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士兵的裝備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唐朝是中國古代軍事上一個值得驕傲的時代,其優(yōu)秀的軍事將領(lǐng)層出不窮,早期的李靖、李、秦叔寶、尉遲恭,稍晚的薛仁貴、蘇定方、劉仁軌,盛唐后的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乃至后期的李晟、李塑父子,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戰(zhàn)績。
然而,軍事是個科學活、技術(shù)活,不僅要看將軍打得多威風,還得看單兵的裝備、兵團的配合及戰(zhàn)術(shù)的運用,這些枯燥的東西,往往能反映出戰(zhàn)爭的真實面目。
關(guān)于軍隊的裝備,一些演義里的描述是極其粗線條的,或者說是不靠譜的。例如《三國演義》,只有大將們叱咤風云、橫掃戰(zhàn)場的大場面描寫,至于士兵穿什么、吃什么、帶多少裝備,那些都是未知數(shù)。
《說唐演義全傳》則開始涉及軍隊基層單位,諸如薛仁貴,傳說他當過伙夫,但是薛大哥是英雄,一心想著上戰(zhàn)場廝殺,具體怎么做飯,一餐做多少量,也是筆糊涂賬。
歷史是瑣碎的,要了解它的真相,得去翻史料,比如對于唐朝軍隊的裝備,《新唐書》的“兵志”就有記錄。
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是民與兵合一的機制。這種兵制的特點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裝備得自己掏錢購置,“皆自備”。具體自備哪些東西呢?《新唐書》交代得很清楚:人均一張弓,三十支箭及一種叫胡祿的箭囊;橫刀一把—一種佩刀,日本現(xiàn)在有完整樣本。武器有了。還得有后勤裝備,即磨刀石、氈帽、氈裝、行李箱各一件。當然,還有吃的:人均攜麥飯九斗、米二斗。此外,還有著裝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鎧甲,騎兵還要在肩膀上、身上和腿上配置鐵甲,背上有長槍。
以上裝備是不是都直接配置在士兵身上呢?不得而知,如果是這樣,那分量也不輕,不過根據(jù)記載來看,軍隊里有馱馬,這些裝備在平時都儲存在折沖府的軍庫里,當有軍事行動時,再看具體情況進行發(fā)放。
隋煬帝時期遠征高麗,因為路途遙遠,糧食運輸艱難,所以每名野戰(zhàn)士兵身上要負重好多天的糧食,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和戰(zhàn)斗力。也因此,有些士兵冒著殺頭和餓肚子的危險,將糧食埋在地下。
如果是和平時期,這些府兵就配備橫刀和弓矢。
個人裝備如此,那么單位的配備情況又如何呢?唐初士兵三百人形成一個團,每五十個人組成一個隊,每十個人組成一個火;鹗且粋很小的軍事單位,但仍會配備六匹馱馬,如果弟兄們實在差錢,可以用驢子代替馱馬,同時還有布幕、鐵馬盂、鏟子、鑿子、籮筐、斧頭、鉗子、甲床等各兩件,鍋子、火鉆、鹽袋、碓等各一件,馬韁繩三件。馬盂是什么呢?據(jù)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陰經(jīng)》記載,它是一種盛食品的容具,有木制的,也有鐵制的,容量為三升,能保溫,“冬月可以暖食”。
唐朝的軍糧可能還是未脫皮的。上了前線,還得用舂米工具,這工具就是“碓”。
還有火鉆這玩意兒,別以為這是取火工作,實際上它是一種兵器,打仗的時候,在火鉆上澆上油,點上火,直接往敵人陣地上扔,大約可以算是原始手雷吧。
此外,每人還配備一把錘子,象牙做的。這錘子可管用了,可以用來開箱撬鎖,類似瑞士軍刀吧。
這樣看來,大唐王朝單兵的裝備確實杠杠的。
而對于戰(zhàn)馬,政府是有補貼的,不是直接給戰(zhàn)馬,而是每個騎兵發(fā)二萬五千錢,自個兒買馬去。如果戰(zhàn)馬過了服役年齡,就賣到民用市場上,用所得資金再買新的戰(zhàn)馬。不過這戰(zhàn)馬會不會和機動車一樣折舊,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對士兵使用兵器也有要求,即要求士兵能夠自主使用伏遠弩,射程三百步;要求士兵在四發(fā)中能命中兩發(fā),50%的命中率才算過關(guān);對擘張弩的應(yīng)用會有場考試,擘張弩是一種用雙臂拉開的弓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要求是四發(fā)二中,也是50%的命中率。
以上兩種是重射擊武器,對于輕射擊武器的使用,則是這樣的:角弓弩,射程二百步,要求是四發(fā)三中,對于命中率的要求提高了25%;單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要求是四發(fā)二中。
選自《特別文摘》2015.11A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