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讀盧武鉉遺書有感
發(fā)布時間:2020-06-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不管是遺書還是博客,盧武鉉的文字里絲毫也沒有透露出中國貪官那種“受害者心理”。某些中國貪官被繩之以法后,把自己違法犯紀,說成是“屈服于習慣勢力”,“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太大”,“平時對我監(jiān)督不嚴”等等。
2009年5月23日,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跳崖自殺,自殺之前留有遺書:
“受惠于很多人,卻讓很多人因我而受難,往后將還有承受不完的痛苦。剩下的余生只會是別人的累贅。健康不很好,所以什么也不能做,就連書也讀不下去,字也寫不成。
不要太過于悲傷,生和死不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誰,都是命。
火葬了吧。然后在家附近的地方立個碑就足夠了。這是醞釀了很久的想法……”
盧武鉉在遺書中還表示:雖然在金錢這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多批評我的聲音,但我可以說是清清白白的。在遙遠的未來,歷史會給我一個公正的評價。
遺書已經(jīng)被韓國警方確認無造假痕跡,警方表示,盧武鉉寫完遺書后要求去散步,隨后跳崖自殺。
盧武鉉的遺書既像是給親人寫的,又像是給國民寫的,充滿了深深的自責和無限的懺悔,覺得自己愧對了曾經(jīng)支持他的選民,當然,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管教”失誤,或是太多無法言說的原因,還連累了自己的親人,即便他認為個人在經(jīng)濟上是清白的,也脫不了連帶的責任,在巨大的制度問責和道德威壓之下,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成了“別人的累贅”,與其茍活,不如以死謝天下,表現(xiàn)出很好的道德良知。
這個韓國男人就這樣,以縱身一跳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悲劇的句號。
正如盧武鉉在遺書中所說,“這是醞釀了很久的想法”,盧武鉉早就“去意已決”。據(jù)媒體報道,在5月22日,盧武鉉就寫下了“告別的博客”,他在那篇博客中表達了強烈的絕望感。他說,“對于已經(jīng)查出的事情,作為前任總統(tǒng),我的名譽和道德信賴已經(jīng)徹底完了……現(xiàn)在我盧武鉉已經(jīng)不是大家所追求價值的象征了!
不管是遺書還是博客,盧武鉉的文字里絲毫也沒有透露出中國貪官那種“受害者心理”。某些中國貪官被繩之以法后,在敘述腐化墮落的心路歷程,總結(jié)執(zhí)政為官的經(jīng)驗教訓,或是寫下萬言書時,總是喜歡扮演成受害者的樣子,把自己違法犯紀,說成是“屈服于習慣勢力”,“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太大”,“平時對我監(jiān)督不嚴”等等。
有了這樣的“開脫之詞”,就不會有深刻的懺悔,更不會知恥后勇,以死謝罪,而是找理由來洗刷自己的罪名。然而細想,中國貪官的這種“受害者心理”也不是毫無道理,他們自己都能覺察到,一旦當了官,“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太大”,就沒有人來監(jiān)督了,想怎么弄權(quán)就怎么弄權(quán),想怎么謀利就怎么謀利。一個立志做清官的好人,最后變成了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他除了自責,也會責他。
但盧武鉉只能自責。自曝出丑聞以來,盧武鉉面臨著輿論的巨大壓力,除了大量的報道和評論,他的住處也成為媒體蹲守的地點,他甚至自嘲說他“成了媒體的囚犯”。盧武鉉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我的房子就是一個監(jiān)獄,把我的后院還給我。我甚至一步也不能往外走,沒有人能來看望我,因為大隊媒體記者和攝像機堵在我家門口,他們在監(jiān)控每一個前來看我的人”,他甚至在告別博客中呼吁,“尊重他作為一名嫌疑人的權(quán)利”。
但是,他沒有將腐敗丑聞歸咎于“屈服于習慣勢力”,“手中掌握的權(quán)力太大”,“平時對我監(jiān)督不嚴”等等,總之是沒有理由將這一切推給制度。因為,民主與法律對腐敗絕不能容忍。
盧武鉉的自殺,如果作為一個視名譽重過生命的人的逝去,我們要表示悲傷與敬佩,如果從建立一個透明民主的政治制度來講,盧武鉉被秋后算賬,也許是一個進步,雖然他的自殺讓這一進步染上悲壯的色彩。
熱點文章閱讀