比圖

 2

  4、流動兒童高度集中在中東部發(fā)達地區(qū),但部分中西部地區(qū)流動兒童在當地城鎮(zhèn)兒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較突出

 全國 31 個省區(qū)市均有一定數量的流動兒童,而且在少數幾個省份高度集中。流動兒童最多的省份是廣東,占全國 12.13%,規(guī)模達 434 萬,遠遠高于其他省份。數量較多的還有浙江、江蘇兩省都超過 200 萬人,四川、山東、河南、福建流動兒童也都超過 150 萬人。流動兒童最多的這七個省份占全國流動兒童百分比之和為 45.71 %,人數之和達 1637 萬人。部分地區(qū)流動兒童占當地兒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 10 個兒童中就有 4 個是流動兒童,北京和浙江每 10 個兒童中有 3 個是流動兒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區(qū)的流動兒童在當地城鎮(zhèn)兒童中所占比例也異常突出,如寧夏、新疆、青海和貴州分別高達 41.76%、41.50%、35.79%和 34.43%。

 表 4 各省 0~17 歲流動兒童人數占當地兒童的百分比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單位:% 省份 城鎮(zhèn)中流動兒童占兒童的百分比 省份 城鎮(zhèn)中流動兒童占兒童的百分比 北京 36.28 湖北 19.67 天津 20.49 湖南 21.37 河北 19.34 廣東 31.19 山西 29.54 廣西 21.12 內蒙古 39.49 海南 26.76 遼寧 22.45 重慶 19.17 吉林 22.44 四川 25.48 黑龍江 18.53 貴州 34.43 上海 46.24 云南 25.87 江蘇 24.66 西藏 23.73 浙江 47.68 陜西 22.86 安徽 20.04 甘肅 21.67 福建 38.17 青海 35.79 江西 18.32 寧夏 41.76 山東 17.04 新疆 41.50 河南 20.41 全國 26.16 數據來源:2010 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千分之一抽樣。

  5、縣內跨鄉(xiāng)流動的兒童占全部流動兒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動兒童比例位居第二

 跨省流動兒童占全部流動兒童的 30.11%,省內跨市占 18.80%,市內跨縣占 12.83%,縣內跨鄉(xiāng)占 38.25%。具體到各個省,流動兒童的類別構成差異較大。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動兒童以跨省流動兒童占主導,所占比例超過 90%,浙江跨省流動兒童比例高達 61.95%,廣東和新疆的比例都超過 40%。部分省份的流動兒童則是以省內流動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貴州等省份,省內流動兒童比例占 90%以上。

 6、多數流動兒童屬于長期流動,平均流動時間 3.74 年

 城鄉(xiāng)流動兒童在戶口登記地以外地區(qū)“流動”時間平均為 3.74 年,7-14 歲流動兒童中約1/3流動時間在6年以上。0-6歲流動兒童在外流動的平均年數占他們年齡數的比例高于50%,說明這些兒童自出生以來有一半時間在現住地居住。0-14 歲的流動兒童平均外出流動的時間隨年齡而增長,15-17 歲流動兒童的平均流動時間下滑,大齡流動兒童外出流動時間相對較短。

 圖 3 0-17 歲流動兒童平均流動時間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1 7、城鄉(xiāng)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條件改善,學前教育和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問題亟待解決

 大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流動兒童有機會在校學習。其中低年齡的流動兒童,少數存在入學晚的問題。高年齡的流動兒童,存在完成義務教育前終止學業(yè)的情況。學前流動兒童有入園難的問題。接受完義務教育選擇繼續(xù)在居住地讀高中和考大學的流動兒童面臨著許多困難。“有異地高考需求的流動兒童”在個別省份十分集中,廣東、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

 三、本次調查的幾點啟示

 通過此次研究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兒童面臨的親情缺失、生活撫育、教育監(jiān)護、安全保護等問題,以及流動兒童面臨的平等接受教育等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但這些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有效解決,且新的問題仍在不斷出現。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動兒童的總體狀況、基本特征、變化趨勢,使我們對問題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從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規(guī)律,獲得一些新的啟示。

 1.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緊迫性,必須高度重視留守流動兒童工作。城鎮(zhèn)化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落后的農業(yè)國向現代化工業(yè)國轉變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城鎮(zhèn)化正在快速推進,2011 年我國城鎮(zhèn)人口達 6.91 億,城鎮(zhèn)化率上升到 51.27%。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由于長期形成的二元結構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規(guī)、政策、社會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因此留守流動兒童問題將長期存在。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 0-17 歲農村留守兒童和城鄉(xiāng)流動兒童共有 9683 萬,這近一億兒童的規(guī)模,每年還以一定的速度在擴大,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群體。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動兒童工作,對于推進城鎮(zhèn)化進程,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會發(fā)揮重要作用。

 2.構建減量化機制與完善關愛服務機制相結合,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途徑。父母監(jiān)護是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huán)境均劣于受父母監(jiān)護的兒童。調查表明,留守兒童最大心愿就是與父母團聚,使自己不成為留守兒童。因此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zhèn)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建設,吸引外出農民工返鄉(xiāng)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鼓勵、支持和幫助有條件的外出農民工帶著子女舉家進城,使更多農村兒童能夠在父母身邊成長,減少農村留守兒童總量;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完善留守兒童法律保護和關愛服務長效機制,動員學校、社區(qū)構建關愛網絡,落實管護與人文關懷至關重要。

 3.消除制度、經濟和社會文化的排斥,是流動兒童融入城市的關鍵。調查顯示,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 2005 年全國 1%人口抽樣調查時相比,流動兒童數量大規(guī)模增加,2000-2005 年五年增加了 551 萬,增幅為 27.80%;2005-2010 年五年增加了 1048 萬人,增幅為 41.37%。但流動兒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著完全融入城市,他們面臨經濟與福利制度、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礙,打破戶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體制,實現城鄉(xiāng)一體化是消除城市隔離的關鍵。市民與農民工、城市兒童與流動兒童的互動交往,多種文化的包容,將會使流動兒童真正融入城市。為此,學校、社會和家庭都應為兒童城市融入與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4.關心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留守流動兒童工作。調查發(fā)現,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性別有此長彼消的相關現象,這顯示出了家長的“性別偏好”。學齡前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性別比低,流動兒童的性別比高,說明家長往往帶男孩進城,把女孩留在家鄉(xiāng),讓男孩享用較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而在 16-17 歲大齡兒童中,流動兒童的性別比低,留守兒童性別比高,說明家長會選擇剛完成義務教育的女孩進城,讓其早早就業(yè),由此導致她們只能進入技術含金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yè)或傳統(tǒng)服務業(yè),縮小了女孩向上發(fā)展的空間。按年齡分析,留守嬰幼兒有母親哺乳、科學養(yǎng)育的需求。6-7 歲有按期入學的問題。而大齡流動兒童有完成義務教育后繼續(xù)高中學習和異地高考的需求。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細化留守流動兒童工作,在開展工作時加入性別分析視角,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求。

 5.強化父母的法定監(jiān)護責任,完善監(jiān)護制度。調查顯示,接近半數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 20%的務工父母在兒童 1 歲前外出,其中 30%在兒童出生 1-3 個月外出,相當數量留守嬰兒由于母親外出不能得到足夠時間的母乳喂養(yǎng)。因為和父母的長期分離,留守兒童生活照顧、安全保護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親情缺失,會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缺憾。還有,統(tǒng)計顯示,有 3.37%的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單獨居住和生活,這對兒童的生存狀態(tài)留下了潛在的危險。為了減少因父母缺失給兒童造成的有形的和無形的傷害,首先應在法律法規(guī)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等方面強化父母的法定監(jiān)護職責,探索監(jiān)督和保護父母盡職盡責的渠道和辦法,切實保護留守兒童的福祉。

 四、解決農村留守、城鄉(xiāng)流動兒童問題的對策建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關心關懷他們的健康成長。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zhèn)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各地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采取舉措,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積極開展關愛活動,扎實推進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成長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針對此次研究中發(fā)現的突出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進一步完善法律政策體系。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保障兒童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訂,進一步完善監(jiān)護制度,強化父母法定監(jiān)護責任,探索有償代理監(jiān)護制度,填補留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守兒童監(jiān)護缺位。逐步修訂建立在二元結構基礎上的相關法律制度以及與戶籍管理相聯系的住房、教育、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政策法規(guī),保障農民工及其子女能夠平等享有公共服務資源。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已有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力度,制定并落實農民工帶薪休假等制度,切實保障他們更好地履行監(jiān)護責任。

 2、進一步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作為現階段的重大社會問題,應納入留守流動兒童集中地區(qū)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將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和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總體部署,頂層設計,統(tǒng)籌推進。建立有效的領導協(xié)調機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將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動兒童動態(tài)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逐步將農民工家庭在經濟、教育、健康等諸領域的監(jiān)測評估指標納入政府部門常規(guī)統(tǒng)計之中。開展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探索實踐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的有效模式。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力發(fā)展地方特色產業(y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出臺免稅、貼息貸款等優(yōu)惠政策,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yè)。

 3、構建學校、家庭、社區(qū)相銜接的關愛網絡。進一步加大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按照適當比例配備生活及心理輔導教師,并將其納入學校編制中。在留守兒童集中的每個村、社區(qū)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陣地,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輔導、家庭教育指導,開展課外活動。以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方式推行農村兒童監(jiān)護人監(jiān)督制度,建立鄰里互助組,對法定監(jiān)護人、委托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進行監(jiān)督。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安全保護預警與應急機制,確保一旦發(fā)生問題,有關方人員迅速介入并妥善處理。

 4、進一步加強家庭和社區(qū)干預。家庭是促進兒童發(fā)育、保障起點公平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石,建議在相關國家規(guī)劃和貧困地區(qū)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中,把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家庭和社區(qū)支持作為重要內容,實施相關項目,以社區(qū)、村為基礎建立親子園,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和兒童早期綜合發(fā)展服務。

 5、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發(fā)展。學前教育對一個人成長發(fā)展至關重要,留守流動幼兒數量龐大,應特別關注這一兒童群體的成長發(fā)展。進一步加大城鄉(xiāng)托幼機構建設,增加公立托幼機構的規(guī)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動幼兒接受學前教育。降低民辦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同時建立多種靈活簡便的托幼機構,加強對其規(guī)范管理。為農民工子女入園設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并對困難流動兒童給予入園補貼。對于接收流動學齡前兒童多的地區(qū),中央可通過適度的轉移支付,幫助流動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6、關注大齡留守流動兒童的需求和困境。對于大齡留守兒童,特別是無人監(jiān)管的留守兒童,建立長效幫扶和管護機制,對他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教育指導。針對大齡流動兒童教育需求,穩(wěn)步出臺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異地參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關政策,使更多的流動兒童能夠在生活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利用流入地教育資源,建立大齡流動兒童和農民工補習教育制度,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培訓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職業(yè)技能。

 7、促進流動兒童城市融入與社會適應。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消除基于城鄉(xiāng)、戶籍身份等方面的歧視和偏見,倡導社會平等的價值觀,尊重多元文化,尊重兒童權利和公民權利。大力開展城鄉(xiāng)兒童手拉手等活動,增進城鄉(xiāng)兒童的相互溝通和理解。把農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導、衛(wèi)生保健、社會救助等納入城市社區(qū)公共服務中,在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中,建立完善

 報告文檔·借鑒學習 word 可編輯·實用文檔 以社區(qū)為依托,面向流動人口家庭的管理模式和服務網絡。

相關熱詞搜索:全國婦聯 兒童 留守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newcha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